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

2020-12-06 騰訊網

  仿生元素;服裝設計;靈感;趨勢

  隨著服裝設計行業的迅速發展,消費者的自然生態情懷甦醒,仿生元素成了服裝創新設計的靈感源泉;同時,這一創新運用也增強了服裝設計行業的活力,滿足了消費者更高層次的追求。本文從服裝設計中仿生元素的靈感來源出發,從色彩仿生、形態仿生、材料仿生和功能仿生四個方面分析了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運用,並針對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運用趨勢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路。

  服裝設計中仿生元素的運用重新喚醒了人們的自然生態情懷,使人們從自然環境中得到更多的新鮮感和親切感。仿生元素具有貼近自然的屬性,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運用能夠打破設計者的固定思維,為服裝設計行業注入活力和靈感,並引領了一股以追求自然和本真為出發點的設計思潮。本研究主要從理論層面對服裝設計中仿生元素的創新運用進行分析和研究,從服裝的色彩搭配、形態設計、材料選用以及功能保障四個方面對仿生元素的創新應用進行了可行性分析。

  服裝設計中仿生元素的靈感來源

  1.自然物態靈感

  仿生元素靈感來源之一是自然界中的各種物態,除了動植物以外,還可以延伸為非具象的河川等自然景觀,這些自然物態都能為服裝設計中的仿生元素帶來設計靈感。

  植物物態是自然原始形態的一種,服裝設計師在利用植物物態作為設計靈感來源時,往往會藉助發散性設計思維將原本的植物物態進行豐富和創新。

  從自然物態中汲取仿生設計靈感,並不是對自然物態原型的照搬照抄,而是在結合人體形態特徵的前提下將自然物態的特徵融入進去,設計成既滿足人體結構特性、又具有自然物態仿生特色的服裝作品。

  例如,女性服裝胸口或裙擺的秀麗荷葉皺褶,既能幫助著裝者塑形,也能給觀者造成視覺重點的轉移,從而彌補身形上的不足。

  2.動物物態靈感

  動物物態具有一定的動態意蘊和與生俱來的外形特色,是仿生元素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服裝設計中,來源於動物物態靈感的仿生元素主要是不同功能、肌理、顏色的動物皮毛以及動物自身形態的使用。

  採用動物皮毛保暖功能作為仿生服裝設計靈感的案例有貂皮大衣、狐皮袖套等;採用皮毛隱形功能作為仿生服裝設計靈感的有變色龍迷彩服等;

  採用皮毛生存功能作為仿生服裝設計靈感的有鯊魚皮泳衣、鴨腳蹼等,能夠加速遊泳健將的速度,幫助使用者在水下暢通無阻。

  以動物自身形態作為仿生服裝設計靈感的案例有兩種類型,

  一是截取動物外表形體的一部分特徵,如豹紋短裙、蛇皮紋打底褲等,

  二是對動物自身形態的完整模仿,如老虎睡衣、熊貓玩偶等,這些動物物態靈感在仿生服裝設計作品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運用。

  3.科學科技靈感

  時代的變遷和人類社會的進步促使科學技術領域不斷拓展,人們對於海洋、太空、微生物等領域的好奇心和探索在持續升溫,這種改變也慢慢影響仿生服裝設計領域。

  仿生服裝設計中的科學科技靈感主要體現在對自然現象與生物形態的模仿,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方面表現為將生物形態或自然現象具體化為一種創新符號,如颶風、雷電、極光等現象可以在T恤衫上呈現為颶風形、雷電形和極光色彩的個性化圖案符號;另一方面體現在利用科學技術對微觀世界物態的模仿上,如顯微鏡下樹葉的不規則紋絡、活躍的細胞活動等,都可以將其創新運用到服裝設計中去,將科學科技水平高速發展下的生命力形象傳達給消費者。

  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運用

  1.色彩仿生

  色彩作為人類視覺感官較為敏感的元素,在仿生服裝設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色彩仿生是具有高度融合自然與生存環境、視覺與情緒心理等特徵的創新運用。

  色彩仿生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運用主要可以從兩方面展示:一是單色仿生,二是多色仿生。單色仿生主要是對赤橙黃綠青藍紫這類色相環上任意一種色彩進行的仿生設計,如玫瑰花色婚紗便是將玫瑰紅色的嫵媚和浪漫創新融入到婚紗中,彰顯熱情和奔放的情懷。

