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老人的「奪命坎」?!60歲以後注意這6點,平安過冬!

2020-12-06 騰訊網

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四季更替,今年的冬天到了。民間一直流傳這樣的說法:「老人要是能扛過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過一年。

進入冬季,

不管是在新聞,

還是在自己生活的周邊,

似乎隔三差五看到老人離世的消息。

也經常聽別人說到:

老年人難過冬。

難道,冬天真的是老年人的一道坎?

數據證明:

冬天離開的老人最多

老年人易在冬天離世,並不是我們的錯覺,數據能印證這點。

一項研究數據顯示,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冬季的死亡人數比夏季多41%,其中大多是老年人。

並不是中國才有這樣的季節魔咒,國外的相關研究也發現了老年人的死亡率與季節息息相關。

挪威、英國和威爾斯等國家、地區,針對65歲以上人口死亡率的調查顯示,冬季的死亡率明顯高於其他三季。英格蘭和威爾斯的冬季死亡人數比其他季節多4.4萬,其中75歲及以上老年人佔3.6萬,老人成為冬季死亡高發人群。

不僅離開的老人比其他季節多,一些疾病的發病率也偏高。以心梗為例:

1月過後,心梗發病率會緩慢下降;3月立春時,發病率已明顯低於秋冬季節。

隨氣溫回暖,心梗發病率進一步降低,至夏季迎來全年最低谷。不過臨床資料顯示,近10年來,夏季心梗的發病人數較過去有所增加。

9月份以後,天氣轉涼,進入深秋。此時人群心梗的發病率雖然沒有冬季高,但隨溫度降低,誘發急性冠脈事件的風險也會呈現出升高趨勢。

心梗發病率在12月再次達到高峰。

總之,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冬天對老年人來說,確實是一道坎。

為什麼「老人難過冬」?

很多人覺得一定是天氣太冷的緣故。實際上,老人們不是怕冷,而是怕寒冷天氣容易誘發以及加重的某些疾病。

由於老年人自我調節能力的降低,抵抗力較弱,氣溫的驟降和冷風的侵襲很容易加重原有疾病,甚至誘發出新的病痛。

在冬季,容易對老年人造成威脅的疾病有:

1

低溫加重心腦血管病

很多老人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性疾病,而寒冷會刺激人體血管收縮,從而促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增加,同時也增加了腦溢血和心梗發作的機會。此外,寒冷時人的活動量減少,腦、心肌、內臟血液灌流也減少,也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原因之一。

防範手冊:

1.老年人冬季要注意保暖,保證充足的休息,同時注意血壓、血糖的變化。

2.密切監測血壓,常備急救藥物。

3.高血壓病人不可隨意停服降壓藥,否則可能出現血壓反跳。

2

寒冷乾燥損傷呼吸系統

冬季由普通感冒發燒引發嚴重的呼吸系統問題,在老年人中很常見,這主要是由於老年人免疫力下降、不注意保暖而引起的。老年人肺部的抗寒能力差,容易感冒咳嗽,一旦吹風就容易著涼。老年人的感知能力較差,意識到該增減衣服時已經晚了。

防範手冊:

1.家裡放盆清水,使室內空氣保持一定的溼度,因為空氣乾燥會影響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2.老年人冬季應加強重點部位的保暖,出門時戴帽子圍巾,加穿一件背心或馬甲。

3.中午外界溫度較高時開窗通風。

3

骨折導致多種併發症

老年人一般都患有骨質疏鬆症,是骨折的高發人群。尤其在冬季,天氣寒冷,人的肢體比較僵硬,關節靈活性差,肌肉彈性減少,容易跌倒,不少老年人跌倒多發於凌晨起夜、洗澡和進行戶外活動時。老年人一旦骨折,容易導致原有疾病加重,引發泌尿系統感染、壓瘡、肺炎等併發症。

防範手冊:

1.出現骨質疏鬆,日常活動中需多加謹慎,適當補鈣。

2.根據自身健康狀況及運動習慣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避免運動損傷。

3.老年人應有「慢三拍」的心態,不要操之過急,平時起身、走路也勿用力過猛,可適當歇一歇。

4.冬天穿防滑的鞋子,家中儘量少放置小塊的踩腳墊、地毯等障礙物,保證廁所、淋浴間地面乾爽,晚上入睡後家裡最好開盞小燈。

4

飲食習慣誘發消化道疾病

冬季是消化道疾病的高發季節,部分有消化道疾病的老年人極易病情發作,特別是消化道出血,通常發病急、出血量大,甚至有的伴有失血性休克,嚴重者危及生命。

一些中老年人盲目遵從各式各樣的進補理念,是不可取的。冬天中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並不少見,除不良飲食習慣誘發之外,還與藥物有關。

