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份美國《科學》雜質的研究報告顯示,長期忙碌的人或長期貧窮的人,智商會不斷退化。
該文中主要訴說了,人在擁有的太少之後,人變傻的原因在於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追求物質或者用於忙碌中。也就是所謂的瘋狂追求稀缺資源,使人變得焦慮並且嚴重降低了智力和判斷力,同時那種渴望會壟斷所有的意志力。
最終他的眼界,智力與現有資源又會因為變傻,漸漸的消失。導致忙與窮的人,能夠獲得的信息認知匱乏,淪為坐井觀天的青蛙。
因此,不斷地為大家做科技科普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知識儲備有所補充。
宇宙浩瀚,星際神秘,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多維的宇宙吧!
多維宇宙
提出宇宙多維的概念有許多,但目前大多數人接受的是11維空間(量子力學下的10維+時間),該說法來自於90年代重新興起的弦理論,也叫超弦理論。一開始提出的是26維,但很快這個理論便失敗了,之後又被簡化成10維,最後演變成11維。
當然該理論是基於目前人類的認知極限,並非是說宇宙一定只由或是多至11維。就現在而言,宇宙對我們是無窮大的,所以維度的理論也應該是無窮大,只是其他的維度我們無法發現,甚至已經提出的11維概念,都無法得到真正意義上的驗證。
三維世界
一維就是直線(即長度),二維則是面(長和寬),三維呈立體(長、寬、高)。說到這裡,肯定有人會問,光是否屬於一維,其實光是由光子構成的,其體積並不等於0,所以它並非一維。
二維的話,則是一個平面,與一維相同都屬於幾何抽象學。曾經有人提出螞蟻只能看到平面,所以屬於二維生物,但事實上,螞蟻的身體構造屬於三維,而且它生活在我們的三維世界中。要知道,二維世界生物是無法到三維世界生存的,因此螞蟻是三維生物。
金字塔型的重疊維度空間
每個維度的組成就像一個金字塔,第一級是長度空間。當它擁有了寬度,便形成了二維空間的面,它與一維重疊,卻又不能互相干擾。當擁有了三維的高度,則變成了我們的三維空間。
對於三維世界,我們的概念非常清晰,因為它時常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事實上我們所有感官,能夠感知的只有三維。除此之外,還有勢差,同級維度會互相排斥或吸引,但不同級維度會形成勢差。就像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找出一維與二維,漸漸的又找到四維,因為四維給我們帶來了壓力。
再往上一個維度,它對我們的勢差變大,我們就無法察覺,只有它們的維度空間可以察覺到我們的維度。一旦超過三個維度,便會形成碾壓勢,但該勢差卻又到了無法察覺的程度,因此無法尋找到。
四、五、六維度
如果說前三維形成的是物體,那麼這三維將形成時光。人類如果想真正意義的長生不老,就必須研究透這三個空間才有可能,至於常說的超過光速,那僅僅是一個起點。
四維是時間,它又重新構成了一個維度空間,可以察覺到我們的空間存在。根據以上原理,我們就可以很好的解釋,為什麼三維世界,不僅可以察覺到一維二維,還能察覺到一絲絲四維的時間。
五維則是速度(即時間)的方向,指單一時間節點上,產生的無限可能性,也就是不同方向演變。
六維是逆向,是五維彎曲後的反向空間。也就是說時間速度在穿梭之後,返回的一個空間,甚至六維空間可以到五維的對應時間點。
七、八、九維度
如果我們研究明白了時間速度和物體的演變,那麼就可以去尋找未來的狀態與發生一切的起點,從而完成真正意義上的時空穿梭。
七維是宇宙大爆炸範圍內,任意時間點上的所有可能性,也就是說它是加強版的五維空間,同時,該維度也具備了在任意點上的穿梭能力。
八維是宇宙爆炸的起點衍生出無限可能性,該維度也是我們常說的奇點,它已經不是速度指向,而是所有狀態產生的方向。
九是彎曲八維度,同樣可以在八維度內的兩個點,直接穿梭。
十與十一維度
十維度只存在不同頻率振動的弦,這裡已經沒有了實體物質,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十一維空間,在十維空間的基礎上,具備了記憶跟感知。當初愛因斯坦得出,記憶是可延伸且具有彈性的,而感知是存在於時間、空間、記憶之外的。超弦理論的十維空間之後,推出了十一維空間的超膜理論。也就是說十一維空間是由時間、空間、記憶與感知構成的。
每個高維度是否應該是改變低維度的存在?
由於維度空間需要足夠的物理學來解釋,所以科學家們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完全解答。但是否有可能存在,每一個維度都應該是上一個維度的開端與終結,它能影響低維度。
例如:二維是面,它將無限延長的直線,變為銜接,但也讓這條直線有了終結。三維同樣的原理,讓平面變成了立體,但也讓沒有高度能無限放大的平面,變成了擁有高度的終止節點。
三維世界的我們,同樣受到高維度的影響,有時間的我們生命將會終結。再逆推回去,一維的長度則變得有限制了,二維的平面也無法無限延伸,因為受到高維度勢的壓制。
當然以上都是臆測,沒有物理學原理,如果這麼想的話,那麼我們使用量子力學或超弦理論等物理學所解釋的多維宇宙,是否又正確呢?但根據不同的物理學,得出的答案驚人一致,那就是多維度必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