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75歲老人的感悟:年過60的人,要想晚年幸福,必須做到這四點

2020-11-30 騰訊網

文/藍楓凌星

前言

60歲,也就是俗稱的花甲之年,到了這個歲數的人,已經算是進入了晚年。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能過得舒坦、過得幸福,然而,希望是一回事,能不能實現又是一回事。

有的人,晚年生活過得確實是順心如意,可有的人,晚年生活過得卻是悽涼鬧心。

而之所以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局,就在於兩者具備的思想和所作所為的不同。

吳大爺今年七十有五,身體健康,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每天都能看著他面帶笑容,著實讓不少人心生羨慕。前幾天跟吳大爺閒聊,我不禁好奇提了一嘴,問他為什麼能活得這麼開心。

吳大爺聽後,笑呵呵的說到,其實人老了之後,要想過得開心幸福,最重要的是思想和觀念上面的轉變,而六十歲就是我們思想和觀念轉變的開始,我個人認為,過了六十歲的人,要想晚年幸福,應該做到這四點。

一、要珍惜自己的身體健康,不要再肆意「透支」自己的身體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以及醫療水平的提高,我們現在的人普遍比以前的人更長壽也更健康,如果說以前六十歲的人是半隻腳進入土裡的話,那現在六十歲的人至少還有近二十年的活頭。

因此很多到了六十歲的人覺得自己還年輕,然後繼續肆意的「透支」自己的身體,比如,酗酒、熬夜、抽菸。

其實,這樣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錯誤的。人一旦到了六十歲,甭管我們表面上看起來多健康、多精神,實質上我們的身體各方面的機能是遠遠不如年輕時的。

沒準我們上一秒看起來還生龍活虎的,下一秒就疾病纏身,這樣的事是確確實實發生在我身邊的。

我有一個多年的朋友,他比我還要年輕幾歲,身體一直很好,可是他仗著自己身體好,又是酗酒又是熬夜,結果前兩年,他突然就得了腦梗,人雖然救了過來,身體卻垮掉了,身邊時時刻刻要有人伺候,過得別提多悽慘了。

所以說,過了六十歲後,我們要學會控制飲食,注意作息時間,除此之外,我們要學會鍛鍊身體,只有這樣,我們的身體才能健健康康,而健康的身體是晚年生活幸福的保證。

二、要懂得取捨,儘量縮減自己的朋友圈

人是群居動物,我們理所應當要學會合群、學會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只要是在一個集體中,我們就不可避免的要學會奉承,學會虛偽,同時,我們也不可避免的會承受很多不愉快。

在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哪怕不情願,也不得不強迫自己去融入集體,變得合群,不然我們就會被所有人排斥,從而影響到我們的事業。

可過了六十歲後,我們就沒有了各種顧忌,所以我們就沒必要再強迫自己和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人交往。

我們要懂得取捨,儘量縮減自己的朋友圈,剔除那些對自己沒用還讓自己勞心勞神的圈子,只需跟一些真正的朋友保持一定的聯繫即可。

我們要明白,人到晚年,最重要的不是讓所有人都對你滿意,而是讓你自己感到開心。

三、要捂緊自己的錢袋子,不要輕易的大方

很多人都覺得人到了晚年後就不需要用太多的錢了,可事實上,人到晚年,錢反倒會變得更加重要。

也許我們日常的生活開支確實不需要多少錢,可是我們誰也無法保證自己身體可以一直健康,現在看個病那麼貴,一旦我們生了病,小病還好,如果是大病的話,我們錢袋子裡的錢當然是越多越好。

不要把什麼希望都寄託給孩子,我們要清楚,孩子他們的生活壓力也大,又是房貸又是車貸,還要孩子要養,如果我們再拖累他們,那他們真的會被壓垮。

所以,我們一定要捂緊自己的錢袋子,要明白,靠誰也不如靠自己,我們手裡攥著錢,心裡才不會慌,晚年生活才有保障。

四、要珍惜老伴,懂得「少年夫妻老來伴」的真正含義

對於年輕人而言,婚姻和愛情是等價的,如果沒有了愛情,婚姻也就沒有了意義,可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婚姻意味著依靠。