防範手冊:

1.切忌暴飲暴食和不規律進食,不要吃太肥甘厚膩或帶有刺激性的食物。

2.吃火鍋時不要一味涮牛羊肉,還要適量吃些饅頭、麵條等麵食,可對腸胃起到保護作用。

3.常喝溫水,吃溫熱的食物。胃寒病人可多喝胡椒豬肚湯、生薑水。胡椒和生薑都有健胃、暖胃的功效,可用於調理胃寒的病症。

6個平安過冬錦囊

01

保暖護好頭和腳:增強抵抗力

老人過冬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重點護好身體的兩頭——頭和腳。戴好帽子,穿雙暖和的鞋子,正如一根扁擔挑兩頭。

冬季,人體的熱量主要是從頭部散失。據測試,在環境氣溫為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佔人體總散熱量的30%;氣溫4℃時佔60%;零下15℃時佔75%。

俗話說「寒從腳下生」,腳部受涼後會使全身血液循環減緩,身體代謝變慢,導致抗病能力下降。

02

合理飲食

總體上要注意少鹽、少油、少糖,切忌暴飲暴食、攝入刺激性食物,同時要注意食物的多樣性。特別是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要充足。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每人每天水果的攝入量應在200~350g,蔬菜則要在300~350g。

03

洗澡先洗腳:防心腦急劇缺血

氣溫低時,溫熱的洗澡水突然從頭而至,身體會「措手不及」,引起頭部及全身皮膚血管驟然擴張,大量血液集中在皮膚表面,導致心、腦等重要臟器急劇缺血,頭暈、胸悶甚至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會隨之找上門來。

洗澡前先用熱水衝衝腳,待腳部暖和後再慢慢往身上淋水,讓身體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04

熱身後再出門:預防跌倒、骨折

老年人在寒冷天出去活動時,先在家裡把準備工作做充分,做做熱身活動,等肌肉熱起來,不再僵硬了再出門。

05

打肺炎疫苗:預防呼吸道疾病

冬季老年人抵抗細菌的能力較弱,容易感染呼吸系統疾病。建議到醫院預防保健科或是居住地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以便安全過冬。

06

吃的藥別亂停:防止病情波動

很多慢病常常會受到季節的影響,比如高血壓,氣溫下降時,血壓就容易升上去。老人在冬季一定要密切監測血壓等指標,發現異常,及時找醫生調整藥物。但不可隨意停服,否則很可能出現病情波動,甚至出現危急重症。

除此外,保持充足的睡眠

愉快的心情也有利於身體健康哦~

還有哦,子女也要多多關心長輩

即便不在身旁,時常電話問候

或者購買各種禦寒暖身的衣物、產品

也有利於老年人平安過冬

願大家都平平安安的,順利度過這個冬天!

