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飯了……」
隨著志願者孔令燕的一聲吆喝,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的幸福食堂裡,老人們的歡聲笑語乍一停歇,繼而又在滿屋的飯香裡瀰漫開來,吃著白菜燉肉、土豆絲、小米粥……這些可口的「幸福套餐」,老人們喜笑顏開。
2019年10月,武家村建設了這座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幸福食堂,除了每天能為老人提供就餐服務的餐廳之外,食堂裡還開設了棋牌室、健身活動室和書畫室,讓老人們嘗到了「幸福的味道」。
「每天花五塊錢就可以吃兩頓可口的飯菜,以前自己在家做飯都得忙活將近一個小時,吃完飯還得忙活,現在在食堂裡吃飯,不光夥食好,還有很多伴兒,每天吃完飯就跟老夥計們相約明天食堂見,這日子過的一天比一天有滋味。」孟凡娥今年71歲,隨著年齡越大,腿腳越來越不靈活,做飯也成了個大難事。從去年10開始,孟凡娥在幸福食堂吃志願者們做的飯,現在胖了將近十斤。
為幸福食堂裡的老人們提供服務的,是有著六名核心隊員的「巾幗志願服務隊」,她們每兩人為一班,一個班在食堂幹三天。這些志願者也都有自己的家庭,她們在食堂裡為老人們提供無償服務,不僅沒有任何工資,自己還不時從家裡拿來米、面、油等必需品,也讓食堂的廚房變得更有人情味,讓來食堂吃飯的老人們過的更有滋味。
而這座幸福食堂的建立,還要從武家村的黎明之約說起。
「黎明之約」是武家村裡的黨員和志願者與孤寡老人們訂立的一份誠信之約,每天黎明時,黨員和志願者到包保的老人家中「報到」,了解並幫助老人解決生活中的難題。漸漸地,村支部書記武波想到了應該為村裡的老人們建一處食堂,大家可以在一塊吃飯、聊天、娛樂,把晚年生活過得充實起來。
「當初建這座幸福食堂花了不少資金,後續招廚師和保潔員的開支就成了大難題,正好村裡的婦女們主動來做志願者,『相約黎明』的志願者們也陸續來到了這裡,為村裡解決了這個難題。」武波說,食堂開業的時候,志願者們說要一直幹下去,幹到幹不動為止,現在食堂開業一年了,她們每天都在兌現著自己的承諾。
村民孔令燕就是幸福食堂開業第一天來報到的志願者之一。
「當時知道村裡要建設幸福食堂,我們就覺得是件大好事,當然要無條件支持,家裡沒錢我們就出力,並且一直幹下去。」和6名志願者一樣,孔令燕每天費盡心思研究菜譜,像孝敬父母一樣對待老人們。在孔令燕們看來,這雖然是志願服務,看似沒有回報,可老人們臉上露出的笑容卻是她們最豐厚的「報酬」,是拿什麼都比不了的。
孔令燕的熱心也感染了家人,今年上小學的外孫女有次回家後,開心地告訴她,自己當選上志願者了,可以跟姥姥一樣幫助別人了!這讓孔令燕有說不出來的高興。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武家村在儒家文化的薰陶下,以「仁」為核心,以「誠信」為根本,正一步步向前發展著,先後獲得了「全國美麗鄉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村」、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等一系列榮譽,已然成為了曲阜市乃至全濟寧新農村發展的名片。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