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將改變世界,美國被晾一邊

2020-12-01 澎湃新聞

原創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羅思義 維賈伊·普拉沙德

羅思義/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觀察者網特約作者 維賈伊·普拉沙德/印度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

中國、東協和一系列亞太國家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不僅對這些國家自身而言是一個重大進展,而且對世界而言意義更大,因為它揭示了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大勢所趨。因此,下文將首先簡述RCEP的規模和美國對此的反應,然後分析協RCEP對世界經濟形勢的影響。RCEP的籤署,正如歷史上的歷次重大事件,讓各種對於世界局勢的分析不言自明。

RCEP協定採用網絡會議的方式籤署(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改變世界的協定」

顯而易見,RCEP的規模非常大。它的15個成員國約佔世界總人口的30%,佔全球GDP的30%——讓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集團。除了龐大的規模外,RCEP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其成員國涵蓋各種發展程度的經濟體。正如《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RCEP覆蓋亞太地區最大、最有活力的經濟體,它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放下地緣政治分歧,共同促進貿易和經濟增長。除了中國,它還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東協十國。」

英國《泰晤士報》同樣指出:

「RCEP將覆蓋22億消費者,意味著一款符合RCEP標準的產品現在可以以優惠條件進入15個國家……該協定包括取消90%的關稅,並包括在線個人信息保護標準和簡化海關手續。」

RCEP主要聚焦於目前佔據國際商務最大份額的工業品貿易,但並沒有涵蓋大多數服務業,對農業的覆蓋面也比較有限。

《華爾街日報》指出了此次削減關稅的深層次意義,例如:

「據日本政府稱,RCEP將取消成員國91%商品的關稅。它將有助於消除與日本許多最大貿易夥伴的貿易壁壘——運往韓國的商品不需要支付關稅的比重將從19%升至92%,運往中國的商品不需要支付關稅的比重將從8%提高到86%。」

顯然,RCEP的規模之大足以影響其成員國乃至世界經濟。堅定支持美國的《經濟學人》承認:「RCEP確實在協調東協各種自由貿易協定中不同的原產地規定開闢了新的天地,以便中間產品可以在這15個國家之間自由流通。因此,可以預見RCEP將產生顯著的經濟影響。彼得·佩特裡(Peter Petri)和麥可·普盧默(Michael Plummer)共同發表在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一篇論文顯示,到2030年,世界GDP將每年提高1860億美元……該論文稱,對中國、日本和韓國來說,這一效益將尤其巨大。這也將推動這三個國家達成各自的三邊自由貿易協定。」

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US Brookings Institute)在其題為《RCEP:一項將塑造全球經濟政治的新貿易協定》(RCEP: A new trade agreement that will shape global economics and politics)的分析報告中,就RCEP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做出更為大膽的預測:「根據我們最近發布的計算機模擬預測,RCEP每年或可為世界創造2090億美元收入,到2030年對世界貿易的貢獻將達到5000億美元……

新的協定將使北亞和東南亞經濟更有效率地交融,並將其在技術、製造業、農業和自然資源方面的優勢聯繫在一起……

東南亞將從RCEP中獲益良多(到2030年RCEP將每年為東南亞創造190億美元收入),但不如東北亞,因為它已經與RCEP夥伴籤訂了自由貿易協定。但RCEP可以促進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加強運輸、能源和通訊聯繫,從而提高市場準入的收益。RCEP有利的原產地規則也將吸引外國投資……」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上述媒體對RECP所帶來的經濟收益的預測屬實,那麼它將對世界局勢和全球運行機制產生何種影響呢?

