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才會得病?了解你不知道的帕金森病的秘密,關愛身邊的老人

2020-12-04 王玲養生說

導語:帕金森病,也被稱為「老年人的殺手」,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的一大疾病,但很多人對帕金森病卻並不了解。據統計,6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發病率大約在1.8%左右,70歲以上發病率高達3%-6%,而且發病人數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是不是有這樣的一種認知?越聰明的人越容易得這種病。知名數學家陳景潤、著名作家巴金、一代偉人鄧小平、拳王阿里等都患有帕金森病,這也不全無道理,可能與用腦過度和工作壓力相關。帕金森病還有很多的秘密值得我們去探究。

01帕金森病你真的了解嗎?請從認識它開始,一起走進帕金森病的世界

1、什麼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又叫「"震顫麻痺」,是僅次於阿爾茲海默病的老年人的第二大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是人體大腦中出現了一個叫中腦的黑質,黑質細胞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病變,多巴胺分泌量減少,從而引發一系列臨床症狀的疾病。患者大多呈現面部表情僵硬,也就是撲克臉、面具臉的狀態,靜止的時候手部會不由自主地顫抖,肢體行動會變得遲緩笨拙。

這種病在老年人群體中較為常見,平均發病年齡大約在60歲左右,40歲以下的青年較為少見。大部分帕金森病的病例為散發病例,只有10%的患者是由於家族遺傳而患病,帕金森病無傳染性,所以不必擔心與患者接觸會有染風險

2、帕金森病的成因

帕金森病的患病原因暫時還沒有明確的科學認定,但是專家普遍認為其與環境因子和遺傳因子有關。帕金森病的家族遺傳性較大,帕金森病在一些家族中呈集中現象。且如果工作中長期與特定農藥接觸,或是頭部有嚴重外傷的人患病風險也會提升。

同時,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抽菸、吸毒、酗酒、過量飲用咖啡等都會增加患病風險。日常容易焦慮、抑鬱,長期情緒不佳也容易增大患病機率。

3、帕金森病的診斷

目前,暫時沒有準確有效的檢驗方法可以100%認定帕金森病,大多依賴過往病史和神經學檢查來對其進行診斷,腦部造影可以對其他症狀相似的疾病行排除。通過CT、核磁共振來對患者腦部進行檢查,通過PET和SPECT等放射顯影技術對患者的基底核多巴胺功能行檢測,診斷是否患有帕金森病。

02帕金森病患者有哪些症狀?了解患者的症狀表現,才能更好給予治療

1、運動症狀

首先,帕金森病患者在肢體運動方面表現較為明顯,存在運動和協調障礙,包括肢體僵硬、雙手顫抖、行為異常、行動遲緩、面部表情缺失等。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跌倒,或是發生骨折、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症狀。

顫抖是帕金森病最為普遍的症狀,時常會感覺身體麻木、後背乏力、身體前傾,連想要直起腰都感覺很困難,走路時會常伴有小碎步,而且越走越快,甚至往前衝不能及時停下來。要注意,這並不是腰肌勞損和頸椎病的問題,而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狀。患者行走時一條腿仿佛粘在地面上,抬腿高低不一致,擺臂姿勢異常,還請家人要多多留意老人的行為舉止

2、神經性精神疾病

帕金森病會不同程度地導致神經性疾病,患者可能會出現言語混亂、認知能力下降、情緒難以控制、不會自主思考等症狀。患者不會自主計劃事情,缺乏認知彈性,工作能力欠缺以及注意力和記憶力都逐漸下降。帕金森病患者失智的風險大約是普通人的3-6倍之多,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跟著提升。

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對藥物會產生極強的依賴性,甚至引發暴飲暴食、性慾旺盛和嗜賭成癮等激進行為。有4%左右的患者會產生幻覺或是妄想症,這應該與其濫用藥物使得多巴胺分泌過量有關,需要及時就醫調整用藥

3、其他症狀

帕金森病患者還會伴隨著其他不適的症狀,例如睡眠障礙、低血壓、皮膚出油、汗液分泌旺盛、大小便失禁、便秘、乾眼症、視力模糊等症狀。患者的感官也會逐漸退化,嗅覺、痛覺的敏感性逐漸退化。帕金森病患者的自主神經系統遭到破壞,且長期服用藥物會對身體產生副作用,造成患者極度不舒服並對其身體健產生其他危害。

03理性認識帕金森病,普及你所不知道的冷知識,請關愛身邊的老年人

1、帕金森病不再只是「老人病」

帕金森病看似與年輕人沒什麼關係,但令人驚訝的是,據統計,我國的帕金森病患者大約超過200萬人次,約佔全球總數的1/2。近年來,帕金森病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約佔患病總人數的10%,不少青少年患者也都出現了肌肉僵硬、肢體顫抖、行動遲緩等症狀,給其美好的未來生活蒙上陰影,年輕人已經是一個不可忽略的發病群體。

