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爭議論文
2015年11月9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傳染病學家Ralph Baric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Medicine 雜誌發表了一篇極具爭議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使用SARS冠狀病毒骨架和來自中華菊頭蝠的SHC014冠狀病毒表面蛋白進行工程化改造,在實驗室創造了一種雜交冠狀病毒,這一冠狀病毒可以
感染人的呼吸道細胞,並能引起小鼠疾病。
該研究表明,SHC014冠狀病毒的表面蛋白具有結合和
感染人類細胞的能力,這證實了人們對該病毒(或蝙蝠中發現的其他冠狀病毒)可能無需經過中間宿主就能直接感染人類的擔憂。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曾資助一些此類研究,因為這類研究有助於理解人與病原體相互作用的基本性質,能夠評估新興傳染病的大流行潛力,並為公共衛生和備災工作提供必要信息。
但是這些研究存在一定的生物安全風險,因此,2013年10月起,美國暫停了對所有此類研究的資助,並對流感、SARS、MERS等研究加強審核。
但是論文中的這項研究在美國暫停資助前就已經開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對該研究進行了審核,並允許其繼續進行。
這項研究在發表後即引發爭議,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學家 Simon Wain-Hobson 認為:「如果[新]病毒從實驗室逃脫了,那麼誰也無法預測其發展軌跡。」
羅格斯大學分子生物學家兼生物防禦專家理 Richard Ebright 認為:「這項工作的唯一影響是在實驗室中創造了一種新的非自然風險。」
印度學者湊熱鬧
2019年12月起,中國武漢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起的肺炎疫情,目前已有超過15000名確診病例,超過20000名疑似病例,超過300人死亡。
隨著疫情的持續,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研究論文發表了很多,相關的陰謀論也隨之出現。
1月31日,印度學者在預印本BioRxiv發表文章,稱武漢新冠病毒的S蛋白有4個不連續位點插入序列,跟HIV病毒的胺基酸序列很像,不太像自然進化而來。論文作者暗示新型冠狀病毒是人工幹預形成的。
武漢病毒所之前發現的冠狀病毒2018年4月4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雜誌發表了一篇有關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廣東省引起小範圍豬急性腹瀉的研究論文
——《Fatal swine acute diarrhoea syndrome caused by an HKU2-related coronavirus of bat origin》。
該調查性研究由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教授團隊等合作完成。該研究證實一種新型的與HKU2相關的蝙蝠冠狀病毒,即豬急性腹瀉症候群冠狀病毒(SADS-CoV),是造成廣東豬致死性疾病爆發的病原體。
論文引發的陰謀論這段時間關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研究受到廣泛關注,這幾篇論文也收到了比較廣泛的關注。
對於2015年的Nature Medicine 論文,被美國網友認為病毒從實驗室洩露並導致新型冠狀病毒爆發。
印度學者的論文,被國內一些自媒體以「武漢新冠病毒中竟然有四個愛滋病病毒基因」為題報導後,引發巨大關注,不少網友由此認為武漢新冠病毒是人為改造而來。
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2018年的Nature論文,一些網友找到2018年央視對這項研究的報導,斷章取義的認為武漢此次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這項研究中的冠狀病毒。
真相是什麼呢?
武漢病毒所2018年發現的SADS冠狀病毒,感染豬病導致豬急性腹瀉,且該病毒不能感染人類。
而印度學者的這篇「論文」,哈佛大學科學家、CRISPR 基因編輯大牛劉如謙(David Liu)
教授發推特稱這一研究結果不靠譜,純屬陰謀論。
實際上,論文中所說的序列重疊並不稀奇,這些所謂的相似的序列特別短。用pBLAST 檢索這4個序列,會發現很多其他種類的病毒、甚至是細菌、原生動物、真菌、果蠅、植物當中,也存在相似情況。
2月1日,該文章被作者撤回。詳情:
印度學者稱新冠病毒特有基因插入片段跟HIV很像,不太像自然進化而來,慘遭劉如謙打臉
實際上,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早已完成測序並向全世界公開,基因組數據顯示此次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共有29000多個核苷酸鹼基。與已知冠狀病毒家族其他成員對比,發現其與蝙蝠來源的冠狀病毒關係最密切。
與此前在雲南中菊頭蝠上檢測到的蝙蝠冠狀病毒RaTG13相比較,nCoV-2019在整個基因組中與其有96.2%的一致性,與SARS冠狀病毒有79.5%的一致性。
通過「進化樹」畫出冠狀病毒家族系譜圖,表明武漢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由自然進化而來。
2月2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在朋友圈說:「2019新型冠狀病毒是大自然給人類不文明生活習慣的懲罰,我石正麗用我的生命擔保,和實驗室沒有關係。」
陰謀論的盛行也很正常,即使人均受教育水平很高的歐美國家也同樣盛行,比如此次的新冠疫情,美國就有許多網友認為是從2015年這個創造冠狀病毒的實驗室洩露的。
尤其是隨著網絡的發達,各種觀點的傳播更加快速,陰謀論的觀點同樣得以快速傳播。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永謀認為:陰謀論雖很難消除,但也不能聽之任之,陰謀論會誤導民眾,往往意識形態濃厚,與狂熱的民粹主義結合,阻礙了對疫情防控和對真正有用問題的關注,並且陰謀論容易否定專家在專業問題上的話語權,最終會影響社會公共安全。
因此,對於新型肺炎期間的陰謀論,應該組織專家進行澄清、闢謠,將之控制在適當的限度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