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腦和左腦對我們來說一樣重要,不要相信花錢某種音樂來聽,或者買做某種題目來做,能鍛鍊右腦讓人變得更聰明,那都是商家為了賺錢瞎說的。
![]()
最近朋友圈被一個測左右腦年齡的小程序刷屏了,雖然很快就被起底,其實實現這個小程序功能的主要代碼是「random」(隨機),挺諷刺的。
這個測試裡面是把人腦的年齡分為了左腦年齡和右腦年齡,認為左腦主管理性,右腦主管感性,這一點卻和大部分人一直以來的認知相符合。
左右腦的傳說
這種認知最早可能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生物系教授斯佩裡等人對「裂腦人」的研究。上世紀40年代起,科學家對藥物治療無效的癲癇病人,採用切斷胼胝體的辦法,這樣一來大腦兩半球被分割開來,不僅信息不通,連行動也互不配合,於是形成了所謂的「裂腦人」。
![]()
斯佩裡教授針對這些「裂腦人」做了一系列功能學實驗,這些在現在看來很簡陋的實驗,引發了他對大腦左右半球不同功能的猜想——然而這僅僅是猜想而已。即使是斯佩裡教授本人也呼籲不要多度解讀他的猜想。然而這些猜想不斷被以訛傳訛,就變成現在我們所知的「左腦負責邏輯,右腦負責情感」這一說法了。
隨著科技進步,人類可以對腦電波(EGG)和大腦事件相關電位(ERP)進行監測,眾多研究者做了大量相關研究,試圖建立起外界事件刺激和大腦活動半球之間的聯繫,也發表了為數眾多的論文。
這些研究經過媒體的發酵,構成了我們所指的各種關於左右腦的傳說,比如右腦是負責情感,左腦負責邏輯;右腦型的人創造力更好,經常聽古典音樂可以鍛鍊右腦,開發人的創造力;人群中分為左腦主導和右腦主導,網上的測試可以告訴你自己屬於哪一種等等。
不存在的半腦優勢
然而2010年發表於Psychological Bulletin上的一篇綜述,回顧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眾多科研工作者利用EGG、ERP和神經影像學手段對大腦不同區域的功能進行的研究,作者援引了63篇文章以及其中的72項試驗,發現這些文章的結果相互矛盾,沒有一致的證據證明大腦右半球是負責情感的,左半球是負責邏輯的。
![]()
相反,在2013年發表於PLOS ONE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對分析了公開發表的1011個人的腦核磁共振成像數據,發現這些受試者在受到外界刺激以及進行各種活動的時候,左右腦的不同區域均會產生反應。
換句話說,所有人在平時生活中並沒有所謂的左腦優勢或者右腦優勢,雖然大腦不同部位的功能確實不同,但是沒有任何一項複雜的功能,是能夠由單獨的大腦區域能夠完成的,所有的複雜活動都要經過左腦和右腦的協同作用來完成。
根據研究的結果,我們可以對從小到大我們常見的幾個說法來一一鑑別真偽:
謠言一:右腦是負責情感,左腦負責邏輯。
![]()
錯誤,左右腦不同區域各有分工,並不能簡單的如此加以區分。比如聽覺觸覺視覺等感覺中樞,左右腦都有,稍微複雜一些的抽象思維和能力,則需要眾多左右半腦中眾多不同區域一起發揮作用。至於在某種思維活動中,各個部分具體發揮了什麼作用,這點我們還不得而知。人類對於大腦的研究還處在十分粗淺的階段。
謠言二:右腦型的人創造力更好,經常聽古典音樂可以鍛鍊右腦,開發人的創造力。
![]()
錯誤,根據半個多世紀內世界各地科研工作者做的大量關於創造力和大腦特定部位關聯的研究,有少數,約14%的研究認為創造性思維和右腦部分區域呈現相關,另外86%的研究認為創造性思維和左右腦都有關係,左右腦並沒有表現出顯著性差異。所以呢,科學界並沒有就左右腦的關係達成一致意見。
而且關於聽覺,我們的左腦負責控制右邊的身體,右腦負責控制左邊的身體,聲音會通過
雙耳的聽覺神經傳入左右腦,而對於音樂內容的理解和感悟,也不是僅僅靠右腦能夠完成的。
所以靠聽古典音樂來鍛鍊右腦是沒有用的,更何況右腦也不決定創造思維。
那麼用經常用左手能不能鍛鍊右腦呢?確實人的左側身體是由右半腦控制的,但是負責控制手部運動的區域和負責思考的區域根本不在一起,所以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可以通過鍛鍊左手,訓練右腦思維。
謠言三:人群中分為左腦主導和右腦主導,網上的測試可以告訴你自己屬於哪一種。
![]()
錯誤,我們再次說明,其實多年以來我們認為的「左腦主導」或「右腦主導」的觀念是錯誤的,大腦左右半腦之間的協同和分工是十分複雜的,目前最新的研究結果已經認為沒有證據支持所謂的右腦主導和左腦主導這一說法,更何況想要知道自己的腦部活動區域,要藉助儀器,對ERP進行監測,才有可能得出結論。
網上的測試,拿來娛樂一下,作為和朋友家人的的談資,還是挺不錯的,如果當真的話,就要鬧笑話了。
參考資料
[1] Arne Dietrich and Riam Kanso. A Review of EEG, ERP, and Neuroimaging Studies of Creativity and Insigh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0, Vol. 136, No. 5, 822–848
[2] Bradley S. Folley,Sohee Park. Verbal creativity and schizotypal personality in relation to prefrontal hemispheric laterality: A behavioral and near-infrared optical imaging study.
Schizophrenia Research 80 (2005) 271– 282
[3]Jared A. Nielsen.An Evaluation of the Left-Brain vs. Right-Brain Hypothesis with 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ublished: August 14, 2013.
本文來源:下劃線 作者:不理不理左衛門 責任編輯:吳靜宜_NX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