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噴噴
民國雖是亂世,卻也是人才輩出的黃金時代,不少才華橫溢的優秀女性湧現,紛紛登上歷史舞臺。有家喻戶曉的林徽因、冰心,被譽為「民國四大才女」的呂碧城、蕭紅、張愛玲、石評梅。還有一位民國女神,人美聲甜,不僅長得特別好看,還極具才華,她就是民國女高音歌唱家蔣英。
你或許會說,她雖然如此出眾,但大家對她還是不熟悉啊。那接下來提到的這個人,相信沒有一個中國人不認識,他就是「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而蔣英,就是錢學森的夫人。
1991年,錢學森獲得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的榮譽,在領獎時他說了這樣一番話:「我是做什麼的,想必大家每個人都已經很熟悉,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我的妻子蔣英,她是一位古典音樂研究者,今天我獲獎,最不能忘記的,就是她的支持。」
由此可見,錢學森的成功,離不開蔣英。而蔣英除了是錢學森背後的女人,還是他的青梅竹馬。兩人有著一段奇妙的啼笑因緣,而這一切,還要從他們的兒時說起。
01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蔣英的父親是民國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蔣百裡,人稱「天生兵學家」。蔣百裡曾經在日本士官學校留學,畢業時還獲得了步兵科第一名。學成回國後,擔任保定陸軍學校的校長。日本人侵略中國時,他便研究對抗日本的作戰策略,提出了著名的抗日持久論,還身先士卒上陣殺敵。
由於後來不滿腐敗,蔣百裡一怒之下吞槍自殺,幸好搶救及時,性命無虞。但在休養時,卻愛上照顧自己的日本護士佐藤屋登,最後還要娶她為妻。一個抗日軍事家,要娶一個日本女人,在當時,震驚了整個中國。
生長在這樣一個家庭裡,註定蔣英的人生將充滿傳奇色彩。除了父親久負盛名,蔣英其實還是徐志摩的表妹、金庸的表姐。
而錢家和蔣家的淵源,則是因為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和蔣百裡是同窗好友,早年一起在杭州求是學院,也就是浙江大學的前身求學,後來又一同前往日本留學,所以兩家關係非常好。
錢均夫只有獨子錢學森,非常羨慕蔣百裡家的五個「小棉襖」,尤其鍾意三女兒蔣英,「哀求」了蔣百裡夫婦很久,蔣家才同意將蔣英過繼到錢家。
蔣英過繼到錢家時才4歲,而錢學森長她8歲,兩人怎麼也玩不到一起去。儘管錢學森常常想要逗樂妹妹討她歡心,但妹妹總是一臉「不高興」,錢學森沒有辦法,只能由著妹妹生悶氣,什麼也做不了。
當蔣英回憶起這段往事的時候,才揭穿了其中的奧秘。錢學森想要逗她笑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想和她一起玩又不和她分享玩具,所以她總是悶悶不樂的,特別想回家。
過繼到錢家才幾個月,蔣英就鬧著要回家,蔣夫人也非常想念女兒,於是又把蔣英接回了蔣家。
1935年,錢學森考取了清華大學赴美公費留學生,在臨行前到蔣家辭別,蔣英將一本唐詩集和一張唱片作為送別禮物送給了錢學森。此後兩人各奔天涯,再有交集,已是多年以後的事。
錢學森赴美留學,先在麻省理工學院取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後來又到加州理工學院取得航空和數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在加州理工學院任副教授,之後回到麻省理工學院任教授,成為了麻省理工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蔣英在被父母接回家後,受父親的薰陶愛上了西洋古典音樂。1936年,蔣百裡赴歐考察,蔣英和母親也一同前往。
期間蔣百裡將蔣英送到柏林的一所貴族學校學習,之後她更考取了柏林音樂大學聲樂系,學習西洋美聲。
在德國時,蔣英學習音樂非常用功,熟練掌握了聲樂歌唱技巧,達到很高的造詣。1940年,由於柏林被轟炸,蔣英轉到了瑞士琉森音樂學院繼續學習。
