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地球的「表兄」,移民外星球有望?這一問題卻成障礙

2020-12-05 史家霸唱

地球末日論一直以來都活躍在各大平臺上,先是瑪雅預言,後是霍金稱地球將在200年內走向毀滅,人類想要繼續延續下去,就必須移民火星或者其他的星球,其實在霍金提出自己的預言之前,人類一直都在探索新「地球」。

不少的科學家也認為,在茫茫星系當中,地球並不是特殊的「幸運兒」,美國作為上天的「先驅者」,一直以來就在研究跟地球類似的星球,根據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報導,他們發現了一顆和地球環境相似,也非常溫和的星球,克卜勒-186f。

克卜勒-186f位於天鵝座,大小約為地球的1.1倍,該星球是第一顆在太陽以外恆星旁發現的系外行星,但它周邊環境就跟太陽系一般,因為克卜勒-186f跟恆星之間的距離適中,每隔130個地球日就會繞中央恆星公轉一周。

它獲得的太陽能量僅為地球的三分之一,但同樣屬於「宜居帶」,不過NASA推測,克卜勒-186f的平均溫度要低於地球,即便有水也應該都會結冰,天文學家是藉助克卜勒空間望遠鏡以凌日法分析了將近三年才找到了克卜勒-186f。

由於無法前往克卜勒-186f,天文學家從觀察它的表面來推測克卜勒-186f密度和質量,從表面來看,克卜勒-186f類似地球的「雙胞胎」,質量和密度應該是三分之一的鐵,三分之二的矽,屬於一顆巖石行星。

雖然克卜勒-186f只能夠接受到太陽能量的三分之一,但美國航天局還發現克卜勒-186f在轉動過程當中有著非常穩定的傾斜角,這也意味著克卜勒-186f有明顯的四季變化和良好的大氣環境。

科學家並不排除該行星上可能已經誕生了高級生命體,截止到2014年,天文學家就嘗試使用艾倫望遠鏡陣接收來自克卜勒-186f的無線電波,但一個多月當中,並沒有收到任何外星智慧生命科技相關訊號。

但不少的天文學家也認為,如果輻射源是輻射各同向性,從克卜勒-186f傳來的電波至少需要阿雷西博天文臺(世界第二大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10倍以上接收能力才有可能做到,但目前人類的科技還達不成這個要求。

雖然克卜勒-186f跟地球十分相似,但需要調查的東西太多了,首先克卜勒-186f星球存在的大氣是否適合人類生存,即便研究出大氣的化學組成成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克卜勒-186f距離地球有500光年。

