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幫扶暖人心 戒毒人員拾信心

2021-01-09 中山網


   禁毒社工到戒毒康復人員家中幫扶。

民政部等12部門今年7月10日聯合出臺「意見」,我國將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實施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指父母雙方均符合或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蹤,另一方符合重殘、重病、服刑在押、強制隔離戒毒等情形的兒童。

國家禁毒辦發布的《2018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現有吸毒人員240.4萬名,同比下降5.8%。其中,18歲到35歲125萬名,佔52%。

毒品帶給製販毒和吸毒者及其家庭的結果是冷酷無情的,但市禁毒辦與公安、人社、衛計、婦聯、團委等禁毒委成員單位以及社會組織走在「意見」出臺之前,一面致力於打擊毒品違法犯罪活動,與毒販殊死搏鬥,一面給致孤致貧家庭帶去溫暖,給戒毒者前行的力量,成效顯著,共有17547人戒毒三年未復吸,涉毒致孤致貧幫扶「中山樣本」已引來全國諸多城市效仿。

中山是如何做到的?8月初,記者深入探訪,予以解密。

個案展示

竭誠幫扶 溫暖人心

中山的毒品形勢與全國相似,至2018年底,全市管控吸毒人員32229人,吸食毒品以年輕人為主,主要集中在26歲到35歲之間。這一年齡段群體普遍是家庭的頂梁柱,一旦販毒製毒,將面臨服刑,一旦吸毒,將面臨強制隔離戒毒,他們的孩子往往成為孤兒或無人撫養兒童,家庭也會因此落入貧困的泥潭。

●面臨失學 大夥幫孩子跑戶口

去年8月,火炬區臻善禁毒社工組織成員梁炎文走訪強戒人員阿鄉的家庭時,意外發現阿鄉的女兒小詩準備就讀初中,但因無戶口面臨失學。為不耽誤小詩入學,梁炎文聯合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開始了與時間「賽跑」。

早年,阿鄉與女友未婚生下了小詩後,因吸毒被抓,女友受不了打擊,離家出走無音信,就這樣,小詩與80歲的奶奶相依為命。

辦理落戶須證明阿鄉與小詩是父女關係,但阿鄉當時在廣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戒毒。梁炎文早上7點接到小詩,而後驅車90公裡,到達南方醫科大學採集血樣。緊接著又帶領醫生和小詩趕到強戒所,採集阿鄉的血樣,辦理親子鑑定。

三個星期的焦急等待後,梁炎文接到通知,醫院證實兩人確為父女關係。梁炎文放下手中的活,立刻驅車趕到廣州,拿到了親子鑑定。趕回中山後,梁炎文馬上聯繫火炬區公安分局戶籍科和市博愛醫院負責出生醫學證明的部門,為小詩急辦戶籍。

儘管兩個部門全力以赴,為小詩走了綠色通道,但時間仍舊吃緊。梁炎文又聯繫到市教體局,申請延遲小詩的報名時間和為孩子保留學籍,教體局指派專人跟進,就這樣,兩個多月馬不停蹄,小詩不僅落了戶,而且沒有耽誤學業。

強戒所裡,父親得知女兒順利入學的消息後,淚流滿面,表達謝意的同時,下定決心戒掉毒癮,做一位負責任的好父親。

●雙親染毒 社會給孤兒建「新家」

清風自遊人公益服務中心的禁毒社工第一次接觸小儀時,小儀就讀小學四年級,害羞而膽怯躲在奶奶身後。一年後,她的奶奶因為年紀太大住進了養老院,小儀開始了獨立生活。

小儀非常痛恨吸毒的人,原因很簡單,親生父母雙雙吸毒,她經常被人在背後戳脊梁骨。奶奶因年齡太大,被政府送進養老院後,小儀成臨時孤兒,生活變得一塌糊塗。

關鍵時刻,南區辦事處一支由禁毒辦工作人員、禁毒社工、禁毒義工組成的小團隊來到小儀家。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儀學會洗衣、做飯、收拾等家務。小儀對洗衣粉過敏,手掌會脫皮,大家於是湊錢幫小儀添置了一臺洗衣機。

