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 2020關愛帕金森病患者公益活動啟動

2020-11-29 中國周刊

   專業醫學界齊聚助陣公益

 3月18日,由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醫諾千金醫療專項公益基金髮起的「關愛帕金森病患者」公益活動正式啟動。據了解,該活動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張建國、馮濤、孟凡剛、馬惠姿教授團隊,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郭毅、王含教授團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伊志強、陳靜教授團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馬長城、劉娜教授團隊,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神經調控聯盟等中國著名帕金森病專家團隊共同發起。

考慮到受疫情影響很多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和家庭生活困難情況,主辦方表示只要通過官方電話4001122987報名,經此次公益活動主辦方遴選的患者將獲得下列權益:

1.有2名帕金森病患者全部免費植入腦起搏器,獲得下列權益:

免費提供腦起搏器系統+免費會診+免手術費+免住院費+免費遠程程控1年

2.有3名帕金森病患者植入腦起搏器,獲得下列權益:

免費提供腦起搏器系統+免費會診+免費遠程程控1年

3.有30名帕金森病患者獲得下列權益:

免費會診+免費遠程程控半年

專家組成員

本次公益活動由中國著名帕金森病專家團隊提供植入腦起搏器相關的醫療服務,包括術前評估、手術植入腦起搏器、術後程控和藥物治療等醫療過程。

由中國領先的腦起搏器研發和製造企業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免費提供腦起搏器。

投票入選 公益基金兜底住院費用

主辦方表示,只要是符合如下要求的患者可以自願報名,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醫諾千金公益基金」提供帕金森病患者植入腦起搏器相關的其他醫療費用,包括住院費、手術費等,報名時間為2020年3月18日—3月28日,由此次公益活動主辦方初步篩選符合要求的報名者。報名的帕金森病患者,需提供必要的醫療資料和家庭生活困難相關證明。

1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診斷明確

2病情嚴重(包括療效減退、異動症、嚴重震顫和凍結步態等)

3服藥療效不理想或者有嚴重不良反應

4家庭生活困難,可提供相關證明

本次公益活動通過投票方式遴選擬受資助的帕金森病患者,投票遴選過程依次包括下列三個步驟:

1.公眾投票

微信公眾號「帕金森病專科醫師」將公布報名的帕金森病患者情況(無個人身份信息),由廣大帕金森病患者、家屬、醫務人員及關心帕金森病患者的公眾進行投票。公眾投票擬遴選的帕金森病患者不少於100名。

2.由報名的帕金森病患者投票

對於公眾投票排名靠前的帕金森病患者,由報名的帕金森病患者進行相互投票遴選,遴選出的帕金森病患者不少於60名。

3.公益委員會投票

主辦方擬於4月初,在京舉辦「迎接世界帕金森病日,關愛帕金森病患者公益活動」,將由來自全國各地的帕金森病患者代表、全國著名帕金森病專科醫師團隊、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專家、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代表、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醫諾千金公益基金代表等組成的委員會,共同遴選出獲得公益救助資格、免費植入腦起搏器的帕金森病患者。

經過上述公益活動篩選出的帕金森病患者,經主辦方確認後,在發起本次公益活動的全國著名醫院住院,進行專業醫療評估、術前準備,符合植入腦起搏器醫療要求的患者接受植入腦起搏器手術。


來源:中訊財經網

聲明:

