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每天都少不了互動。作為父母,在每天的互動學習中,你調動了孩子大腦的哪個部分呢?是上層大腦,還是下層大腦?對於這樣的問題,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是忽視的,因為在他們的頭腦中並沒有建立這樣的意識。其實,一旦你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比如,如何開發孩子的上層大腦,就說明對於孩子的教育,你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弄明白這些將幫助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你都能採取正確的行動,取得教育的成功。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案例來說明如何喚起孩子的上層大腦。
帶著孩子去飯店吃飯,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是這對於潔潔的父母來說,卻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因為每當孩子出去吃飯時,她總是在餐桌上大喊大叫,或是走來走去,這嚴重影響了別人,常常引起周圍人的側目。有一次,潔潔一家正在餐廳吃飯。不知道為什麼潔潔就離開了桌子,站在另一排的桌子後面。潔潔的媽媽看到她有些生氣,還不斷地吐舌頭。旁邊的顧客注意到這一情況後,一起看向了潔潔一家人,想看看大人怎麼處理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情況,很多父母都遇到過。孩子的這種行為,也確實令大多數父母頭疼不已。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
1。用傳統的命令和要求的方法。也就是用嚴厲的語氣威脅孩子:「不許做鬼臉,過來坐下好好吃飯,否則不給你買玩具了。」通常來說,這樣的語言會引起孩子下層大腦的各種反應也就是說,如果父母用這種足夠強的權威讓孩子服從,只會觸動孩子的下層大腦,使得憤怒和不公平的感覺在孩子體內肆虐,對解決無濟於事
2。採用非對抗的方式對於孩子的行為,我們必須知道其背後的原因。也就是說,要知道孩子到底為什麼生氣,從原因入手,運用聆聽和關注的方式來解決孩子的行為間題。例如,對於潔潔的這種行為,父母大可不必威脅孩子,而是可以通過對話來解決。
媽媽:「潔潔,你在生氣,對嗎?」(運用聆聽與關注)她誇張地扭曲著臉,又開始吐舌頭,大聲地說:「是的。」媽媽:「你為什麼生氣呢?潔潔:「為什么爸爸一定要我吃掉一半飯菜之後才能吃甜點呢?媽媽:「爸爸很擅長談判,不如你想想吃多少才算公平,然後再去跟他談談,如果需要幫助,就來找我。」媽媽揉揉他的頭,回到座位上。(媽媽看潔潔努力思考的樣子,很是可愛。她的上層腦肯定發揮作用了,事實上正在跟她的下層大腦打架呢。母女倆避免了一次情緒爆發,但是似乎還存在危險)大概過了10秒,潔潔對爸爸說:「爸爸,我不想吃掉一半的飯菜,我想吃甜點爸爸說:「那你覺得吃多少才算公平。」潔潔堅定地說:「吃十口。其實,「十口」就意味著一半多的飯菜。雖然在潔潔看來,然後開比一半的飯菜少多了。
就這樣,潔潔高興地吃完了十口飯萊最後吃甜點。如此一來,一家人又回到了快樂的就餐時光。由此可見,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有效地喚醒孩子的上層大腦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也就是說,在養育和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採用非對抗的方式,將更有助於在互動中調動和發展孩子的上層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