  服裝設計中多色仿生具有更廣闊的運用範圍,但大多數情況下是對一到兩個主體色彩的仿生,或者加點別的色彩進行裝飾,這種色彩仿生形式能夠達到柔和的效果。

  服裝設計中的多色仿生案例比較多,比如將蒲公英作為服裝設計仿生色彩的創意來源,將長裙的主打仿生顏色設計成皮粉色或者紫紅色,然後在肩部、胸部或腰部點綴青綠色裝飾,使長裙整體仿生色彩造型達到自然和諧。

  2.形態仿生

  服裝設計中的形態仿生包括具象仿生、意象仿生兩種形式。具象仿生是形態仿生中最常見的形式,主要是以自然界的有機生物形態作為服裝設計再創作的對象。如直接選取動物、植物的自然形態、結構特徵的服裝設計作品便是具象仿生的一種表現形式,能夠最大程度地保留和記錄自然和人們生活環境中的各種鮮明形象。

  服裝設計中的意象仿生也叫做抽象仿生,利用誇張、延伸、變形等設計手法從自然物態和生態現象的本質出發,以自然物的內在美為靈感進行服裝風格、題材和圖案等方面的仿生設計,追求服裝設計的的意境美;如取材於敦煌壁畫的粗紡服裝布料和取意異域風情的仿生布料設計等。

  著名的日本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在意象仿生服裝設計中獨成一家,取意自然山水和本土茶道文化,將棉麻等材料設計成具有東方禪意的褶皺服裝系列,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引領了意象服裝仿生的一股時尚潮流。

  3.材料仿生

  服裝設計中的材料仿生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關係密切,新科技和新工藝帶來了更多的新材料,為服裝設計中材料仿生元素的創新運用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材料仿生服裝設計主要分為面料仿生和肌理仿生兩種形式。

  面料仿生主要模仿生物表麵皮毛特徵等自然屬性,將服裝面料的美學價值和感官效果傳達給人們。在早期服裝設計中,對面料的仿生最常見的方式便是直接將獸類和禽類的皮毛、植物的葉子設計成衣服;隨著時代的進步,服裝設計中的面料仿生已經不再滿足於對這些材料的直接利用,而是運用仿生技術來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如人造真絲是對桑蠶絲的模仿,裘皮是對動物皮毛的模仿等。

  肌理仿生主要對自然物態以及其他結構表面肌理紋絡圖案的模仿,且在進行服裝設計的肌理仿生時,要了解肌理的屬性和美感,如豹紋大衣便是對豹子表麵皮膚肌理的模仿,鱷魚皮鞋、蟒蛇紋連體褲等都是相同的原理。

  4.功能仿生

  服裝設計中的功能仿生主要分為防護功能仿生、隱蔽功能仿生和提示功能仿生。防護功能仿生如防彈服、雨衣、滑雪服和其他戶外運動服等,防彈衣設計靈感來自動物界的堅硬外殼,保護人體脆弱和致命的部位,雨衣等防水創意來自於對荷葉表面蠟狀物的模仿設計,這種防護功能仿生服裝設計能夠保證服裝的專業性和安全性,為特殊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隱蔽功能仿生設計主要應用在軍事服裝中,如軍事迷彩服便是模仿變色龍的皮膚變化而設計的,這種隱蔽功能仿生能夠為士兵提供保護色。提示功能仿生主要是為了提高服裝在特殊環境裡的可辨識度,如交警夜間穿著的工作背心,登山運動員、探險考察科學家們穿著的發光服裝等,這些服裝的仿生靈感來源於螢火蟲,通過對光線的反射來起到提示和警告的作用,保證特殊環境下的行動安全。

  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趨勢

  1.材料美趨勢

  材料在服裝款式仿生中非常重要,部分挺闊的造型款式需要質地較硬朗的材料來進行仿生設計,如尼龍、滌綸、亞麻、皮革等;也有部分垂墜式的造型款式需要質地柔軟的材料進行仿生設計,如荷葉邊需要雪紡、莫代爾等材料。在仿生元素的創新運用過程中,設計師對於材料的認識一定要清晰,充分利用材料的化學特性和物理特性;同時,還需要在材料特性的基礎上不斷豐富服裝設計表現手法,以材料美來豐滿服裝。

  材料美趨勢是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中創新運用不可避免的,服裝設計師通過對自然物態優異特性的吸收,以及對新型材料的可塑性開發,從而設計出具有多樣性的服裝款式,讓傳統材料得到新生,散發出新的活力。

  2.簡潔性趨勢

  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人們對於服裝的需求漸漸朝著簡潔舒適的方向發展,這使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漸漸形成了簡潔性趨勢。同時,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人們精神世界的發展,審美情趣和審美格調的改變不斷衝擊著古典傳統主義。