相關焦點

  • 一年中最危險的時間段來了…這幾類病最易奪人命,這樣做...
    冬季是老年人的一道「奪命坎」,可以說氣溫每降1℃。老年人就離危險更近一步。 在冬季,老年人會面臨三大「要命病」的威脅。 在冬季,老年人 要躲開這3道危險"關卡"!
  • 水培花卉,冬天需注意哪些事項?才能順利過冬
    水培花卉,冬天需注意哪些事項?才能順利過冬 最近經常有花友問水培的植物花卉,冬天要注意什麼,怎麼才能讓它安全越冬。水培的優點是乾淨衛生,養護起來比較省心,但是到了冬天,它更容易遭受凍害。那麼家中水培的花卉,冬天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 冬天室內植物黃葉、落葉怎麼辦?注意這幾點,室內花卉安全過冬
    今天在這裡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冬季在室內養殖綠植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大家只要注意這幾個方面,讓植物安全過冬就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首先,就是一定要遠離地暖、空調等加熱設施。在北方地區到了冬天一般都會開設一些加熱設施,比如空調、暖氣片、地暖等。
  • 冬天就養這6種花,省心又簡單,60天不澆水,它也不會死!
    冬天就養這6種花,省心又簡單,60天不澆水,它也不會死!冬天天冷,好多花友都不願意折騰,放棄種植那些比較費勁的花,但家裡如果沒有花兒,又顯得很沒有生機,怎麼辦?不急,今天小花就給大家推薦6種,特別好養耐旱,60天不澆水,它也不會死!冬天養起來一點都不費勁的花!
  • 巴西龍骨如何過冬?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巴西龍骨安全過冬
    巴西龍骨如何過冬?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巴西龍骨安全過冬導語巴西龍骨擁有通用砧木的稱號。用這種植物做砧木可以嫁接虎刺李和蟹爪蘭,這些花不一樣色彩非常鮮豔,嫁接完成後會有不一樣的美麗,龍骨頭上的蟲害較少。特別是冬天對於巴西龍骨來說是非常難度過的,那麼巴西龍骨要如何過冬呢?巴西龍骨的養殖方法繁殖巴西龍骨的繁殖通常採用扦插法,因為龍骨柱是漿狀植物,當枝條會被切斷時可以用植物灰封閉,放置在陰涼處7-10天,植物萎縮後扦插。
  • 觀賞魚在冬天飼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做好這幾點,魚兒過冬無憂
    熱帶魚要注意水溫,冷水魚要注意餵食方法以及水質的保持。如果是不了解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出錯,影響觀賞魚的生存。所以我們就需要了解相關的飼養知識,來讓魚兒安全過冬。接下來咱們就冷水魚與熱帶魚兩種類別的觀賞魚說一說它們冬天飼養的一些注意事項:熱帶魚冬天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水溫想必大家這段時間在頭條以及其它的渠道看到過一些低溫飼養熱帶魚的例子,也想著能否給自己的熱帶魚來一波低溫飼養降低電費之類的。而養魚人要告訴大家的是熱帶魚對於低溫的耐受性是有的,但是大多數的熱帶魚都是無法承受住18攝氏度以下溫度的。
  • 綠植過冬該注意什麼-武漢辦公綠植租擺
    武漢的天氣越來越涼了,辦公室的綠植根據天氣的變化也會調整養護的方法,如何讓辦公綠植安全的過冬,今天武漢綠叢園林小編給大家說說。1.水分冬天辦公室的溫度降低,窗戶也是常關閉的狀態,植物澆完水後,水分揮發得較慢,所以,我們需要控制下澆水的量和澆水的次數,對於喜水植物,在夏天的時候一周澆2次水,冬天就可以只澆一次水,發財樹比較耐旱的植物也可以調整到大半個月或一個月澆一次水。避免水分揮發的慢造成積水爛根。
  • 如何讓花草平安過冬?掌握這7招就能稱心!
    冬天不知不覺地來了,我們怎樣才能使我們的花朵安全度過這個冬天?整理了大家比較關注的七件事,大家可以學習一下方式方法,做到位就能稱心如意。 多年生草本植物:例如風信子、水仙、紫羅蘭等植物,這類型的植物到了冬天
  • 一到冬天,老人身上的「臭味」更明顯?終於揪出老人味的「元兇」
    老人味的元兇原來是它許多人擔心,自家老人身上出現的這種難聞體味,是老人健康出現問題的表現,這點您可以放心,大多數情況下,老人味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這種氣味會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而變得越發明顯,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都要拜一種名叫雙乙醯
  • 冬天怎麼養盆栽無花果?記住「1點」,順利過冬,長勢旺,結滿果
