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營銷人,尤其是自認為逼格甚高的網際網路營銷人,如果你曾與某些4A公司打交道,你一定會清楚,在他們的營銷提案或者投放效果分析總結會議或者報告中,鐵定會出現某些讓人望而生畏的英文營銷概念單詞或術語縮寫。
而如果你不懂這些在業內極為常用的英文術語,那你就很有可能被4A公司的「白骨精」代表們一眼看穿你營銷小白的身份。若果真如此,你在後續的合作過程中將會一直很被動。
因此對於營銷人而言,多儲備一些營銷中的常用英文術語知識,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不僅關乎個人的面子,更重要的你能輕易通過自己的專業度贏得乙方代表的尊重。從而在你未來與營銷機構的合作溝通中,無論是砍價、廣告創意、媒介採買、或投放策略上,你的意見都會受到重視,通常乙方也會為你配備更專業的項目團隊來執行。
而不是像某些營銷新人小白一樣,在與4A公司的合作過程中,除了充當傳話筒的角色之外,更慘的是極有可能淪為乙方代表眼中被教育和被培訓的對象。而自己「甲方爸爸」的地位形象也喪失殆盡!
言歸正傳,下面我們將按字母順序來介紹一些常用營銷用語的英文說法。
一、字母A開投的營銷術語英文單詞
1. Ads (廣告)
Ads=Advertisments=廣告,基於特定商業目的,利用圖文、音視頻等信息進行創意策劃,並通過特定媒介傳播以覆蓋觸達用戶的營銷方式。是一門古老而深奧、且時刻在創意及時俱進的商業藝術活動。
2. AD Exchange (廣告交易平臺)
AD Exchange是網際網路廣告交易平臺,是廣告交易的買方和賣方交匯的場所。具體又可分為DSP(需求方平臺)和SSP(供應方平臺)。比較知名的Ad Exchange平臺,如雅虎的RightMedia ,Google的DoubleClick,騰訊的廣點通等。
3. Advertorial (軟文)
軟文與傳統意義的廣告有很多的區別,尤其是是在自媒體時代,軟文的廣告植入形式更加隱蔽,通常廣告主會故意把軟文與媒體評論、新聞事件等稿件混在一起,普通的消費者難以識別。因此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和說服力。
4. Affliate Marketing(聯盟營銷)
類似國內的各種CPS或CPC的聯盟營銷方式,聯盟通常有三種形態:
第一是像早期的電商網站,淘寶客、京東聯盟、凡客聯盟、夢芭莎等都曾經自己組建過電商推廣聯盟。
第二是類似億起發、領克特等第三方聯盟。
而第三種是像搜尋引擎,如:谷歌、百度等,其藉助搜索競價業務分發,其搜索聯盟更強大無比,當然懟廣告主而言,搜索聯盟其實存在很大的作弊空間,這也是導致很多搜索效果不好、體驗不佳的一個重要因素(古一刀老師注)。
5. Agency/Agencies (代理商/代理公司/機構)
在營銷行業主要指廣告公司(營銷代理機構),典型的有4A公司。
其他細分可以分為:數字代理商(Digital Agency)、媒介代理商(Media Agency)、公關代理(PR Agency)、創意代理(Creative Agency)、策略代理(Strategy Agency)等等。
廣告代理商,主要職能是根據廣告主的營銷目標,為廣告主提供營銷策略、營銷創意及內容物料生產製作,並根據廣告投放機制向代為執行媒介採買及廣告點位投放等。
6. Appeals (訴求)
指客戶需求,通常需結合特定細分市場,來分析和衡量特定市場領域目標受眾群體的關鍵價值需求。
品牌廠商通常以此來確定更精準的產品設計規劃和市場營銷策略。用戶訴求也又分為Emotional Appeals(感性訴求)和Rational Appeals(理性訴求)。
7. ATL (Above The Line)
ATL即Above The Line。 當然這個線上/線下與我們網際網路尤其是電商中常見的Online和Offline的概念範疇並不相同。這點尤其注意!
估計很多新營銷人可能會疑惑,線上營銷不是Online Marketing嗎?怎麼又冒出來這麼一個概念?其實ATL是出現在早期傳統營銷理論中的一個營銷概念。並非上世紀90年代後網際網路或者新媒體興起後才有的。理解了這一點,就更容易理解ATL這個線上營銷的範疇,其實比Online Marketing的概念其實要廣得多。
ATL(above-the-line),「線上」,其實可以理解為營銷活動中的「空軍」力量,或者可理解為單向傳播式(無直接互動)的傳統營銷方式。主要是通過空中轟炸與大範圍覆蓋類的營銷方式,其特性是與用戶的交互性極弱,但覆蓋範圍大。比如利用:電視、電臺、報紙、戶外、網際網路等主流大眾媒體來影響受眾,也包括贊助、大型事件營銷、公關等。
或者我們可以把ATL理解為單向傳播的大覆蓋式(用戶觸達上重面弱點)營銷活動,這也是很多營銷人喜歡把ATL簡單理解為需要做媒介採買的廣告營銷的主要原因。(古一刀老師注)
8.BTL(Below The Line-線下)
BTL(Below-the-line),「線下營銷」,可以理解為營銷互動中的「陸軍」裡面。側重指與消費者發生直接接觸或強交互的營銷方式;如傳單、贈品、試用等等,大多數針對會員或特定目前用戶群體的促銷活動,或者地面推廣活動,都可以劃在線下營銷中來。
但是, 到了如今完全數字信息化的時代, ATL和BTL的界限已經非常模糊, 特別是Online Marketing概念出現後! 傳統廣告人和互動營銷人的工作邊界越來越難以分清。 因此在新營銷人的概念中,線上營銷是指Online-Marketing,與傳統營銷中線上線下概念可能差異甚遠!