以現在的科技來講,想要達到克卜勒-186f至少需要上千年萬時間,而霍金給出的預言只剩下200年了。

天文學家發現地球的「表兄」,移民外星球有望?這一問題卻成障礙

相關焦點

  • 宇宙有第二個地球嗎?科學家發現類地星球,移民外太空有望
    宇宙有第二個地球嗎?科學家發現類地星球,移民外太空有望 2020-11-15 12:55 來源:科技看天下
  • 科學家發現了一顆富氧星球,人類未來星際移民有望了?
    《天體物理學雜誌》最新的報導指出,天文學家們又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這顆行星非常的特別,也許會適合人類也說不定,因為這顆星球含有豐富的碳和氧,這顆天體的編號為「RAVE J183013.5-455510」,之所以說它特別,是因為這顆星球金屬含量非常少,幾乎是沒有,它主要的構成是碳,氮和氧。
  • 國外天文學家:地球已不再重要,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
    各個國家都在瘋狂的探索太空資源以求發展,火星是最受人關注的一顆星球了,spacex公司更是直接宣布了它們的火星移民計劃。太空深深折吸引著人們,而且由於人類對於地球的過度開發,地球的環境已經越來越不適合人類生存了。一直都有科學家在考慮地球外的星球,這樣方便以後人們移民,不然只能困死在這個慢慢崩壞的星球。國外天文學家:地球已不再重要,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
  • 近似地球行星探測到神秘訊號 有望發現外星生命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證實,天文學家此前探測到的神秘訊號,確實是來自一顆近似地球的行星「格利澤581d」。
  • 距地100光年,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類地行星,或為宜居星球
    有天文學家推測,大約是地球上沙子數量的100倍。我們都知道,沙子是多到數不清的,試問大家如果去海邊,或者在平時看到了沙子堆,根本就不會想要去數沙子有多少顆,因為這顯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由此可見,在宇宙中地球這樣的行星根本就不算稀奇,我們沒有找到地外生命,或許真的只是因為我們的科技不夠發達,當然,也有可能我們從一開始探尋的方向就錯了。為何這麼說?
  • 你想過逃離地球嗎?宜居星球陸續被發現,星球移民計劃或將實現
    逃離地球,前往那片未知的星域一探究竟,或是尋找第二顆宜居星球,拋開在地球上的一切,開展全新的生活,這是20世紀後期鬧得沸沸騰騰的星球移民計劃。在當時,星球移民是一個值得憧憬、帶著人類無限希望的詞語,然而到了今天,這似乎成了人類未來唯一尋求生存的途徑。
  • 移民外星球和移民海底哪個更容易實現?(上)太空移民篇
    主要的難題有以下幾方面:1 克服地球重力的限制問題。當前承載太空運輸的工具主要就是靠大推力運載火箭完成,高昂的運輸成本和低效率的運載模式是構成人類大規模脫離地球引力的障礙因素,其它運載工具的動能無法達到地球引力的逃逸速度。
  • 太陽系外的宜居星球,距地球僅有4光年,我們何時才能前往?
    自從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的時候,向外星球移民的夢想就出現了。可能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否能夠向外星球移民並不重要,可是在科學家的心裡,人類的未來在宇宙,人類想要延續發展,成為更強大的文明,走向宇宙,殖民外星球是必然要走的一條路。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發現類似地球的藍色星球
    【搜狐科學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天文學家近日在一處遙遠的銀河系中發現了一顆類似地球的藍色星球。  據了解,天文學家已經出發明一種在太陽系中僅根據顏色來辨別行星的方法。天文學家表示,地球比火星,金星,水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更顯藍色,因此在太空中顯得特別突出。
  • 【關注】一個新地球被發現了?太空移民將要實現了?
    原標題:【關注】一個新地球被發現了?太空移民將要實現了?是不是總想著人類有沒有可能星際移民?這個願望可能就要成真了!近日,歐南臺公布一則新發現:在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周圍發現一顆位於宜居帶的類地行星。也就是說,地球的「孿生兄弟」可能出現了…… 去年, NASA剛剛宣布過, 他們找到了一顆與地球十分相似的星球, 叫做「克卜勒452-b」(Kepler 452-b)。
  • 如果陸地消失人類移民,外星球和地球海底哪個更容易實現?(上)
    如果未來地球大陸環境變得不適宜人類居住,那麼作為高級智慧動物的人類,應該是考慮移民太空還是移民海底呢?。首先我們在本篇探討外星球殖民的話題。就算是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一問題或許都是禁錮約束人類這一行為的一把大鎖。我們知道如果按照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質量和速度相加原理,如果要建造一艘足夠大的宇宙飛船,要想實現擺脫地球重力和長時間遠航的能力,要想實現更快的速度就必然會消耗更多的燃料,那麼就要為此攜帶更多的燃料,攜帶燃料越多飛船就會越重,飛船越重就會消耗更多的燃料,如此一來就會陷入了無限增大的矛盾中。