被RCEP拋下的美國

首先要強調的是,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RCEP的籤署是對美國試圖在世界經濟舞臺上孤立中國的一個強有力的反駁——這反過來又證明:美國一呼百應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美國媒體和國際上的親美媒體都公開承認,這是美國的一個重大挫折。《紐約時報》在頭版發表題為《中國主導的貿易協定籤訂,對美構成挑戰》的分析文章,單刀直入地總結道:「周日達成的協定是美國與東南亞地區的經濟關係充滿不確定性之際,中國在東南亞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的一個強有力的象徵……該協議涵蓋比以往任何地區自由貿易協定都要多的人口,有助於進一步鞏固中國在周邊地區的經濟主導力。」差不多同時,《華盛頓郵報》也以《川普時代結束了,規模最大的亞洲貿易新協定把美國晾在了一邊》為題刊發文章。

作為美國最親密的盟友,《經濟學人》雜誌指出:「中國日益增長的分量和美國對亞洲的相對忽視將重塑亞洲。」一貫持強硬反華立場的英國廣播公司(BBC)也指出:「該協定被視為中國在該地區影響力的延伸。」《金融時報》首席外交事務評論員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分析道:「世界在前進。上周末,包括日本、中國和韓國在內的15個亞太國家的領導人籤署了歷史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之一。拜登先生和他的團隊號召美國的朋友們反擊中國。但新協定的籤署意味著拜登和他的團隊計劃落空。」

15個國家為何敢於公然無視強大的美國的意願籤署RCEP?這背後折射出世界經濟發展進程中怎樣的深刻變化?

RCEP籤署印證的第一個重要趨勢,是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關係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目前,美國和歐盟在這方面都處於從屬地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2020-2021年世界60%的經濟增長將源自中國。中國目前最大的貿易夥伴既不是美國也不是歐盟,而是東協。其他亞洲國家將在2020-2021年表現最好的國家之列。

就聯盟而言,東協是發展中國家最重要的組織之一,其對建立RCEP聯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而中國是目前為止RCEP經濟體量最大的成員。正如布魯金斯學會指出:「RCEP的籤署是東協『小國外交』的勝利。《東亞自貿協定》所蘊含的巨大價值早已得到承認,但因政治原因,該地區最大的經濟體——中國和日本都不被接受為該項目的設計者。2012年,由東協斡旋達成的協定解決了僵局,從而促使東協負責協定談判。」

但正是中國經濟的力量,才是目前確保發展中國家間達成的協定與過去不同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以過去著名的發展中國家間合作——1955年的萬隆會議或1966年的三洲會議為例,這些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但當時參與其中的各國並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現在中國和發展中國家的結合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發展中國家與中國的合作,不僅具有政治意義,而且具有直接的經濟意義。

東協和中國的合作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促成RCEP籤署,令美國在RCEP區域不得不遭受地緣政治失敗。

美國在亞洲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試圖挑起越南與中國對抗。但在RCEP籤署之前的這段時間裡,越南擔任了東協輪值主席國——如果它願意的話,它將處於阻礙RCEP籤署的有利位置。相反,在越南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期間,RCEP成功籤署。正如人大重陽貿易與國際關係專家劉英指出的那樣,越南在組織、協調和領導東協活動方面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樣,美國也千方百計試圖挑起南海的緊張局勢。但所有關鍵的南海國家都已成為RCEP籤署國。簡言之,無論在個別問題上有什麼分歧,南海國家都積極投入籤署聯合協定,粉碎了美國挑唆該地區各國相互對立的企圖。

其中的原因顯而易見。RCEP區域的國家優先考慮和平發展經濟,而與中國合作是最好的選擇,而不是聽任美國製造政治緊張局勢,作為其侵略中國的附庸——參與這一行動將損害RCEP國家自身的經濟。

世界「平」了嗎?一種「發展中」的全球主義

RCEP的籤署也表明,這些主要經濟體正在優先考慮經濟開放,反對保護主義。正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所說:「RCEP顯示了亞洲國家對開放和互聯互通的供應鏈的支持。」同樣,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鑑於全球經濟陷入低迷,而且有跡象表明各國開始轉向內向型經濟,鼓勵自由貿易變得更加重要。」 中國總理李克強則強調:「籤署協定表明,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是大道、正道,仍然代表著世界經濟和人類前進的正確方向,這不僅僅是東亞區域合作極具標誌性意義的成果,也為世界經濟實現恢復性增長貢獻新力量。」

