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造幸福的日子——來自「株洲·中國動力谷」的系列報導之六

2020-12-02 湖南在線

株洲夜景。(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株洲市委宣傳部提供)

戴 鵬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株洲市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複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這是株洲市自2015年榮獲、2017年蟬聯全國文明城市以來,第三次摘得桂冠。

連續三次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對株洲市而言,不僅是保留了一項榮譽,更彰顯著城市治理水平。

近年來,株洲市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動力,大力推進社會治理體系的創新,實現文明城市共建共治共享,取得豐碩成果。株洲人民學有優教、勞有所得、住有宜居、行有暢途、病有良醫、老有善養,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在大力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創新的過程中,株洲市委、市政府始終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的初心,既有超前的思維,更有紮實的實踐,一切圍繞群眾所需所想,不因事大而畏懼,不以事小而不為,取得了一大批廣大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評價高的成果。

幸福,是一座城市對文明的追求

今天的株洲,對文明的執著,正在一天天地提升、美化著這座城市。

在這裡,無論是晨曦初露,還是華燈初上,漫步在城市的小道上,不經意間,你總能與文明的因子不期而遇:寬敞整潔的廣場、綠樹掩映的公園、美麗的湘江風光帶、彬彬有禮的市民……

市民在改造後的湘江株洲段河東風光帶休閒。 劉震 攝

在這裡,文明創建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種行為的自覺。這些年來,株洲市委、市政府一直在自加壓力,始終錨定「建設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目標,毫不動搖,堅定作為,力求使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收益。

文明勸導。

——株洲市級財政公共預算支出的72%用於民生,老百姓關心的學校學位、醫院床位、小區梯位、停車車位、公廁蹲位、就業崗位分行得到有效保障。株洲「廁所革命」成為全國樣板,公廁變驛站、「方便」更方便,「建寧驛站」成為城市新名片。

——全面推進「民生100工程」。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九成以上事項辦理「最多跑一次」;打通城市斷頭路30餘條,提質升級農貿市場19個,獲評「全國2019年餐飲安全治理舉措」創新獎。

更重要的是,作為「小英雄」戴碧榮的故鄉,文明創建不僅使株洲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更大幅提振著株洲人的精氣神,催生著層出不窮的時代新人。

目前,株洲已先後有45人榮登「中國好人榜」。此外,還有楊穎、肖雅清2人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劉朝華、龍秋華、潘堯生、何遙等6人獲省級道德模範稱號,醴陵市的劉天健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

文明創建,還使志願服務成為常態。如今的株洲,已完成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支撐的「三社聯動」項目249個,建立鎮(街)社工站112個,社會組織2681家,擁有註冊志願者56.03萬人,實現全市鎮(街)「三社」覆蓋率100%。

志願服務手牽手,文明實踐心連心。

在該市,天元區通過「黨建領航·三社聯動」成功創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荷塘區、醴陵市被評為「全省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在2019年全省民政工作會議上,株洲市以《深化「三社聯動」創新城鄉社區治理》為題作典型發言,推介相關工作經驗。

文明創建,極大提升了株洲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一張張幸福的笑臉,成為株洲市民對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最直接的評價。

幸福,是從「指尖」到「心尖」的服務

「書城對面的夜宵攤上太吵了,影響休息,能管管嗎?」

11月18日23時36分,幸福蘆淞鐘鼓嶺社區微信群又來信息了,一位居民在微信群裡投訴噪音汙染。1分鐘不到,社區主任就「冒泡」回應了。13分鐘後,居民再次在群裡發言:「現在沒有聲音了,非常感謝。」

在株洲,像這樣的微信群還有許許多多。從去年開始,該市已在縣、鄉、村、組和群眾建立五級微信群組27115個。微信群組覆蓋所有村(社區),入群人數超過172萬,佔全市總人口42.8%,每天有數萬名幹部與群眾在網上網下交流、溝通。

