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的溫厚勝每天抱紅軍老母親羅自鏞散步一公裡多路,4000多天,早晚兩趟,在這顫巍巍的一個多小時裡,他為母親唱革命老歌、講革命故事……
他的孝心不僅感染了家人,還感染了附近鄰裡、居民。近日,溫厚勝入選9、10月「重慶好人」榜,在他和他母親背後,還有哪些感人故事?
風雨無阻帶母親散步11年
溫後勝頭髮已經花白,腰板卻筆直,唱起歌來也聲如洪鐘。他會給母親唱《東方紅》,而母親會在兒子的背上,用指尖輕輕打著拍子。
「母親出生於1919年,17歲時參加紅軍,現在紅軍紀念章都還擺在家裡最顯眼的位置。她曾在淮海戰役、太原戰役中從事醫療救護和後勤保障工作。」溫厚勝表示,那段歲月,是母親最難忘、最深刻的年輕時光。因此,她喜歡聽他唱革命歌曲,而他就一遍遍的為她唱。
據了解,羅自鏞隨著年歲增長,各項身體機能退化明顯。「母親90歲生病後,就自己走不得路了,一開始我是扶著她走,她最重的時候,體重還有120多斤,還能和我一起唱歌。」溫後勝回憶道,後來有點扶不動了,他就做了根背帶,掛著她走。從扶到掛背帶,走了7年。
現在,只能抱著走,這一走,又走了近4年。
他們每天都出門,下雨也不例外,在樓下避雨的長廊裡走。
每日為母親洗腳按摩
十年前,羅自鏞椎間盤突出,從腰到腳尖的劇烈疼痛令她躺在床上苦苦哀嚎。
「我多年前其實也有椎間盤突出,那時,我是自己用做的牽引器治好的。」於是,為減輕母親的痛苦,曾經是重慶大學學機械出身的溫厚勝,一頭鑽進了牽引器的製作改良中。
第一代牽引器吊的重物是石頭,第二代是磚頭,後來滾輪變成現在的不鏽鋼滑輪,重量固定在15斤。
「現在這個牽引器是第四代了,如今母親身體不錯,它功不可沒。」溫厚勝驕傲的說,除了製作牽引器,他還要每天給母親洗腳泡腳半個小時,按摩20分鐘,從脊椎到兩肋再到背部。
另外,10多年前,為了方便帶母親出去玩,60來歲的溫厚勝還執意去考了駕照,考了兩三次才拿到。平時,他在母親房間單獨裝上溫度計,溫度高於25攝氏度開空調,低於22攝氏度開暖風機。
三伏天裡,他貼心擺放好電風扇,或者開上空調,讓老人睡得安穩;到了冬天,他就會給老人鋪上電熱毯,灌上幾個暖水壺,放在老人的手邊、腳邊。為了防止母親患老年痴呆,他每天抽時間陪母親畫畫、摺紙、聽音樂、看電視……
母親大小便失禁多年家裡卻無異味
提到對母親的照顧,溫厚勝表示,自己的妻子也功不可沒。
「40多年來,我妻子沒讓母親買過一次菜,提過一次米。母親行動不便後,她跟我說,你一定要盡心盡力把母親照顧好,家裡的事不用擔心,我會做好,不給你負擔。」溫厚勝說,因為妻子的體貼和孝心,母親已大小便失禁多年,但房間裡從不曾有過一絲異味兒。
沒有味道的房間背後,是有人做了「有味道「的工作。
有一次,羅自鏞10天未排便,溫後勝買來開塞露,為母親摳便,弄髒的衣褲,溫後勝的妻子、兒媳立刻利索地拿走洗掉。
孝心會感染人,如今,溫家四世同堂,家裡的孩子都很孝順。
「我兒子有時候會和我爭著推母親出門散步,大孫孫有空會來給祖祖拉二胡,小孫孫兩歲,也經常摸祖祖的臉和手,和她非常親熱。」溫厚勝說,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會變老,看到一家人都盡孝,他感到非常欣慰。
而社區裡的鄰裡居民,也很受感動,為他的孝道點讚。
「我希望能一直陪著她,陪她幸福的走完人生裡程,每天帶她散步,給她唱歌,給她講故事,就像她小時候對我那樣。」溫厚勝說,希望每一位老人,都有這樣一個幸福結局。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範聖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