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條自主新型 稀土儲氫合金生產線正式運轉

2020-12-05 環球網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訊 (李寶樂 記者張景陽)近日,記者在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孵化的一家新能源科技企業採訪時了解到,該企業新型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電極生產線已經開始正常運轉。據了解,該生產線產能為200噸,目前生產的280公斤電極成品已經進入市場。

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電極材料具有高容量和低自放電等優點,被認為是替代傳統AB5型稀土基儲氫合金。這一新電極產品製備的鎳氫動力電池,具有出色的低溫穩定性能,大量實驗證明,新材料製備的鎳氫動力電池產品可讓汽車性能十分穩定,即使在北方極寒的環境中也可以正常使用。鎳氫動力電池目前被豐田等世界主流車企應用在混合動力車型上。我國在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方面,也把鎳氫動力電池當成重點支持對象。

「我們選用燕山大學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合金製備技術,通過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相結構與電化學儲氫性能間的匹配關係,優化合金結構特性,開發出不同優勢性能的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新產品。」技術研發負責人肖明介紹說。

據悉,該生產線是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一條新型稀土儲氫合金生產線。該產品做電極的電池容量較傳統鎳氫電池和儲氫合金提高30%以上,是生產高容量、寬溫區、高工藝、低耗電鎳氫動力電池關鍵材料。

新型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電極製備的鎳氫電池相較於鎳鎘電池更環保,相較於鋰電池更安全,能夠大範圍應用於汽車的混合動力電池,以及固態儲氫及氫燃料電池當中。

