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蔣英是錢學森的妻子,錢學森是蔣英的丈夫,蔣英從"童養媳"晉升為夫人,錢學森從"乾哥哥"晉升為丈夫。相知、相識和相守,經歷烽火歲月、牢獄之災、生活犧牲,時光打磨下,愈發平和、踏實。
【蔣英的光耀家世】
她的家族名人輩出,其父乃軍事理論家蔣百裡,其夫為物理學家錢學森,其表哥為詩人徐志摩,其表弟為小說家金庸。
【蔣英的學業之旅】
1919年,蔣英誕於浙江海寧。自幼熱愛音樂,五六年級時,因父親買下一架鋼琴,她開始與音樂結緣。1935年隨父母遊歷歐洲、深受薰陶。蔣英進學德國柏林貴族學校,為首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年輕的她在德國如魚得水,驚嘆德國優良品質。果不其然,學業優秀的她,兩年後即被柏林音樂學院錄取,攻讀聲樂、不可自拔。
【蔣英人生轉折下的新目標】
戰爭硝煙逼近。蔣英的學業面臨威脅和風險,糧食變成奢侈品。依靠僅有的土豆維持,她終在1941年順利畢業。父親突然去世。耳畔響起父親教誨,她決意去中立國瑞士求學--------進駐瑞士路山音樂學院聲樂系研究生班。1943年在瑞士魯辰舉行的國際音樂節,她驚喜收穫國際女高音比賽冠軍,填補了亞洲音樂史上的得獎空白。
【蔣英與錢學森完婚】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英如願回國。不僅如此,她還嫁為人婦-------"乾哥哥"錢學森。音樂界舉座譁然。兩家淵源深厚。蔣家生養五個女兒,而錢家唯有一棵獨苗。錢家建議將蔣家三女兒收養,蔣父滿口應承。只是小女兒家思家心切,又和大12歲的哥哥玩不到一處。蔣家頗有悔意,決定再接家養。錢母要求孩子成為錢家兒媳,錢父應允。聽聞蔣英衣錦還鄉,錢學森急忙回國相見。二人一見鍾情,彼此中意,錢學森邀請蔣英赴美生活。
【蔣英在美國的家庭生活】
夫妻在美國的新生活,開啟人生新篇章。錢學森送給蔣英一架鋼琴作定情禮。工作上的緊張與忙碌,難顧蔣英需要的情感浪漫,但蔣英努力克服不適。為更好經營家庭,兩人協定休閒時間共處,兩個寶寶也誕生了。
【蔣錢二人曲折的回國路】
錢學森回國報效祖國,行程受美方阻撓。美方以美國名義逮捕。丈夫遭受虐待,羈押獄中15日,蔣英四處湊款營救。但獄後時常被盯梢、跟蹤,還要定期匯報、接受質詢。
蔣英設法將丈夫親筆信傳回中國。1955年周總理在日內瓦出席會議,錢學森親筆信在中方人員的口中讀出,錢學森一家才迎來自由春天。鑑於錢學森非同尋常,要求中方保釋11名參加韓戰的美國飛行員。歷經艱險之後,輪渡回國了。
【回國後的夫妻生活】
1955年10月夫妻回國。蔣英擔任中央實驗歌劇院獨唱演員和聲樂教員,而錢學森從事秘密科研。蔣英的音樂事業重現輝煌。但錢學森的科學事業一刻也不能耽誤。飽受孤獨的蔣英堅強挑起家庭重擔,並及時退出舞臺,培養音樂新人,李雙江乃得意門生之一。2012年2月5日,蔣英然長逝。她的人生成全了自己,更成全了美滿家庭。
【結語】
蔣英給與女性啟迪,哪裡有完美人生?不過懂得取捨、寬容大度。
參考文獻:
《蔣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