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星系統或存在宜居星球,溫度平穩且含液態水,或是人類移居首選

2020-12-05 黑洞先驅

《星際大戰》一片中曾提到了一個名為「塔圖因」的雙星系統,該雙星系統留給人們最直觀的印象便是荒涼而貧瘠,並不適合生物生存與居住。星際謎或會據此認為,雙星系統中內的星體的環境或都不太友好。

但事實並非如此,據外媒報導,近期,科學家在宇宙內發現了一顆與《星際大戰》所描述的雙星系統完全不同的雙星系統,新發現的雙星系統內或可孕育生命。

為了進一步確認該雙星系統內星體的宜居性,科學家對這個名為「克卜勒—35」的雙星系統內假想行星的氣候進行了研究。「克卜勒—35」雙星系統位於天鵝座內,其內含有一個巨行星。該巨行星的體積約為地球的八倍,其公轉周期約為為131.5天,接近地球公轉周期的三分之一。

科學家在研究該雙星系統時,暫時忽略巨行星引力對其他行星的影響,在雙星系統的宜居帶中建立了一個大小與地球相同、擁有液態水、公轉周期約為365天的假想行星。

通過模擬研究模型,科學家們發現,如果該假想行星位於宜居帶的遠端,行星上水蒸氣含量則會偏少,同時,地表溫度起伏較大,溫度時而高達200攝氏度,時而又低於零下,明顯不適合人類居住。

若該假想行星位於宜居帶的近端,在大量水蒸氣的作用下,行星地表溫度能夠長期處於穩定狀態。同時,星球氣候也與地球相似無幾。而與地球不同的是,假想星球上雲層較少,天空會更加明亮,不出意外的話,在此星球上,每日可見到兩次日出日落。

