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老人在60歲之後失去了另一半,那麼,可能很多人都會選擇將就的過完自己的後半生。
甚至很多老人會感嘆自己已經是半截身子埋進黃土的人,何必還要再折騰呢?
但是,無論老年人有多麼的隨遇而安,但是他們的內心深處,其實都渴望著溫情和照顧。
聽一聽下面這兩位60歲老人的故事,也許會讓你對老年人的再婚問題有更深一步的思考。
蘇先生:
我的老伴去世已經有五年的時間了。在她剛去世的時候,我心裡一直忘不了她,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女人能夠代替她的位置。
並且那時候我自己的身體還算硬朗,照顧自己完全沒有問題,有時候感冒發燒,吃點藥也就好了。
所以,我並不覺得自己非要找一個老伴,一個人過得孤單一點、寂寞一點,也是可以忍受的。
雖然那時候也有人給我介紹老伴,但是我都拒絕了。然而在近些年來,我的身體越來越差,一年到頭隔三差五的進醫院。
每次住院的時候,發現別人都有老伴在身邊伺候著,而我卻只能找護工來照顧。
而自己的老伴是真心疼自己的,所以生怕自己哪裡疼哪裡難受,然而護工只是完成自己的固定工作罷了,他們並不真正關心我的病情如何,每個月能夠拿到屬於自己的工資,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所以,看到別的病人身邊都有人在旁邊陪著,知冷知熱的照顧著,我心裡特別的羨慕,也特別心酸。
其實我不求別的,只希望自己有一天生病了,躺在病床上,身邊有一個人在醫院陪著自己,在自己渴的時候能夠細心地給我端一杯水,在我躺得渾身難受的時候能給我揉一揉肩膀。
人老了,對物質和感情的要求都變低了很多,但是,對人的依賴性卻變得越來越高了。
丁先生:
我以前是一個愛熱鬧的人,我老伴活著的時候,我們經常一塊兒出去旅遊、去跳舞、去參加老年培訓班,所以日子過得多姿多彩。
並且我們兩個人都非常愛好文學,所以吃過晚飯經常一塊兒趴在書桌上交流自己對於某一篇文章的所思所想,或者評論一下哪位作者的文筆最好。
那樣的日子真的像神仙一般美妙,我那時候覺得自己真的是很幸運的。
我的老伴在兩年前卻因病去世了,在他去世之後,我變得消沉起來。白頭髮大把大把地長出來,臉上的皺紋也一下子多了很多。
我再也不願意拋頭露面,再也不願意去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因為我覺得沒有了老班的陪伴,對於我來說,參加任何群體性的活動,都只會讓我覺得更孤單。
因為看到別人都是成雙入對,而我卻是形單影隻,這種感覺真的很無奈。
每天,太陽要落山之前,我心裡就開始惴惴不安,因為我知道這漫長的夜晚,又需要我自己一個人來面對。所以現在我也希望自己能夠找一個老伴,不想再讓自己的餘生這樣孤單下去。
畢竟我現在才60歲出頭,如果我能活到80歲,那麼也還有20年的時間享受生活,這並不是一個小數字。所以,我希望能夠讓自己的餘生有生活質量,有生活樂趣,而不是這樣熬一天算一天。
結語:
很多人認為,60歲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好的年華已經逝去了。
但是,事實上60歲是一個人的人生中嶄新的結點,因為在60歲之後,我們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孩子們也已經獨立,我們也有了更多的空閒時間。
這時候去徹徹底底的享受自己的生活,開拓自己的人生,才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如果失去了伴侶,不要自怨自艾,不要讓自己永遠沉浸在哀傷中不能自拔,勇敢地去追尋自己的下一段感情,也許會讓你有一種柳暗花明之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