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67歲老人患帕金森14年 裝上腦起搏器重新站起來了
齊魯晚報青島12月4日訊(記者劉騰騰)年近七旬的老人患有帕金森病長達14年,連吃飯都不能自理,一個月前,老人在齊魯醫院(青島)進行了腦起搏器植入手術,成為青島市「帕金森病特材救助新增項目」的首例受益患者。現在,老人終於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
12月1日,在齊魯醫院(青島)神經外科病房,監測醫師張紅英手拿程控儀,平放在患者王老漢植入脈衝發生器位置的皮膚外,對植入開機的腦起搏器進行了頻率和電壓調整。一條條指令通過信號傳送到脈衝發生器中,調節著電刺激的強度,張紅英一邊調整參數,一邊詢問王老漢的感受,不斷對其肢體的活動進行測試,隨時記錄數值。隨著參數的調整,王老漢的身體發生了明顯變化:原本不斷抖動的左手安靜了下來,僵硬的胳膊變得柔軟,走路拖拉著的雙腿也能抬起來了。
現場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這一系列的變化都預示腦起搏器已經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患者的老伴和兒女最為開心,看到父親終於能像14年前一樣正常行走,王老漢的女兒甚至哽咽了。
今年67歲的青島市民王老漢患帕金森病已經有14年,王老漢的老伴回憶說,兒女們工作忙,照料王老漢的重任就落在了自己的肩上。然而,隨著王老漢病情的加重,藥也越吃越多,每個月僅吃藥一項就要花費近千元,起初效果良好,逐漸出現療效減弱情況,同時伴有便秘、失眠、心情抑鬱等問題。
今年10月,由青島市社會保險事業局聯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共同建立的帕金森病診療中心落戶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同日啟動「帕金森病特材救助項目」:每年有150位符合條件的手術患者,可以獲得特材70%的報銷比例。
在得知這一補助政策後,王老漢的家人率先和醫生聯繫進行了評估。「一開始打算6月份給我父親做手術,後來聽說有特材救助項目,就等到10月份成了第一個享受這項政策的,算下來自己總共花了三萬多元。」王老漢的女兒說。
據了解,自今年10月份「帕金森病特材救助項目」啟動後,青島市社會保險事業局每年定額救助150例島城帕金森病患者,患者進行腦起搏器手術,70%的費用由政府負擔,其他的醫療費用還能根據青島的醫保政策繼續報銷,這大大減輕了帕金森病患者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