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醫院劉紅: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疾病領跑者

2020-12-04 黃河新聞網長治頻道

這是一個個有關救死扶傷、護佑生命的故事,或驚心動魄,或溫暖人心。然而,對於每天與死神賽跑的劉紅來說,每一個故事裡都裝滿了沉甸甸的責任以及對專業的專注,對生命的敬畏。

「帕金森是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一旦發生將隨著時間推移而漸進性加重,而當前治療不能阻止病情發展,更無法治癒。但有效的治療能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起自己的帕金森專業,劉紅流露出些許無奈和感慨。

圖為:工作中的劉紅

是啊,任何事情只有沉浸其中,才能有切身的體會。當你走近神經內科才會發現,面對帕金森病人,醫護人員的心理同樣經歷著嚴峻的考驗。這是因為,如果是心血管或者別的器官的疾病,通過有效的手術或者藥物,都能很明顯地改善病人的狀況,但是治療帕金森病人很難,一是難在藥物劑量的調整,藥物的使用劑量需根據病情而逐漸調整,儘可能在平衡滿意療效和安全性的基礎上進行調整。這需要醫生長期觀察和摸索,才能保證給病人一個精準的,特定的治療方案;二是難在心理的承受。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長期性的疾病,隨著病情的進展,逐漸出現劑末反應、開關現象,晚期常伴發一些認知及精神症狀,如行為異常、妄想、攪鬧家人、與以往判若兩人等,這讓家屬也苦不堪言,治療只能改善症狀而且過程漫長,這種情感上的折磨,病人要承受、家屬要承受、醫護人員同樣也在承受。

正是因為如此,劉紅不管多忙、多累,始終對病人、對家屬溫和細語,面帶微笑。她說:「家屬的關愛和照顧,是對帕金森病人最好治療,我們不僅要給病人看病,還要做好家屬的工作,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配合治療!」

專業的溫度體現在一舉一動,最能凸顯專業精神的,莫過於每天早晨的大交班。此刻,劉紅會仔細聆聽並記錄每一位新入院患者,危重患者,特殊病情患者的治療及護理,面對疑難雜症,她總是俯身聆聽、了解問題、解決問題,盡己所能,給病人最好的照顧。

「母親的病情好轉了許多。作為一名護士,當我脫下白衣變成一名患者家屬時,我很幸運來到和平醫院,選擇和平醫院。」儘管時間已經過去兩年,但河南省腫瘤醫院護士李某回憶起當初陪母親在和平醫院就診時的情況,依舊感動萬分。

那是在2018年,正在上班的李某得知母親確診患上帕金森時,焦慮、不安湧上心頭,作為女兒,她非常著急,輾轉於河南、北京等各大醫院求醫看病,但並未得到有效的治療。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聽身在陵川老家的大舅談到自己的鄰居也身患此疾,正是在和平醫院劉紅主任的診治下得到了有效改善,於是上網搜查、電話詢問,立即動身趕往和平醫院。

「其實當時心中也在懷疑,能行嗎?有希望嗎?那麼多大醫院都跑遍了還不見效果,和平醫院能行嗎?」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李某帶著母親從河南出發了。5個小時的行程,從凌晨5點半出發,到達和平醫院時已經是上午十點半。她們緊緊張張掛號,拿到號時,一看是35號,李某的心涼了半截。原來,由於上午診治人員較多,最多只能看到30號。劉紅主任了解到她們的情況後,立即寬慰到:「沒事,就算我不下班,不吃飯,也要幫你們把病看了」。李某和母親的眼睛裡蒙上了一層水霧。

診斷、分析、治療……經過門診診治,口服幾個療程的用藥後,李某母親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改善——腿部消腫了,運動遲緩較前改善。這一次「有效果」的診治,讓她們決定入院進一步治療。住院治療期間劉紅和主管醫師耐心的診查、治療,健康管理師的悉心宣教,護理人員的傾聽交流,都讓李某這個「外地人」倍感溫馨,「醫術高超、醫德高尚,唯有此能表達我們的感謝」。

圖為:工作中的劉紅

醫者的仁術,來自對專業的執著。65歲的宇某某患帕金森疊加症候群6年,患病期間,一直在和平醫院就診。2019年2月27日,新春佳節喜悅尚未淡去,宇某某病情突然惡化,呼吸、吞咽都出現困難,生命危在旦夕。這一次住院,直接進了神經內科的重症監護室。

