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興國寺 釋妙覺
妙覺師父法語分享:
多行善業勿貪執,
廣種福田增福祉,
禮敬三寶莫遲疑,
自利利他災殃息。
偈子解析:
多行善業勿貪執:多一點行持善業,千萬不要苛求貪執身外之物。做人應該努力地自我完善,不要刻意地培養貪執的思想和行為,就一定會快速獲得布施波羅蜜的善趣感知。
廣種福田增福祉:廣結善緣、廣種福田,是德業增盛累積福祉,庇蔭後世的最佳辦法。修行人通過廣種福田,自然能夠結識更多善緣,福慧資糧也會潛在增長。
禮敬三寶莫遲疑:只要用心去體會、用生命去感知體驗佛法的奧妙,致心禮敬佛、法、僧三寶,在教義的規範中運用實踐於現實生活,印證不虛的聖賢之道,時刻遵循善師的教導,無需等待,無需質疑,正修行持!
自利利他災殃息:修學佛法(智慧之道)的目的就是要能夠自覺覺他、自利利他,這是減少煩惱、消除災難和諸種障礙的究竟之道。當我們明了了自心,能夠準確地把握守護身心,才能夠行願利他,才能夠有力量消除或者減少障礙和災難的發生。
要學佛,決定成為真正的佛弟子,必須明白什麼是佛、因何而學佛、何謂佛教、何謂佛經、何謂佛學。
明了事物的真相、把握事物的本質,才能夠正確地把持自己的內心、語言和行為。正所謂「念佛念自心、修佛修自性」,就是這個道理。
【佛教】即是智慧的教育,是運用善巧方便,引導我等有情眾生依止正行實修、無有退轉、滋生智慧、圓融自性之教授方法。
【佛典】乃古往大德、善行菩薩、久遠古佛,以凡夫之身淨心修學,圓證菩提,成就無上正果之案例典範,是為佛經之說。
【佛學】乃智者證悟修行之道,明晰洞觀細微錯漏,成賢做聖之究竟原理,毫無偏頗之解說,為智者行示學說,宣說教理的智慧文字及教誡言語,亦是佛學之真實體相。
【佛法】就是能夠在當下的生活中讓我們深有體會,決定拿起來就能應用的智慧與方便;能夠以諸種善巧打開我們的心結,以深入淺出的語言直指心性,引領我們從愚痴、顛倒、迷亂的心識之中出離,見證自己清淨本如、真實面目的殊勝教言,就是決定的佛法。除此之外,任何所謂深奧難懂的語言和文字的表現,乃至於偏離了因果定律的道理和說詞,都與佛法沒有半點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