相關焦點

  • 我國首條新型自主稀土儲氫合金生產線正式運轉 實現量產可期(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從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獲悉,該中心孵化企業包頭中科軒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建設了一條利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並於近日投產運行,產品正式供應國內鎳氫動力電池企業。
  • 我國首條自主稀土儲氫合金生產線運轉,較傳統材料容量高30%以上
    央視網消息,近日,由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孵化新型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電極生產線已經開始正常運轉。該生產線是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一條新型稀土儲氫合金生產線,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電極材料具有高容量和低自放電等優點,這一新電極產品製備的鎳氫動力電池,容量較傳統鎳氫電池和儲氫合金提高30%以上,相較於鎳鎘電池更環保,相較於鋰電池更安全,能夠大範圍應用於汽車的混合動力電池,以及固態儲氫及氫燃料電池當中。
  • 我國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投產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景陽 通訊員李寶樂)記者12日從包頭稀土高新區獲悉,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投產運行,產品已開始供應國內鎳氫動力電池企業。依託稀土資源優勢和最新核心技術應用,該生產線生產高容量、寬溫區、高工藝、低耗電鎳氫動力電池關鍵材料,一舉打破日本在新型稀土A2B7儲氫科技、工業技術和產品方面對我國的壟斷。
  • 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投產運行
    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1日電(記者賈立君)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獲悉,該中心孵化的一家企業成功建設了一條利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並於近日投產運行,產品正式供應國內鎳氫動力電池企業。
  • 打破國外壟斷 我國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實現自產
    記者12日從包頭稀土高新區獲悉,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投產運行,產品已開始供應國內鎳氫動力電池企業
  • 稀土儲氫合金讓電池更好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在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孵化企業中科軒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軒達)內,該公司技術總監肖明正一邊清點防控疫情的消殺用品,一邊向筆者介紹新型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電極生產線的近況:「生產線為產能
  • AB5型稀土儲氫合金的研究進展
    稀土儲氫合金吸氫時與氫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金屬氫化物,釋放氫時氫化物分解生成氫氣。作為固體儲氫材料之一,稀土儲氫合金由於具有合適的吸放氫特性和較高的儲氫容量,以及優良的動力學特性和穩定性,在固體儲氫方面已得到了極大地應用。另一方面,稀土儲氫合金由於具有較高的電化學容量及循環壽命,已廣泛的用作鎳氫電池的負極材料。
  • 新能源材料的研究熱點:稀土儲氫材料
    (1)金屬(或合金)儲氫材料並不是所有金屬氫化物都能做儲氫材料,只有在溫和條件下大量可逆地吸收和釋放氫的金屬或合金氫化物才能做儲氫材料。(2)非金屬儲氫材料玻璃微球、碳系材料等非金屬材料是近年來剛發展起來的新型儲氫材料。這類儲氫材料均屬於物理吸附型的。這種儲氫材料的吸氫量一般均大於金屬吸氫材料,是一類很有前途的新型儲氫材料。
  • 北京首條MEMS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北京首條MEMS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今天,發改君便帶來一個與晶片有關的好消息——北京市重點支持的、由賽微電子控股子公司賽萊克斯(北京)公司投資建設的「8英寸MEMS國際代工線建設項目」,近日在經開區正式通線運行。據了解,該生產線現階段月產能為1萬片,達產後將形成3萬片/月的生產能力。這標誌著北京市首條商業量產、全球業界最先進的8英寸MEMS晶片生產線進入實際生產階段。
  • 打破壟斷,國內首條稀土納米斷熱材料生產線開建,調節溫度達15度
    我國宋代就廣泛使用玻璃器具,到了清代就已經能生產透明玻璃和有色玻璃多達15種以上,而將玻璃作為建材和汽車配件歷史並不久遠,歷經數百年人類一直改造著玻璃的各種特性,想要將其變成既能透過光線又能節約能源的新型建材。最近我國首條使用稀土為主要原料的斷熱塗層生產線開建,一舉打破美日歐等國家的壟斷,在稀土深化利用上實現了產業化的重大舉措。
  • 百科|儲氫合金
    儲氫合金,一種新型合金,一定條件下能吸收氫氣,一定條件能放出氫氣。循環壽命性能優異,並可被用於大型電池,尤其是電動車輛、混合動力電動車輛、高功率應用等等。目前儲氫合金主要包括有鈦系、鋯系、鐵系及稀土系儲氫合金。
  • 國內首條20英寸新型光電倍增管生產線啟動—新聞—科學網
    捕捉中微子的高級別國產「獵眼」批量投產英寸新型光電倍增管生產線啟動   11月25日,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簡稱高能所)牽頭成立的微通道板型大面積光電倍增管研製合作組(以下簡稱合作組)宣布,國內首條年產7500支的20英寸微通道板型光電倍增管的生產線建成運行。
  • 燕山大學韓樹民教授課題組撰寫的儲氫合金學術專著近期被德國德古意特出版社出版
    稀土基儲氫合金可以常溫低壓高密度儲氫,是一種理想的儲氫介質。特別地,這種常溫常壓下可逆吸/放氫的特性,使其成為鎳/金屬氫化物(Ni/MH)電池的理想負極材料。其中,RE-Mg-Ni基超晶格儲氫合金的容量高於目前已產業化應用的AB5型儲氫合金近30%,被認為是目前最具有發展潛力的一類新型鎳/金屬氫化物電池負極材料。
  • 我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試運行 可年產小衛星240顆以上
    原標題:我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在漢試運行  可年產小衛星240顆以上  1月14日,從鄂企航天科工二院空間工程公司獲悉,該公司於近日完成我國首條批產衛星智能生產線的研製、生產及安裝工作,生產線已轉入現場試運行階段。
  • 首期投資2000萬,建設首條稀土納米材料生產線,打破美日歐壟斷
    十多年前一提到高科技,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無不是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我國在科技方面的空白一度令我們在國際上失去話語權,也正是如此,許多人才也流失到其他國家。新技術出現1月10號有記者獲悉,包頭稀土研究院與某科技公司達成技術轉讓協議,籌備建立國內首條稀土納米斷熱生產線,並且首期預備投入2000萬元資金。意味著我國即將打破國外對此行業技術的壟斷。
  • 新能源車如何面對國家新興產業《目錄》|複合材料|碳纖維|儲氫|高...
    ,高強度碳纖維,高性能儲氫合金及金屬氫化物,高壓閥及接口等。5.3 生產測試設備5.3.1 電池生產裝備自動供粉系統,真空攪拌系統以及供漿系統,高速擠出式極片塗布設備,極片輥壓設備,極片高速分切設備,極片成型、極耳焊接、卷繞及疊片單機自動化以及連線自動化生產線裝備,注液、封裝等單機自動化及連線自動化生產線裝備,電池生產在線監測設備,電池模塊自動堆垛設備,模塊焊接設備及下線檢測設備,電池節能化成裝備,電池老化及分選等裝備
  • 國內首條稀土納米斷熱材料生產線籌建
    科技日報包頭1月10日電 (記者張景陽 通訊員李寶樂)記者10日從包頭稀土高新區獲悉,包頭稀土研究院與成都某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技術轉讓協議,籌備建立國內首條月產800公斤稀土納米斷熱漿料中試生產示範線,預計首期投資2000萬元。
  • 我國首條金屬濺射膜壓敏晶片生產線有望10月在瀏陽高新區建成投產
    「奮戰100天,高質量完成淨化車間的施工建設,啟動生產線設備安裝調試。我國首條自主研發的金屬濺射膜壓敏晶片生產線,有望在10月份竣工投產。」  6月中旬,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師範大學理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國秋說到。
  • 國內首條電磁常導型醫用磁共振生產線在保定投產
    6輛載著由河北惠仁醫療設備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磁共振設備的貨櫃車日前啟程,奔赴醫院和體檢機構,這標誌著國內首條電磁常導型磁共振生產線在保定市竣工投產。    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70%市場份額被國外品牌壟斷,磁共振等高性能產品查費用動輒數千元,國產設備的缺席成為百姓看病貴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惠仁公司建設的國內首條電磁常導型醫用磁共振生產線首批產品成功下線,能為醫院節省50%以上的設備支出,直接降低患者檢測費用,對打破國外品牌壟斷,拉低磁共振市場門檻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