    是否要馬上搬入室內過冬呢?冬天怎麼養盆栽無花果?記住「1點」,順利過冬,長勢旺,結滿果無花果掉葉屬於正常到了冬季,盆栽無花果,在溫度較低的地方,深秋的時候,溫度下降到20度以下的時候,葉片漸漸會自己掉落,這屬於正常的生理代謝,哪怕葉片落得一片不剩,到了春季又會萌發出更多的枝葉出來的。當然,在南方一些城市,秋冬季溫度也比較高,如果不掉葉子也屬於正常。
  • 60歲以後的人,每天睡眠保持在幾個小時,算合格?8小時可以嗎?
    尤其是60歲以後的人,更加要注意睡眠,那麼他們一天應該睡多長時間?八個小時夠不夠?60歲以後的人,每天睡多長時間算合格?若是大家身邊有60歲以後的人,就會發現他們一直保持著早睡早起的習慣,早上四五點鐘就醒來了,但是精神卻非常的好,那麼是不是說老年人就不用睡太久呢?
  • 70至79歲是壽命危險期,中醫教您五秘訣穩步跨過去,回到60歲!
    而進入80歲以後,這些疾病會出現下降趨勢,精神和機體的健康有可能恢復到60至69歲年齡段那樣的水平。專家發現,在70至79歲這個年齡段的老年人每月平均有兩次健康問題。令人驚訝的是,80至89歲這個年齡段的老年人,每月的健康狀況卻與60至69歲年齡段的人一樣穩定。
  • 青島老人白內障發病率超60% 50歲已存在(圖)
    」昨天上午,在市立醫院東院眼科病房,醫生為93歲的劉金麗老人拆掉遮在眼睛上的紗布,老人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前一天,該院眼科為老人的右眼成功實施了白內障手術,老人在患上白內障40多年後又能看清東西了。據了解,隨著老齡化的加劇等原因,島城的白內障患者逐年增多。僅市立醫院東部眼科一年就要做七八百臺白內障手術。
  • 湖南天氣越來越冷 老年人過冬注意這幾點
    華聲在線11月26日訊(記者 周培)冬天是老年人意外和疾病高發的季節,湖南天氣越來越冷,老年人如何平安過冬?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醫生對此提出建議。冬季老年人飲食「減鹹增苦」「減鹹增苦」是中醫冬季養生的飲食原則,冬天適當減少鹹味食物,相對增加苦味食物。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老年病科張穩解釋,冬季是萬物蟄伏的季節,從醫學五行理論來說,腎主鹹,心主苦。
  • 冬天開車如何提升安全係數,這6點一定要知道
    冬天開車如何提升安全係數,這6點一定要知道 2021-01-11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天蘭花怎麼養護,做好這幾點,安全過冬長勢好
    即使到了冬天,依然保持著優雅純粹的品質,不愧為花中君子。每當花兒過冬,建蘭也不例外。冬天怎麼保養建蘭?專門研究蘭花保護的張大叔最有發言權。十五年的蘭花栽培經驗,可以說是老庸醫了。聽他的,一定是真的。張大叔說,冬季栽培大花蕙蘭主要關注室內溫度、澆水、通風等這些問題。蘭花在冬天會停止生長,進入休眠期。這一時期的管理將直接反映蘭花來年的生長趨勢,以及開花的明亮程度。
  • 農村人到60歲以後,手裡有這4樣寶貝才會幸福,早做準備!
    在農村年過60就已經步入老年人的行列了,人一旦到了這個年齡段,身體的各項器官已經開始退化了。60歲是人生的一道坎,生病的機率會逐漸增高。而60歲的時候,人們大多已經退休,在農村60歲的老人想出去找工作也很難,兒女們差不多都已經成家立業了,所以說60歲這個年齡段的人應該在家享清福了!可是如今農村老老人到了60歲以後,70歲也在為了兒女忙前忙後的,有的老人們過得並不如意。
  • 水集街道月湖街社區開展「溫暖愛相隨、守護獨居老人」暖冬行動
    .水集街道月湖街社區開展「溫暖愛相隨、守護獨居老人」暖冬行動進入冬季,氣溫降低,孤寡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如何安全過冬成了社區關心的問題,為了讓這些人過上一個平安、溫暖的冬日,萊西市水集街道月湖街社區組織網格員、志願者開展一系列的「暖冬行動」,採取各種各樣的幫扶和走訪,讓這個冬天不再
  • 冬天養龜注意事項!家養的烏龜如何安全過冬?
    當然,有的龜友經過試驗,證明龜苗也是能冬眠並且安全過冬的。97%的野生的龜苗都能安全過冬,可是不管烏龜價值高低,它也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既然養了它,就要對它的生命負責。即使是1%的風險我們也不想冒,再說小龜苗冬眠意義不大。那麼烏龜冬天怎麼養?氣溫降至13℃以下時,龜龜便開始進入冬眠,這個時候儘量就不要區移動它。
  • 誰說廣東沒有冬天?60年最冷冬天預言成真?網友:大家一起冷!
    關於氣候方面大家聊得最多的就是全球氣候變暖,這也是一個事實,氣候變暖對全球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威脅,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感受,就是現在的冬天不如以前那麼冷了,像我們這裡冬天冷的時間就非常短了,還記得小時候霜凍期就達到了一兩個月以上,現在出現霜凍的次數已經變得比較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