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訊網 • 2020-11-19 11:14:52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種以「抖、僵、慢、走不穩」為主要症狀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多發生於55歲之後的中老年人。隨著人口老齡化及帕金森病年輕化趨勢,帕金森病患者的數量越來越多。
《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強調「早診斷、早治療」的用藥原則,提出了「全面綜合治療」的理念,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運動療法、心理疏導及照料護理等。
其中藥物治療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基本治療手段,但藥物治療數年後效果會明顯下降,並出現副作用,此時可以採取(DBS)腦深部電刺激手術,也稱腦起搏器治療,比起傳統的手術,DBS療法具備「微創、可調、可逆、安全」的特點,是藥物蜜月期過後,帕金森病手術治療的首選療法。
腦起搏器治療帕金森有兩位河南患者就在剛過去不久的中秋國慶雙節假期中,前往南陽市中心醫院進行腦起搏器治療帕金森李阿姨四肢禁止性震顫6年餘,早期每日服用3次1/4片美多芭,症狀明顯得到緩解。隨著病程進展,李阿姨服用藥物後症狀控制欠佳,近半年來運動遲緩加重,出現行走拖曳、邁步及轉向困難,多汗的症狀,生活自理能力大大降低。家屬了解到腦起搏器治療帕金森病,便帶著李阿姨來到南陽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就診。另一位患者
同樣因為病程進展,患病8年的劉阿姨,用藥量增加但效果欠佳。3年以來症狀加重,遠遠就能看到劉阿姨駝背嚴重,無法直立,為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劉阿姨一家希望儘早進行腦起搏器治療,害怕任由病情發展下去會到生活無法自理的地步。
趁假期,兩位阿姨在家屬的陪伴下,在南陽市中心醫院進行了嚴格的術前評估,結合顱腦核磁共振檢查、全身檢查及精神認知功能測評、美多芭衝擊試驗等結果,最終得以確定他們都適合DBS手術治療,兩家人均選擇植入景昱無線遠程腦起搏器,周國平主任團隊為兩位阿姨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
腦起搏器治療具有可逆、可調節的特點,安全性較高。雖然是微創手術,但對於電極植入的精準度要求很高,是影響術後療效的最大原因。周國平主任團隊根據影像學檢查數據,結合頭架坐標,利用精密的手術計劃系統進行神經核團具體位置的坐標計算,兩場手術都順利結束。
由於植入精準,數日後的開機效果令人驚喜,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兩位阿姨的術前術後對比吧
劉阿姨術前術後對比
李阿姨術前術後對比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