小儀和父母的關係非常緊張,兩名禁毒志願者主動活躍在兩代人之間,爭取相互之間的理解。2018年6月,母親阿梅從強戒所出來後,小儀再次找回母愛的溫暖,遺憾的是,好景不長,兩個月後,阿梅被查出患癌,治癒的希望渺茫。

社工上門提供幫助時,阿梅掩面流淚,始終放心不下女兒。當年底,阿梅在家中病逝,父親還在強戒所,小儀再度失去家庭的溫暖。

社區知道情況後,派人上門為小儀辦理了臨時救助。社工和義工每隔幾天就上門噓寒問暖,提供必要的幫助,清風自遊人公益服務中心理事長還特意訂購小儀喜歡的英文讀物,送到小儀家,讓小儀感受到了「家」的存在。

記者採訪時,小儀說現在班裡的同學都對她很好,她也和鄰居家的小女孩成了閨蜜。周末時,她還會去養老院看望奶奶。

●吸毒40年 「癮君子」動情戒毒癮

阿安居住在沙溪,今年63歲,有40年的吸毒歷史,曾因屢教不改致妻離子散。三年前,阿安走出戒毒所,決心戒毒,不過,所有親戚都認為又在說笑。沒想到的是,在政府和社會的幫助下,阿安竟然成功了,至今戒斷三年未復吸。

接受採訪時,阿安說,40年的時間裡,進出多少次戒毒所,發過多少誓,下過多少決心,連他自己都記不清。但記憶深刻的是,每次出所,都感覺無家可歸,時間久了,覺得戒毒所就是自己的家。

改變源於三年前,阿安再次出所後,沙溪禁毒辦和禁毒社工通過相關渠道找到了他。「前期走訪得知他有兩個失散的姐姐,其中一個姐姐答應可以臨時收留,條件是不許再吸毒。」社工高思衡告訴記者,他們把這個條件告知阿安後,阿安答應了。

為解決阿安的生活問題,沙溪鎮政府、禁毒辦、人社局以及轄區村委出手相助,為阿安申請辦理了低保。高思衡考慮到阿安和姐姐長期居住在一起,生活會不便,又協助其申請了廉租房。

「我覺得政府和社會為我考慮很多了,我不能辜負大家的希望,也不能再犯錯。社會需要我的時候,我應該站出來,服務於社會。」阿安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隨後的時間裡,阿安不僅堅持戒毒,而且積極參加社工站開展的禁毒活動,成了一名禁毒志願者。

重新認識

為什麼要幫扶他們?

「一人吸毒,全家遭殃,四鄰難安」,這是社會對吸毒者的客觀評價,但是痛恨之餘,政府和社會還得直面問題。為什麼要幫扶這些涉毒康復人員的家庭?市禁毒辦副主任毛海燕道出了心聲:「通過調查分析,我們發現每個涉毒家庭都是毒品的受害者,家庭成員及涉毒康復人員都深深地被毒品所侵害。由於染毒,涉毒康復學員沒有收入來源,飽受疾病困擾。家庭的小矛盾、小糾紛導致家庭成員之間心生間隙,妻子離散,家庭破碎。開展幫扶活動,就是想讓涉毒致孤致貧家庭感受到政府和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有助於戒毒人員保持操守,更好地回歸社會。」

毒品對人身傷害是巨大的,而且毒品特有的生理依賴性與心理依賴性,也使得吸毒者成為它的奴隸。為獲得毒品,許多癮君子失去了工作,淪為無業游民,需要家庭成員供養。受其拖累,許多家庭傾家蕩產;也有一些家庭夫妻沾染毒品,被強制戒毒時,他們的孩子就成了臨時孤兒。有些孩子較小,容易出現心理疾病,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政府和社會力量提供幫扶,得不到母愛和父愛的孩子就可能走上違法犯罪之路,危害社會;當今社會信息透明,正規的企業聘用員工都有身份要求(如無犯罪記錄證明等),戒毒人員由於「身份特殊」,「標籤」明顯,往往會被企業拒之門外,如果政府和社會不及時相助,他們就很難回歸正常社會,重新生活。

比較好理解的是,父母涉毒被強制戒毒,子女是無辜的,不能讓父母的錯誤影響孩子的成長。禁毒部門強化對他們子女的關懷,能從源頭上解除戒毒人員的後顧之憂,促進他們安心戒除毒癮,積極面對生活,早日回歸家庭社會,擔負起監護照料子女的法律責任。

中山方案

該怎麼幫扶他們?

