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景昱醫療腦起搏器助力帕金森病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2020-12-06 硬派科技

喜訊!景昱醫療腦起搏器助力帕金森病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來源:財訊網 2020-11-19 11:14:52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種以「抖、僵、慢、走不穩」為主要症狀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多發生於55歲之後的中老年人。隨著人口老齡化及帕金森病年輕化趨勢,帕金森病患者的數量越來越多。

《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強調「早診斷、早治療」的用藥原則,提出了「全面綜合治療」的理念,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運動療法、心理疏導及照料護理等。

其中藥物治療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基本治療手段,但藥物治療數年後效果會明顯下降,並出現副作用,此時可以採取(DBS)腦深部電刺激手術,也稱腦起搏器治療,比起傳統的手術,DBS療法具備「微創、可調、可逆、安全」的特點,是藥物蜜月期過後,帕金森病手術治療的首選療法。

腦起搏器治療帕金森有兩位河南患者就在剛過去不久的中秋國慶雙節假期中,前往南陽市中心醫院進行腦起搏器治療帕金森李阿姨四肢禁止性震顫6年餘,早期每日服用3次1/4片美多芭,症狀明顯得到緩解。隨著病程進展,李阿姨服用藥物後症狀控制欠佳,近半年來運動遲緩加重,出現行走拖曳、邁步及轉向困難,多汗的症狀,生活自理能力大大降低。家屬了解到腦起搏器治療帕金森病,便帶著李阿姨來到南陽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就診。另一位患者

同樣因為病程進展,患病8年的劉阿姨,用藥量增加但效果欠佳。3年以來症狀加重,遠遠就能看到劉阿姨駝背嚴重,無法直立,為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劉阿姨一家希望儘早進行腦起搏器治療,害怕任由病情發展下去會到生活無法自理的地步。

趁假期,兩位阿姨在家屬的陪伴下,在南陽市中心醫院進行了嚴格的術前評估,結合顱腦核磁共振檢查、全身檢查及精神認知功能測評、美多芭衝擊試驗等結果,最終得以確定他們都適合DBS手術治療,兩家人均選擇植入景昱無線遠程腦起搏器,周國平主任團隊為兩位阿姨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

腦起搏器治療具有可逆、可調節的特點,安全性較高。雖然是微創手術,但對於電極植入的精準度要求很高,是影響術後療效的最大原因。周國平主任團隊根據影像學檢查數據,結合頭架坐標,利用精密的手術計劃系統進行神經核團具體位置的坐標計算,兩場手術都順利結束。

由於植入精準,數日後的開機效果令人驚喜,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兩位阿姨的術前術後對比吧

