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左右半球具有兩個相對獨立的意識活動,有其獨特的思維鏈和記憶。大腦的兩個半球是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思維的,左腦傾向於用詞語進行思維,右腦則傾向於以感覺形象直接思維,兩個半球具有合作關係,左腦負責語言和邏輯,右腦通過表象替代語言來完成工作。
綜合左右腦的思維方式及主要功能,左腦對某一事物進行嚴密的推理、深入的分析,是一切理性活動的基礎;右腦善於展開空間的想像,依靠直覺思維產生許多創造性的想法。
此時左右腦的功能尚未分化,左右手當然也沒有分工,所以你會看到,嬰兒需要用雙手握奶瓶,用兔子那樣雙手雙腳的方式爬行。只有經過兔子式的爬行之後,孩子才能慢慢跨越中央線,學會左右交替(叉)的爬行方式。
只要爬行時間足夠長,同時孩子參加的身體雙側活動也比較多,此時左右腦的功能就會逐漸分化,你隱約可以看見孩子開始出現慣用哪一側的手,腳和眼的傾向。不過,當孩子使用慣用手、腳做動作的時候,往往另一側的手、腳也會不由自主地收縮,也就是出現協同動作。這意味著孩子此時孩子的基本動作反應模式還沒有完全建立,依然是大腦皮質在負責這項任務。
如果前面的大腦雙側分化順利,到了3歲之後,孩子的協同動作就會逐漸消失,你會感覺他的動作變得更協調了。並且在平衡,身體形象認識,身體協調等方面也獲得了發展。這時候動作反應會變得自動化,不再依賴大腦皮質的指揮控制,而只需要有基層的神經系統負責就可以,而大腦皮層則已經開始轉而負責更高層次的認知性學習。
5歲之後,孩子的左右腦分化就會更細密,左腦主要負責語言、聽知覺、形狀視知覺,右腦則主管空間視知覺、音調、旋律等。孩子同一側肢體的協調性好,身體的平衡感也會增進(能單腳平衡站立,所以穿鞋的時候不必坐著,站著也能穿好。)
如果孩子爬行時長足夠,同時在成長過程中進行了大量身體雙側協調性的運動,到了8歲,他左右腦的合作就能達到相當高的效率,為他日後的體能運動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現代教育認為,聰明的孩子需要左右腦同時開發,進行全腦開發的訓練。這是因為左右腦分區掌握和處理任務的功能是不一樣的,0-8歲是孩子右腦開發的重要時期,只有左右腦同時開發,人的大腦功能才能釋放出來最大的潛能。科學研究證明,經過全腦開發鍛鍊的孩子,在學習吸收能力方面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