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民生福祉 贛州探索推進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

2020-11-26 大江網

  「社工,不是志願者,也不是義工,而是指拿工資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的工作是幫助困境人群修復社會功能,從而解決一些社會問題。」連日來,贛州市圍繞第11個「國際社工日」開展了一系列主題宣傳活動,讓更多人再次將目光聚焦在了社會工作者這一職業群體。近年來,贛州市不斷投入財政資金,加大對社會工作服務的購買力度,推動壯大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目前,全市社會工作從業人員有6400人,他們為流浪兒童、空巢和孤寡老人等群體提供了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是服務城鄉居民和增進民生福祉的一支重要力量。

  社工介入社會救助服務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社會救助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吃、住、送回」等簡單的救助管理服務無法滿足越來越精細化、專業化的時代要求。如何更加有效、深入地幫助服務對象,分類實施救助,滿足服務對象多元化的需求是贛州市救助管理站一直在思索和探索的道路。流浪未成年人關愛保護試點項目、特殊服務項目就是市救助站探索創立社會工作方法、介入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服務的全新嘗試。

  其中,贛州市救助站特殊服務項目是市政府購買社工服務項目的先河,已於2016年正式啟動,為期三年。其間,贛州市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駐站社工將通過個案幫扶、轉介援助、跟蹤回訪等方式,介入救助入站的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等群體。

  朱聰是贛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社會工作類專業的首批畢業生。作為項目駐站專業社工之一,他已在一次次服務救助對象過程中展示了自己的專業技能。越南人範琳(化名)就是朱聰的幫扶個案之一。「她的情況特殊,因沒有護照變成『黑戶』被公安送至救助站後,因言語溝通障礙,少與站內工作人員溝通,且當時還懷有身孕。」了解這些情況後,朱聰等社工決定為其提供個案服務。

  此後,社工們多方收集範琳資料,了解到她存在的各類問題後對症下藥,根據制定的工作內容展開跟蹤服務,包括通過日常交談與她增進信任關係,幫助其熟悉環境,增強對當前環境的適應能力;同時用臉普、微信與其家人取得聯繫,讓其經常與家人語音溝通;在生活中,向救助站提出建議,給予其單獨的居住區域和日常飲食特殊照顧。2個多月後,範琳回到家人身邊,直至今日仍不時通過微信感謝幫助她的社工。

  範琳只是在社工介入社會救助服務模式下實施的救助服務案例之一,截至目前,項目社工團隊已經為1200名入站救助對象提供了專業服務,其中個案服務對象50餘人。實踐證明,社工在提升救助服務的水平上有著「先天」優勢。朱聰說:「具備心理學、社會學等綜合學科背景的社工與各類社會救助對象交流時,可以更快獲取信任,更好深入溝通。通過專業社工人員的介入能充分動員社會力量、引入外展社會工作手法開展輔助性救助,一方面有利於全面精細地服務於救助對象,另一方面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轉變政府職能。」

  社工「把脈」邊緣婚姻家庭

  「沒有你們輔導員那天的親情輔導和人性調解,就沒有我們家今天的安寧生活。」近日,今年60歲的袁女士走進章貢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服務大廳,連聲表達對婚姻家庭輔導員的感恩之情。

  袁女士要感謝的輔導員就是章貢區婚姻登記處婚姻家庭輔導中心的社工姚銳等人。原來,2月底,一對剛新婚不到兩月的夫妻在離婚登記處發生爭吵,女方一度情緒失控拿起水果刀,這急壞了也在現場的女方母親袁女士。此時,輔導員果斷採取危機幹預,了解雙方問題所在後,分別與他們面談,耐心傾聽其內心的需求和真正想法,並協助雙方了解對方的想法,調適不良情緒,以形成理性心態。經過社工們4個多小時的專業服務,最終夫妻雙方達成和解,邊緣家庭糾葛得以化解。

  「一個家庭的糾紛矛盾如果協調不好極易『升級』,輕則可能導致一個家庭的不穩定或破裂解體,甚至誘發嚴重刑事案件,重則可能引起社會不穩定。」作為專職婚姻家庭社工,姚銳每天的工作就是為婚姻家庭提供婚姻危機援助及情感輔導調解。日常工作中,姚銳還經常扮演著「和事佬」的角色,為邊緣家庭把脈婚姻重獲「新生」。姚銳說,如今很多人面對家庭矛盾,他們的解決方式簡化成了離婚,他們中有一半是衝動型離婚,當事人如果能夠通過理性對話緩衝的話,不少婚姻是可以挽救的。

  也正是帶著這樣的初衷,2015年姚銳引領專業社工師、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合作律師等進駐章貢區婚姻登記處,共同組建「婚姻家庭輔導中心」。該中心成立以來,先後接待上門求助者600多人,通過專業社工服務妥善解決婚姻家庭中因壓力事件、養育子女、婚外情、性生活不和諧、婆媳關係及鄰裡糾紛問題等,讓超過100個即將破碎的家庭重新復原,有效減少了非理性離婚,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認可。(溫偉霖 、記者陳少芬)

