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窒息、命懸一線的痛苦體驗,有誰經歷過?
今年10月23日,高中生小譚在一家餐廳吃飯時,還跟同桌小夥伴有說有笑。突然間,他就像觸電了一樣,「噌」地一下躥起來!
小譚面色異常痛苦,整個人不由自主往後仰,似乎喘不上氣。他雙手忍不住摸向嘴巴,踉蹌地後退了幾步,然後蹲了下來。
到底什麼情況?這男孩怎麼了?
吃著東西突然被「鎖喉」
他像觸電一樣竄起來
監控記錄裡,小譚因為被餐桌上的美食卡住了喉嚨,忍不住痛苦地站了起來!只見他喘不上氣,又咳不出來,連站都差點站不穩!
同桌的朋友發現後,立馬上前用力拍打小譚的後背,卻沒有任何好轉。
視頻來源:封面視頻
眼看好友情況緊急,這時,鄰桌有位女顧客迅速起身,在簡單詢問了幾句之後,果斷對小譚使用了「海姆立克法」——
用雙手抱住小譚的腹部,使勁將他向上抬了幾次,同時用力拍了幾下他的後背,直到小譚將喉嚨裡的異物成功咳了出來才鬆手。
咳出異物後,小譚馬上恢復了正常狀態,跟剛剛痛苦掙扎的他簡直判若兩人!
短短1分16秒的「解鎖」操作,就讓這兇險萬分的局面發生了逆天「神反轉」!原來,出手救人的女顧客曾經做過15年護士,難怪一系列操作都那麼快狠準!可細想,如果沒有她,小譚有可能真的會被「噎死」。
有人可能覺得誇張了,好端端一個精神小夥,哪那麼容易就被「噎死」?!
吃東西意外被噎,!
吃東西時被食物噎住的情況,其實就是異物將人的氣道給死死地堵住了,導致氣道梗阻。氣道被堵,人喘不上氣兒,就會產生窒息感,臉還會發紫。
別小瞧氣道梗阻!它一旦「發難」,後果非常嚴重!
1. 危險程度高
深圳市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武宇輝在醫院微信官方公眾號刊文指出,在美國,氣管異物導致窒息是非故意傷害死亡的第5大原因,也是1歲內兒童非故意傷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
據統計,在醫療發達的美國,2013年大約有4800人因為氣管異物死亡。也就是說,每100,000名0~4歲兒童中,大約就有1人因為氣管異物死亡。大約80%的兒童氣管異物發生在3歲以下,尤其是1~2歲之間高發。
2. 往往發生得很突然
氣道梗阻的發生,基本沒有任何前兆,不給你多餘反應的機會。
可能吞下一顆花生、嗑下一顆瓜子的瞬間就發生了,讓人猝不及防!
3. 留給搶救的有效時間很短
氣道梗阻一旦發生,人就容易喘不上氣兒,大腦就會缺氧。這種情況時間越長就越無力回天,就算被搶救回來了, 也可能已經造成了無法逆轉的損害。
美國紅十字會指出,呼吸停止後將會出現以下風險:
4~6 分鐘,可能引起腦損傷;
6~10 分鐘,極可能引起腦損傷;
10 分鐘以上,一定會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
所以說,一旦被異物「鎖喉」,不僅得用對的方法來救,還得救得足夠快!否則,就算最終活下來了,也極有可能無法與正常人相提並論了。
這三個常用方式都是坑人的!
遇到被食物「鎖喉」的情況,不少人都會選擇試試坊間流傳的「解鎖」三件套:
第一招,拍背!
這幾乎是所有人潛意識裡的反應,多數時候是腦子還沒有想好怎麼辦,手就已經伸過去拍了!
但講真,這個方法並不科學!多數時候還沒啥用!
第二招,摳喉!
如果拍背沒有用,很多人就會選擇摳喉,看看能不能用這種辦法把異物吐出來。
但這種方法很有可能反而讓食物在氣道裡鑽得更深,更加危險!
第三招,喝醋!
這種就更荒唐了,根本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可言。
講真的,等你把這「三件套」都試了個遍並且發現沒點卵用後,救命的黃金時間也過了......
應對異物卡喉,真正有效的手段,是全世界通用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異物卡喉,關鍵時刻靠它!