涉毒家庭雖然和普通家庭不一樣,但他們一直都心懷希望前行。讓癮君子重回社會,市禁毒委和社會各界一直都在努力探尋幫扶之路,通過大家庭的溫暖助力他們渡過難關,回歸正常生活。

落實項目:支持戒毒康復人員安心戒毒

2017年9月,在深入推進社區戒毒社區康復8·31工程進程中,市禁毒委開全國之先河,決定實施一項名為「涉毒致孤致貧家庭幫扶活動」的全新項目,目的正是緩解涉毒致孤致貧家庭的經濟壓力與滿足其最基本生活需求,支持戒毒康復人員安心戒毒,促其儘快融入社會。

此前,市禁毒辦和社會組織已經對全市24個鎮區涉毒致孤致貧家庭的經濟收入現狀進行過全面調查和評估,從中篩選出200個急需幫扶的家庭,按照項目要求,這些家庭根據實際需要,將直接獲得食用油、鹽、洗衣粉等生活用品;筆盒、書包、尺子等學習用品;電風扇、電飯煲等家用電器。

市禁毒協會常務副會長、臻善社會工作服務社總幹事梁燕霞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們不只是給這些家庭送去了生活必需品,我們的幫扶小組還與戒毒康復家庭的成員面對面交談,詳細了解他們的情況,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幫扶措施,真正讓吸毒家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增加他們戒毒的信心。」

物資幫扶:400份「愛心」獻給最需要的家庭

2017年9月15日,本報記者隨市禁毒委副主任、禁毒辦主任周平衛一行給南區良都社區郭氏家送去了一批糧油和書本,關愛幫扶老人和孩子。

郭家原本富裕幸福,遺憾的是三個兒子和兒媳婦都染上毒癮,隨後郭家走向貧寒,一大家人僅靠兩位老人的低保維持生活。為支撐家庭走下去,原本休息的七旬老人不得不外出打工,以貼補家用。

從幫扶組手中接過急需的生活用品後,郭氏老太太感動不已:「政府沒有忘記我們這些特殊家庭,已經多次提供必要的幫助,真心表示感謝。我也會監督子女們儘快戒斷毒癮,早日融入正常社會。」

當日,中山市「涉毒致孤致貧家庭幫扶活動」在全市同步展開。依照安排,200份愛心在2018年春節前全部發放到位。在第一期幫扶活動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礎上,第二期幫扶接著進行,篩選出的另外200個涉毒致孤致貧家庭在2018年8月前全部完成了幫扶物資的發放。

體檢幫扶:百名青少年兒童獲得免費體檢

幫扶並沒有因此停歇。緊接著,市禁毒辦以涉毒家庭青少年兒童為幫扶對象,開展了「情暖童心,關愛成長」中山市涉毒致孤致貧家庭青少年兒童幫扶活動。活動針對全市涉毒致孤致貧家庭子女現狀,通過為100戶2-16歲的涉毒致孤致貧家庭青少年兒童提供學習用品及體檢,關心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讓其家庭感受到社會的關愛,樹立遠離毒品、珍愛生命的意識,助力戒毒人員保持操守、更好地回歸社會。

活動共有80名青少年兒童先參加體檢,其餘20名青少年兒童由於家庭或其他突發事件原因放棄體檢。體檢項目含內外科、血常規等項目。體檢報告顯示,參檢的青少年兒童存在體重偏低、尿酸增高、尿微量白蛋白增高、扁桃體肥大、白細胞增多、尿白細胞陽性、竇性和心律不齊等現象,這次活動不僅讓戒毒康復者及其家庭收穫了溫暖,也為政府和社會以後更加精準的幫扶打下了基礎。

親情幫扶:百名戒毒人員將與親屬現場互動

幫扶活動中,禁毒部門發現大部分家屬都迫切希望與所內禁毒學員親情互動,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及改造情況。據了解,市禁毒辦擬聯合兩所戒毒所,各開展一場涉毒致孤致貧家庭幫扶活動,作為系列活動三予以落實,主題已經確定——「圓夢高牆 親情幫扶」。按照計劃,100名符合條件的戒毒人員將與他們的家庭展開面對面親情互動。通過親情關懷,早日戒除毒癮。