2、帕金森病不影響壽命

大家一定最關心的是帕金森病的惡化速度會有多快,是否會直接導致死亡?一般來說,帕金森病本身並不會直接致命,所以不會對壽命產生直接影響。而且隨著現在醫療條件變好,很多患者都可以保持一個較好的生活質量,患有帕金森病的老年人和普通老年人的壽命差不多,所以大家不用太擔心,帕金森病不是癌症。

3、帕金森病的預防和治療

所謂防患於未然」,首先老年人要保持適度的體育運動,例如廣場舞、下棋、打太極拳等,不僅有益身心還能延緩腦神經組織衰老。老人要時刻注意自身血糖、血壓和血脂的控制,防止腦動脈硬化。老人可以適當飲用茶水,豐富的茶鹼對低血脂和血液黏度有促進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在對帕金森病患者的顧方面,心理護理、用藥護理和飲食護理都極為重要。家人要在精神上給予鼓勵和安慰,增強老人戰勝疾病的信心。服藥時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時定量並且觀察服用後的反應。飲食上輔助患者進食,吃綿軟、清淡的食物,防止其出現咳嗽、窒息的危險。

結語: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是什麼人,不管你多麼有權有錢,都有可能患病。目前,暫時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完全治癒帕金森病,但是通過有效的治療還是可以提高患的生活質量,而且帕金森病患者的預期壽命與普通人的暫無明顯差異。帕金森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家人的耐心照顧與陪伴。所以,多關心自己身邊的老人,多陪伴自己的父母,歲月催人老,請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