接診的第一時間,劉紅就對病人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多系統萎縮、重度肺炎、甲型流感、頻發室性早搏、電解質紊亂、胸腔積液……情況不容樂觀。她立刻匯集所有涉及到的科室專家進行會診,給出全方位的治療方案。24小時監護,隨時調整治療方案,劉紅一次次來查看老人的病情,一次次和醫生商討老人的治療方案,一次次和護士溝通老人的護理細節。

劉紅的腳步是匆忙的,交流也是短暫的,但她溫和、平靜的聲音帶給家屬的,是安心、是踏實,是希望。經過10多天分秒必爭的生命搶奪,宇某某病情得到控制並順利出院。

對於宇某某這個老患者,劉紅說她太熟悉了,從他求診的第一天,他的三個兒子就拼盡全力為父親醫治。北京、天津、太原……能找的專家都找了,能做的檢查都做了,幾經波折,他們拿著北京301醫院的帕金森權威專家開具的診斷書和治療方案,回到和平醫院,對劉紅說:「我們找了國內權威的帕金森治療專家,和您說的一模一樣,治療方案也完全一樣!」從此,6年的時間,他們像親人一樣,攜手走過。

「病人患帕金森疊加症候群已經6年,是帕金森中進展最快、沒有特效的治療辦法,他已經跟隨我6年,這6年的治療中,我看著他從慢慢走進來,到不能行走,狀態一天天惡化,唯一能做的就是盡我所能,為他延長生命,緩解病痛!」語速極快的敘述依舊沒能掩飾自己的情感,這位每天與死神賽跑的女漢子,眼裡漸漸潮溼。

2018年8月16日凌晨三點半,來自沁源的史先生因突發意識障礙,言語不能,右肢體癱瘓來到和平醫院急診科就診。「他今年才46歲,是家裡的頂梁柱,你們一定要救救他!」史先生的妻子聲淚俱下地哀求。進入急診綠色通道,雖予以緊急靜脈溶栓治療但療效不佳,面對鮮活的生命,劉紅主任和她的團隊充分評估患者病情及血管條件後,毅然決定啟動卒中中心應急預案,進行動脈取栓治療。籤署同意書、導管室準備、麻醉醫師到位……一切都在緊張而有序的進行著。

在手術中,她們發現患者的左側頸內動脈完全閉塞,和術前的判斷一模一樣。拉出大量血栓後,患者左側頸內動脈恢復血流。手術順利完成後,所有人都長舒了一口氣,但劉紅主任仍然不敢掉以輕心,她親自查房,並再次改進治療方案,經過一周的精心治療護理,史先生終於脫離生命危險,康復出院。這是和平醫院順利完成的第一例動脈取栓術。

2019年4月5日,清明節,晚上8點。

來自壺關縣的23歲小宋,懷孕32周,在家中因發作性右側肢體活動不靈伴言語不能,急診來到和平醫院。

急診科急請產科、神經內科會診,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磁共振室、超聲診斷科一路綠色通道,最短的時間內為患者完成了檢查。頭顱核磁檢查示:左側顳葉急性腦梗死徵象,同時腦動脈核磁成像可見左側大腦中動脈狹窄。超聲檢查示:宮內孕單活胎(頭位),後壁胎盤Ⅰ°成熟。產科醫師與神經內科醫師在急診科就先終止妊娠還是先內科治療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都是從各自專業的角度最大化保障大人和孩子的安全,但他們未達成共識,怎麼辦?

劉紅主任和她的團隊立即就患者診斷、病情可能的演變及治療策略進行了分析,並果斷決策,先進行剖宮產。

4月6日,0時16分,在產科、麻醉科、手術室協同配合下,手術終於順利完成。一名2.1千克的男寶寶被立即送至新生兒科予以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等搶救治療;小宋則被送至重症醫學科,產科、神經內科、重症醫學科開始了新一輪的配合救治。

4月7日下午,小宋生命體徵平穩後,轉入了神經內科病房繼續救治。為進一步明確該患者的病因,及以後遇到此類患者,治療上該如何決策?4月10日,劉紅主任再次組織多學科疑難病例討論,通過積極的討論進一步明確了該患者的診療思路,為下一步治療指明了方向。在正確果斷的決策及治療下,該患者最終好轉出院,並未遺留後遺症。

專家名片

劉紅,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天津醫科大學神經病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