「@所有人,村民們好!我是白兔潭鎮黨委書記肖小武,今天我值班……」11月19日上午8時,醴陵市汆溪村「醴陵為民」網上群眾路線微信工作群,肖小武準時「打卡」。

「肖書記,汆溪小學門口的安全問題怎麼解決?」「能設警示牌、警示燈、減速帶嗎?」「放學時間可否封路半小時?」……肖小武的手機震動不停,一一回覆:「我們設立『護學崗』,輪流由黨員當志願者,疏導交通,護送學生過馬路。」

文明交通行動——愛心斑馬線。

微信連通千萬家,黨群眾聯繫更緊密。群眾進了群,民意也就進了群。微信群,成了排憂解難的「辦事廳」。

今年初以來,通過這些微信群組,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株洲市各級幹部收集群眾訴求3.4萬餘件,已解決3.3萬餘件,解決率99.2%,「指尖服務」獲得老百姓交口稱讚。

有了微信群,民眾建言更方便,黨政納諫更直接。許多幹部說,有了微信群這個網絡平臺,就能夠收到更多的「金點子」,為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通過推行「網格化+微信群」,醴陵市有效整合各方面資源和力量,發揮政策「宣傳窗」、幹群「連心橋」、群眾「伺服器」、社會「平安港」作用,使服務由被動轉向主動,管理由粗放轉向精細。今年,在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頒獎暨經驗分享活動中,該市「全面推行監督與服務微信群,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獲評最佳案例。

幸福,是老年人生活更有保障

11月19日9時30分,株洲市牛形山長者照護之家活動室裡音樂準時響起,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一群老人伸伸胳膊,扭扭腰,做起了操,動作雖然有些笨拙,但臉上的笑容卻如孩子般開心。

在株洲城鄉,像這樣快樂幸福的老人群體比比皆是。

近年來,作為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株洲市通過政策創製、網際網路+、人才強基等「八大行動」和養老服務標準化、信息化、專業化等「六化建設」,打出了一系列漂亮的組合拳。

2017年,株洲市制定了《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2018—2020年)》《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方案》《關於全面開放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等多項政策文件,為全市老齡事業指明了發展方向,為養老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去年,該市又出臺文件,要求普遍加大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力度,新建小區按照人均用地不少於0.25平方米的標準規劃設置養老服務設施,老人住房裡須設獨立衛生間,配置空調、中心供氧、24小時熱水供應、緊急呼叫系統等。

為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方面的養老需求,該市支持公立醫院拓展醫養服務,同時積極推廣「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新模式,通過引導國有企業醫院轉型、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支持公立醫院拓展醫養服務等舉措,株洲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統籌發展的醫養融合格局,為那些就醫不方便的老人提供了極大便利。

同時,株洲市還啟動了市級養老服務監管平臺、12349為老服務熱線以及「株洲養老」手機APP平臺,這三個平臺三位一體,以後老人只需要通過手機進入平臺或者撥打熱線,就可以選擇養老機構、選擇居家家政服務、緊急求助以及對養老機構及其服務存在的問題進行投訴舉報。

目前, 株洲市已建成養老機構165個,四級養老設施覆蓋率100%,養老床位2.8萬餘張,基本建成城區15分鐘、縣域30分鐘養老服務圈。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這一常態,成為株洲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

幸福,是優質醫療服務送到家門口

「易叔叔,最近身體感覺怎麼樣?咱們先量量血壓……」11月20日,天元區泰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來到天泰花園小區,家庭醫生吳慧賢了解易漢欽老人的近況後,麻利地為老人量血壓。

「高壓168、低壓90,高啦!有沒有堅持吃降壓藥?」吳慧賢邊記錄資料、邊詢問老人用藥情況。得知老人沒有按時吃藥,她從飲食、用藥等方面事無巨細地「嘮叨」了一番。

吳慧賢所在的泰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其服務站共有10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每個團隊每周安排3個半天上門服務。從今年5月份開始,該中心開始實施有償家庭醫生籤約服務。1年8元錢,老百姓在得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之外,還可以享受到醫聯體就診轉診、居民醫保等優惠政策。

「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折騰』,群眾就醫更方便。」吳慧賢說。

像吳慧賢這樣的家庭醫生,不僅把老年人和重點慢病患者「管」了起來,還把孕產婦、兒童、殘疾人、貧困人口和肺結核病等重點人群納入籤約管理範圍。

自2016年全面啟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以來,株洲市已組建745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常住人口籤約數近128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籤約全覆蓋。