二、 字母B開頭的營銷術語英文單詞
1. Banner (橫幅廣告)
網際網路中最常見的廣告形式,也常被稱為網頁旗幟廣告或者網頁橫幅廣告。
通常出現在網站頂部(頂通)、頁面中上部(焦點圖)或中間(橫通)等視覺軌跡的焦點之中,而出現在兩側的豎條型Banner廣告又常備稱為對聯廣告。
具體尺寸規格通常不限,根據各自網站版面自行規劃,但在主流PC端門戶網站中的Banner廣告,也有一些常用的通用型尺寸規格。
2. Brain storming (頭腦風暴)
Brainstorming原指精神病患者頭腦中短時間出現思維紊亂時的胡思亂想.。但美國人奧斯本於1938年率先用這個概念來比喻思維高度活躍, 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 Brainstorming的特點是讓參與者盡情進行發散性思維,使各種設想在相互碰撞中激發創新的靈感。
不少人認為腦暴會議是可以隨心所欲的發散和瞎扯,其實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看法,因為頭腦風暴會議並非雜亂無章的,相反是有明確發散主題,並且可以通過專業的會議主持人來進行引導發散和回歸收斂控制的。
3. Brand Loyalty (品牌忠誠度)
品牌忠誠度是品牌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比如在電商平臺中,通常產品SKU的廣度、產品質量、價格高低、支付體驗、配送效率體驗等幾大關鍵因素綜合決定了電商平臺的忠誠度。
通常來說,質量與效率體驗優勢,京東的品牌忠誠度相對而言是較高,而天貓的核心優勢在於海量SKU的協同效應。相反,像當當網、唯品會、聚美優品等垂直類電商平臺,受制於SKU廣度、支付與配送體驗、售後等服務體驗不足,相對而言,品牌忠誠度弱很多。
4. Brief/Creative Brief/ (工作單/工作簡報/綱要)
Agency開始新的工作時作為部門流程和下達工作的書面指令. 通常由Account部門人員在接到客戶指令要求或意願後經提煉寫出工作任務單. 通常按項目和工作輕重由不同level的客服或planner相關人員來完成撰寫。
5. BSP (博客服務提供商/)
即Blog Service Provider. 為個人或者組織提供Blog服務的組織. 其實我們逛網的人大部分都在使用他們的服務! 國內常有Blogbus, 新浪搜狐博客, donews, Blogcn等! 國外有blogger, wp, livespaces等。
6. Budget (預算)
營銷預算,通常與營銷活動(Compaign)相關。當然,在地推或者促銷互動中,也同樣需要做預算,只是相對而言,能稱得上Compaign的營銷活動一般較大,預算也較高,對營銷策略、創意和媒介採買上要求更為專業嚴格。
7.Buzz Marketing (蜂鳴營銷/和WOM類似,是口碑營銷的兩種不同的英文說法)
口碑營銷是指企業努力使消費者通過人脈圈子之間的交流將自己的產品信息、品牌傳播開來, 而今各種數字新媒體的流行, 為口碑營銷提供了新載體, Buzz有了更多更廣的網絡環境, 且相對傳統的而言, 成本低廉, 傳播迅速, 追蹤和評估也更容易。
三、字母C開頭的營銷術語英文詞組
1. Campaign (廣告活動)
可以理解為同一目標或主題的廣告系列計劃。指在一定周期內,針對同一營銷目標或主題,所發起的廣告投放或營銷活動計劃。一個Compaign大多可採用項目管理形式來進行管控。
一個廣告compaign中,通常包含不同媒介策略的整合營銷方式。比如,平面媒介、廣電媒介、地推活動、社交媒體、網際網路媒體(含移動端)等不同的媒介形式。根據廣告主的營銷目標和預算等綜合選用。
2. Click (點擊量/點擊次數)
即Click Through,用戶點擊網絡廣告的次數,較為準確的叫法「點入」,通常以CTR(點入率或點擊率)來衡量一則廣告點位的曝光量和吸引用戶點擊數之間的轉化比例關係,以此來評價廣告投放的精準度、廣告創意等效果的主要指標之一。
……(未完待續)
如果想了解完整版更多,請關注「音爆社」公眾號。後續陸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