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末日論一直以來都活躍在各大平臺上,先是瑪雅預言,後是霍金稱地球將在200年內走向毀滅,人類想要繼續延續下去,就必須移民火星或者其他的星球,其實在霍金提出自己的預言之前,人類一直都在探索新「地球」。
不少的科學家也認為,在茫茫星系當中,地球並不是特殊的「幸運兒」,美國作為上天的「先驅者」,一直以來就在研究跟地球類似的星球,根據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報導,他們發現了一顆和地球環境相似,也非常溫和的星球,克卜勒-186f。
克卜勒-186f位於天鵝座,大小約為地球的1.1倍,該星球是第一顆在太陽以外恆星旁發現的系外行星,但它周邊環境就跟太陽系一般,因為克卜勒-186f跟恆星之間的距離適中,每隔130個地球日就會繞中央恆星公轉一周。
它獲得的太陽能量僅為地球的三分之一,但同樣屬於「宜居帶」,不過NASA推測,克卜勒-186f的平均溫度要低於地球,即便有水也應該都會結冰,天文學家是藉助克卜勒空間望遠鏡以凌日法分析了將近三年才找到了克卜勒-186f。
由於無法前往克卜勒-186f,天文學家從觀察它的表面來推測克卜勒-186f密度和質量,從表面來看,克卜勒-186f類似地球的「雙胞胎」,質量和密度應該是三分之一的鐵,三分之二的矽,屬於一顆巖石行星。
雖然克卜勒-186f只能夠接受到太陽能量的三分之一,但美國航天局還發現克卜勒-186f在轉動過程當中有著非常穩定的傾斜角,這也意味著克卜勒-186f有明顯的四季變化和良好的大氣環境。
科學家並不排除該行星上可能已經誕生了高級生命體,截止到2014年,天文學家就嘗試使用艾倫望遠鏡陣接收來自克卜勒-186f的無線電波,但一個多月當中,並沒有收到任何外星智慧生命科技相關訊號。
但不少的天文學家也認為,如果輻射源是輻射各同向性,從克卜勒-186f傳來的電波至少需要阿雷西博天文臺(世界第二大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10倍以上接收能力才有可能做到,但目前人類的科技還達不成這個要求。
雖然克卜勒-186f跟地球十分相似,但需要調查的東西太多了,首先克卜勒-186f星球存在的大氣是否適合人類生存,即便研究出大氣的化學組成成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克卜勒-186f距離地球有500光年。
以現在的科技來講,想要達到克卜勒-186f至少需要上千年萬時間,而霍金給出的預言只剩下200年了。
天文學家發現地球的「表兄」,移民外星球有望?這一問題卻成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