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

上述表態向美國釋放的信息是清楚的——其他國家已經表明,它們不會理會美國的阻撓,並有由中國提供的可行的替代方案。正如《華爾街日報》在評估美國新政府前景時指出:「儘管拜登表示暫時不會進行任何新貿易的談判,並希望用更加強有力的外交政策團結盟友、對抗中國。但這一協定的籤署,標誌著包括日本和韓國在內的美國盟友,都在向前發展。」

同樣,《紐約時報》也指出:「對於某些專家來說,這份新的協定顯示,世界不會再等美國了。歐盟也在積極推進貿易協定。在別的國家籤署新協定的時候,美國的出口可能會逐漸失去優勢。」

《華盛頓郵報》同樣認為:「這項協定將鞏固加速發展的國際趨勢——東北亞經濟體的相互連接,並且與像越南這樣的東南亞飛速發展的市場相互綁定,後者為電子工業提供勞動力和巨大的市場潛能。新協定將是第一個包括中國、韓國和日本在內的多邊貿易協定,它將鼓勵企業從貿易區內的其他國家採購零部件……

『通過降低東亞貿易成本,RCEP將加速東亞和美國經濟的脫鉤,可以說是經濟史上最富有成效的區域夥伴關係,』彼得·佩特裡和麥可·普盧默寫道。」

誠然,RCEP確保了經濟開放政策,同時也否定對全球化過分簡單化的解讀。有一種對於全球化的誤讀,借用託馬斯·弗裡德曼(Thomas L. Friedman)暢銷書的書名—— 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地理距離已經從本質上被消解,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得以用平等的方式相互聯繫。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而是三個巨大的區域/大陸集團取代了純粹的國家、集團。

·第一個是北美,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經濟一體化首先是通過《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現在是通過《美墨加三國協議》(USMCA)。

·第二個是歐盟。

·第三個是以中國為中心的經濟區域,現在則逐漸以RCEP的形式出現。

在北美和歐洲,這些經濟體可以被稱為「大陸規模經濟體」,即比舊的國家規模經濟體更大,但不包括全世界。亞洲如此之大,以至於它還沒有形成單個的大陸規模經濟體,但正在創造的是一個東亞經濟體,其規模與整個北美、西歐和東歐部分地區的大陸經濟體相當。如何解釋這種現象?

當前的世界形勢顯然印證了馬克思的分析,即促進人類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日益發展的社會化勞動(馬克思在系統地深化了亞當·斯密提出的勞動分工理念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這一分析,但這將是另一篇文章的主題)。馬克思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首次提出歷史唯物主義的概念,此後不斷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分析指出,生產力發展的每一個連續的進步都伴隨著更大的經濟單位的建立——這恰恰反映了勞動社會化程度的提高。

民族國家,其完全一體化的國家市場克服了地方主義和分裂,是資本主義時期的典型表現。但現在,生產社會化的發展已經超出了民族國家的規模,但還沒有形成一個扁平化的一體化的世界經濟體。因此,當前的進程是形成一個「大陸規模」——比現存的民族國家大,但沒有以統一的方式涵蓋全球經濟。正是這個過程促成了NAFTA/USMCA、歐盟和 RCEP的問世。

印度後悔了嗎?

這一進程對東亞乃至世界各地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些國家的政治勢力刻意混淆愛國主義和保護主義,因為前者有助於建立成功和強大的民族國家,後者有助於建立國家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這就形成了「進口替代主義」的經濟戰略模式,許多國家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嘗試過這種模式。

但如上文分析,這樣的戰略行不通。即便如美國或中國等最大經濟體的國家框架也太小,無法維持現代經濟所必需的勞動分工和生產規模,即勞動社會化。因此,單純在國家框架內發展經濟將導致經濟疲軟,從而削弱國家實力——這有悖於愛國主義傾向。相反,參與區域/大陸發展對於建立強大的經濟力量,從而建立一個強大的民族國家很有必要。