人一旦上了年紀,就會越發的感到孤獨,而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有個伴,給我們溫暖,讓我們依靠,驅散孤獨,驅散黑暗,驅散冰冷。

而這個最佳人選當然是同床共枕幾十年的老伴了,因為能一直時刻陪伴我們走到最後的,不是我們的父母,不是我們的孩子,而是我們的老伴。

只有你我們對老伴好了,老伴自然會對我們好,只有我們給了老伴溫暖,老伴自然會給我們溫暖。

結語

不得不說,吳大爺說的話在情在理,不管是保持身體健康也好,還是儘量縮減朋友圈也好,亦或是捂緊自己的錢袋子以及珍惜老伴,每一個建議都是吳大爺發自肺腑之言。

我個人覺得,對於即將步入晚年的人來說,吳大爺所說的四點應該還是很有借鑑意義的,大家對此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男人過了60歲,想要晚年幸福,就不要再做這4件事情,真的錯不了
    男人過了60歲,想要晚年幸福,就不要再做這4件事情,真的錯不了 因此男人到了60歲以後,就要控制自己的一切「欲望」,真正的做到清心寡欲,不要覺得自己現在的身體還行,幹什麼事情就都不去節制,想幹啥就幹啥,其實這種做法是很危險的,畢竟人身體的各項器官也是有「壽命」的,如果一味的過度「使用」,短暫的開心和快樂之後,勢必就會給自己以後的晚年生活帶來諸多的不便和痛苦,因為健康一旦失去了,就永遠不可能再回到從前了。
  • 農村人到60歲以後,手裡有這4樣寶貝才會幸福,早做準備!
    在農村年過60就已經步入老年人的行列了,人一旦到了這個年齡段,身體的各項器官已經開始退化了。60歲是人生的一道坎,生病的機率會逐漸增高。而60歲的時候,人們大多已經退休,在農村60歲的老人想出去找工作也很難,兒女們差不多都已經成家立業了,所以說60歲這個年齡段的人應該在家享清福了!可是如今農村老老人到了60歲以後,70歲也在為了兒女忙前忙後的,有的老人們過得並不如意。
  • 60歲老人為自己晚年幸福,曾不顧阻攔生下雙胞胎,如今過得咋樣?
    不過在10多年前,為了自己的幸福,年近70歲的盛海琳老人卻是無視一切,冒死也要再生一胎!而她因此事也成為了當時最有名的高齡產婦之一。幸福憧憬的破滅說起盛海琳來,她曾是無數親友眼中最令人羨慕的對象。她是合肥某醫院的院長,工作體面。其有一個獨生女,工作不錯,嫁得也不錯,家庭一直幸福美滿。
  • 101歲老人告訴我:人到六十,能做到這四點,有福更有壽
    老人家雖然已經百歲高齡,但是耳聰目明,精神矍鑠,思路清晰,是一個人人敬重的老壽星。我和老人聊起人生的福報和長壽問題,老人家捋著鬍子,笑呵呵地告訴我一個秘密:人到六十,能做到這四點,會有福更有壽。那麼,101歲老人所說的這一個秘密,究竟是指什麼呢?
  • 60歲離異女人:我再婚找老伴的要求很簡單,滿足這三點要求就行
    衛阿姨的自述:我今年已經60歲了,我現在每月的退休金也有3500塊錢,我唯一的兒子也早都已經結婚成家,現在我的孫子今年也已經8歲了,他們目前的生活過得也比較的幸福,只是與他們幸福生活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我早在5年前就和自己的老公離婚了。
  • 她出生1898年,被吉尼斯認證為最長壽的老人,晚年長壽秘訣是什麼
    長壽一直是所有人最渴求的願望,在過去條件落後的古代,很多人往往活到四五十歲就離開了人世,那個時候人類壽命過了47歲,民間的說法就可以叫做「晚途」,而如今隨著科技條件的發展,醫療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世界上大多數人群也能夠活到70歲以上。 人類壽命的極限究竟在哪裡?