  20個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發展使風靡全球的現代主義風格佔領了西方社會,城市化程度的加大使得人們不能再以寬大的袍子來應對每日的工作,一套簡潔幹練的服裝成為職場白領的首選。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需要去掉一些繁雜瑣碎的裝飾,以簡潔美為宗旨進行服裝設計,用較少的形式組成多變有序的結構。

  3.實用性趨勢

  實用性服裝是仿生服裝設計的發展趨勢,能夠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是服飾文化發展的根本。現階段,多數仿生服裝仍停留在款式直接仿生上,隨著人們對服裝仿生方法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仿生服裝將更具可穿性和實用性。

  自然創造了多種多樣的形態和結構,這些元素都可以為服裝仿生設計提供源源不斷的設計靈感。在服裝設計中創新運用仿生元素,要注重經驗的積累和個性化設計的訴求,不斷為服裝設計提供更加豐富的款式。以服裝設計中仿生元素的創新運用為載體,著重分析材料仿生、色彩仿生等具體運用方式,對服裝設計領域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但如何將仿生元素與服裝設計更好地聯繫在一起仍是目前需要探討的問題,是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關焦點

  • 面料再造仿生設計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面料再造仿生設計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發表時間:2018/4/11 文 | 吳訓信
  • 仿生設計在工業造型設計中的應用
    仿生設計靈感來源於我們生活的大千世界中的各種生物,是在對自然生物體,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人類等所具有的典型外部形態的認知基礎上,尋求對產品形態的突破與創新。在產品的設計中引入仿生的元素,不但能增加產品本身的特點,還能增加然與產品之間的情感因素。
  • 仿生產品設計創新
    仿生設計主要是運用工業設計的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思維與方法,從人性化的角度,不僅在物質上,更是在精神上追求傳統與現代、自然與人類、藝術與技術、主觀與客觀、個體與大眾等多元化的設計融合與創新,體現辯證、唯物的共生美學觀。
  • 仿生服裝:以大自然為繆斯(圖)
    它體現了人對大自然中所蘊藏奧秘及其中智慧的欣賞與尊重。事實上,對仿生學的運用不是什麼新鮮事,就拿服裝設計來說吧,喇叭裙、燕尾服、蝙蝠衫等等都是顯而易見的例子。  又如在Jean Paul Gaultier、Christian Dior、Yohji Yamamoto等大師近年的時裝秀裡,都可以明顯看到他們從昆蟲、花卉、鳥類等形狀和色彩中汲取設計靈感。
  • 嘉欣絲綢:成功研製超級仿生絲 積極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紡織服裝行業逐步進入成熟期,未來服裝公司的競爭將更集中於產品的差異化和核心技術能力。嘉欣絲綢(002404.SZ)近日在投資者調研中透露,公司投資的超絲科技通過家蠶和黑寡婦蜘蛛的基因組合改良家蠶絲的性能,培育的家蠶絲強度已比普通蠶絲強3.86倍,是國內唯一在超級仿生蜘蛛絲方面具有技術儲備與迅速量產能力的上市公司。
  • 千姿百態的仿生家具設計
    家具設計中仿生設計是人與自然碰撞的產物,設計師在大自然中尋找設計的靈感,將自然界的美與設計相融合。一、仿生家具的設計原則仿生設計來源於仿生學,大自然創造出形態各異的生物,為設計師的創作提供了無限設計靈感。
  • 創新、熱情、仿生、科幻……標緻全新一代2008設計美學的奧義
    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於個性化的需求越來越重視,以至於幾乎不可能有某種設計風格能夠像以往那樣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所以,一款新車想要做到設計認同絕非易事——為了迎合消費者需求,一個好的設計方案中必須要有當下流行的設計元素。全新一代標緻2008的定位正是它最大的優勢。
  • 仿生建築設計:生態+科技+創意
    綠色仿生建築在把握以上六大綜合發展趨勢的基礎上,還需以節能、環保為基本原則,從高新科技、低碳節能、生土建築、覆土生態、創意仿生等方向實現突破。在生態文明、新型城鎮化大背景下,建築企業及設計師應轉變工作思路與手法,學習和應用新科技,服務建築創新,賦予仿生建築新的社會目標與時代特徵,實現綠色中國夢!
  • 淺析:中國元素造型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
    作為藝術文化的精華,中國元素在現代設計中扮演著十分獨特的角色,是表達個性美的重要手段。這也從一方面推進了中國傳統元素的繼承與創新,將中國傳統文化推入了世界文化。  一、中國元素造型在現代設計不同領域中的應用  1.現代建築設計中  2010年的世博會展館,中國館將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其中,鬥冠結構造型、「規」、與「回」有機統一,這種開放性、公共性,
  • 仿生設計,不只是形態仿造
