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元素;服裝設計;靈感;趨勢
隨著服裝設計行業的迅速發展,消費者的自然生態情懷甦醒,仿生元素成了服裝創新設計的靈感源泉;同時,這一創新運用也增強了服裝設計行業的活力,滿足了消費者更高層次的追求。本文從服裝設計中仿生元素的靈感來源出發,從色彩仿生、形態仿生、材料仿生和功能仿生四個方面分析了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運用,並針對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運用趨勢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路。
服裝設計中仿生元素的運用重新喚醒了人們的自然生態情懷,使人們從自然環境中得到更多的新鮮感和親切感。仿生元素具有貼近自然的屬性,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運用能夠打破設計者的固定思維,為服裝設計行業注入活力和靈感,並引領了一股以追求自然和本真為出發點的設計思潮。本研究主要從理論層面對服裝設計中仿生元素的創新運用進行分析和研究,從服裝的色彩搭配、形態設計、材料選用以及功能保障四個方面對仿生元素的創新應用進行了可行性分析。
服裝設計中仿生元素的靈感來源
1.自然物態靈感
仿生元素靈感來源之一是自然界中的各種物態,除了動植物以外,還可以延伸為非具象的河川等自然景觀,這些自然物態都能為服裝設計中的仿生元素帶來設計靈感。
植物物態是自然原始形態的一種,服裝設計師在利用植物物態作為設計靈感來源時,往往會藉助發散性設計思維將原本的植物物態進行豐富和創新。
從自然物態中汲取仿生設計靈感,並不是對自然物態原型的照搬照抄,而是在結合人體形態特徵的前提下將自然物態的特徵融入進去,設計成既滿足人體結構特性、又具有自然物態仿生特色的服裝作品。
例如,女性服裝胸口或裙擺的秀麗荷葉皺褶,既能幫助著裝者塑形,也能給觀者造成視覺重點的轉移,從而彌補身形上的不足。
2.動物物態靈感
動物物態具有一定的動態意蘊和與生俱來的外形特色,是仿生元素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服裝設計中,來源於動物物態靈感的仿生元素主要是不同功能、肌理、顏色的動物皮毛以及動物自身形態的使用。
採用動物皮毛保暖功能作為仿生服裝設計靈感的案例有貂皮大衣、狐皮袖套等;採用皮毛隱形功能作為仿生服裝設計靈感的有變色龍迷彩服等;
採用皮毛生存功能作為仿生服裝設計靈感的有鯊魚皮泳衣、鴨腳蹼等,能夠加速遊泳健將的速度,幫助使用者在水下暢通無阻。
以動物自身形態作為仿生服裝設計靈感的案例有兩種類型,
一是截取動物外表形體的一部分特徵,如豹紋短裙、蛇皮紋打底褲等,
二是對動物自身形態的完整模仿,如老虎睡衣、熊貓玩偶等,這些動物物態靈感在仿生服裝設計作品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運用。
3.科學科技靈感
時代的變遷和人類社會的進步促使科學技術領域不斷拓展,人們對於海洋、太空、微生物等領域的好奇心和探索在持續升溫,這種改變也慢慢影響仿生服裝設計領域。
仿生服裝設計中的科學科技靈感主要體現在對自然現象與生物形態的模仿,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方面表現為將生物形態或自然現象具體化為一種創新符號,如颶風、雷電、極光等現象可以在T恤衫上呈現為颶風形、雷電形和極光色彩的個性化圖案符號;另一方面體現在利用科學技術對微觀世界物態的模仿上,如顯微鏡下樹葉的不規則紋絡、活躍的細胞活動等,都可以將其創新運用到服裝設計中去,將科學科技水平高速發展下的生命力形象傳達給消費者。
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運用
1.色彩仿生
色彩作為人類視覺感官較為敏感的元素,在仿生服裝設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色彩仿生是具有高度融合自然與生存環境、視覺與情緒心理等特徵的創新運用。
色彩仿生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運用主要可以從兩方面展示:一是單色仿生,二是多色仿生。單色仿生主要是對赤橙黃綠青藍紫這類色相環上任意一種色彩進行的仿生設計,如玫瑰花色婚紗便是將玫瑰紅色的嫵媚和浪漫創新融入到婚紗中,彰顯熱情和奔放的情懷。
服裝設計中多色仿生具有更廣闊的運用範圍,但大多數情況下是對一到兩個主體色彩的仿生,或者加點別的色彩進行裝飾,這種色彩仿生形式能夠達到柔和的效果。
服裝設計中的多色仿生案例比較多,比如將蒲公英作為服裝設計仿生色彩的創意來源,將長裙的主打仿生顏色設計成皮粉色或者紫紅色,然後在肩部、胸部或腰部點綴青綠色裝飾,使長裙整體仿生色彩造型達到自然和諧。
2.形態仿生
服裝設計中的形態仿生包括具象仿生、意象仿生兩種形式。具象仿生是形態仿生中最常見的形式,主要是以自然界的有機生物形態作為服裝設計再創作的對象。如直接選取動物、植物的自然形態、結構特徵的服裝設計作品便是具象仿生的一種表現形式,能夠最大程度地保留和記錄自然和人們生活環境中的各種鮮明形象。
服裝設計中的意象仿生也叫做抽象仿生,利用誇張、延伸、變形等設計手法從自然物態和生態現象的本質出發,以自然物的內在美為靈感進行服裝風格、題材和圖案等方面的仿生設計,追求服裝設計的的意境美;如取材於敦煌壁畫的粗紡服裝布料和取意異域風情的仿生布料設計等。