相關焦點

  • 眾志成城 2020關愛帕金森病患者公益活動啟動
    專業醫學界齊聚助陣公益 3月18日,由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醫諾千金醫療專項公益基金髮起的「關愛帕金森病患者」公益活動正式啟動。
  • 聰明人容易得帕金森 測一測你是易感人群嘛
    說起帕金森這個老年病,北京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陳彪將其總結為「三個多」:一是聰明人得的多,二是中國人得的多,三是症狀非常多。聰明人得的多從著名作家巴金、數學家陳景潤到美國前總統杜魯門、教皇保羅二世等眾多名人都得過帕金森病,原因很可能和過度用腦有關。陳彪戲稱為越是聰明的人,越容易得這病。
  • 老人得了帕金森病,不知道怎麼辦,教你一招改善全身氣血
    帕金森是錐體外系哀弱導致的一種慢性中樞系統退行性疾病,高發於老人。這個病主要是黑質的病變導致多巴胺的生成減少,紋狀體內多巴胺含量減低導致黑質紋狀體通用多巴胺能神經的功能下降,就會令人喪失對肢體功能的控制能力。
  • 42歲女兒辭職照顧得帕金森病的母親,一個月有20天一起睡
    「我是一個42歲的普通婦女,家裡有個患帕金森的母親,母親自理能力減退得厲害,身邊離不開人照顧,我現在辭職在家,專門照看她……」我趕去蕭山,見到了母女倆,聽了她們的故事。媽媽今年70歲,患帕金森病7年了。這7年,她行動越來越慢,每天吃的藥劑量也在增加。
  • 杭州42歲女兒辭職照顧得帕金森病的媽媽 一個月有20天陪她一起睡...
    「我是一個42歲的普通婦女,家裡有個患帕金森的母親,母親自理能力減退得厲害,身邊離不開人照顧,我現在辭職在家,專門照看她……」我趕去蕭山,見到了母女倆,聽了她們的故事。媽媽今年70歲,患帕金森病7年了。
  • 「世界帕金森日」 醫生:越聰明越易得這病沒科學依據
    ■天府早報記者馮濜今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確定的每年一度的「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病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症」之後嚴重威脅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第三大殺手,我國帕金森病患者數量居世界第一,但公眾對該病認識嚴重不足,一些人認為只有老年人才會患病,但天府早報記者在昨日的採訪中了解到,也有不少年輕人患上帕金森,一位患者年僅16歲。
  • 家裡老人有帕金森病該怎麼辦?教你9個康復訓練,在家也能做
    家裡老人有帕金森病該怎麼辦?教你9個康復訓練,在家也能做 說到帕金森病 大家腦海裡都會浮現老人手抖啊抖的畫面 它有三大標誌性症狀 :
  • 帕金森病常用藥物,你都了解嗎?
    帕金森的藥物治療對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症狀起到關鍵作用。由於很多患者起初並不了解帕金森病本身,所以對是否用藥、用什麼藥、何時用藥也都不了解,甚至有一些病友錯誤的認為:藥物一旦吃上就依賴了,而且越吃越多,以後就沒辦法再控制疾病了,因此故意不用藥。
  • 和平醫院劉紅: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疾病領跑者
    當你走近神經內科才會發現,面對帕金森病人,醫護人員的心理同樣經歷著嚴峻的考驗。這是因為,如果是心血管或者別的器官的疾病,通過有效的手術或者藥物,都能很明顯地改善病人的狀況,但是治療帕金森病人很難,一是難在藥物劑量的調整,藥物的使用劑量需根據病情而逐漸調整,儘可能在平衡滿意療效和安全性的基礎上進行調整。這需要醫生長期觀察和摸索,才能保證給病人一個精準的,特定的治療方案;二是難在心理的承受。
  • 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遠嗎?
    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遠嗎?時間:2020-04-11 16: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遠嗎?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將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     原標題: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遠嗎?
  • 9個帕金森自測表現,儘早發現帕金森病症狀
    目前中國的帕金森病患者已超過200萬,並且隨著我國老年化加劇,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還在不斷上升,帕金森病不再是個陌生詞彙。但是很多患者都不能在發病初期意識到自己患上了帕金森病,主要是很多老人在出現肢體顫抖、動作緩慢的情況下首先歸咎於是年紀大的因素,沒有引起重視,那麼如何早期發現帕金森病呢?下面就是一套國際通用的帕金森篩查問卷,9個小問題,可幫助儘早發現疾病的蛛絲馬跡。1.你從椅子上起立有困難嗎?
  • 剛剛才知道!嗅覺減退和便秘可能是帕金森病最早期症狀
    帕金森病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個既陌生又可怕的字眼,一旦患了這個病,就像被判了無期徒刑。據了解,國內50歲以上的人群當中,帕金森病的發病率為1%。目前我國正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老人的數量在逐步增加,發生帕金森病這一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人也漸漸增多 。
  • 帕金森病是什麼症狀,它的危害有哪些
    在生活中,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過,一些老人走路拖著腿,手抖,面部表情僵硬,說話含糊不清,這可不是年老的原因,而是一種叫「帕金森」的病作的怪病!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痺,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 夜晚做噩夢或是帕金森病預警信號 專家提醒關注老人睡眠狀況
    西部網訊(記者 彭芬)手發抖、身體發僵、動作遲緩,這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狀,而夜間熟睡時突然亂喊亂叫,腳踢拳打,甚至騰空翻滾,也可能是帕金森病前期的預警信號。今天(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教授陳建宗提醒,要是家人夜間有以上突發性症狀,要排查提防帕金森病。
  • 分不清蘋果味和香蕉味?你可能得了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病因和症狀複雜隱匿,進展緩慢,很多患者都是在出現典型的靜止性震顫、肌強直、姿勢步態異常等運動症狀時,本人及家屬才會意識到帕金森病而就醫。而事實上,除了這些典型症狀外,如果能注意到一些「蛛絲馬跡」,帕金森病是可以做到早發現早幹預的。分不清味道可能是帕金森病在南京鼓樓醫院,醫生正在用一臺嗅覺閾值與識別測試儀對患者進行嗅覺測試。
  • 帕金森是什麼病?有什麼症狀?
    你是否還記得自己初次聽見帕金森病這一診斷時候的體驗嗎?是難過,是無可奈何,是崩潰,亦或是坦然接受?經常出現由于震顫、僵直、或行動緩慢的病人來到盧老這裡,當他們初次聽聞帕金森病的時候,最直接的反應是驚慌失措,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 帕金森病患者,除了手腳震顫外,這些早期的隱匿症狀你要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家中老人一段時間內突然出現手腳震顫的情況,一般都能夠引起家人的注意,會立即帶其去看醫生。這樣疾病可以在及時的得到一個積極有效的治療。但是,對於一些僵直性的帕金森病患者來說,尤其是老年人群體來說,這個就經常會被延誤病情,為什麼呢?
  • 帕金森病可控 華西醫院專家:治療是關鍵
    7月30日,華西醫院神經外科開展了DBS手術大揭秘暨帕金森病患者關愛義診活動。  活動現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商慧芳教授首先講解了帕金森病的相關信息,隨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外科李鵬副教授,對治療帕金森病的DBS手術相關問題做出了全面解答。現場的帕金森病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也對教授們提出了關於疾病的問題。最後,教授們在活動現場開展義診活動,和病患面對面普及知識,解疑答惑。
  • 世界帕金森病日 | 遠離顫抖,不要「帕」
    世界上近一半的帕金森病患者在中國,並且每年新發病例近10萬人。 但公眾對該病認識嚴重不足,認為顫動、走路不穩、動作慢和僵硬都是人老了以後的正常現象,造成帕金森病患者就診率很低。因此,了解帕金森病的相關信息,對帕金森病的早發現、早治療至關重要。帕金森病是啥?
  • 得了帕金森病,就活不久了?一個病人的真實經歷告訴你答案!
    看著黃宏滔滔不絕地講著自己患病歷程,你不會相信在2年前,他還因為患上帕金森導致全身止不住的顫動而鬧過自殺,他形容過去的那段時間簡直就是一場噩夢。「我是03年時就出現了帕金森的相關症狀表現了,剛開始是面部有點僵硬,慢慢的全身變得無力,運動變得遲緩,愛打的籃球也只能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