  • TED演講:哈佛大學75年研究,幸福是什麼?
    研究人員考察了這些年來對他們的健康幸福具有強烈影響的因素,發現與朋友尤其是配偶的關係非常重要,擁有強大感情紐帶的人往往不會出現慢性疾病、精神疾病和記憶力下降——即使關係有起伏也沒太大關係。 「關係親密並不是說他們的感情必須始終如膠似漆,「瓦爾丁格博士說。「研究中一些八十多歲的老夫妻甚至天天鬥嘴。
  • 「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人過六十,看清三件事,晚年更幸福
    六十歲的年齡,已經是日薄西山,俗話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 過了六十歲的年齡,那就是「耳順」之年,在這樣的年齡中,我們最為重要的就是接受自己已經步入到老年的現實後,還要確保自己的晚年能夠過得幸福,畢竟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是每個階段需要學習的智慧,當你不能夠清醒的去學會如何在六十歲後進行自己的生活時,那麼你的人生就會遭受到很多的挫折。
  • 俗話說:「年過六十,四不想」,是什麼意思?四不想指的什麼?
    老人們常會說一句俗語,就是「年過六十,四不想」,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四不想」主要指的是什麼呢?「年過六十,四不想」有何含義?不想子女很多老人真的是操了一輩子的心,操心子女結婚生子、工作等等,等到兒子女兒好不容易長大了,又開始操心孫子和孫女,如果經常操心太多,身體就很容易衰老,並且自己也不開心,子女們可能也會覺得比較煩。
  • 11年風雨無阻!75歲老人每日抱百歲紅軍老母親散步
    75歲的溫厚勝每天抱紅軍老母親羅自鏞散步一公裡多路,4000多天,早晚兩趟,在這顫巍巍的一個多小時裡,他為母親唱革命老歌、講革命故事…… 「母親90歲生病後,就自己走不得路了,一開始我是扶著她走,她最重的時候,體重還有120多斤,還能和我一起唱歌。」溫後勝回憶道,後來有點扶不動了,他就做了根背帶,掛著她走。從扶到掛背帶,走了7年。 現在,只能抱著走,這一走,又走了近4年。 他們每天都出門,下雨也不例外,在樓下避雨的長廊裡走。
  • 《一日行8》曹德旺直言75歲還年輕 稱要做到100歲
    狂而不妄曹德旺 相信我能做到100歲 75歲仍是少年本期節目,主持人魯豫與曹德旺前往福耀集團總部、玻璃工程研究院、黃檗山萬福禪寺等地,在與其對談中深入了解這位傑出的企業家不為觀眾所知的另一面。已是古稀之年的曹德旺,走在工廠中,卻像年輕人般步伐矯健,走路飛快,把一行人遠遠落在身後。
  • 幸福食堂的幸福之約 讓老人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2019年10月,武家村建設了這座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幸福食堂,除了每天能為老人提供就餐服務的餐廳之外,食堂裡還開設了棋牌室、健身活動室和書畫室,讓老人們嘗到了「幸福的味道」「每天花五塊錢就可以吃兩頓可口的飯菜,以前自己在家做飯都得忙活將近一個小時,吃完飯還得忙活,現在在食堂裡吃飯,不光夥食好,還有很多伴兒,每天吃完飯就跟老夥計們相約明天食堂見,這日子過的一天比一天有滋味。」孟凡娥今年71歲,隨著年齡越大,腿腳越來越不靈活,做飯也成了個大難事。從去年10開始,孟凡娥在幸福食堂吃志願者們做的飯,現在胖了將近十斤。
  • 72歲老人的悲慘結局警示大家:年輕時你有多蠻橫,晚年就有多悽涼
