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片宇宙中,以中國人的姓氏來命名的行星,僅僅只有20多個。只有像錢學森,郭永懷,王德民和袁隆平這種世界級的頂尖科學家才有資格命名行星。
根據國際小行星中心負責機構表示,想要命名小行星必須要滿足四大條件:其一、想要命名的小行星可以是該行星的首要發現者,其二、是在某個領域做出了做出貢獻的團體或個人,其三、是在地域性舉行了非常重要的事情或活動,其四、是離世後或已經發生時間長達百年的各領域的科學家或軍事事件。
由此可見,想要以自己的姓氏命名行星是非常艱難事情,在中國僅僅只有20多個行星命名者中間,有著一位「鏗鏘玫瑰」,她是被譽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的李佩。
她的一生如同那嬌豔的玫瑰,芬芳豔麗。但花兒的枝葉下面卻長滿了倒刺,讓人心驚。她的一生曲折漫長,波濤起伏,讓人回味無窮。在驕傲和絢爛的表面下,又蘊藏著多少的苦難和痛苦呢?
在1917年12月20日,李佩出生在江蘇鎮江的一戶書香家庭。家中有三個妹妹,一個弟弟,她身為長姐,從小就備受父母的疼愛。
李佩的父親,在唐山開灤煤場和天津開灤煤場的礦局工作,曾畢業於上海南洋公學(如今的上海交通大學),後又由清政府公派送到英國伯明罕大學讀書。
在當時是非常優秀的高素質人才,他帶領國家挖煤開礦,充分利用資源促進國家發展。李佩的父親從英國留學回來,不僅學會了世界頂級的開採技術,更是對知識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也因此,對李佩從小的教育要求便非常的嚴格,在1924年到1930年的期間,李佩被父親先後送到北京的慕貞小學、培元小學,甚至是美國教會開設的貝滿女中進行學習。
因為父親的嚴格要求和正確指導,讓李佩從小就知道學習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從小讀書刻苦的李佩,在1936年9月的時候,順利的考入北京大學。
即將到外地讀書的她,第一次想要獨立,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這也讓她對今後的發展有了一定的自我認識。
李佩進入北京大學後,依舊勤奮地學習。她知道要實現自己的價值,就必須以知識為基礎。
想要一展宏圖的李佩,卻在入學不久後,面臨著中國最艱難的抗戰時期,全國動蕩不安,戰火紛飛,北京落入敵軍手裡。
李佩一家搬到了天津,看著人心惶惶的中國,父母為了更好的保護李佩,勸其退學回家。看著民族正值存亡之秋,從小受到教育的李佩,骨子裡面的愛國熱血正在沸騰,便拒絕了父母的要求。
在1938年的年初,李佩選擇私自離家,輾轉到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讀書。就這一步選擇,李佩正式開始了她的獨立生活。
來到昆明的西南聯大讀書後,李佩積極的參加校內活動,擔任大學生會的副主席,並且還積極的組織學習文化班,教周邊的青年女性讀書寫字,唱歌跳舞。
在大學畢業後,李佩服從中國勞動協會的工作分配來到了重慶,負責國際聯絡和勞務福利。將美國國際援助的物資運到革命聖地延安,而且組織和參加很多維護工人的進步活動。
不僅如此,她還利用自己的工資和全國捐款,在重慶地區開設了很多福利所,醫院,託兒所和技術學校等等,從而保證了人民群眾的基本設施要求。
在1945年,李佩作為中國代表,參加了巴黎召開的第一屆國際性世界婦女大會。她從小渴望的獨立正在一步一步的實現。
1946年8月,國共兩黨在鬥爭中保持著合作,國民黨政府強行接管了中國勞務協會在重慶的負責點,在此任職的李佩被迫離開重慶。機緣巧合之下,李佩在1947年2月,遠赴美國的康奈爾大學,學習工商管理等專業。
來到美國的李佩更加傾力地綻放她的美麗。在康奈爾大學讀書期間,李佩成為了眾多美國學生中最受歡迎的中文外教老師,細心溫柔的傳授他們中國漢字,帶領他們了解中國文化。在事業上,李佩開啟了他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教學生涯。
她在生活中不僅結識到了很多的知心朋友,更是遇到了此生的——摯愛康奈爾大學航空研究生院的教授郭永懷。他是著名的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力學家,更是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
在1948年2月,李佩與郭永懷喜結連理,成為夫妻。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裡面,他們一起度過了十年的美好時光,並且還共同孕育了一個女兒。一家三口的生活非常美好,惹人羨慕。
但是當時的中國正在備受煎熬,新中國建立之初,一切都是百廢待興,急需大量的知識型技術人才回國,一起建設祖國的未來。李佩和郭永懷,在了解到祖國母親的情況之後,不懼艱難,毅然返回祖國。
回國後的丈夫郭永懷,在中國科學院和錢學森一起探究力學等科技工作。常年從事航空工程研究,培養了新的一批力學人才,發現了上臨界馬赫數和國際PLK方法。
兩彈元勳郭永懷為祖國的航空力學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可在1968年10月3日,郭永懷不幸因公殉職,他成為了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中唯一一個烈士稱號的科學家。
回國後依舊堅持教育事業,傳授學生英語知識並且負責中關村後勤建設的李佩,面對丈夫的突然離世,內心受到了極大的創傷。
她選擇默默的承受住一切,她非常勇敢堅強,她從不對別人提起丈夫的死亡,她清楚得記得她是一個獨立的女人。
在熬過那段悲傷的時光後,李佩重新回到職位工作,那時候她已經年過六旬。她依舊選擇發光發熱,籌建了中國科學院中研究院的英語專業。為新中國培養了第一批碩士,博士研究生。後來她不僅自己編排教材,甚至做出了英語教學的改革。
此刻的李佩被美國加州大學語言系的主任稱之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她一直為中國建設獻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量,直到她94歲的時候,終於得以休息了。她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忙碌了半個世紀,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在2018年7月20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組織最新發布公告,那顆原本編號為212797的小行星被重新命名為李佩星。
李佩先生雖然離世,她已化作天空中的明星,指引著我們前行。她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愛戴,她是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也是中關村最亮的明星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