幫扶效果

17547人戒毒三年未復吸

記者從市禁毒辦獲悉,截至2018年底,全市管控吸毒人員32229人,其中管控戶籍吸毒人員為10735人,戒毒三年未復吸17547人(管控戶籍5594人),戒斷率達到54.44%,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數1169人,執行率達到100%,尿檢率達到89.39%。全市49.5萬名中小學生無一沾染毒品。

禁毒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在中山創建全國禁毒示範城市工作中,政府通過頂層設計,支持、鼓勵和幫扶戒毒康復人員堅定信念,重塑信心,回歸社會,同時也要求各鎮區、呼籲社會各界關愛這一特殊的群體,通過愛心,通過「精準幫扶」給他們更多前行的力量,共同創造一個和美的世界。

相關焦點

  • 「平安關愛」海山鎮開展走訪幫扶戒毒康復人員活動
    探訪剛出所戒毒人員為有效鞏固解除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在所內戒毒效果,防止出所再次復吸的行為,海山鎮禁毒辦聯合鎮派出所、隆西社區村委、啟德社工,對剛解除強制隔離解除的朱某進行了家訪,了解戒毒人員在外保持操守情況,切實加強對戒毒康復人員的關懷幫扶力度。
  • 從生理到心理的脫毒—— 戒毒「讀心術」
    相對於藥物治療,被稱為「讀心術」的心理治療,更能讓戒毒人員徹底與毒品絕緣,梳理對生活的信心,儘快回歸社會。  機構+專業人士+社區+家庭……當各方愛的力量聯合在一起時,驅散毒霾就已現曙光。「戒治心態積極了,人際關係融洽了,對待習藝勞動變得樂觀了,自我接納程度和戒毒信心也大大增強了。」  幫教:「情」暖人心  師恩難忘,這是武濤在送給老師張俊和禮物上的題字。
  • 暖冬行動送關愛 巾幗幫扶暖人心
    暖冬行動送關愛 巾幗幫扶暖人心 2020-12-01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雜多縣:精準幫扶暖人心 真情助困情誼深
    今年以來,雜多縣稅務局黨委始終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堅持「真扶貧、扶真貧」的理念,通過建檔立卡、結對幫扶、籤訂幫扶責任書和登門入戶走訪等多種形式,對幫扶聯點的查旦鄉達谷村、莫雲鄉達英村等貧困村、貧困戶深入調查摸底和走訪幫扶。
  • 兩名戒毒人員「變身」志願者
    在虎門,有一群較為特殊的志願者,他們專門為戒毒人員提供禁毒服務。南都記者昨日獲悉,由隔坑社區服務中心實施的兩大禁毒服務項目:禁毒宣講團巡迴入校教育和「心橋工程」幫教項目正在持續開展。項目採取「社工+志願者」幫教模式,為戒毒人員提供更為專業的服務。其中,有兩名戒毒人員不僅成功回歸社會,還「變身」志願者,反哺社會。
  • 仁懷市九倉鎮:多元幫教,打通戒毒人員回歸社會「最後一公裡」
    近年來,仁懷市九倉鎮多措並舉,多元幫教,為戒毒人員打通回歸社會的「最後一公裡」,堅定戒毒人員自我激勵和遠離毒品信心,增強對戒毒學員教育轉化工作的感染力,有效幫助戒毒康復人員重燃生活希望、重新融入社會。九倉陽光驛站匯聚了人社、團委、婦聯、司法、派出所等多部門,相互協作配合,為戒毒人員家庭支持系統與社會支持系統的延伸幫扶後續照管工作提供了支持和指導,對戒毒人員開展關愛扶持,幫助戒毒康復人員戒除「心癮」。通過近年來的努力,九倉鎮陽光驛站已為多名戒毒人員提供就業培訓,其中20餘名戒毒人員順利走上就業崗位。志願宣教服務樹信心。
  • 雜多稅務:精準幫扶暖人心 真情助困情誼深
    近日,莫雲鄉達英村村長江格一行代表全體村民來到雜多縣稅務局辦稅服務大廳,將一面印有「心系達英獻真情,稅務幫困伸援手」的錦旗交到局黨委委員、紀檢組長尕瑪應平的手中,江格村長握著幫扶幹部的手激動的說道:「我們村能脫貧致富,要特別感謝你們,自從跟稅務局開展結對幫扶以來,局領導和幹部們經常到牧民家裡噓寒問暖、送上糧油和口罩、酒精等等生活、防疫物資,耐心講解黨的扶貧政策,積極聯繫上級單位在我們村的查曲河
  • 各地氣象部門開展節前幫扶慰問活動