1944年的瑞士國際音樂節上,蔣英以美妙的歌喉徵服了在場的所有聽眾,奪得當晚音樂節的冠軍。她被稱為當時東亞最優秀的女高音歌唱家,名震一時。
1947年,蔣英回到上海,也許是註定的緣分,錢學森也在這年回到中國省親。有人聽說兩家關係很好,於是想讓蔣英做介紹人,和錢學森認識認識。蔣英也非常爽快地答應,帶朋友與錢學森見面。
這時離他們上一次見面,已經12年了。錢學森變得溫潤如玉,蔣英依舊光彩照人。
雖然是來給錢學森介紹對象的,可他的目光卻始終追隨著蔣英,對別的女孩毫不在意。錢學森是個愛畫之人,就連女生邀約他去賞畫,他也直接拒絕。
而且,錢學森開始以各種理由出現在蔣家,目的就是為了能經常看到蔣英。原來錢學森,早就愛上了蔣英,可他卻不會表達,而蔣英也似乎意會到錢學森的感情。
蔣英去聽了錢學森回美國前的最後一場演講。演講結束後,錢學森主動送蔣英回家。在路上,錢學森突然停下對蔣英說:「你跟我去美國吧。」這讓蔣英感到驚詫,卻又十分猶豫,最後以互相還需要通信了解拒絕了。
但錢學森卻認定了蔣英,堅持讓蔣英跟他走,蔣英答應了。不久後,兩人在上海舉行了盛大的婚禮。一個是留美博士,一個是才女歌星,他們兩人,註定是最完美的結合。
02
從愛人到守護者
事實上,婚姻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樣簡單。
成婚後,蔣英放棄了自己的事業,隨錢學森去到美國。可是就在第一天,錢學森吃過早飯就出門去上班,留下人生地不熟的蔣英獨守家中。等到晚上錢學森才回家,而吃過晚飯後,錢學森說了「再會」,又獨自去到書房裡繼續工作。
後來蔣英回憶,那時覺得有些懊惱,一天之中,兩人幾乎沒有交流,這算什麼新婚。而且蔣英更沒想到,他們的婚姻將會天天如此。
從錢學森的求婚也可以看出,他是個不夠浪漫的人,為人安靜,甚至有些單調,但是蔣英的性格就和他完全形成了互補。
蔣英是一個非常開朗的人,經常拉著丈夫一起彈琴跳舞聊音樂,一向嚴肅的錢學森也開始活潑起來。就連錢學森的恩師馮·卡門也說,因為有了蔣英,錢學森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蔣英是個可愛的女孩,錢學森完全被她迷住了。
因為有蔣英的支持和陪伴,錢學森在美國能專心致志地做研究,並且他的研究也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甚至與恩師並駕齊驅,成為航空航天領域的領軍人物。
事業有成,家庭也不斷有好消息,錢學森的小家接連迎來了一兒一女。這時,國家也需要人才做建設,錢學森和蔣英商量,決定回祖國為國效力。
但錢學森想要回國的事,引起了美國軍方的恐慌,因為他知道的太多了。錢學森曾參與美國軍方火箭研製,還撰寫了美國空軍發展規劃,這些都是軍事機密,因此美國不會輕易地讓錢學森離開。
美國軍方高層還說:「一個錢學森抵得上五個師,寧願把他打死也不能放他走。」
錢學森讓蔣英先帶著兒女回國,可蔣英卻堅持留下,和丈夫患難與共。後來,錢學森被美國聯邦特工帶走,關在監獄裡,受盡折磨。而蔣英則四處奔走,終於將丈夫保釋出來。
儘管被釋放,其實還是受軟禁,因為美國不允許他離開,一直監視著他。蔣英拒絕了所有演出,也不參加任何活動,就在家裡陪伴著錢學森,成為他最堅實的依靠。
特務經常騷擾他們,蔣英為了讓錢學森不被打擾,默默地承受著所有。她甚至為了躲開監視,讓錢學森可以更安心地搞研究,將書桌放到浴室中,而她就在浴室外守著。
因為蔣英的守護,錢學森在監視下完成了《工程控制論》和《物理學講義》的撰寫。而錢學森送給妻子的成書扉頁中,赫然寫著「獻給蔣英」四個字。不懂浪漫的錢學森,寫出了給妻子最美的情話。
這段灰暗的日子持續了五年,終於在1955年,錢學森和蔣英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那是錢學森父親的好友陳叔通,當時在政府裡擔任要職。他們知道,如果向他求助成功,回國就會有希望。
為了躲過特務的監視將求助信寄出去,蔣英用左手寫字改變字跡,寫成後提議和丈夫裝作要出門喝咖啡,將密信藏到裙子底下。趁特務不注意時快速向咖啡館走去,將密信連同家書投進了咖啡館旁的郵筒,先寄到比利時的妹妹家,再讓她幫忙轉寄回國。
終於在幾個月後,中方和美方進行了談判,中國政府以釋放15名美國戰俘作為交換條件,使錢學森一家能順利回國。
03