  • 第二地球在哪裡?天文學家的這些發現讓人振奮!
    在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人類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宜居的星球。儘管一些太陽系天體上可能存在生命,例如,土衛六,但那裡的環境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如果那些星球上有生命,它們必然會我們有很大的差異。為了尋找第二個地球,只能去太陽系外。
  • 人類移民太空能去哪?火星「淘汰出局」,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
    移居外太空是科學家當前的主要目標,霍金曾表示人類必須移民其他星球以擺脫滅亡命運,因為霍金認為地球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下,變得越來越熱,最終地球會變成一個「火球」,到2600年人類將會難以適應地球的環境變化而滅絕,因此當前科學家正在不斷探索移居外太空
  • 「光年」之外,每個宜居星球的發現,都能牽動地球的神經,值得嗎
    經常看到天文學家又找到某「宜居星球」,跟地球相似指數多少?但是一看距離,樂了!人類目前連出太陽系的能力都沒有,你談多少「光年」外的事,這不是有點扯嘛!事實果真如此嗎!而地球人類群體,也害怕人類是宇宙的唯一,一直在尋找,證明人類不孤獨的證據,在這一過程中,人類內心矛盾的,既想證明宇宙有其他文明的存在,又怕一但真的存在,遭受毀滅的打擊如果一個星球被證明適合宜居,那麼只要時間足夠,那個星球上很大概率會誕生生命,以至於進化出高級智慧生命,誕生出文明。
  • 未來人類移民有望嗎?火星疑似出現生命,發現巨大動物群遷徙痕跡
    火星,作為太陽系中與地球環境最相似的火星,一直是人類實現星際移民的理想地。隨著全世界矚目的「天問一號」升空和各項研究成果來看,人類對火星的移民又邁進了一步。另外,有明確證據證明,火星上曾經存在水。火星上是否存在孕育生命的條件以及火星是地球過去還是地球未來,成為火星研究的重大科學問題。
  • 人類發現類似地球行星,有望移民前往?專家:地表可能有水!
    據專家估計,地球距今已存在約46億多年。而且在太陽系中,地球是一個唯一可以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人類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開始慢慢的探索宇宙,除了太陽系之外,人們相信還有可能與地球環境差不多類似的星球,或者說是與人類一樣的地外文明與生物呢。
  • 如果地球毀滅,人類應該移民去哪個星球,然後再到那裡炒房?
    在Pete看來,雖然現在NASA已經將探索的視野放在了火星,這顆和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的星球是人類認為的太陽系中唯一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但是迄今為止,人類也只能搞清楚火星上面有水,有大氣層,人類目前還沒有在火星上找到任何的生命跡象。另外太陽系中類似的星體還有一個土衛二。在土衛二的南半球,現在人類已經可以確定有噴湧的泉水,這就說明了在結凍的表面之下,是有水存在的。
  • 外媒:天文學家發現巨型地球 質量是地球17倍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6月2日報導,天文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新型星球——一個質量是地球17倍的巖石構成的世界。理論家曾認為,這樣一個世界無法形成,因為如此巨大的一個星球會隨著它的不斷增長而吸附太多的氫氣,並成為一個像木星那樣的大氣團。然而,這顆星球完全是由固體構成的,而且比此前發現的「超級地球」還要大得多,堪稱「巨型地球」。
  • 地球移民有望?在這個星球上有山有水,科學家:外星生命跡象!
    一旦100年後,或者幾百年後地球上的資源被耗盡,那麼人類將要面對的就是滅絕的危險。因此,各國航天航空部門都將目光投向了宇宙,試圖尋找新的家園。在長期的探索過程中,我們也確實發現了一些酷似地球的星球,適合人類居住。但是很顯然,這些星球都無法和地球相比,正因為地球的光和熱最適合人類繁衍,我們才進化到如今的地步。
  • 有望發現外星世界?科學家發明行星模擬器找外星球!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科學家們正在應用地球上開發的氣候模型,以了解其他星球上是否可能存在生命。一直以來,地球的氣候對我們所知道的生命來說是非常適宜的,但是外星呢?科學家一直想要了解外星星球的信息,奈何外星數據的獲得相當困難。導致科學家們掌握的有關外星氣候的數據要少得多,天文學家也沒有辦法在短期內獲得更多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