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食堂的幸福之約 讓老人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2020-12-05 濟寧廣播電視臺

「開飯了……」

隨著志願者孔令燕的一聲吆喝,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的幸福食堂裡,老人們的歡聲笑語乍一停歇,繼而又在滿屋的飯香裡瀰漫開來,吃著白菜燉肉、土豆絲、小米粥……這些可口的「幸福套餐」,老人們喜笑顏開。

2019年10月,武家村建設了這座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幸福食堂,除了每天能為老人提供就餐服務的餐廳之外,食堂裡還開設了棋牌室、健身活動室和書畫室,讓老人們嘗到了「幸福的味道」。

「每天花五塊錢就可以吃兩頓可口的飯菜,以前自己在家做飯都得忙活將近一個小時,吃完飯還得忙活,現在在食堂裡吃飯,不光夥食好,還有很多伴兒,每天吃完飯就跟老夥計們相約明天食堂見,這日子過的一天比一天有滋味。」孟凡娥今年71歲,隨著年齡越大,腿腳越來越不靈活,做飯也成了個大難事。從去年10開始,孟凡娥在幸福食堂吃志願者們做的飯,現在胖了將近十斤。

為幸福食堂裡的老人們提供服務的,是有著六名核心隊員的「巾幗志願服務隊」,她們每兩人為一班,一個班在食堂幹三天。這些志願者也都有自己的家庭,她們在食堂裡為老人們提供無償服務,不僅沒有任何工資,自己還不時從家裡拿來米、面、油等必需品,也讓食堂的廚房變得更有人情味,讓來食堂吃飯的老人們過的更有滋味。

而這座幸福食堂的建立,還要從武家村的黎明之約說起。

「黎明之約」是武家村裡的黨員和志願者與孤寡老人們訂立的一份誠信之約,每天黎明時,黨員和志願者到包保的老人家中「報到」,了解並幫助老人解決生活中的難題。漸漸地,村支部書記武波想到了應該為村裡的老人們建一處食堂,大家可以在一塊吃飯、聊天、娛樂,把晚年生活過得充實起來。

「當初建這座幸福食堂花了不少資金,後續招廚師和保潔員的開支就成了大難題,正好村裡的婦女們主動來做志願者,『相約黎明』的志願者們也陸續來到了這裡,為村裡解決了這個難題。」武波說,食堂開業的時候,志願者們說要一直幹下去,幹到幹不動為止,現在食堂開業一年了,她們每天都在兌現著自己的承諾。

村民孔令燕就是幸福食堂開業第一天來報到的志願者之一。

「當時知道村裡要建設幸福食堂,我們就覺得是件大好事,當然要無條件支持,家裡沒錢我們就出力,並且一直幹下去。」和6名志願者一樣,孔令燕每天費盡心思研究菜譜,像孝敬父母一樣對待老人們。在孔令燕們看來,這雖然是志願服務,看似沒有回報,可老人們臉上露出的笑容卻是她們最豐厚的「報酬」,是拿什麼都比不了的。