多年來一直從事神經內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具有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豐富的臨床經驗,能熟練診治神經內科各類疾病,尤其擅長帕金森及運動障礙性疾病、腦血管病及神經重症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曾師從我國著名的帕金森及運動障礙性疾病專家張本恕教授,已獲得「中國帕金森病合作研究組」相關臨床試驗研究資質。先後主持和參與省級和院級科研項目。在《中華神經科雜誌》、《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Ann Nucl Med》、《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等國內外雜誌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8篇論文被SCI雜誌收錄。

目前任山西省醫師學會帕金森及運動障礙性疾病委員會常委,山西省醫學會第十屆神經病學專業委員會帕金森及運動障礙學組副組長。2009年劉紅主任牽頭成立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疾病專病門診,在神經內科組建了一支具有開拓、創新、團結、協作的傑出的專業團隊。劉紅主任帶領帕金森團隊為每位帕金森病患者建立醫療檔案,詳細記錄病人就診的情況,進行系統評估,綜合考慮患者的疾病特點和嚴重程度、有無認知障礙、發病年齡、就業狀況、有無共病、藥物可能的副作用、患者的意願、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並長期跟蹤,並建立微信群隨時為帕金森及運動障礙性疾病患者提供診斷、治療、康復及生活等方面的科學的指導和幫助,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通過不懈努力2018年4月我院「帕金森專病門診」已成為除山西省會城市之外唯一入選「中國帕金森病門診地圖」的門診,並加入中國帕金森聯盟,10幾年來已有將近600名帕金森病獲益,其中1/5的患者為河南、臨汾等市外患者慕名求醫,並獲得了滿意的診治效果。(來源:上黨晚報 記者馮波)