中國的例子清楚地印證了這一點。啟動中國改革開放的鄧小平,或者現在領導中國的習近平,都是中國偉大的愛國者。他們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全方位強大的中國。正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尋求經濟開放——RCEP是這個進程中最新的成果。

幸運的是,中國經驗正在被世界其他地方所吸收借鑑——非洲和拉丁美洲都在尋求各種模式的大陸規模經濟合作。美國希望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在諸如區域一體化等問題上保持弱勢,而拉丁美洲的親美政權已經退出了在該大陸的區域合作,而愛國力量則試圖推動這種合作。相反,美國希望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站在自己一邊——在這種雙邊關係中,美國當然將完全佔據主導地位。這是因為美國不希望這些國家變得強大。

但中國強烈支持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經濟一體化,因為它希望這些大陸的國家強大起來。這就是為什麼中國能夠與非洲和拉丁美洲實現更和諧的雙贏關係,而美國卻單方面希望與非洲和拉丁美洲維持一種壓迫性的經濟關係。從中國支持建立RCEP的過程看,中國也同樣支持非洲和拉丁美洲大陸一體化。

這一進程也使人們能夠了解印度的情況。印度早前曾參與組建RCEP的討論,但在2019年退出,這是莫迪政府日益反華傾向的一部分。本文不打算對印度的經濟政策進行詳細分析,但很明顯,與中國和經濟正快速增長的東亞經濟體不同,莫迪政府奉行的政策沒有系統地把經濟開放放在首位。正如《紐約時報》從戰略角度也指出的那樣:「印度政客對降低本國的高額關稅持謹慎態度。」可能難以確切地判斷,在莫迪決定退出RCEP時,經濟和反華政治因素的混合比例到底有多大。最終的結果是,雖然RCEP國家將相互享受到區域/大陸發展的好處,但印度將被排除在外。

歸根結底還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最後,RCEP的籤署印證了經濟學規律的客觀性。RCEP籤署國領導人遵循馬克思所分析的勞動日益社會化的道路。任何企圖欺騙這一規律的國家都必然遭受經濟失敗。即使是日本這樣的國家也拒絕在經濟上跟隨美國的反華路線而加入RCEP,是因為不如此會損害本國經濟。

那些遵循經濟規律的國家比如中國,則享受著經濟上的成功。中國,這個人類歷史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1949年還是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但現在已轉變為世界經濟超級大國,並即將躋身高收入經濟體。習近平在《求是》雜誌8月發表的關於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講話中強調:「我們政治經濟學的根本只能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RCEP的籤署完全印證了這一點。

