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天氣乾燥,很多人會嗓子眼兒冒火、口腔潰瘍、大便乾燥……這些都是「上火」症狀。「上火」了怎麼辦?要想「去火」,可服用滋陰、清熱、解毒消腫藥物,不過現在更受歡迎的是通過飲食調節,即「食療」,安全有效。快來跟食安君一起看看有什麼食療好方法吧!
有中醫認為,冬天之所以容易上火,主要原因有個人體質、天氣環境、飲食等方面。
在飲食方面,冬天人們喜歡進食牛羊肉來禦寒,但牛羊肉本身偏溫,加上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和桂皮、生薑、枸杞、當歸等中藥滋補品,可謂「燥上加燥」,人食用後體內容易積熱,不容易散發,也容易導致「上火」。此外,作息時間不規律,夜晚休息不夠、過度勞累等也會導致「上火」。
雖然「食療」的方法相較藥物更安全,但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上火的原因不同,大部分降火食材的效果也會因人而異。而且「上火」有「虛」、「實」之分,應辨清虛實,才能對症「滅火」。如果出現上火的症狀,不要單憑經驗想當然下判斷,最好遵醫囑,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食療」。
有營養師建議潤燥用香油。香油除了用在涼菜裡外,還有外用的保溼妙招。到了冬天,暖氣一來鼻腔乾燥,尤其是從南方去北方出差的人,愛流鼻血。這時,可以用眼藥水瓶裝點香油,臨下飛機前,從小瓶裡往棉籤上擠一點香油,在鼻腔裡從內到外抹上一點,保準鼻腔舒適。
大部分的廣東家庭都喜歡喝湯,冬天不妨來碗降火湯。冬季最好的湯是冬瓜湯,再加上蝦皮和紫菜,這兩樣來自海洋,補鈣降火效果好。
有中醫介紹,對於脾胃虛寒的人,最好的做法是冰糖梨水,既能保護胃腸,還能降火。另外還有幾貼「去火方」,比如用適量金銀花、崗梅根、桑葉和菊花熬的湯,或者用20g板藍根、20g崗梅根和6g甘草熬的湯則清熱解毒,直接降火效果好。此外還有銀耳湯、雪蛤木瓜湯等。
市場上那些便宜的蘿蔔在冬天也是一道難得的清肺菜,尤其是便宜的、綠皮的、辣度高的衛青蘿蔔。因為衛青蘿蔔通便、暖胃,能刺激腸蠕動;而白蘿蔔既能切片當水果,也可加冰糖上鍋蒸著吃,有順氣、潤肺、通便的良效。
很多家庭最愛做西紅柿黃瓜片湯,其實冬季最好的湯是冬瓜湯,記得再加上蝦皮和紫菜,這兩樣來自海洋,補鈣降火效果好。提起吃梨,很多人很糾結,一個梨吃到一半就拉肚子了。張曄介紹,對於脾胃虛寒的人,最好的做法是冰糖梨水,既能保護胃腸,還能降火。
張曄最推崇蘿蔔,最愛便宜的、綠皮的、辣度高的衛青蘿蔔。她開玩笑說,如果記不住哪種蘿蔔最好,就去菜市場買最便宜的蘿蔔,衛青蘿蔔常常是兩元錢能買一堆。衛青蘿蔔通便、暖胃,刺激腸蠕動,吃疙瘩湯的時候,加上一些特別提味。胳膊粗的白蘿蔔適合兩吃,能切片當水果,也可加冰糖上鍋蒸著吃。每周吃點蘿蔔,順氣、潤肺、通便。
香油除了通常用在涼菜裡外,張曄還介紹了外用的保溼妙招。暖氣一來鼻腔乾燥,尤其是從南方來北方出差的人,愛流鼻血。這時,可以用眼藥水瓶裝點香油,臨下飛機前,從小瓶裡往棉籤上擠一點香油,在鼻腔裡從內到外抹上一點,保準鼻腔舒適。如果每天起床後覺得嗓子幹,還可以在睡前吞服10毫升香油,讓香油在咽喉裡鍍層膜。如果想讓上顎舒適,可以含服一小勺香油,躺下吞服。
經常蒸點山藥吃,最好是手指粗細的鐵棍山藥,尤其是脾胃虛寒,容易腹瀉的人,吃點山藥可以止瀉。此外,白扁豆和銀耳也有補益效果,可以放進粥裡,煮得糯糯的,這樣的效果最好。銀耳還有個外用的小藥方,就是煮的糯糯的程度,抹在腳後跟,可防乾裂。
免責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