    仿生設計主要是運用工業設計的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思維與方法,從人性化的角度,不僅在物質上,更是在精神上追求傳統與現代、自然與人類、藝術與技術、主觀與客觀、個體與大眾等多元化的設計融合與創新,體現辯證、唯物的共生美學觀。
  • 仿生創新 | 技術研發創新工具——走進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一直以來中國商飛對研發創新保持高度重視,而仿生創新正是可以為高速發展的製造企業解決研發過程中的技術難題,提供具象、有效並可快速落地的創新方法。本次活動中,Bovis的仿生創新顧問Dan Haimovitz為大家帶來仿生創新的基本理念1.
  • 【自考專業】服裝設計與工程——設計屬於自己的服裝,開服裝工作室?
    培養目標: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以服務地方經濟和適應社會需求為立足點,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地掌握服裝設計與工程的基本理論及服裝信息化技術,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從事服裝設計、板型設計、高級定製、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 畢業季丨「構絲」2019陝西科技大學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畢業設計
    陝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創辦於1999年,是陝西省批准的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憑藉多年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探索,為了充分發揮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教育、人才和學科優勢,結合陝西刺繡產品開發及服裝行業對服裝設計專業的人才、科技成果的迫切需求,我們結合陝西刺繡著名傳承人從專業與傳統民間手工藝術發展的戰略高度
  • 仿生設計:美食為靈感的設計
    仿生設計是設計中常用的手段,當你沒有靈感的時候,不妨參考一下身邊的事物食物是這個星球上每一個人都喜歡的東西,今天帶來的一系列設計就是以美食為靈感,一起來看看叭~ 01 Avocado Ping-pong 牛油果桌球 這是帶有牛油果圖案的桌球用品。
  • 工業仿生產品設計手繪
    大自然是人類創新的源泉人類最早的一些造物活動都是以自然界的生物體為藍本的通過對某種生物結構和形態的模仿達到創新的物質形式的目的然而仿生造型設計絕不是自然生物體的簡單模仿而是在深刻理解自然物的基礎上在美學原理和造型原則作用下一種具有高度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在運用仿生的造型方法進行形態創意時必須根據所要設計的產品內容展開構思如果忽視了產品的
  • 來自大自然的靈感,仿生設計在如何影響我們的審美?
    而在時尚領域,設計師們把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浪漫,轉化為奇思妙想的設計。另一方面,技術發展帶來的創新合成材質,以及建立在仿生學上的面料革命必將是時裝的未來。這不僅應對了環保挑戰,還被賦予新的思考方式,催化創意的各種可能,進化出全新的審美模式。自然界本身具有特殊的、深不可測的魅力,神秘的大自然總能觸動設計師的心,給人以心靈的震撼。
  • 靛——浙江農林大學2018屆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畢業設計&2018「蓮靈...
    服裝系 本專業創辦於2001年,依託農林特色和浙江紡織服裝大省和杭州打造女裝之都的地緣優勢,順應21世紀紡織服裝產業人才需求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注重傳統文化研究、國際化交流和產學研聯合,豐富專業內涵,形成了以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生態服飾文化素養為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
  • 褶皺、荷葉邊等服裝設計技法匯總
    簡簡單單的服裝,現已經滿足不了越來越具有時尚的都市了,所以服裝工藝與細節設計廣為重要。現如今有非常多的工藝,豐富的技法。小編整理了很多服裝工藝細節,請同學們注意查收!
  • 動物家具創意:仿生設計 潮爆眼球
    玻璃鋼仿生造型 融入彩繪技法  看過李安導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電影中描繪的與動物親密接觸的海上奇遇,是不是也讓你為之驚嘆?生活在鋼筋水泥的都市人,早已遠離了那個茹毛飲血的時代,也聽不到虎嘯狼嚎的野性呼喚。大自然真是一個神奇的造物主,文明與蠻荒,優雅與狂野,其實絕非迥然天隔,遊走於二者尺度間,開啟設計師智慧與靈感的鑰匙,存在著亙古不變的藝術張力。
  • 什麼是仿生建築?
    De Mestral從自然中汲取靈感,模仿和複製生物有機體的行為,被Janine Benyus在她的《仿生學——創新的靈感來自大自然》(1997)一書中推廣,這本書介紹了聯繫創造、人類創新與自然的三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