孩子剛學習就喊累,不是孩子懶,可能是孩子大腦雙側功能分化不全

2020-12-05 肯定式教養

本章是《30節感統訓練課,改善孩子注意力》的第7章,凡購買專欄的朋友都可以領取一份注意力訓練資料,改善孩子注意力。

之前有一位媽媽在購買我專欄後諮詢我,她孩子7歲了,各個方面表現都挺好都,就是有一個小毛病,做什麼都很容易累。她孩子平常寫作業時挺認真的,但是這種認真專注無法持續很久,堅持一會就喊累,要休息,有時候逼急還對他們發脾氣,搞的他們實在是不知如何是好。

其實這個孩子很可能存在大腦雙側功能分化不全的問題。

什麼是大腦功能雙側分化不全

上一章中,我們介紹了很多大腦的相關知識,沒讀過的可以去看一下。

我們的大腦是高度分化的,大體可以分為感覺區、運動區和聯絡區。不同的大腦皮層區負責不同的功能,比如運動區主要負責與人體運動相關的神經活動,而語言區主要與人的語言、思維等高級思維活動相關。

換句話說,大腦皮層的各個控制區是相互獨立的。但這種獨立並不是天生的,而是伴隨著兒童的成長、後天生活經驗的不斷增多而逐漸分化的,這就是大腦雙側功能分化。就像我們人剛出生時都是一樣的,但是隨著學習經歷的不同,每個人發展出了不同的特長,於是就從事了不同的工作。

大腦皮層在進行分化時,並不是像我們以前分地一樣,這塊地是你的,是感覺區,這塊地是他的,是運動區……大腦皮層的分化沒有如此嚴格的涇渭分明,不同的區之間存在很多的重疊部位,這些重疊的部位具有聯絡、協調各感應區,就組成了大腦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區---大腦皮層聯合區。

大腦皮層聯合區不直接同感覺過程或運動過程發生聯繫,但它就像後勤保障單位一樣,可以幫助感覺區或運動區更好的運作。它的主要功能是協調各感覺區之間的活動整合來自各感覺通道的信息,對輸入的信息進行分析、加工和儲存,因此被稱為「保存信息、接受加工」的聯絡區。

當大腦皮層聯合區發育不完善,功能不成熟時,就容易多導致各個區不能很好的協調運作,增加大腦的運行負擔,這就是我們說的大腦雙側功能分化不全。

對於大腦雙側分化不全的孩子來說,即使他們能感受到某種刺激,但因為皮層聯合區的發育不成熟,它就很難及時的傳遞信息,協調各個感應區對信息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這勢必會影響影響人的正常反應。

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存在大腦雙側分化不全的問題呢?

大腦雙側功能分化不全的表現

大腦雙側分化不全的最突出表現就是孩子特別容易累,堅持做某件事的時間要比同齡人短,無法長期的保持專注。

之所以有這種表現,是因為大腦雙側分化不全使得腦功能區專責化不完全,大腦常常模糊而混亂的指揮身體。

這類孩子的問題通常很難被父母察覺,因為孩子智力發展正常,在平常的做事學習時也能保持相對的專注,但是因為他們大腦雙側分化不全,使得他們能量利用率低,他們經常是大片身體用力來執行一個小動作,因此他們很容易就變得勞累。

比如,這類孩子在跳繩時,本來只要腿部發力即可完成跳繩動作,但是他們卻可能咬牙、硬挺著脖子、雙手雙腳都用力。這種錯誤都發力方式很容易就把他們的力量消耗乾淨,因此孩子一會就會感覺到累了。

同樣的道理,因為大腦雙側分化不全,孩子在寫字時,身體用力不協調,導致他們寫一會就會感到累。但是父母認識不到這個原因,覺得孩子是故意拖拉不想寫,甚至會批評打罵孩子,而孩子也認識不到自己的原因,真的覺得自己是一個拖拉磨嘰的人,容易陷入自我否定中。