回國後的「孤單歲月」
回到中國也並不代表蔣英可以和丈夫過上平平靜靜的小日子,因為錢學森回國的最大目的,是要報效祖國,為新中國做建設。
在美國的時候,丈夫出門還會向自己報備,然而回國之後,丈夫卻總是不辭而別,像「人間蒸發」一樣,好幾個月都沒有消息。
不過,蔣英是個聰明的女子,對於丈夫的工作,她早已猜出了七八分。可她也不過是個普通的女子,雖然理解,但也會思念自己的丈夫。而且家裡大大小小的事,也不能只靠她一人操持。
有一次她實在受不了,直接跑到了國防部辦公室嚎啕大哭,「學森到底去哪兒了?」在眾人眼中,蔣英一直是大方得體、冷靜溫婉的形象,這次為了「尋夫」,竟顛覆了所有人的印象。
可是在這次「失控」過後,蔣英又默默地回到家中,挑起家庭的重擔。她知道,沉默也是對丈夫工作的支持。
所以後來她也對錢學森說:「我是做音樂的,你是搞工程的,那我們各自搞各自的事業便好。」
她讓丈夫安心地做他的研究,自己也不閒著,到音樂學院去教音樂,她還有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音樂世界。
正是因為蔣英靜默無言的相伴與支持,錢學森成功研製了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還有第一顆人造衛星。
所以當錢學森被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稱號時,他會在臺上對蔣英作出那一番深情告白,向全世界介紹了他背後那位優秀的妻子。
同樣是在1991年,錢學森宣布退休,這一次,蔣英終於能和自己的丈夫安安靜靜地日夜相伴。
04
她的首要身份是一位優秀女性
錢學森的成功離不開蔣英的支持,可以說,蔣英成就了錢學森,但她的身份角色,永遠不止「錢學森的妻子」這一個,她不僅僅是丈夫背後的女人。
丈夫是中國航天之父,但她也是中國傑出的女聲樂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曾經擔任中央音樂學院的聲樂教授,被國內聲樂界譽為「歐洲古典藝術歌曲的權威」。
蔣英為中國培養了不少聞名海內外的聲樂人才,如付海靜、姜詠、孫秀葦、趙登峰、多吉次仁、趙登營等。
她有教無類,只要願意來學聲樂的人,她都願意教,蔣英對他們只有一個心願,就是把歌唱好。她春風化雨,著名的中國女高音歌唱家祝愛蘭就是她的學生,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上,蔣英對祝愛蘭照顧得無微不至。
蔣英和丈夫一樣,對自己的事業有著無限的忠誠和熱愛。
有一次她哮喘病發,還是堅持教學生唱歌。因為當時教套曲,而學生不會德文,她氣都上不來了,還是耐心地一句一句教,等全部教完才肯去醫院。
還有一次,一個學生要出國參加比賽,蔣英當時臥病在床,也堅持起來為學生翻譯修改唱稿。大家都很心疼她,她卻只是說:「沒辦法,我愛教學這個專業」。
除了教學,蔣英同樣會進行學術研究,撰寫了不少音樂方面的論文,例如《德國藝術歌曲》等。而且還會對國外聲樂著作作翻譯,編譯法國藝術歌曲等,為新中國的藝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蔣英作為錢學森的妻子,對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作出了重大支持,有她,才有我們的中國航天之父。而她作為享譽國內外的歌唱家,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同樣可以創造輝煌的藝術成就。作為教育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具有音樂才華的音樂家,為世界輸送來自中國的人才。
我們應該記住她的名字,記住這位中國航天科學事業的幕後功臣,記住這位在中國音樂藝術領域極度出色的教育家。
我們要記住,她叫蔣英,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中國女性。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花噴噴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