健康服務送紅利,眾多患者有「醫靠」。家庭醫生的出現,將優質的醫療服務送到了家門口,受到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

「要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攻堅克難,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著力補齊醫療短板。」2013年,株洲市提出,高位對接引進高水平團隊,通過「外引內提」,提升公立醫院醫療水平。

以此為起點,株洲市開始重新布局區域醫療機構,3年間建立市、區(縣、市)、街道(鄉鎮)、社區(村)4級醫療服務體系,完成城區2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41個衛康室布局和標準化建設,改擴建63個鄉鎮衛生院和1000多個村級衛生室,構建起居民步行15分鐘健康服務圈。

目前,株洲市縣域內就診率達88%以上,其中醴陵、攸縣達到90%以上,同比穩步提升。至此,首診在基層、康復回基層的就醫格局,在株洲初步形成。

幸福,是老舊小區換新顏

11月21日18時,天色已經黑透。

在蘆淞區淞億小區,孩子們三五成群的忙起來,他們有的從家往外搬凳子,有的圍著銀幕跑來跑去撒歡,一場露天電影即將放映。住在小區B棟2單元的雷順,吃過晚飯匆忙收拾好碗筷,也拎著一隻暖壺出門,給院子裡聊天的老人們倒上一杯自己沏的黑茶。

「國慶節前夕,我搬回這裡老房子住。每晚在院子裡,跟老人們喝喝茶,逗小孩玩耍,感覺很好。」雷順說,僅僅一年前,小區還是破爛不堪的。現在變了,路燈亮起來了,進出口監控器裝上了,小坡上的護欄安好了,居民第一次感到住在這裡也很安全幸福。

改造老舊小區,醫治城市「心病」,了卻居民「心事」,株洲一直在行動。

2017年,該市開始實施《舊城提質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老舊小區專項整治工程被納入其中。今年9月,市住建局又進一步在全市全面啟動老舊小區調查摸底工作。

來自株洲市住建局的數據顯示,自2017年開展舊城提質行動以來,全市共投入資金約1.51億元,對44個老舊小區9442戶居民進行改造,全面完善了老舊小區的道路、排水設施、照明等基礎設施,增設消防設施,美化景觀環境,以及房屋屋頂防水、樓道整治、配套用房改善等。

今年,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也在株洲市全面鋪開,全市四區受理申請批准加裝120臺,涉及城市四區,49個居民小區、107個單元,惠及約1470戶家庭,近5000居民。明年春節前,這些加裝電梯將全部投入使用。一大批居民,特別是老年人的「上下樓難」問題將得到徹底解決。

硬體上去了,服務也要跟上。

株洲創新以黨組織為核心,以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業主監督委員會及物業公司為主體,聯合轄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群團組織等力量的「1+4+N」小區黨建模式,整合各方資源,組建「小區醫生」「小區教師」「小區律師」等「紅色」志願服務隊,黨支部還牽頭建立會商制度,調動大家參與小區治理的積極性,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家園。