大腦雙側功能分化不全是如何產生的

對於一般孩子來說,按照正常的發展過程,孩子一般是不會出現大腦雙側功能分化不全的,但是因為現在養育方式的改變,違背了孩子的正常發育,使得大腦雙側分化不全的孩子越來越多。

1、爬行不足

我們都聽說過這種說法「三翻六坐九爬」,這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它反應了兒童的一般發育規律。但是現在很多父母覺得早翻造坐早爬是聰明的表現,因此總是提前的培養孩子相應的動作。特別是爬行,很多父母買學步車,孩子還沒怎麼爬就開始鍛鍊孩子走,這對孩子的大腦雙側分化有著嚴重的影響。

要知道,當我們爬行時,四肢需要相互協調的,這才能保證我們又快又好的爬行。我們都知道,大腦的左半球控制右邊的身體,大腦的右半球控制左邊的身體,因此別看一個簡單的爬行動作,卻需要我們兩側大腦的相互配合,可以有力地促進大腦雙側分化。

但是,因為父母過於追求孩子的早走,使得孩子沒有經歷足夠的爬行訓練,這也就會影響大腦雙側分化的發育。

2、過度保護

導致孩子大腦分化不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父母對孩子對過度保護。

現在孩子少了,家庭也富裕了,因此父母們普遍都寵愛孩子,不想讓孩子吃苦受罪,而這種愛孩子的行為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正常。

正因為父母對孩子對過度寵愛,捨不得孩子跑跳,做各種運動,什麼都給孩子包辦了,結果使得孩子得不到充分的運動。運動不足顯然就不能有效刺激大腦的分化,於是現在大腦雙側功能分化不全的孩子也就越來越多了。

如何改善孩子的大腦雙側功能分化不全

要對大腦雙側功能分化不全的兒童進行訓練,主要分兩個階段:

6歲之前

相關焦點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是大腦皮層聯合區沒有發育完善
    上一節課我們了解了神經元的構造、發育和功能,以及對感覺統合的影響,本節我們將探討身體中的最重要單位---大腦。對於絕大多數沒有學過醫的朋友來說,我們對大腦的理解也就停留在表面,像什麼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主要思考的位置是大腦皮層等等,再深的大腦知識可能就不了解了。
  • 爬行不足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平衡感,你知道嗎?
    怎麼就現在注意力不集中,平衡感不好了呢,寫作業的時候看著他他寫,只要不看一個字都不寫,真是愁人啊!」 爬行是孩子經歷平躺、翻身、端坐、打滾之後,人生第一次的獨立、自主的進行位移,是孩子從平躺到行走的重要轉折期,關係著嬰幼兒的身體協調、社會交往、視覺空間、大腦雙側分化等能力的構建,關係著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專注力等的發展,對整個人生都起著深遠的意義。
  • 不能讓孩子一代不如一代
    01 測評中孩子的共同特徵 1.大腦雙側分化不全 因為小時候沒爬或爬得不夠,成長過程中又太偏重靜態學習, 得不到足量的彌補,每個孩子在做爬、走、跳等大動作和拿筆、用剪刀、打繩結、拼圖…等靜態活動時
  • 觀察一下,孩子擰杯子會不會咧嘴?剪紙會不會翹起小指……
    這類孩子可能不止喜歡伸舌頭,還喜歡在鑽洞的時候翹起小腿,在剪紙的時候翹起小拇指,用筷子也翹起小拇指.......有家長說,這些動作沒什麼呀!又不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又不耽誤孩子吃喝拉撒!有沒有什麼,現在說還為時過早,等了解了大腦雙側分化這個典型的知識點之後,你再決斷!
  • 孩子學習動力不足,不是激勵措施不到位,而是「多巴胺」分泌不足
    有一天,凝媽收到老師的一條信息,大致是這樣的:你家孩子最近學習特別不用心,書寫潦草,敷衍了事,錯字連篇。昨天的作業一共30個單詞,有9個都沒寫。不知道最近是咋回事?學習動力不是很足啊!凝媽一看這信息,瞬間緊張,趕緊跟老師保證:他回家我問問他是怎麼回事,一定嚴格監督他,讓他專心學習。
  • 從「腦子壞掉」到「大腦教練」,讓「無限學習」成為孩子的超能力
    他曾經因為一次意外,頭栽到了暖氣片上,大腦受損,專注力、理解力和記憶力都受到了影響,而成為了「腦子壞掉」的孩子。而今,他是大腦教練,記憶力提升、腦力優化、快速學習方面公認的世界級專家。他就是《無限可能》這本書的作者吉姆·奎克(Jim Kwik)。漫威之父——斯坦·李(Stan Li)對這本書,是這樣評價的: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超級英雄,你會從《無限可能》中發現釋放自己超能力的方法。我看這本書的目的很明確,是想幫助孩子開發大腦。
  • 左右腦的分化作用
    只有經過兔子式的爬行之後,孩子才能慢慢跨越中央線,學會左右交替(叉)的爬行方式。只要爬行時間足夠長,同時孩子參加的身體雙側活動也比較多,此時左右腦的功能就會逐漸分化,你隱約可以看見孩子開始出現慣用哪一側的手,腳和眼的傾向。不過,當孩子使用慣用手、腳做動作的時候,往往另一側的手、腳也會不由自主地收縮,也就是出現協同動作。
  • 關於孩子學爬這件小事:沒有爬就會走的危害竟然這麼大
    1 爬行促進大腦雙側分化> 爬行是孩子的身體第一次遇到的極強烈的雙側肢體刺激,這個刺激能夠促進大腦皮層中心溝的形成,從而促進大腦雙側功能區的分化完成。
  • 在路上教育全腦學習公開課,啟發孩子大腦思維力
    2018年11月4日,由在路上教育主辦的2018全腦學習法全國免費公開課繼續在佛山順德成功舉辦。本次公開課,為中小學生全腦基礎學習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激發他們多方面的潛能,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熱愛。
  • 孩子不爬直接走不是發育好,有四個缺點3歲後上學更加明顯
    原因一,遺傳因素孩子大運動發展的順序是已經寫在基因裡的密碼,而且每個孩子的發育速度是不同的,這主要和遺傳有關,如果父母兩人中有一個人本身大運動發展較快,那麼孩子的大運動可能也會發育的比較快。或者過早的對寶寶進行扶站,架著胳膊讓孩子學習站立,導致孩子沒有爬的過程,也沒有爬的意識,過早的學習站立之後不喜歡爬行,所以很多孩子都會直接開始走,而不喜歡爬。如何來鍛鍊寶寶的爬行?
  • 注意力不集中,走神不是孩子不聽話,是聽不進,看不懂,想不通