相關焦點

  • 【襄陽晚報】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辦「帕金森病診斷和治療新進展...
    來自國內帕金森病領域的專家齊聚襄陽,就帕金森病的診斷、治療、康復、護理等作專題報告。全市及各縣(市、區)的100餘位神經內科及相關專業的醫護人員參加論壇,深入學習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疾病的診斷及治療。論壇上,襄陽市帕金森病診治聯盟成立。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廉凱為聯盟單位授牌並致辭。
  • 出現帕金森症狀就是帕金森病?並不是,很多疾病都會導致該症狀
    導語:很多人都很容易把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症候群搞混,實際上,這兩者並不是同一種疾病。確來說帕金森症候群,你們包括了帕金森病而臨床上面一般,所說的帕金森病都是原發性的,但實際上帕金森症候群也有很多其他原因可以導致。
  • 帕金森醫生排名2.0
    陳生弟 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診治國際名醫【所在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醫生概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科主任、臨床醫學院神經病學教研室主任、神經病學研究所所長、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神經變性疾病研究組組長
  • 帕金森病治療莫錯過最佳時機—新聞—科學網
    前不久,在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帕金森及運動功能障礙學組聯合美敦力發起「擁抱鬱金香」項目啟動儀式上,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老年神經科主任王振福如是說。 早就醫,減少傷害 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
  • 山東省首家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成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曉麗 通訊員 謝靜1月8日,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內科牽頭、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指導成立的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暨中國帕金森診療培訓基地建成啟動。據悉,這是我國北方地區第一家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也是全國第五家高級中心。
  • 滬帕金森病患者生存率高 太極拳等運動能改善病情
    【新民網·最新報導】調查顯示,上海帕金森病患者的生存率和健康人群無明顯差異,而儘早發現疾病,在藥物或手術治療的同時,科學合理進行健康管理,能切實改善帕金森患者的愈後。在第20個世界帕金森病日前夕,瑞金醫院多學科聯合於今天(4月5日)舉辦了主題為「綜合治療,品質生活」的帕金森病患者關愛活動。專家表示,太極拳等科學運動能有效抗擊帕金森病。
  • 帕金森病不是「老年痴呆」!分清疾病才能更好的治療效果!
    最近有很多人諮詢帕金森與老年痴呆是一種病嗎?許多人常常把帕金森和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症)混淆起來,其實這兩種病不一樣。這兩個病雖然都是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患病人群都以老年人為主,晚期也都可能出現痴呆症狀,但這兩個病的病理、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都不一樣。
  • 【招募】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志願者招募
    【招募】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志願者招募 2020-04-14 2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沂打造帕金森病 「旗艦智慧醫院」
    記者從臨沂衛計委獲悉,臨沂帕金森協會聯合濟南腦科科醫院神經外科開展了腦立體定向手術,為越來越多的帕金森病患者創造了生命奇蹟,曾經被困在輪椅上的他們獲得了新生。為此,臨沂市也將聯合濟南腦科醫院開展帕金森多學科、異地聯合診療模式,打造臨沂市首個帕金森病治療的 "旗艦智慧醫院 "。四年前,52歲的楊喜豔大叔得了一種怪病,左手沒勁兒,不能幹活。
  • 帕金森病可控 華西醫院專家:治療是關鍵
    7月30日,華西醫院神經外科開展了DBS手術大揭秘暨帕金森病患者關愛義診活動。  活動現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商慧芳教授首先講解了帕金森病的相關信息,隨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外科李鵬副教授,對治療帕金森病的DBS手術相關問題做出了全面解答。現場的帕金森病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也對教授們提出了關於疾病的問題。最後,教授們在活動現場開展義診活動,和病患面對面普及知識,解疑答惑。
  • 帕金森病運動症狀治療的最新策略,聽聽權威怎麼說
    ——國際帕金森和運動障礙學會對帕金森運動症狀治療策略的循證醫學建議
  • 帕金森病怎麼改善?有方法麼?
    帕金森病又稱為震顫麻痺,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性疾病。多在50歲以後發病,隨年齡增長其患病率逐漸增高。1817年首次報導本病以來,雖對帕金森病的診斷與治療有長足進步,但迄今為止,其病因和病理機制尚不明確、主要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桉(DA)能神經元變性脫失,DA遞質分泌減少,殘留神經元胞漿中形成路易小體。
  • 陳海波:關注帕金森病運動波動的治療
    大會期間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海波教授就帕金森病運動波動的治療進行了討論。 一、運動波動的臨床特點及流行病學 在帕金森病(PD)的運動併發症中,運動波動出現較早。對於早期PD,目前的治療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能夠改善患者的整體功能。
  • 帕金森發病率有多高?
    ,帕金森是一個什麼疾病?清華大學玉泉醫院神經內科的喬燕主任和神經外科的馬羽主任做客名醫課堂,與大家共同探討帕金森的話題。喬立豔: 帕金森表現一般是慢性疾病引息進展,多是從一側肢體的遠斷的震顫或者強值開始,慢慢地累及到另外一側肢體,它的主要表現呢我們給它叫四大組症,就是禁止性震顫,肌強直,還有運動減少或者是減緩,還有一個就是姿勢平衡步態的障礙。現在帕金森的發病率是不是很高呢?
  • 中國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2016版)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專業委員會
  • TAND:多篇帕金森病研究進展彙編(IF=5)
    研究關注的指標包括震顫幅度的變化、Fahn-Tolosa-Marin震顫量表、運動障礙學會-統一帕金森病評分量表(MDS-UPDRS)震顫相關評分、震顫相關生活質量問卷、感知虛弱的李克特評分和最大握力等。結果: 使用BoNT-A進行治療可以顯著改善震顫幅度(41.6%)、生活質量(23.0%)、UPDRS震顫評分(29.6%)和手臂功能(FTM C;24.6%)。
  • 帕金森病藥物治療的啟動:When?Why?How?丨臨床「藥」點
    本文圍繞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藥物選擇進行了歸納分析,回顧了左旋多巴以及其他多巴胺能藥物改善疾病的能力以及反對左旋多巴治療策略的證據,並闡述了多巴胺激動劑的特殊副作用,就何時、為什麼以及如何開始藥物治療得出結論,快來了解一下吧。
  • 腦子裡植入「黑科技」,讓帕金森病人不再抖動
    根本停不下來……這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帕金森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我國65歲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約是1.7%,僅次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第三殺手」。特別是在中國,帕金森患者總數已達250萬,約佔全世界總患病人數的一半,並且呈現年輕化趨勢。
  • 《自然》子刊:帕金森病的發病或與腸道「第二個大腦」密切相關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帕金森病的發病與腸道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科學家進一步支持了這一理論,他們對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的細胞行為進行了研究,發現了該病早期階段可能存在的跡象。
  • 帕金森病的用藥注意事項有哪些?
    帕金森病的用藥注意事項有哪些?0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徐翠萍 好大夫本文作者:徐翠萍醫生帕金森病是由於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丟失所致的一種神級系統退行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