回到我們最初的討論,RCEP的籤署不僅僅是自身的成功,而且它還揭示了一層意義:世界經濟和政治應遵循客觀規律。

來源|觀察者網

熱點視頻推薦��

��

原標題:《RCEP將改變世界,美國被晾一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rcep是什麼意思?rcep有什麼好處?
    未來,RCEP將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動力引擎,也將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  從談判過程看,由於成員國之間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協議內容涵蓋範圍廣,RCEP的誕生經歷了「八年長跑」。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關稅方面,協定生效後各成員國將主要通過立刻降稅和10年內逐步降稅的方式,最終實現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零關稅。
  • 一邊「獻愛心」,一邊跟在美國後面搗亂
    在疫情剛剛爆發之際,我們將全省的醫療物資都集中送往武漢,希望幫助武漢渡過難關,但是如今其他各省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疫情,讓我們的醫療物資變得十分緊缺。各國積極援助正當我們處於水深火熱之際,世界很多國家都對我國伸出了援助之手,比如法國,匈牙利,柬埔寨,澳大利亞等很多國家都紛紛的捐贈了很多醫療物資,讓中國人十分感動。
  • 為什麼蓬佩奧一邊是新政府在積極招募,一邊是將接替國務卿一職?
    世界矚目的美國大選,終於進入了下一個階段。他開始召集部下來建立他的政權。根據媒體曝光的人名名單,卻出乎所有人意料。早先以「美國創業家」而獲選為「全球100位創新企業家」,並於2015年獲歐巴馬政府頒授「總統全球企業家大使」,但他本人並無參與政治的經驗。據報導,2018年3月,楊安澤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二個華裔美國人,前往美國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引起了全球轟動,第一個是華裔鄺友良,他分別於1964年和1968年參加美國大選。
  • 這麼晾,再也不怕室內衣服晾不幹了!
    將衣服排列成不同的形狀,衣服晾乾的時間也不同,據科學實驗發現擺成拱形時衣服幹的最快。當衣服擺成拱形,空氣從中間空間流過時會產生上升的氣流,加快水分蒸發。晾毛巾時,要將毛巾搭的一長一短,也可以用帶夾子的衣架將毛巾夾成M狀,這些都可以加快毛巾水分揮發。
  • 李蘭娟院士全程漢語與美國專家交流,美專家一邊聽翻譯一邊做筆記
    所以,李蘭娟院士全程用漢語與美國專家交流,正是證明了我國的強大,已經足以抗衡美國。當然,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不然,美國何以千方百計對我國各個方面伺機幹擾破壞?這也是我國已經強大到令美國害怕的表現。並且,相信我國會越來越強大,一定會超越美國。因為我國面對美的很多近乎無恥的行為並沒有以同樣的手段反施以美國。
  • 如果發生第三次大戰,世界上哪些國家會站在美國一邊?俄:僅一國
    比如說美國,二戰後他們似乎沒有消停過,美國的不講理到處軍事行動也引起了不少國家的抱怨。但美國一直喜歡充當世界警察的角色,雖然美國已經打贏了不少戰爭,但如果美國想到處橫行這顯然也是不可能的。世界上不少國家開始臣服於美國,無非是害怕美國的強權對他們產生威脅。其實世界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不滿了,只是現在還沒有到激發的時候罷了。
  • 被世界嘲笑土的澳大利亞,如何改變了全人類的生活?
    測試樣機也很快將在澳洲的珀斯製造,每次測試的成本不到25澳元(約100塊人民幣)。無法想像如果家裡沒有冰箱你將如何保存食物、牛奶和鮮肉吧? 該成果將在人頭骨內安裝微晶片,並通過在眼鏡上安裝攝像頭,來幫助盲人看到周邊的環境輪廓。
  • 全球最浪費的國家:一年浪費3600萬噸食物,晾衣服都必須用烘乾機
    其實這個國家大家都知道,它就是美國。美國是世界綜合實力排名穩居第一的國家,經濟的發達和軍事的強盛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實。美國的GDP總量多年來蟬聯全球首位,但是整個國家的儲備、擁有的資源是異常豐富的。恐怕去過美國的人應該都對室內空調的使用深有體會吧。美國的空調"挺可憐",它們常年處在工作的過程之中,甚至不分晝夜不分寒暑。
