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近日,在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孵化企業中科軒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軒達)內,該公司技術總監肖明正一邊清點防控疫情的消殺用品,一邊向筆者介紹新型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電極生產線的近況:「生產線為產能200噸,為了達到產能要求,我們最近購買了一臺退火爐,兩撞球磨機,並製作了球磨平臺,基本能達到設計產能了。」
據了解,由北京中科創星注資800萬元投資的新型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電極生產線已正式生產,目前已對外銷售280公斤的成品。
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電極材料具有高容量和低自放電等優點,被認為是替代傳統AB5型稀土基儲氫合金,然而,該材料製備技術一直被日本企業所壟斷。
「我們選用燕山大學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合金製備技術,通過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相結構與電化學儲氫性能間的匹配關係,優化合金結構特性,開發出不同優勢性能的RE-Mg-Ni基儲氫合金新產品。」肖明激動地說。
據悉,該生產線是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一條新型稀土儲氫合金生產線。該產品電池容量較傳統電極材料將提高30%以上,是生產高容量、寬溫區、高工藝、低耗電鎳氫動力電池關鍵材料,一舉打破日本在新型稀土A2B7儲氫科技、工業技術和產品方面對我國的壟斷。
本技術產品製備的鎳氫電池能夠大範圍應用於混合動力、固態儲氫及氫燃料電池,可替代鎳鎘電池和乾電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有色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