1、中國周刊網所有自採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責任編輯:楊文博

相關焦點

  • 滬帕金森病患者生存率高 太極拳等運動能改善病情
    【新民網·最新報導】調查顯示,上海帕金森病患者的生存率和健康人群無明顯差異,而儘早發現疾病,在藥物或手術治療的同時,科學合理進行健康管理,能切實改善帕金森患者的愈後。在第20個世界帕金森病日前夕,瑞金醫院多學科聯合於今天(4月5日)舉辦了主題為「綜合治療,品質生活」的帕金森病患者關愛活動。專家表示,太極拳等科學運動能有效抗擊帕金森病。
  • 了解你不知道的帕金森病的秘密,關愛身邊的老人
    大部分帕金森病的病例為散發病例,只有10%的患者是由於家族遺傳而患病,帕金森病無傳染性,所以不必擔心與患者接觸會有傳染風險。03理性認識帕金森病,普及你所不知道的冷知識,請關愛身邊的老年人1、帕金森病不再只是「老人病」
  • 玫瑰公益——孕產婦關愛巾幗志願服務項目啟動
    9月15日,適逢廣東省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紀念日,由市婦聯主辦、市婦女兒童福利會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支持、市婦女志願者協會承辦的「玫瑰公益——孕產婦關愛巾幗志願服務項目」(孕育生命——關愛家庭生殖健康巾幗志願服務項目)啟動並開展首場講座,這是市婦聯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於「優化生育政策,提高人口質量」戰略部署,促進婦女全面發展
  • 帕金森病患者長期僵硬對身體的危害
    帕金森病患者下肢僵直常伴有陣發性痙攣,行走時可伴有足趾痙攣並伴有疼痛。腰背部疼痛的患者常伴有屈背樣站立姿勢,當站直或躺下後,疼痛緩解;坐位背部前傾常更加明顯,伴有疼痛加劇,這反映出身體姿勢和肌肉僵直是疼痛的主要原因,還可以表現為頸肩部疼痛、頭痛、手臂酸痛。
  • 帕金森病可控 華西醫院專家:治療是關鍵
    7月30日,華西醫院神經外科開展了DBS手術大揭秘暨帕金森病患者關愛義診活動。  活動現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商慧芳教授首先講解了帕金森病的相關信息,隨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外科李鵬副教授,對治療帕金森病的DBS手術相關問題做出了全面解答。現場的帕金森病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也對教授們提出了關於疾病的問題。最後,教授們在活動現場開展義診活動,和病患面對面普及知識,解疑答惑。
  • 【健康貼士】2020年老年健康周 | 如何預防帕金森病?
    【健康貼士】2020年老年健康周 | 如何預防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患者主要出現運動症狀,動作緩慢是最關鍵的表現,患者可以感覺到刷牙、打雞蛋、擀餃子皮等精細動作不靈活,走路時手臂不會自如擺動,寫字變小,表情變得平淡等。
  • 帕金森病藥物治療的啟動:When?Why?How?丨臨床「藥」點
    帕金森病藥物治療的啟動:When?Why?How?研究結果表明,運動波動和運動障礙與左旋多巴治療的持續時間無關,而是與疾病持續時間增加和左旋多巴每日劑量增加有關。因此,延遲左旋多巴不一定能獲得額外的無運動障礙時間,而且這種延遲可能會因為早期無治療導致更多的殘疾。
  • 家有帕金森病患者,居家照護記住六要點
    不僅如此,帕金森病患者正趨於年輕化,「遺傳早髮型帕金森病」、「青少年帕金森病」佔到患者總人數的10%,未來帕金森病的防治工作形勢將非常嚴峻。 帕金森病患者通常需要終身治療,且治療需要有個體化的指導。神經醫生會根據患者對治療的反應不斷調整方案,在治療循序漸進的同時,還要避免藥物產生副作用。
  • 臨沂打造帕金森病 「旗艦智慧醫院」
    記者從臨沂衛計委獲悉,臨沂帕金森協會聯合濟南腦科科醫院神經外科開展了腦立體定向手術,為越來越多的帕金森病患者創造了生命奇蹟,曾經被困在輪椅上的他們獲得了新生。為此,臨沂市也將聯合濟南腦科醫院開展帕金森多學科、異地聯合診療模式,打造臨沂市首個帕金森病治療的 "旗艦智慧醫院 "。四年前,52歲的楊喜豔大叔得了一種怪病,左手沒勁兒,不能幹活。
  • 帕金森病患者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那按照這個邏輯,是不是就意味著飲食對帕金森病患者不重要?想怎麼吃就怎麼吃?並不是!!雖然飲食不能直接對帕金森病的症狀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但我們可以在維持帕金森病患者較佳營養和身體狀況的前提下,通過調整飲食,使藥物治療達到更好的效果。帕金森病患者吃什麼?