孔令燕的熱心也感染了家人,今年上小學的外孫女有次回家後,開心地告訴她,自己當選上志願者了,可以跟姥姥一樣幫助別人了!這讓孔令燕有說不出來的高興。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武家村在儒家文化的薰陶下,以「仁」為核心,以「誠信」為根本,正一步步向前發展著,先後獲得了「全國美麗鄉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村」、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等一系列榮譽,已然成為了曲阜市乃至全濟寧新農村發展的名片。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探索新模式「社區食堂」飄出居家養老「幸福味道」
    正值午餐時間,應邀參加「重陽敬老 愛心助餐」活動的30餘位老人來到社區食堂,品嘗剛剛出鍋的愛心午餐。老人們吃得津津有味,食堂裡飄滿了居家養老的「幸福味道」。申江社區工作人員說,社區老人經常為吃飯發愁,有的老兩口吃飯,飯菜做少了太單調,做多了就得吃剩飯;有的行動不方便,買菜很困難;有的要麼買點兒現成的湊合一頓,要麼讓兒女給點外賣,但都覺得不合口味,還太貴。特別是一些空巢老人、生活困難老人、失能老人等,吃飯問題顯得更加突出。
  • 蓬萊人的幸福冬日,守著流年,幸福安康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不停的追尋幸福一個和睦的家庭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充滿希望的明天渺小,真實,又充滿溫度蓬萊冬日裡的小幸福就在我們身邊~不知不覺蓬萊的美景又經歷了一整年的變換落雪的蓬萊也是美成仙境如果你正在計劃一場不同尋常的冬季旅行那麼歡迎您來到蓬萊在這冬日的美景中感受幸福吃在蓬萊是冬季幸福生活的一大主題本周的蓬萊,氣溫驟降最需要的就是能驅散寒氣的美味窗外北風呼嘯一桌溫暖的美食,讓胃感受到濃濃的暖意心理別提多幸福啦!
  • 馬雪梅:幸福在希望的田野上生長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人民的日子越來越好。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幸福在希望的田野上生長,有滋有味的日子不再是奢望。正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唱的一樣,「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為她富裕,為她興旺」。唱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唱出了美麗鄉村的幸福生活,而我有幸生長在這樣一片熱土,作為親歷者、踐行者,感到無比自豪。
  • 60歲老人為自己晚年幸福,曾不顧阻攔生下雙胞胎,如今過得咋樣?
    不過在10多年前,為了自己的幸福,年近70歲的盛海琳老人卻是無視一切,冒死也要再生一胎!而她因此事也成為了當時最有名的高齡產婦之一。幸福憧憬的破滅說起盛海琳來,她曾是無數親友眼中最令人羨慕的對象。她是合肥某醫院的院長,工作體面。其有一個獨生女,工作不錯,嫁得也不錯,家庭一直幸福美滿。
  • 一個75歲老人的感悟:年過60的人,要想晚年幸福,必須做到這四點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能過得舒坦、過得幸福,然而,希望是一回事,能不能實現又是一回事。 有的人,晚年生活過得確實是順心如意,可有的人,晚年生活過得卻是悽涼鬧心。 而之所以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局,就在於兩者具備的思想和所作所為的不同。
  • 釀造幸福的日子——來自「株洲·中國動力谷」的系列報導之六
    這是株洲市自2015年榮獲、2017年蟬聯全國文明城市以來,第三次摘得桂冠。 連續三次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對株洲市而言,不僅是保留了一項榮譽,更彰顯著城市治理水平。 近年來,株洲市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動力,大力推進社會治理體系的創新,實現文明城市共建共治共享,取得豐碩成果。株洲人民學有優教、勞有所得、住有宜居、行有暢途、病有良醫、老有善養,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 點解聯星社區幸福院獲全區第一?帶你探營
    2015年8月10日聯星社區長者食堂投入使用,作為獅山鎮首批投入社區長者食堂,聯星社區先行先試,為社區老人提供了良好的服務。老人每餐的餐費為18元,但老人只需支付5元,剩下部分以社區慈善會、社區居委會共同承擔,每天飯堂煮好飯菜後裝進保溫瓶,再由志願者定時定點送往長者手中。目前,聯星社區長者食堂日平均可為240多名60歲以上老人配餐服務,覆蓋社區的12個經濟社。而長者食堂項目只是聯星社區幸福院的一個縮影。
  • 脫貧路上的幸福歌
    張一謀攝 光明圖片 【砥礪奮進的五年·蹲點貧困村調研採訪】 「五月裡來是端陽,勞動歌兒遍山響,七月裡來早谷黃,金黃穀子撲鼻香,九月裡來菊花香,豐年要當荒年過,幸福日子萬年長……」 今年82歲的李樹蓮每次看到記者,都習慣地招手,「來喝杯茶」,聊著聊著,她總是情不自禁地唱起山歌。
  • 昆明老人七夕共享「半生緣」 包容與關愛是幸福秘訣
    中新網昆明8月23日電題:昆明老人七夕共享「半生緣」 包容與關愛是幸福秘訣  作者 馬騫  七夕,每當到這個溫暖的節日,中國人都會重溫那個遙遠傳說裡牛郎織女的故事。23日一早,77歲的李光良拄著拐杖在老伴的攙扶下走進昆明朱德故居,如潮的閃光燈記錄了他們的幸福,兩位老人淡定自如的步伐,正如他們攜手走過的54個年頭。  和李光良夫婦一樣,在中國情人節這天,20對金婚老人聚集於此,滿頭白髮和臉上密布的紋路都訴說著他們半個世紀的情緣,他們當中結婚時間最長的已有60餘年了。當他們互相攙扶、攜手走來時,周圍的年輕人心裡不免感慨:所謂永遠,便是如此吧。
