魟魚憑藉其獨特的外表在觀賞魚圈子中掙得一席之地,圓切且大的體盤配上一條細長並帶有毒棘的尾巴,這樣不同於一般魚類的外表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了。花紋繁多的魟魚觀賞價值是很高的,看著體色、花紋各不相同的魟魚心倍感賞心悅目。不過,為什麼自己沒養多久的魟魚會出現魟魚體盤邊緣潰爛的情況,難道是因為它們患上了疾病?其實原因還真的不少,找對原因才能根治!
水質惡劣
魟魚算是一種比較皮實的觀賞魚了,在26—28℃的弱酸性水體中生活得很不錯,但是魟魚屬於吃得多拉得多的觀賞魚,它們日常產生的廢物對水體環境有著很大的影響,換水的頻率較高,至少一周換一次,不過每次換水的量很少,大概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若是偷懶沒有換水的話,水質惡化起來速度很快,成為了細菌的溫床。對魟魚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魟魚每次換水的量很少,大概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但是換水的頻率較高,至少一周換一次。為治療因水質問題而爛尾的魟魚,建議改善水質,過濾器材需要定期清理更換。若是情況不嚴重,一般的「老三樣」就可以有效治療,不過下鹽一定要慎重,新人就不建議放鹽了。要是過幾天沒有起色,建議使用大白片或是黃粉。
燒尾燒盤
若是魟魚不止出現了潰爛的情況,尾巴上或是體盤上還有有著白膜,漸漸,魟魚尾巴越來越短。這些都是魟魚燒尾燒盤的表現,一般是水體出現問題,換水或是溫度沒有把控好,導致水體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想要治療的話,平時的「老三樣」有效但還不夠。若是情況嚴重建議剪掉魟魚爛的厲害的地方,再塗上高錳酸鉀消毒,並且在治療期間儘可能減少餵食,避免汙染環境。
打鬥咬傷
魟魚也是有些小脾氣的魚,在水族箱中發生衝突打鬥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若是它們之間衝突很大,很容易就會咬傷對手或是自己被咬傷。被咬傷的魟魚體盤可能會出現小小的缺口,若是水質很好的話,就算不管它們也會自己長好的。但若是水質不怎麼樣,傷口就很容易被水中的細菌感染。
建議在發現魟魚發生嚴重打鬧時,可以將它們隔離開,避免傷勢越來越嚴重。換水情況一些,兩三天就少換一部分的水,保持好水質。魟魚的自愈能力很強,本著能不下藥就不下藥的原則,只要保證水質良好,相信不會太久魟魚就有明顯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