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窒息、命懸一線的痛苦體驗
有誰經歷過?
今年10月23日
高中生小譚在山東聊城一家餐廳吃飯
還跟同桌小夥伴有說有笑
突然間,他就像觸電了一樣
「噌」地一下躥起來
▽
小譚面色異常痛苦
整個人不由自主往後仰,似乎喘不上氣
他雙手忍不住摸向嘴巴
踉蹌地後退了幾步,然後蹲了下來
到底什麼情況?
這男孩最後怎麼樣了?
山東聊城的高中生小譚,最近體驗一把被桌上美食「鎖喉」的感覺,監控記錄下的一切,讓所有人為他捏了一把汗。
視頻來源:封面視頻
視頻裡,小譚因為被餐桌上的美食卡住了喉嚨,忍不住痛苦地站了起來!
只見他喘不上氣,又咳不出來,連站都差點站不穩!讓人看著就急!
同桌的朋友發現後,立馬上前用力拍打小譚的後背,卻沒有任何好轉。
眼看好友情況緊急,短時間內又幫不上什麼忙,大家都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這時,鄰桌有位女顧客迅速起身,在簡單詢問了幾句之後,果斷對小譚使用了「海姆立克法」——
用雙手抱住小譚的腹部,使勁將他向上抬了幾次,同時用力拍了幾下他的後背,直到小譚將喉嚨裡的異物成功咳了出來才鬆手。
咳出異物後,小譚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馬上恢復了正常狀態,跟剛剛痛苦掙扎的他簡直判若兩人!
絕了!短短1分16秒的「解鎖」操作,就讓這兇險萬分的局面發生了逆天「神反轉」!
如果不是看見了事發經過,很難相信效果竟這麼神......
原來,出手救人的女顧客曾經做過15年護士,難怪一系列操作都那麼快狠準!
可細想,如果沒有她,小譚有可能真的會被「噎死」。
有人可能覺得誇張了,好端端一個精神小夥,牛高馬大的,哪那麼容易就被「噎死」?!
這樣想的人,怕是對人被異物「鎖喉」的嚴重性一無所知。
吃東西時被食物噎住的情況,其實就是異物將人的氣道給死死地堵住了,導致氣道梗阻。
氣道被堵,人喘不上氣兒,就會產生窒息感,臉還會發紫。
別小瞧氣道梗阻!它一旦「發難」,它能厲害到什麼程度?
✎ 危險程度僅次於心臟驟停
據統計,在醫療發達的美國,2013年大約有4800人因為氣管異物死亡。
✎ 往往發生得很突然
氣道梗阻的發生,基本沒有任何前兆,不給你多餘反應的機會。
可能吞下一顆花生、嗑下一顆瓜子的瞬間就發生了,讓人猝不及防!
來源:網絡
✎ 留給搶救的有效時間很短
氣道梗阻一旦發生,人就容易喘不上氣兒,大腦就會缺氧。
這種情況時間越長就越無力回天,就算被搶救回來了, 也可能已經造成了無法逆轉的損害。
美國紅十字會指出,呼吸停止後將會出現以下風險:
所以說,一旦被異物「鎖喉」,不僅得用對的方法來救,還得救得足夠快!
否則,就算最終活下來了,也極有可能無法與正常人相提並論了。
這麼看來,氣道梗阻確實「毒」!
遇到被食物「鎖喉」的情況,不少人都會選擇試試坊間流傳的「解鎖」三件套:
第一招,拍背!
這幾乎是所有人潛意識裡的反應,多數時候是腦子還沒有想好怎麼辦,手就已經伸過去拍了!
但講真,這個方法並不科學!多數時候還沒啥用!
第二招,摳喉!
如果拍背沒有用,很多人就會選擇摳喉,看看能不能用這種辦法把異物吐出來。
但這種方法很有可能反而讓食物在氣道裡鑽得更深,更加危險!
第三招,喝醋!
這種就更荒唐了,根本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可言。
講真的,等你把這「三件套」都試了個遍並且發現沒點卵用後,救命的黃金時間也過了......
應對異物卡喉,真正有效的手段,是全世界通用的——
海姆立克法,又叫海姆立克腹部衝擊法。
顧名思義,這方法主要是靠正確的衝擊力,將堵在氣道、喉嚨裡的異物排出來——
海姆立克(Heimlich)是美國一位已故的胸外科醫生。在日常搶救中,他被大量異物卡喉、導致氣絕身亡的慘劇震驚了(1972年,《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每年3000人死於窒息)。
海姆立克醫生經過反覆研究和多次動物實驗,終於發明了一個有效的腹部衝擊法:利用肺部的殘留氣體,形成急促的氣流,瞬間衝出異物。
▽
後來,這也成為了全世界搶救異物卡喉的標準方法。
出現被噎住的緊急情況,有沒有正確使用急救方法,差別還真的挺大!
「丁香醫生」公眾號有篇推文,就介紹了兩個真實發生的故事——
同樣是一歲的兒童,同樣被異物「鎖喉」,結局卻是一生一死!他們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正確使用急救方法:
✎ 一歲男童吃瓜子被噎住,最後搶救無效身亡
他的急救醫生在日記裡寫道:
一個醫生最痛苦的時候莫過於一個生命就從自己眼前消失,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對一個生命消失時的那種無力感……
✎ 一歲女童不小心吸入塑料膜和果粒,幸虧搶救及時
事實上,這種急救措施,就連不是學醫的人都很容易就能學會!
一旦出現被噎住的情況,應在事發4分鐘內,立即急救,這是急救的最關鍵時間。
但要注意,海姆立克急救法分為很多個版本,成人、自救、沒有意識的患者、兒童等不同群體對應的方法也不一樣——
✎ 成人
✎ 自救、沒有意識的患者
✎ 兒童
吃東西,必須百般謹慎。
有一些食物,常常讓人卡喉窒息,被醫生們列入了「黑名單」。它們不是不能吃,而是必須正確地吃。
① 堅果類
顆粒比較小,很容易未經充分咀嚼就吞食,堅果幾乎是窒息食物黑名單的No.1。給3歲以下孩子餵食堅果,必須研磨成粉末或是小顆粒。
② 果凍
果凍的形狀很像一個「塞子」,容易卡在喉嚨,給小孩吃果凍的時候,不要給一整顆,可以先弄碎。
③ 糖果
包括硬糖、軟糖、小熊糖等,都有可能讓孩子噎住。
④ 大勺花生醬
黏稠度過高,容易粘在喉嚨口,不適合老人和小孩吞食;可以將花生醬薄薄地塗在餅乾或麵包上給孩子吃。
圖片來源:giphy.com
⑤ 小個的水果
整顆的葡萄、聖女果、櫻桃、青棗都不能直接餵給孩子,要去核,切成小丁才可以。
⑥ 整條的火腿腸、大的肉塊
都需要切成小塊塊才能給孩子吃。
⑦ 多刺的魚
容易噎到並會刺傷小孩的食道與口腔。
⑧ 湯圓、粽子、年糕
這些傳統節日裡經常出現的食品,普遍都很黏,容易卡住小朋友喉嚨。
小孩吃的東西,最好要切成小塊,而且要多教育孩子:
大人吃東西時,一定要細嚼慢咽,口中有食物時,儘量少說話。
而且,不要做出類似「張大嘴巴接住食物」的嬉鬧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