  • 為什麼晚上不能將孩子衣服晾在「戶外」?不是迷信,家長不妨聽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老一輩的人通常會有一些比較迷信的說法,比如說——孩子的衣服晚上的時候不能晾在外面。這樣的說法,他們解釋說是因為,在世的人的衣服是在白天的時候晾的,而晚上的則是陰間人晾衣服。說這樣的話孩子的衣服上就會沾上"髒東西",對孩子不好,容易生病。在現在這個時代,很多家長們其實也不會去聽信這樣帶有玄幻色彩的說法,不過對於孩子的衣服晚上晾在外面這件事,還真的需要注意了!
  • 一邊準備接收俄制飛彈,一邊叫喊要報復美國
    美國與土耳其在有關俄制S400系統的交易問題上,產生了非常尖銳的矛盾,美國反覆警告被當作耳旁風,即便美國已經提出了制裁措施,土耳其也依然沒有讓步之意。現在土耳其一邊準備接收俄制飛彈,一邊叫喊要報復美國,其選項可不少,包括:驅逐駐土耳其的美軍。
  • 美國頁巖油技術改變世界能源版圖
    頁巖油氣產量的增長將改變全球能源貿易流向,並對石油定價機制產生影響。 (翟超/製圖)(數據來源:國際能源署)  編者按:頁巖油革命正在重新界定全球能源格局,正如國際能源署在最新的《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所說的那樣,美國能源開發具有深遠意義,北美以外地區和整個能源行業都將能夠感受其影響。隨著非傳統油氣產量的大增,美國能源產量的增長將加速國際石油貿易轉向,對傳統能源生產國以及由此產生的定價機制都會產生壓力。未來我們將一一感受這些變化。
  • 要改變世界,不要被世界改變
    老婆與小孩都已經是公民,我再過一年也將取得美國護照,本來的計劃是就這樣住下來,從此變成美國人。我這年代的小孩多是聽 ICRT、看飛越瘋人院、六人行長大,從小就很嚮往美國文化的。在紐約期間我如魚得水,結交了很多新朋友。
  • 喬治·佛洛伊德:坎坷悲慘一生,曾夢想改變世界,美國會否改變?
    周二6月9日,終年46歲的非裔美國人喬治·佛洛伊德在家鄉休斯頓下葬,並在德州休斯頓一個教堂舉行葬禮。他的棺木將運至他母親下葬的墓園,長眠母親之畔。佛洛伊德曾經的夢想是「改變世界」,無奈卻是坎坷悲慘的一生。
  • 未來世界格局將發生改變,西方推算美國淪為第二強國,那第一呢
    從世界歷史上來看,各個國家的局勢都是瞬息萬變的。就從二戰的時候開始,世界的局勢一直都在發生著變化,而且美國在二戰之後就成為了超級大國。而西方國家一直都是在推算未來局勢的變化,而且西方推算在未來世界將會有四個超級大國並立,而且美國已經淪為了第二強國,第一名無人能夠撼動。
  • RCEP和中國加入CPTPP將深刻影響世界貿易和中美貿易格局
    東亞太平洋在世界經濟和貿易中的比重及地位均將進一步提升,在世界貿易格局的重要性將增強。三大板塊的平衡將趨於改變,北美板塊地位可能下降。中國東協貿易額將進一步遠超美國東協貿易額,中國在日韓澳新對外貿易中的重要性進一步超過美國。美國對華貿易戰將加速失去中國市場。中國加入CPTPP又將進一步擴展太平洋兩岸貿易一體化。
  • 羅素導演:奇異博士是站在美國隊長一邊的
    《美國隊長3》海報。網易娛樂4月5日報導 《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將於5月6日上映,該片導演羅素在今天表示,奇異博士是站在美國隊長一邊的!其實二者的關係早在《美國隊長2》中就已經埋下伏筆,如今看來,擁有強大魔法能力的奇異博士也將有可能簡短的露面於《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中。
  • 九江:高壓電箱下晾衣服,當心觸電
    17日,有市民撥打潯陽晚報熱線8530000稱,九江市三中附近的長城路紅綠燈路口,有人在路邊私自拉起鐵線晾衣服,而且這些衣服都是晾在高壓電箱下,既不文雅又非常危險。  當天上午,潯陽晚報記者來到了現場,看到在高壓電箱下,有人晾曬被子、衣服、內衣等物品。記者注意到,在高壓電箱上清楚地寫著「高壓電箱危險」的字樣。
  • 拜登:美國將「重返」世界領導位置
    導讀:近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對外強調表示,他所推行的外交政策基礎是要以美國在全球發揮領導作用為主,同時將會繼續加強與亞太盟友之間的關係。對此有不少人分析表示,拜登的外交政策實施起來面臨重重困難,尤其是在美國國際形象大受損傷的前提下。
  • 「阿爾法人格」的困局──矽谷人想改變世界 先要改變自己!
    這些信念不止在他們的企業中貫徹,也在矽谷新創圈中口耳相傳,最後形塑了矽谷的文化:創新必須破壞,打破才能重來;創業不是為了上市,而是要改變世界。這種阿爾法型的陽剛氣質表現出使命必達、不為規則所限、捨我其誰的氣勢。但如果世間一切規則都不受尊重,會產生什麼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