著名的日本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在意象仿生服裝設計中獨成一家,取意自然山水和本土茶道文化,將棉麻等材料設計成具有東方禪意的褶皺服裝系列,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引領了意象服裝仿生的一股時尚潮流。
3.材料仿生
服裝設計中的材料仿生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關係密切,新科技和新工藝帶來了更多的新材料,為服裝設計中材料仿生元素的創新運用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材料仿生服裝設計主要分為面料仿生和肌理仿生兩種形式。
面料仿生主要模仿生物表麵皮毛特徵等自然屬性,將服裝面料的美學價值和感官效果傳達給人們。在早期服裝設計中,對面料的仿生最常見的方式便是直接將獸類和禽類的皮毛、植物的葉子設計成衣服;隨著時代的進步,服裝設計中的面料仿生已經不再滿足於對這些材料的直接利用,而是運用仿生技術來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如人造真絲是對桑蠶絲的模仿,裘皮是對動物皮毛的模仿等。
肌理仿生主要對自然物態以及其他結構表面肌理紋絡圖案的模仿,且在進行服裝設計的肌理仿生時,要了解肌理的屬性和美感,如豹紋大衣便是對豹子表麵皮膚肌理的模仿,鱷魚皮鞋、蟒蛇紋連體褲等都是相同的原理。
4.功能仿生
服裝設計中的功能仿生主要分為防護功能仿生、隱蔽功能仿生和提示功能仿生。防護功能仿生如防彈服、雨衣、滑雪服和其他戶外運動服等,防彈衣設計靈感來自動物界的堅硬外殼,保護人體脆弱和致命的部位,雨衣等防水創意來自於對荷葉表面蠟狀物的模仿設計,這種防護功能仿生服裝設計能夠保證服裝的專業性和安全性,為特殊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隱蔽功能仿生設計主要應用在軍事服裝中,如軍事迷彩服便是模仿變色龍的皮膚變化而設計的,這種隱蔽功能仿生能夠為士兵提供保護色。提示功能仿生主要是為了提高服裝在特殊環境裡的可辨識度,如交警夜間穿著的工作背心,登山運動員、探險考察科學家們穿著的發光服裝等,這些服裝的仿生靈感來源於螢火蟲,通過對光線的反射來起到提示和警告的作用,保證特殊環境下的行動安全。
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趨勢
1.材料美趨勢
材料在服裝款式仿生中非常重要,部分挺闊的造型款式需要質地較硬朗的材料來進行仿生設計,如尼龍、滌綸、亞麻、皮革等;也有部分垂墜式的造型款式需要質地柔軟的材料進行仿生設計,如荷葉邊需要雪紡、莫代爾等材料。在仿生元素的創新運用過程中,設計師對於材料的認識一定要清晰,充分利用材料的化學特性和物理特性;同時,還需要在材料特性的基礎上不斷豐富服裝設計表現手法,以材料美來豐滿服裝。
材料美趨勢是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中創新運用不可避免的,服裝設計師通過對自然物態優異特性的吸收,以及對新型材料的可塑性開發,從而設計出具有多樣性的服裝款式,讓傳統材料得到新生,散發出新的活力。
2.簡潔性趨勢
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人們對於服裝的需求漸漸朝著簡潔舒適的方向發展,這使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漸漸形成了簡潔性趨勢。同時,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人們精神世界的發展,審美情趣和審美格調的改變不斷衝擊著古典傳統主義。
20個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發展使風靡全球的現代主義風格佔領了西方社會,城市化程度的加大使得人們不能再以寬大的袍子來應對每日的工作,一套簡潔幹練的服裝成為職場白領的首選。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需要去掉一些繁雜瑣碎的裝飾,以簡潔美為宗旨進行服裝設計,用較少的形式組成多變有序的結構。
3.實用性趨勢
實用性服裝是仿生服裝設計的發展趨勢,能夠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是服飾文化發展的根本。現階段,多數仿生服裝仍停留在款式直接仿生上,隨著人們對服裝仿生方法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仿生服裝將更具可穿性和實用性。
自然創造了多種多樣的形態和結構,這些元素都可以為服裝仿生設計提供源源不斷的設計靈感。在服裝設計中創新運用仿生元素,要注重經驗的積累和個性化設計的訴求,不斷為服裝設計提供更加豐富的款式。以服裝設計中仿生元素的創新運用為載體,著重分析材料仿生、色彩仿生等具體運用方式,對服裝設計領域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但如何將仿生元素與服裝設計更好地聯繫在一起仍是目前需要探討的問題,是進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