  • 國內首個「10.10乾眼關愛日」活動正式啟動愛爾眼科重磅發布《國人...
    經數據統計,目前我國乾眼患者約有3.6億人,乾眼成為繼近視眼之後又一國民眼健康問題。10月10日,由愛爾眼科發起的國內首個「10.10乾眼關愛日」活動在北京正式啟動。啟動會現場,愛爾眼科角膜病研究所重磅發布了《國人乾眼多中心大數據報告》(下稱《報告》)。
  • 帕金森病在冬季發病或加重,往往有這些特徵,不可忽視
    氣溫降低,有些帕金森病患者震顫加重,身體更加僵硬,抬腿行走等日常活動更加困難。為了維持或改善帕金森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在進行治療的同時,配合進行康復鍛鍊,做好日常護理是有必要的。為什麼帕金森病在冬季會加重?
  • 世界帕金森病日 | 遠離顫抖,不要「帕」
    2020年4月11日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題為「抗疫抗帕,你我同行」看過電影《瘋狂動物城》的童鞋們都對那隻叫「閃電」的樹懶印象深刻總是慢半拍的動作讓人忍俊不禁
  • 通過機器學習發現帕金森病患者治療的新穎方法
    打開APP 通過機器學習發現帕金森病患者治療的新穎方法 教育新聞網 發表於 2020-04-26 11:31:58 (文章來源:教育新聞網) 帕金森氏病(PD)的標誌之一就是震顫。
  • 帕金森病晚期都有哪些症狀表現,會影響壽命嗎,能活多久?
    第二,就會出現情緒改變,很多帕金森氏病患者在後期,他會出現淡漠,情緒低沉,反應遲鈍,然後自制力比較差的情況,另外有些患者會缺乏自信,悲觀厭世,甚至有一部分患者,出現敏感多疑、充滿猜忌、焦慮、恐懼,還有容易積熱等不良情緒,少部分出現陣發性衝動,攻擊性行為。另外帕金森氏病後期,由於營養功能有障礙,包括他出現進食機能障礙,可能會出現消瘦的情況。
  • 約50%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會抑鬱,如何治療?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它對患者的影響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影響患者的運動能力,典型的臨床表現包括靜止性震顫、肌僵直、運動遲緩和姿勢平衡障礙,即帕金森病的「四主徵」。另一方面得影響是對患者的情緒、認知功能等的影響。
  • 帕金森病趨於年輕化 40歲以下患者比率高達10%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昨日特別邀請患者、家屬,通過視頻與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帕金森患者進行互動交流。據專家介紹,目前帕金森病年輕化趨勢明顯,40歲以下患者已佔到10%左右。
  • 帕金森病患者哪些康復鍛鍊需要堅持做?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由於患者腦內黑質結構中多巴胺能神經元退化,無法生成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導致患者逐漸出現一系列運動及非運動症狀。疾病早期,患者往往出現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肉強直等症狀;隨著病情發展,將出現認知障礙、幻覺、抑鬱、焦慮等。此外,帕金森病還可造成嗅覺減退、吞咽障礙及睡眠障礙等多種問題。
  • 一次治療,3年後仍持續改善患者症狀,帕金森病基因療法長期臨床結果...
    在15名接受1次基因療法治療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中,14名患者在接受治療3年之後,仍然經歷疾病分級方面的改善。NBIb-1817不但能夠持續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而且降低患者口服藥物的需求。這款在研基因療法在2018年已經完成關鍵性臨床試驗的首例患者給藥,然而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這一關鍵性臨床試驗的患者註冊暫時停止。
  • 帕金森是老年痴呆嗎?帕金森「招手」時,或有這些反應
    帕金森病是一種典型的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常見於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據統計,我國有超過300萬帕金森病人,每年更是新增超過10萬病友。但是,大眾對帕金森病的了解程度依然非常低,常將帕金森病與老年痴呆混淆。帕金森是老年痴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