    ,不論身份高低貴賤,到了晚年大家都只有一個期盼:子女孝順,安享晚年。社會總是千姿百態,人也是千變萬化,子女孝順的老人,一家人和和美美,這樣家庭的老人無疑晚年是幸福的,會有很多人羨慕不已。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幸福的老人,也有一部分老人,子女一年四季不在身邊,常年無人照料,這樣的老人無疑過得很悽涼,讓旁人看著就心生憐憫,覺得這位老人的子女太不孝順了。
  • 凌晨四點起床跑步,81歲的他堅持了30年!
    原標題:凌晨四點起床跑步,81歲的他堅持了30年!這一跑就是30年,從未間斷。 湯老說,他曾以為自己只能活到60歲,卻不曾想一路跑到80歲。如今的湯老,已經戰勝了疾病,跑步的身體格外健康,就連醫生都說湯老的身體比同齡人更好。最近湯老還組了一個「老中青」跑團,帶動街坊鄰裡一起跑步。 他始終強調,跑步不為別的,純粹是為了健康。你要問他一直跑到什麼時候?他說:「只要兩條腿能行,肯定繼續跑。」
  • 50攝氏度下 75歲老人要三天內跑完135英裡
    天氣這麼熱,人們都不想出門,但英國有一個75歲的老人,跑到世界上最熱的地方之一美國死亡谷跑馬拉松。  據英國《獨立報》7日報導,老人傑克·丹尼斯是馬拉松健將,他為了給家鄉慈善組織募款,毅然決然參加下周的死亡谷「班德沃特超級馬拉松比賽」,在50攝氏度高溫下,和其他89人跑135英裡(1英裡約合1.6公裡)。
  • 冬天是老人的「奪命坎」?!60歲以後注意這6點,平安過冬!
    民間一直流傳這樣的說法:「老人要是能扛過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過一年。」 進入冬季, 不管是在新聞, 還是在自己生活的周邊, 似乎隔三差五看到老人離世的消息。
  • 重讀《老人與海》,感悟生命、孤獨、人與自然的關係
    《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小說,也是這篇小說,讓海明威一舉奪得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老人與海》講述的是,一個古巴的老漁夫,連續84天都沒有捕到魚,在85天的時候,他決定出海釣條大魚。結果,遇到了一條比他的船還長的馬林魚。老人與這條大魚搏鬥了兩天兩夜,終於將它制服。然而在歸來的途中卻遇上了鯊魚。
  • 沒騎過電動車的75歲農村老人,能否騎電動三輪車。最後一點是關鍵
    現在農村裡騎電動三輪車的人,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六七十歲的比比皆是。那年過七十五歲,之前從沒有電動車騎行經歷的老人,是不是也可以加入這個騎行大軍呢?這我們還得從以下三方面來考量一番。如果從需求角度來說,電動三輪車確實給老人帶來不少方便,也減輕了他們很多負擔。
  • 男人過了60歲,還會不會對女人動心?3位大爺說出了心聲
    愛情不僅是年少時候的喜歡,也會是年老時候的歡喜。年少時,愛是一種崇拜;成年時,愛是需要和欣賞;年老時,愛是一種依靠。少來夫妻老來伴,人到晚年,有老伴的作陪比什麼都重要。擁有幸福美滿的婚姻是美好的願望,但是很多人年輕時由於各種原因,離婚或喪偶變成一個人,到老了就只能自己照顧自己。女人還好,男人就不一樣,洗衣做飯都必須親力親為。
  • 蘇州72歲老人追逐夢想 3年走過四大洋七大洲
    蘇州72歲老人追逐夢想 3年走過四大洋七大洲 2017年12月08日 10:17   來源:揚子晚報   參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