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基建實力令中國被稱為「基建狂魔」,而中國也的確一直在為之努力,一次又一次實現突破。有媒體公開了一段中國攀大高速公路施工現場的視頻,畫面顯示一臺又一臺壓路機穩健的向前移動著,鋪設了一段段均勻的瀝青路面,但人們注意到這些壓路機上沒有工作人員。
事實上,正在進行施工的是智能無人壓路機,攀大高速也因此成為了全世界第一條應用無人機群施工的高速路段。攀大高速由攀枝花通往大理,是我國智慧交通建設的重點工程之一,該高速的橋梁隧道佔比超過81%,對於全人工而言有著極大的壓力和風險,為此建築部門考慮在其中應用更多的新科技,這不僅有利於減少人員事故,還能提升質量和效率以及節約成本。2018年,四川鐵路產業投資集團、徐工集團與清華大學籤署了戰略協議,要用新科技來進行建造,這才是真正的與時俱進。
關於智能無人壓路機的工作,如同軍事中的無人機群一樣,它們也需要後臺控制。遠程監控數據中心首先依據參數設置,規劃出了一條最優的作業路徑,然後向各個機載控制系統輸出控制指令,進而操縱著壓路機開始工作,實現全部無人作業。這些設備均配備有安全防護系統,在作業時各個機械會監測施工情況,具備緊急停車、自動規避障礙以及預警警報等功能。事後的檢驗數據顯示,這些無人壓路機全部實現了在複雜情況下的作業,且施工軌跡精確控制在2到3釐米之間,不比人工的差,但卻節省了作業時間和成本。
而在這背後是尖端技術的支持,也就是以5G為支撐的智能無人化技術。據柏林技術大學和德國智慧財產權研究公司(Iplytics)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5G專利數量排行榜的前三名中,中國就獨佔兩席。其中,華為以3147項5G專利,位列世界第一,而中興則以2561項居於第三位,中國企業在5G方面的實力可見一斑!在信息飛速發展處處充滿競爭的時代,誰控制了5G「標準必要專利」,誰就有更大的機率開發新一代科技產業,在VR、AR、人工智慧(AI)等競賽中拔得頭籌。「基建狂魔」與科技強國本身就是存在緊密聯繫的,我們期待無人施工技術的產業化,加速中國乃至世界智慧交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