  • 「日子過得好不好,一看便知」:有這幾種特徵的人,往往過得辛苦
    這句話,雖然不全對,但是,還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日子過得不好的人的一些特徵。在我們身邊,那些日子過得不好的人,我們的確可以通過他們的言行,通過他們的表現,來「窺斑見豹」,看出端倪。所以,身邊的老人常常說,有這四種特徵的人,日子往往過得很辛苦。大家快往下看,是否也有你們的影子呢?
  • 「幸福之水」開啟「幸福生活」!建水這裡的村民日子充滿希望~
    「幸福之水」開啟「幸福生活」!回憶著為水發愁的日子,水塘寨村黨總支副書記普福金為記者算著一筆農家帳。「烤菸是我們這裡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但在這裡種烤菸最是辛苦。烤菸移栽的時候,靠肩挑水根本不行,只能買水灌溉,一車水300多塊錢,最貴的時候可以到600塊,卻只夠澆兩畝地,遇上天幹不下雨,一周就得澆一次。你想想,這成本得多貴?」
  • 新教師的我在與16班、17班學生相處的日子裡,幸福滿滿!
    約翰·庫提斯的這一句話,一直告訴我,比起很多人,我是幸運的,我是幸福的,所以我很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知足常樂,也是活著的一種藝術吧。偶爾回首過去,已經沒有了當時的苦楚滿心頭,只是沒想到,自己曾經經歷過的,自己曾經的故事,也會有聽眾。
  • 幸福是一朵三瓣花
    有一句話曾經這樣詮釋幸福,說的是幸福存在的三個條件:一是要有希望;二是要有事情在做;三是能夠愛別人。簡簡單單的三個條件闡述了獲得幸福的渠道,我們很容易拿著去對比自身。
  • 幸福五元素,來測測你的幸福指數
    你幸福嗎?對你來說,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如何可以增強幸福感?新冠之前,我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關於幸福的問題。單身在上海,平時工作,周末跳舞,父母偶爾從家鄉來探望,沒有房貸,每年去旅行,日子好像過得還不錯,但總覺得少了什麼。
  • 真正幸福的婚姻,是在細水長流的日子裡默默相守,不離不棄!
    不離不棄,才是婚姻幸福的模樣。——題記01.婚姻裡,愛情的美,從來都不是因為夫妻兩個人過得有多好,而是在逆境中兩個人都能自信地活出別樣的順境。而婚姻最重要的基礎是相互的愛慕、欣賞、 信賴和感情的交融,以及對責任和義務的共同承擔。進入婚姻的秩序意味著你不能逃離了,你要承擔你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 德宏州盈江縣:留著綠水青山 守著「觀鳥」產業 過著幸福日子
    發布會現場  實習生 陸儒芬 攝  蔡伍說,他的家鄉石梯與緬甸山水相連,是南方古絲綢之路出境的重要通道,因在陡峭懸崖上開鑿階梯出行而得名「以前的石梯交通落後、刀耕火種,想改善夥食只能靠打鳥和狩獵,我們過著守著大山餓肚子的窮日子。」  2015年2月,一支科考隊群人翻山越嶺來到石梯村考察生態及鳥資源,「觀鳥」這個詞語第一次被提及。科考隊走後,「觀鳥」致富的種子埋在了村民心中,後來在盈江縣觀鳥協會的協助下,石梯村被發現400多種鳥的存在,其中國內僅有的5種犀鳥在這裡就有3種。
  • 向著幸福出發,千基會南京1385期幸福密碼
    2018年5月5-6日百年南京師範大學南山專家樓迎來了千訓慈善基金會1385期社會公益《幸福密碼》研習會。 二天96位幸福密碼家人們滿懷期待與興奮,從上海、鄭州、鹽城等不同地方趕到這裡,搭乘這趟幸福的列車,開展自己的幸福之旅。
  • 有福之州 秀出幸福成色
    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  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千家萬戶的和諧生活、不斷縮短的兩岸距離……榕城的每一天,幸福感和獲得感都在提升,有福之州、幸福之城的成色更足更亮。  幸福在創業路上。  幸福在城裡鄉間。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各類學校建設全速推進,孩子們逐漸「上得好學」;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全覆蓋,老年人的日子更舒心。鄉村讓人們更嚮往,產業扶貧項目、消費扶貧模式和動態監測管理,為貧困群眾拔掉窮根;特色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基層治理,在鄉村繪就新時代的「富春山居圖」。  幸福在海峽兩岸。
  • 為何有人要假裝幸福?心理學:摘下幸福的假面,才能擁有幸福!
    看到這張大頭照合影時,凡正好外出辦事不在家,後來雅就當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偷偷地將照片放回角落,不過她還是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心裡不知不覺地留下了一個惱人的疙瘩。兩人第一次矛盾爆發是在孩子降生以後,那時候,家裡的家務活突然多了起來,兩個人天天為誰做家務鬧彆扭,可以說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 有人說幸福是由健康和財富組成,你的幸福定義是什麼?
    「萬一生重病,我一個老人醫療費用貴,孩子也已是父母,那麼我會拖跨孩子的家庭嗎?」羅振宇在節目中,坦言了這樣一份危機感:「我最近就在考慮給全家人買一份昂貴的醫療保險,因為我們都知道今後的醫療資源會越來越稀缺。」他甚至還說,這份保險的作用就是一定保證給你有個舒適的床位。為什麼現在就有這種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