由此,科學家們認為,若該雙星系統中宜居帶的近端有行星存在,該行星就可能與地球相似,含有大量的液態水,也有著較為固定的溫度,或是人類未來宜居星球。

相關焦點

  • 雙星系統中行星很可能宜居:溫度適宜擁有水源
    【PConline資訊】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了一處類似《星球大戰》中「塔圖因」的雙星系統,但與電影中貧瘠、荒蕪的景象不同,圍繞該雙星旋轉的行星也許不僅宜居,甚至還儲有液態水。受此啟發,研究人員稱在搜尋外星生命時「值得對雙星系統予以關注」,若有行星處於宜居帶中,便很有可能宜居。
  • 這些星球上可能存在生命,是人類移居的選擇?
    我們知道生命產生所需要的條件如下:一、有能量源,太陽二、有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溫度,空氣。水(液態)和距太陽的距離有關近些年來經過科學家們的不斷探索,發現了以下幾個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人類移居外星的選擇:克卜勒-22b克卜勒-22b是美國宇航局克卜勒計劃於2011年12月確認的首顆位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
  • 木衛二或有生命存在,如果上面擁有液態水,人類是否可以移居?
    木衛二或有生命存在,如果上面擁有液態水,人類是否可以移居?霍金作為21世紀著名的科學家,他的很多言論也是爭議不斷。霍金先生在多次的演講中,表示人類未來可能會面臨三個危機。第一個是人工智慧,人類對人工智慧不合理開發,很可能會引發巨大的災難。
  • 移居首選的幾顆星球,最遠的一顆離地球1400光年,飛過去要千萬年
    或許是為了子孫後代尋找一個移居的家園,又或是為了滿足科學探索欲,人類真的非常熱衷於尋找「另一個地球」,每發現一點蹤跡就歡欣鼓舞。細數下這些我們發現過多少地球的表親,又有幾顆是真的可以移居呢?同處太陽系的火星是最早的一批被列為「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之一。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第4顆行星,目前為止與地球最近距離僅5500萬公裡,它的很多條件都讓人覺得與地球類似。火星上有大氣層,大氣層中有氧、氮、二氧化碳等成分,還有少量水蒸氣,火星也有一年四季,2018年7月,科學家還在火星發現了一個液態水地下湖。
  • 火星上被發現存在液態水,面積為德國的20%,數量還不止一處
    但是要是按照能夠支撐我們搬離地球的適宜居住環境,其實並不是月球,而是火星,可以說如果說能夠移居外太空的話,火星才是我們的首選,近百年裡,人類其實一直通過各種手段來探尋外太空的奧秘,在整個太陽系中,人類僅僅發現了寥寥無幾的幾個有「先決條件」的宜居星球,比如金星、木星以及火星。
  • 人類移居太空的首選地是火星?
    現實中,浩瀚星空,人類都爭相選擇火星作為探測目標。那麼,人類為何如此執著於火星?有人說,我們的生命原本就是來自火星,也有人說,地球的現在就是火星的過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堅稱在火星上發現的人臉和金字塔都是真的,而科幻電影《火星救援》中馬特·達蒙成功在火星上種出土豆的片段更是深入人心。
  • 距地球22.7光年,或存在液態水和生命
    看過劉慈欣《三體》這本小說的都知道,三體人是一個虛構的外星智慧文明種群,它們居住在距地球4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a星,那裡同樣還有著《流浪地球》中被人類選中,前往移居的比鄰星。為何三體人要逃離自己的星球呢?這是因為他們的天空中有「三個太陽」,氣候環境非常的惡劣。
  • 科學家已確認24顆宜居星球,這些行星適合人類生存嗎?
    >,研究團隊指出這些同樣處於宜居帶的行星擁有與地球非常接近的環境,其中一些類地行星的大氣數據和環境溫度與地球基本無異,對於人類來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未來完全有可能移居到這些行星上。,通常宜居行星是指存在擁有穩定大氣層和液態水環境的巖石星球,然而大多數宜居行星的質量是遠超過地球的,比如號稱「地球2.0」的克卜勒-452b就擁有接近地球兩倍的重力環境,雖然克卜勒-452b其它方面的數據基本符合地球生命,但人類的身體構造是無法承受這樣的重力環境的,科學家認為克卜勒-452b上面如果存在智慧生命的話
  • 水是生命的源泉,那麼太陽系這麼大,沒有存在液態水的星球嗎?
    那麼對於地球上為何會誕生出生命的原因,目前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和學術界的普遍認為是因為地球上有著液態水的存在。到了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一句話,那就是水是生命的源泉,人類如果離開水超過七天的時間,那麼人類就一定會死亡。那麼如果人類半個月不吃飯的話,說不定人們還可以扛得下來,但是如果說你超過七天不喝水,那麼你就一定會死。
  • 火星上發現液態水,面積是德國的20%,數量還不止一個
    在多次探索中,人類發現只有太陽系中的幾個宜居星球,才能適應人類的生存。 大約從1960年開始,美國和俄羅斯先後發射宇宙飛船、探測器等先進工具,對金星、火星、木星等星球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得到了不小的收穫。 人類發現,金星和木星上面的氣候過於惡劣,根本不適合生物的繁衍,也更不適合人類的移居。