    作者:飛轉的大腦 文章來源:大腦硬體智力開發網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走神是很多孩子的毛病。學生無論如何克服,專心聽講,都經不起遠處漂來的一個聲音和窗前路過的一個人影的吸引。因為他的神不在了。每次回過神來都會後悔,因為落下了課程,接下來的就是聽不懂,跟不上。學校、老師和家長几乎一個聲音,都在說孩子上課聽講不認真,學習態度不端正。但是你想過他為什麼會這樣嗎?如果門口那個女生不路過,遠處沒有傳過來那支動聽的歌,他的學習就能上去嗎?
  • 全腦開發 孩子不容錯過的教育
    我們需要學習過去的知識,我們同樣需要創造屬於未來的知識,這樣的知識來自具有創造力的大腦。 "只要大腦的奧秘尚未大白於天下,宇宙仍將是一個謎。」1906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西班牙神經組織學家拉蒙-卡哈爾說。
  • 感謝這套全腦練習冊,讓我提前感受到了輔導孩子學習的苦與樂
    而且,就算爸媽在家陪孩子,教育理念和學習方法也比不上人家幼兒園老師,畢竟我們不專業,也就能領孩子在家閱讀、畫畫、唱歌跳舞、背唐詩什麼的,其他的做手工項目,也不適合我這種手笨的媽媽。時間長了,孩子也會對以上的學習內容厭煩,因為每天都是那些內容,我們大人也會感覺膩。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買的這套練習冊。可能有人會問了,那為什麼買這套全腦的練習冊?不買別的呢?
  • 5分鐘散步讓孩子更專注學習?激活大腦前額皮質,提高孩子意志力
    為什麼有的孩子可以持續、專注地學習幾個小時,而有的孩子卻連堅持半個小時都有問題?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意志力有高有低。而意志力的高低取決於我們大腦中的前額皮質,它位於額頭和眼睛後面的神經區。前額皮質並不是擠成一團的灰質,而是分成了三個區域,分管「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三種力量。這三種力量決定了我們的意志力。
  • 孩子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家長做好這三點,孩子從此就愛上讀書
    最近有一個現象,疫情期間,學校實行網上上課模式,如此一來,孩子在家的時間變得更長,可是父母卻必須想要孩子一直在家裡,希望孩子能趕快回歸學校。因為很多孩子在家裡自覺性很差,不願意主動上網課。做作業基本都要家長盯梢,稍微一不注意,孩子就可能在電腦桌前趴著,或者拿起手機一邊玩了,許多家長為此苦惱不已。
  • 感統訓練之增強孩子左右腦的協調
    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是分為左右腦的。而左右腦的作用就是把信息進行交互分享,等到完全統合歸納後再進行明確的分工,隨後再發出命令,從而執行動作。如果孩子的左右腦配合非常默契,那對以後的學習和體能運動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大腦雙側分化不是說一朝一夕的,是需要相應的刺激才可以實現。
  • 孩子的大腦是用進廢退的,怎麼才能讓孩子的大腦持續進步?
    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一個孩子的大腦越聰明,他未來取得的成就可能就會越高。怎麼才能讓孩子的大腦保持持續進步呢? 人的大腦遵循用進廢退的規則。
  • 尊重孩子,不是用嘴說出來的,孩子變壞可能就一句話的事
    文/可馨育兒生活中,很多東西是需要我們用心去在乎,去經營的,最重要的就是對孩子的教育,我們才是孩子一輩子的老師,我們活多長時間,就能去教孩子多長時間,學校裡的老師,對孩子可能只是階段性的,一段時間換一個老師,等到離開學校之後,可能就不會再有老師了,但是父母不一樣,父母有多長的壽命,就可以陪伴孩子多久的時間
  • 孩子閱讀困難記憶力差?專家揭露:跟孩子的大腦記憶工作原理有關
    認知學家表示:孩子的閱讀困難,極可能是大腦記憶區域的問題。通俗點說,就是孩子的記憶力差,他們讀了後面忘了前面,完全沒有連貫性,自然也就讀不懂文章的真正含義。長期記憶就是能夠長期存在於我們大腦裡的記憶,相對來說它們不容易被遺忘。比如同桌的名字叫王小二,比如1+1=2,這些哪怕我們不用刻意記憶,也會存在大腦裡很難遺忘,因為對此我們已經非常熟悉。
  • 想要激發孩子的無限可能嗎?第一步,喚醒他的學習大腦!
    大腦受損的男孩有一個小男孩吉姆,在幼兒園時因為意外墜樓,大腦受創,之後,他的記憶力變得極差、很難集中注意力,他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嚴重落後於同齡的孩子,老師無奈地嘆息「這個孩子的腦子壞掉了。」在吉姆勉強上了大學後,他渴望通過閱讀來突破自己,卻因為過於疲勞,從臺階跌落,頭部再次受傷。兩次大腦受傷,讓吉姆深陷痛苦和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