相關焦點

  • 躍上發展新高地——來自株洲·中國動力谷的系列報導之三
    該電力機車以16項技術創新成功刷新紀錄,成為全球最大單機功率、全球最大單機牽引力、可靈活編組及智能駕駛的重載鐵路「動力之王」,被譽為我國鐵路重載技術創新的重大突破,更是我國裝備製造業自主創新的重大成果。10月29日,中國出口墨西哥首列輕軌列車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下線。
  • 綠色嬗變典範城——來自株洲·中國動力谷的系列報導之四
    與此同時,一系列與之相關的訊息也被迅即挖掘出來:今年1至10月,株洲市區空氣優良率91.5%,PM_2.5、PM_10濃度改善率雙雙排名全省第二;2013年至今,株洲空氣品質全國排名上升100餘位,成為全國空氣品質變化最大、變好最快的地區…… 望著滿眼的「株洲藍」,株洲人的心裡充滿了欣慰和自豪。品味著閃亮的環保數據,外界人的臉上書寫著驚訝與佩服。
  • 中國動力谷:定義株洲經濟新航向
    人民網長沙11月24日電 站高又思遠,「十三五」,株洲決策層旗幟鮮明地提出「加快建成株洲·中國動力谷」戰略。 自主創新園長出「單項冠軍」 株洲高新區動力谷創新創業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劉亮介紹表示,作為中國動力谷引進和培育企業研發機構的核心載體,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目前集聚優質創新創業團隊和企業251家,吸引5000餘人在此創新創業。 傲英科技,從事紅外光電搜索跟蹤系統研發,總部曾在長沙,團隊成員來自國防科大。
  • 株洲高新區動力谷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連續兩年獲評湖南省A類單位
    紅網時刻1月15日訊(通訊員 謝嘉 李媛)近日,湖南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19年度省級及以上湖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和大學科技園的績效評價結果,株洲高新區動力谷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現「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獲評A類單位,連續兩年複評為全省優秀孵化器。
  • 向著春天進發 中車株洲所動力谷工廠第1000套風電葉片發貨
    華聲在線4月14日訊(通訊員 姜楊敏 記者 戴仲輝)近日,整齊的車隊載著風電葉片與期望駛出中車株洲所動力谷工廠這是中車株洲所動力谷工廠自2017年7月正式建成投產以來的第1000套風電葉片。 2017年7月,在株洲動力谷,一個全新的南方風電葉片生產基地拔地而起。從一開始的「難以入手」,到現在的「穩中有進」,從第1套到第1000套,不到三年的時間裡,中車株洲所動力谷工廠年產能提升30%以上。一串串數字裡,藏著他們難以細數的付出與努力。
  • 幸福食堂的幸福之約 讓老人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每天花五塊錢就可以吃兩頓可口的飯菜,以前自己在家做飯都得忙活將近一個小時,吃完飯還得忙活,現在在食堂裡吃飯,不光夥食好,還有很多伴兒,每天吃完飯就跟老夥計們相約明天食堂見,這日子過的一天比一天有滋味。」孟凡娥今年71歲,隨著年齡越大,腿腳越來越不靈活,做飯也成了個大難事。從去年10開始,孟凡娥在幸福食堂吃志願者們做的飯,現在胖了將近十斤。
  • 網絡名人株洲行 點讚株洲新發展
    「網聚動力 株洲向前」。27號,由市委網信辦主辦的全國網絡名人株洲行活動舉行。,先後參觀了株洲國際賽車場、國家新能源機動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南長城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等地,對我市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和溫暖企業行動的有力部署,連連點讚。
  • 探尋中國科技谷的「動力之源」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 題:探尋中國科技谷的「動力之源」  新華社記者向定傑、陳灝、徐海波  新發展理念,創新是第一位的。從東部「鋁谷」到中部「光谷」再到西部「數谷」,近期記者赴山東、湖北、貴州等地調研發現,這些特色鮮明的提法背後蘊含著無窮的潛能,吸引著大量創新企業在此集聚,無數創業青年前來追夢。  傳統鋁業「逆勢生長」 爆款產品供不應求  鋁,僅次於鋼鐵的第二大工業原料。山東省鄒平市,世界重要鋁業生產基地。
  • 白酒釀造的基本原理
    白酒釀造是以生態為基礎,通過人的技藝實現糧谷原料到酒的轉變。不過直接發生作用的,在釀酒最前線的是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大軍。環境條件和人對釀酒工藝參數的控制,其核心在於通過對澱粉含量、酸度、水分、溫度等關鍵因素的調節,營造最佳的適宜微生物生長、繁殖和代謝的條件,並且這系列環境條件會隨著發酵的推進而動態變化。我們要看到白酒發酵的實質是微生物的作用,在眾多釀酒大師的背後是對微生物的調兵遣將,微生物才是最偉大的釀酒師。