海姆立克法,又叫海姆立克腹部衝擊法。這方法主要是靠正確的衝擊力,將堵在氣道、喉嚨裡的異物排出來——
海姆立克(Heimlich)是美國一位已故的胸外科醫生。在日常搶救中,他被大量異物卡喉、導致氣絕身亡的慘劇震驚了(1972年,《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每年3000人死於窒息)。
海姆立克醫生經過反覆研究和多次動物實驗,終於發明了一個有效的腹部衝擊法:利用肺部的殘留氣體,形成急促的氣流,瞬間衝出異物。
後來,這也成為了全世界搶救異物卡喉的標準方法。出現被噎住的緊急情況,有沒有正確使用急救方法,差別還真的挺大!
「丁香醫生」公眾號有篇推文,就介紹了兩個真實發生的故事——
同樣是一歲的兒童,同樣被異物「鎖喉」,結局卻是一生一死!他們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正確使用急救方法:
一歲男童吃瓜子被噎住,最後搶救無效身亡。
他的急救醫生在日記裡寫道:一個醫生最痛苦的時候莫過於一個生命就從自己眼前消失,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對一個生命消失時的那種無力感……
一歲女童不小心吸入塑料膜和果粒,幸虧搶救及時。
事實上,這種急救措施,就連不是學醫的人都很容易就能學會!
不同的人,要用不同方法!
一旦出現被噎住的情況,應在事發4分鐘內,立即急救,這是急救的最關鍵時間。
但要注意,海姆立克急救法分為很多個版本,成人、自救、兒童等不同群體對應的方法也不一樣!
對於成年人:
救護者站在受害者身後,從背後抱住其腹部,雙臂圍環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內按壓於受害人的肚臍和肋骨之間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用力向裡向上擠壓,反覆實施,直至阻塞物吐出為止。
如果是成年人自救:
同樣可採用此方法中4個步驟的後3個步驟,或稍稍彎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體上,以物體邊緣壓迫上腹部,快速向上衝擊,直到異物排出。
對於嬰兒:
馬上把孩子抱起來,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隻手託住孩子後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5次,後將孩子翻轉,臉部朝上,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如吐出將異物清理,如沒有異物吐出,進行胸部衝擊,兩乳頭連線正下方連續衝擊5次,觀察異物是否吐出,兩種方法交替進行,直到異物吐出。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頭低臀高。
吃東西,必須百般謹慎!
有一些食物,常常讓人卡喉窒息,被醫生們列入了「黑名單」。它們不是不能吃,而是必須正確地吃。
1. 堅果類
顆粒比較小,很容易未經充分咀嚼就吞食,堅果幾乎是窒息食物黑名單的No.1。給3歲以下孩子餵食堅果,必須研磨成粉末或是小顆粒。
2. 果凍
果凍的形狀很像一個「塞子」,容易卡在喉嚨,給小孩吃果凍的時候,不要給一整顆,可以先弄碎。
3. 糖果
包括硬糖、軟糖、小熊糖等,都有可能讓孩子噎住。
4.大勺花生醬
黏稠度過高,容易粘在喉嚨口,不適合老人和小孩吞食;可以將花生醬薄薄地塗在餅乾或麵包上給孩子吃。
5. 小個的水果
整顆的葡萄、聖女果、櫻桃、青棗都不能直接餵給孩子,要去核,切成小丁才可以。
6. 整條的火腿腸、大的肉塊
都需要切成小塊塊才能給孩子吃。
7. 刺的魚
容易噎到並會刺傷小孩的食道與口腔。
8. 湯圓、粽子、年糕
這些傳統節日裡經常出現的食品,普遍都很黏,容易卡住小朋友喉嚨。
注意:
小孩吃的東西,最好要切成小塊,而且要多教育孩子:
正在吃東西的時候,不要嬉笑打鬧。
如果要笑或者要說話,一定要先把食物完全嚼碎並且吞下去
大人吃東西時,一定要細嚼慢咽,口中有食物時,儘量少說話。
而且,不要做出類似「張大嘴巴接住食物」的嬉鬧舉動。
本文綜合自深圳衛健委(szwjwwx),深圳市兒童醫院( szsetyy001),健康時報,部分有刪減,版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