  • 移居外星球?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2015年9月28日,美國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有少量的水)。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乾冰組成的極冠會隨著季節消長。
  • 被潮汐鎖住的行星表面的塵埃可能會維持星球表面液態水的存在
    在太陽系的所有行星中,地球是唯一表面有液態水且有生命生存的行星。地球在太陽的宜居帶(也被稱為適居帶)內運行,適居帶與恆星之間的距離不太熱也不太冷,適合液態水存在。 當天文學家在宇宙中搜尋可能支持生命的類地行星時,宜居帶是搜尋的首選地帶。
  • 雙星系統的環境為何會如此惡劣?猶如末日景象,巖石雨從天而降
    根據科學家的調查,宇宙中存在兩顆恆星的行星,科學家把它命名為克卜勒-16b。在這個雙星系統裡,這顆行星的公轉周期是229個地球日,它距離兩顆恆星的距離也比較近,只有太陽地球之間距離的五分之一,比水星太陽之間的距離還要近。雙星系統不是不存在,只不過太少了,讓人忽略掉罷了。在《星球大戰》中,就有一個這樣的行星,它被沙漠包裹著,並且擁有雙星結構。
  • 有水有氧的木衛二可能存在生命,為何卻不會成為人類移居的目標?
    筆者:三體-小遙 在漫長的探索之旅中,人類對外星文明的存在問題十分好奇,畢竟已經有說法聲稱,生命在宇宙中具有普遍性,人類只是眾多智慧生命體中的一員。在此之前,科學家們推測金星可能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因為金星與地球同處於宜居帶,數億年前擁有比地球更加優越的環境。然而科學家們發現,這裡的溫度高達數百攝氏度,探測器可能會被直接融化,更不要說孕育智慧生命體了,恐怕簡單的微生物都無法生存。目前科學家們認為,火星最符合人類移居的標註,一度將火星作為人類未來的家園。
  • 「新地球」現身,有大氣層有液態水,為何科學家不建議人類移居?
    「新地球」現身,有大氣層有液態水,為何科學家不建議人類移居?地球是宇宙中最幸運的星體,為什麼這樣說呢?它擁有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周圍存在無數的保護星,彰顯地球的與眾不同。幸虧努力沒有白費,科學家們發現一大星球,或許人類能移居到此,它就是土衛六。這是一個怎樣的星體呢?「新地球」現身,有大氣層有液態水,為何科學家不建議人類移居?
  • 除了火星之外,太陽系還有兩顆星球存在液態水,科學家十分關心
    眾所周知,在太陽系中存在八大行星,其中按照我國的命名法是取自五行之中,但大家都知道,例如第一枚圍繞太陽運行的星球,名為水星,其次是金星,然後是地球,接著是火星、木星以及土星。就拿火星來說,由於這顆星球擁有著接近地球的環境,故科學家認為,火星在未來或可以經過改造而成為太陽系的第二顆「地球」。我們都知道,要讓生命能夠生存,必須滿足氧氣、溫度以及液態水等主要需求,而火星目前已被證實有大氣層存在,且溫度也相對容易讓人類接受,液態水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也已經被發現。
  • 除了地球,人類還能移居到哪些星球?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除了地球,人類還能移居到哪些星球? 除了地球,人類還能移居到哪些星球?【除了地球,人類還能移居到哪些星球隨著科學的進步發展,生態環境的惡化,科學家們開始把眼光放在了探索下一個「宜居」的星球上。那麼到底要滿足什麼樣的條件,才適合人類重新打造新家園?為什麼有的星球明明和地球很相似,卻沒辦法供養生命?是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液態水?我們真的是唯一高等生物嗎?太多謎題還有待解答,宇宙真的太神奇了。
  • 克卜勒捕捉到「地球二號」,其與地球相似度98%,或是宜居星球
    對於地外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科學家認為需具備三點基礎條件:第一,最重要的,星球上有液態水資源。第二,星球上的溫度要在0-100攝氏度之間。若溫度低於0攝氏度,星球上很難存在液態水資源,同時,過低溫度也會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諸多影響;若溫度高於100攝氏度,在酷熱的環境中,液態水資源極易被蒸發,人體也會覺得十分難受。第三,星球質量要適中,若星球質量過小,那麼星球上便有可能不存在大氣層,例如月球;若星球質量過大,星球將有可能演化為巨型氣態星球,例如木星。
  • 人類的新希望出現了?科學家發現一顆液態星球,距地僅111光年
    工業革命以來,伴隨著人類科技發展,人類開始意識到自己並不能永遠生存在地球之上,想要人類不滅絕,唯一的出路便是在宇宙中尋找可以移居的星球,雖然人類目前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導致我們無法成功的飛出地球,但是未來人類科技發展到一定高度,我們就有可能飛出地球,甚至飛出太陽系,而科學家們,也正朝著這一目標不斷努力。
  • 沒水的星球也會有生命?這顆星球上,或存在以液態甲烷為食的生物
    在此基礎上,人們也認識到了自身的局限性,我們一直在以地球為標準,甚至是以人類為範本,去尋找類似的宇宙生命。但宇宙無邊無際,如果生命存在具有普遍性,就不應該局限於特殊的環境,任何環境都有孕育生命的可能。最近,科學家發現在距離地球17光年處有一顆超級地球,並且判斷這裡很有可能存在生命,這一消息很快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