  • 中國火車頭系列大全
    SS7C型電力機車韶山7C型電力機車(SS7C),是中國鐵路使用的電力機車車型之一,由大同機車廠、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成都機車車輛廠於1998年研製成功。韶山7C型電力機車是在韶山7型電力機車基礎上,根據鐵路客運提速需要改進設計而成的4800千瓦六軸客運電力機車,最高運用速度120公裡/小時。
  • 株洲榮膺「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 | 文明之花開遍城鄉
    博物館與美術館互為一體完美融合,成為株洲城市的新地標和網紅打卡點。對於到株洲的外地人來說,博物館是認識株洲最好的窗口;而對於小朋友們而言,這裡就是一本集自然和人文於一體的百科全書。中華文明生生不息,如今的株洲各類文化惠民工程遍地開花,成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 精釀啤酒釀造的原料之水篇
    釀造水的總鹼度影響麥汁的pH值,糖化過程中,麥芽產出略帶酸性的溶出物質,水中的鹼度對中和此酸性有一定的緩衝作用。 3、硬度 水的硬度對釀造用水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世界啤酒行業中幾種著名類型的啤酒對釀造用水的硬度均有非常嚴格的要求。釀造不同類型的啤酒,水的硬度必須達到一定的要求。
  • 株洲湘江大道一期有望7月底通車 長約11.2公裡
    原標題:株洲湘江大道一期有望月底通車株洲新聞網7月5日訊 據市「項目攻堅年」活動辦的消息,湘江大道一期工程、天元區公共停車場、河東風光帶蘆淞區段、清水塘片區避險安置工程4個項目即將竣工。記者在湘江大道北端起點——王家坪立交處看到,湘江大道已完成與該立交的路面對接。
  • 中車株洲所兩工廠復工後首支風電葉片已下線
    2020年2月10日,中車株洲所風電產品事業部株洲地區工廠復工。 2020年2月12日19:49,株洲淥口。
  • 久久為功,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十三五」成就宣傳系列報導之一
    原標題:久久為功,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十三五」成就宣傳系列報導之一  5年來,我市堅持靶心不變、節奏不亂、穩紮穩打、精準發力,貧困地區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決定性成就
  • 株洲:「轉」出高質量發展新天地
    近年來,株洲深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轉」出高質量發展的一片新天地,努力在打造「三個高地」中彰顯更大擔當。從「傳統產業」到「現代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說到底是一場涉及思想觀念、生產方式、體制機制等諸多方面的深刻變革。從拼速度、比總量,到比質量、看效率,發展趨勢大轉折,意味著再也不能唯GDP馬首是瞻,必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 株洲通航產業標誌性節點山河科技第100架「阿若拉」交付
    通訊員供圖株洲網訊(株洲日報記者 吳楚 通訊員/劉鵬飛 林一翔)9月26日上午,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基地內向客戶交付兩架「阿若拉」輕型飛機。自此,這款來自株洲的全國首款複合材料輕型運動飛機已向市場交付100架。
  • 株洲開展「我和我的家鄉·文明株洲」網絡訪談活動
    為慶祝株洲榮膺"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株洲文明網將開展「我和我的家鄉·文明株洲」網絡訪談活動,邀請廣大市民和網友以口播的形式錄製個人的採訪視頻,暢談自2015年株洲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以來,文明創建給市民生活帶來的變化,及自己的建議。
  • 株洲通航產業標誌性節點!山河科技第100架「阿若拉」交付
    株洲日報記者 吳楚 通訊員/劉鵬飛 林一翔9月26日上午,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基地內向客戶交付兩架「阿若拉」輕型飛機。自此,這款來自株洲的全國首款複合材料輕型運動飛機已向市場交付100架。通訊員供圖阿若拉(山河SA60L飛機)由山河科技研發製造,是我國第一款通過中國民航適航認證的全複合材料輕型運動飛機,也是第一款被中航指定為駕駛員教練機的國產機型及第一款在歐洲註冊並銷售的輕型運動飛機。該機已獲美國FAA認證,主要供給通航公司,用於私人飛行、飛行員培訓、旅遊觀光、航測遙感等。
  • 國內首臺船舶兆瓦級永磁發電機在中車株洲電機成功下線
    人民網長沙4月24日電 近日,國內首臺混合動力船舶直流組網兆瓦級永磁發電機在中車株洲電機成功下線,將首次應用於「海上看深圳」觀光雙體船上,並於今年8月獻禮深圳改革開放40周年。第二艘船將於12月交付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