劉阿姨術前術後對比

李阿姨術前術後對比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醫生巧裝「腦起搏器」 讓70歲帕金森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馬遙遙)70歲老人受帕金森病困擾6年多,近段時間症狀加重,藥物已難以控制,經常手舞足蹈,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10月18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為她裝上了「腦起搏器」,老人不久就將回歸正常生活。王璐主任為患者安裝「腦起搏器」。
  • 機器人當助手精準植入腦「起搏器」 帕金森患者裝上後不抖了
    欒國明教授介紹,每位帕金森患者在發病後起始有一個很好的藥物治療時機,稱為藥物治療帕金森病的「蜜月期」,患者患病早期服用較少種類和較小劑量的藥物即可獲得良好效果,正常的工作、生活不受影響。但隨著帕金森病情的進展、長期服藥產生的耐藥性,及藥物劑量加大後產生的副作用等,患者常不能耐受藥物的治療,甚至服藥後的副作用甚至比疾病本身的症狀更難受。
  • 眾志成城 2020關愛帕金森病患者公益活動啟動
    考慮到受疫情影響很多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和家庭生活困難情況,主辦方表示只要通過官方電話4001122987報名,經此次公益活動主辦方遴選的患者將獲得下列權益:1.有2名帕金森病患者全部免費植入腦起搏器,獲得下列權益:免費提供腦起搏器系統+免費會診+免手術費+免住院費+免費遠程程控1年2.有3名帕金森病患者植入腦起搏器,獲得下列權益:
  • 帕金森患者的福音?探秘腦深部電刺激術DBS(下)|醫療產品技術專欄
    品馳是專業從事腦起搏器、迷走神經刺激器、脊髓刺激器、骶神經刺激器等系列化神經調控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為廣大帕金森病、癲癇、疼痛、尿失禁等功能神經疾病患者提供先進的治療手段。是目前國內腦起搏器行業的先行者,也是國內研發和生產DBS刺激系統具有代表性的公司。
  • 患帕金森6年經常手舞足蹈 裝上腦起搏器後婆婆不顫了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馬遙遙)七旬婆婆受帕金森病困擾6年多,近段時間症狀加重,藥物已難以控制,經常手舞足蹈,嚴重影響生活。日前,武漢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團隊為她裝上了「腦起搏器」。昨日,記者了解到,待一個月後腦起搏器開機,婆婆將回歸正常生活。
  • 青島67歲老人患帕金森14年 裝上腦起搏器重新站起來了
    原標題:青島67歲老人患帕金森14年 裝上腦起搏器重新站起來了齊魯晚報青島12月4日訊(記者劉騰騰)年近七旬的老人患有帕金森病長達14年,連吃飯都不能自理,一個月前,老人在齊魯醫院(青島)進行了腦起搏器植入手術,成為青島市「帕金森病特材救助新增項目」的首例受益患者。現在,老人終於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
  • 帕金森患者要做腦起搏器,到底是做單側好,還是雙側好?
    帕金森患者早期起病大多數為單側肢體出現症狀,如一側肢體的震顫或僵硬,但隨著病情進展,最後基本都會進展為雙側受累,即一側症狀明顯,另一側症狀輕微。當前,選擇手術的患者大部分為病程較長,藥物效果下降的患者,這樣的患者病程一般都在5年以上,症狀基本都為雙側,所以大部分患者會選擇雙側治療。另外,病史超過5年的患者,即使就醫時症狀輕微的一側對患者日常生活影響不大,醫生也建議患者做雙側腦起搏器治療,因為帕金森病的症狀是不斷進展的。
  • 帕金森病治療莫錯過最佳時機—新聞—科學網
    但隨著現在治療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病人通過藥物或者手術是可以維持比較好的生活質量,再結合其他輔助康復相結合的治療方法,患者便可以大大緩解症狀,同時也不影響患者獨立生活,且保持較好的生活質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腦起搏器在帕金森病外科治療領域應用為患者帶來一絲曙光。
  • 越來越多帕金森患者受益
    目前,國產和進口的腦起搏器已納入省市醫保,緩解了患者及家屬的經濟負擔,讓越來越多帕金森患者受益。    「國內權威機構統計,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發病率為1.7%。據此推算,目前國內帕金森病患者已超過300萬名,雲南有超過10萬名帕金森病患者。」昆醫大附二院神經外科二病區主任醫師趙寧輝說,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導致患者逐漸喪失自主行動能力。
  • 前沿 | 腦起搏器之父將啟動近紅外光照射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
    神外前沿訊,據公開報導,在近期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舉行上,神經外科專家、「腦起搏器」之父Alim Louis Benabid教授,介紹了帕金森病最新療法——近紅外光照射。據了解,雖然DBS(腦深部電刺激)是迄今為止治療帕金森病非常有效的手術方法,但患者神經退行性的變化過程沒有停止,仍屬於對症治療呢。作為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經元的退化死亡將隨著時間推移而惡化,且不可逆轉,震顫就是最顯著的表現。
  • 得了帕金森病,就活不久了?一個病人的真實經歷告訴你答案!
    黃宏並不是個例,據悉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自2006年以來,與國際接軌,腦深部電刺激術已開展超過500餘側,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劉金龍教授介紹,帕金森患者在度過藥物的「蜜月期」後,還可寄望於有「腦起搏器」之稱的腦深部電刺激術(DBS)的治療,從以前局麻方式現在可用全麻電生理監測下進行手術,避免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緊張不安的情緒
  • 【六院新聞】我院神經外科成功開展腦起搏器植入手術 為帕金森病...
    > 近日,市六醫院神經外科為帕金森病患者張先生在裝上了腦起搏器,在術後一個月後腦起搏器開機,「太好了,四肢活動變得靈便了,感覺自己的人生像重啟開機了一樣
  • JMT-治療帕金森病——DBS療法(腦起搏器)|脈衝發生器|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性退行性疾病,因為大腦黑質細胞數量衰減,神經遞質紊亂,神經信號傳導異常,導致帕金森各種症狀的發生。腦起搏器是腦深部電刺激療法(DBS)的俗稱,它通過植入大腦中的電極,發放弱電脈衝,刺激腦內控制運動的相關神經核團,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狀的異常腦神經信號,從而消除帕金森病的症狀,使病人恢復原有活動能力和自理能力。
  • 科學家揭示腦深部電刺激治療帕金森病的關鍵機制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郭穎)中國科學家領銜的一支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揭示了腦深部電刺激治療帕金森病的關鍵機制,為開發帕金森病新療法、進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供參考。腦深部電刺激療法,又稱腦起搏器,通過植入大腦中的電極可以直接調控大腦不同的功能網絡,在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類疾病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能有效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症狀。
  • 帕金森病患者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那按照這個邏輯,是不是就意味著飲食對帕金森病患者不重要?想怎麼吃就怎麼吃?並不是!!雖然飲食不能直接對帕金森病的症狀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但我們可以在維持帕金森病患者較佳營養和身體狀況的前提下,通過調整飲食,使藥物治療達到更好的效果。帕金森病患者吃什麼?
  • 影像「新」技術有助於早期診斷帕金森病 新藥物或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一、核醫學影像「新」技術可檢測腦多巴胺水平,有助於早期診斷   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帕金森病可延緩疾病的進展,但由於帕金森病早期症狀不一定十分典型,以及對抗帕金森病藥物治療可能不敏感,帕金森病患者容易被誤診為腦梗塞、焦慮症等其它疾病。
  • 帕金森病可控 華西醫院專家:治療是關鍵
    什麼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症有哪些?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由於腦內黑質部位出現了急劇結構退化,不能產生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而使腦部指揮肌肉活動的能力受到限制。帕金森病目前已經成為繼心腦血管病,腫瘤之後的中老年第三大「殺手」,越來越多的臨床實踐表明,帕金森病有年輕化的發病趨勢。
  • 清華和哈佛兩個團隊在腦深部電刺激治療帕金森病的機制研究上取得...
    清華新聞網10月9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李路明課題組與哈佛大學醫學院劉河生課題組合作,利用最新研製的3.0T磁共振兼容的腦起搏器,報導了帕金森病患者在長期腦起搏器刺激下的功能磁共振影像分析結果。
  • 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遠嗎?
    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將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     原標題: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遠嗎?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組建湖北省首個帕金森病MDT團隊
    楚天都市報7月23日訊(記者 晏雯 通訊員 鄒亞琴)逾百項的術前測評、100多道手術程序、在米粒大小的丘腦神經核團組織內精準植入刺激電極、從上萬種組合方案中挑選最佳的術後程控模式……這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組建的湖北省首個帕金森病MDT團隊對待每一位適合植入腦起搏器的帕金森病患者必經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