相關焦點

  • 「問政贛州」背後的故事 - 開展「五型」政府建設 推動高質量跨越...
    「贛州政府部門聯合幫助投訴人成功拿回退房款16萬元。」  ……  在江西省贛州市,很多市民都知道有一個網絡投訴平臺叫「問政贛州」,幫助市民解決了很多急難事、麻煩事、煩心事。  探索「網際網路+政府+媒體」  「用了都說好。」
  • 惠東港口:民生福祉全面提升 各項事業穩步推進
    「十三五」期間GDP年均增幅達29.6%、濱海旅遊蓬勃發展、社會總體形勢持續穩定……惠東縣港口濱海旅遊度假區以「打造高端濱海旅遊示範區」為發展目標,立足本地資源和區位優勢,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攻堅克難,保障了全區經濟實現平穩發展,社會政治和諧穩定,民生福祉全面提升,各項事業協調推進!
  • 政府購買服務知識問答
    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推行政府購買服務,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將政府的一部分公共服務事務外包給社會組織、企業等社會力量承擔,並明確約定政府和社會力量雙方的權利義務。  我國的政府購買服務實踐也經歷了一個探索過程。
  • 遼寧推進政務新媒體矩陣建設 政府部門可通過購買服務方式 運維...
    遼寧推進政務新媒體矩陣建設政府部門可通過購買服務方式 運維政務新媒體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遼寧省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實施方案》,到2020年底前,遼寧將基本建成以省政府門戶網站政務新媒體為龍頭,各地區、各部門政務新媒體為主體的整體協同、響應迅速的矩陣體系。
  • 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內涵、價值與路徑
    深入理解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基本內涵、重大價值和主要路徑,有助於我們從講政治、重民生、求實效的高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源自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河南省民政廳印發《河南省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項目實施方案...
    》(中辦發〔2017〕11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中辦發〔2020〕18號)、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中發〔2017〕13號),推進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等4部門《關於積極推行政府購買服務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的實施意見》(豫民〔2018〕2號)、省民政廳等21部門《關於加強河南省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推進社會工作發展的意見
  • 王思斌:社會工作在構建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中的作用
    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這是政府和全社會的任務。社會工作在構建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過程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對此做一些基本的分析。
  • 構建中國特色社會工作理論體系
    社會工作是非常注重實踐的學科,但在邏輯層面,社會工作理論體系建設具有特殊的價值和意義,它既是社會工作的行動指南,又是社會工作的實踐基礎。社會工作是非常注重實踐的學科,但在邏輯層面,社會工作理論體系建設具有特殊的價值和意義,它既是社會工作的行動指南,又是社會工作的實踐基礎。   社會工作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踐性學科,在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創新邏輯
    首先,需要在明確政府與承購方的關係與職責、針對具體的實施過程進行相關管理制度的制定、科學的設計與規劃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相關文件等方面持續發力。其次,在契約關係的形成與執行階段,應嚴格的遵循合同化的管理模式與科學化的執行流程,促使政府在購買公共服務中的角色定位朝監管者轉變。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的推進路徑。
  • 耕雲播雨 護佑民生——人工影響天氣事業發展綜述
    尤其是「十三五」期間,全國各地區、各部門把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推進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載體,在祖國大地上,書寫著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責任擔當。以人民為中心,應急抗旱防雹保豐收我國水資源短缺,但空中雲水資源豐富。
  •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杭政...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杭政辦函〔2014〕161號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深化社會領域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激發經濟社會活力,規範和推進我市各級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以下簡稱政府購買服務)工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辦發
  • 雲南出臺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績效評價實施意見
    近年來,雲南省財政廳積極探索開展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績效評價工作,先後選取省環保廳省級審批建設項目環評技術評估、省文化廳公共文化惠民演出、省殘聯殘疾人託養3個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開展了第三方績效評價試點。近日,在認真總結試點經驗和借鑑上海財經大學、雲南大學相關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雲南省財政廳制定出臺《關於推進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績效評價工作的實施意見》。
  • 民生陽光暖 福祉春風柔
    民生陽光暖 福祉春風柔——新疆和平解放70周年民生改善綜述  「我今年80歲了,有幸見證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疆和平解放70周年,見證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 福州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有福之州幸福濃
    近年來,福州持續增進民生福祉。2019年福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7791元,增長7.5%。榕城市民的幸福生活不僅體現在逐漸提高的收入水平上,還在更加優越的生態環境、不斷加碼的民生工程裡。 綠滿榕城  幸福洋溢眼下,福州的秋意愈發濃了。
  • 淮安:堅守初心增進民生福祉 以民為本勾勒幸福生活
    中國江蘇網12月31日訊(通訊員 袁帥之 記者 羅鵬)養老保險金連年上漲,老年人老有所樂;綜合教育實力位列前茅,80%以上的中小學生在優質學校就讀;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美麗鄉村入畫來......民生實事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十三五」期間,淮安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堅守發展為民初心,著眼群眾最關心、最需要的問題,持續推進"民生十件實事"項目,在共建共享中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 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強提」 滿足多樣化民生需求
    為加強社會政策兜底保障、擴大公共服務有效供給、積極培育發展國內市場,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相關部門出臺了《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提出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增強非基本公共服務弱項,提升公共服務質量三個方面的行動任務,以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非基本公共服務市場化、多元化、優質化,切實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網底,不斷滿足多樣化民生需求
  • 發展為百姓 共圓幸福夢——建市以來我市民生福祉實現歷史性重大改善
    棚戶區改造是一項重大的民生民心工程。民之所盼,政之所為。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城市的交通狀況是一個關乎城市運行的重大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把解決就業問題作為改善民生的根本舉措,深入實施創業富民工程,全力保障好大學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保持了全市就業形勢的基本穩定。做好大型公益系列專場招聘活動,溫馨服務暖意濃。
  • 焦點解決督導模式在社會工作督導中的運用與反思
    摘要:社會工作督導是社會工作專業化與職業化發展的基礎、核心和支撐,回顧國內對中國社會工作督導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社會工作督導推進策略、理論應用、督導模式、督導機制以及境外督導經驗等諸多方面,初步建構了中國社會工作督導的知識體系。
  • 兩部門就《關於做好事業單位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工作的意見》答問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要求,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原則上都要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合同、委託等方式向社會購買;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2013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96號),對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改革作出專門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