    海南:走訪慰問貧困戶 節前送情暖人心  ,1月初,新疆自治區氣象局第3批駐村工作隊對精準扶貧戶和「四老人員」開展了節前送溫暖慰問活動。  福建長泰:走訪慰問困難戶 真情關愛暖人心    山東無棣:走訪慰問貧困戶 點滴真情暖人心
  • 紅原:精準幫扶顯真情 健康體檢暖人心
    11月9日體檢工作正式開始以來,專家們克服高原反應,堅守在體檢的各個崗位,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積極的工作態度,耐心細緻的服務深深溫暖著每一位體檢人員。專家團隊有泌尿外科、肛腸外科、胸心外科、呼吸內科、放射科、超聲科等科室的醫護人員,希望在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和紅原縣人民醫院的共同努力下,把紅原縣的醫療保障和體檢工作做得更深、更好。」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趙雄飛這樣說道。
  • 「陽光工程」助戒毒康復人員重塑人生
    怎樣讓從戒毒所出來的吸毒人員找到人生方向,這是禁毒工作需要破解的難題。賀蘭縣禁毒辦專職副主任陳建忠介紹,賀蘭縣創造以陽光工程就業安置為核心,集生理脫毒、身心康復、就業安置、融入社會為一體的社區戒毒、社區康復「陽光工程」,為戒毒康復人員提供找回自我、找回自尊、找回自信的平臺,幫助他們回歸社會。
  •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脫貧攻堅精準棋「穩」「富」奏響新樂章
    近年來,灃西新城各級各部門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工作指標中的硬槓槓,深入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實施分類施策,立足於精準、著眼於實戰、下沉於攻堅、取決於克難,採取更具針對性的政策舉措,積極穩妥推進脫貧攻堅各項重點工作。聚焦貧困戶加強幫扶,加大產業、就業扶貧力度,強化社會救助兜底保障。
  • 郵儲銀行廣西區分行赴忻城縣開展精準幫扶活動
    郵儲銀行廣西區分行 供圖2019年12月25日,郵儲銀行廣西區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史軍保攜區分行三農金融事業部、人力資源部、計劃財務部等部門領導到該分行掛點扶貧村—忻城縣遂意鄉板桐村、南康村開展精準幫扶座談會暨慰問活動。
  • 四川涼山:建設戒毒與就業的綠色家園
    打通回歸社會「最後一公裡」  45歲的沙馬(化名)曾是一名吸毒人員,如今是昭覺縣灑拉地坡鄉某草莓基地的籤約農民。他臉色黝黑,身材虛胖,有些靦腆,不過說起現在的生活,他笑了,連稱「有信心好好過日子」。
  • 12.1特別策劃丨用忠誠大愛點燃病殘戒毒人員的生命之光
    截止11月20日,資陽所現收治1025名病殘戒毒人員,其中愛滋病病毒感染人員730名。所內醫院平均每天門診100餘人次,住院治療70人次。平均每月送病員外檢100人次,送病員到醫聯體合作醫院住院治療60人次。資陽所用忠誠大愛點燃病殘戒毒人員的生命之光,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應有貢獻。現以筆者見聞如實記錄資陽所病殘戒毒人員的收治管理工作。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西夏公安慰問貧困戶,濃濃關愛暖人心!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西夏公安慰問貧困戶,濃濃關愛暖人心!·澎湃號·政務 佳節慰問送溫暖,扶貧關懷暖人心
  • 【戒毒知識】吸毒人員在什麼情況下會被 強制隔離戒毒呢?
    它和自願戒毒共同構成了現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戒毒措施的基本體系。 Q1 吸毒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作出強制隔離戒毒決定。 對於吸毒成癮嚴重,通過社區戒毒難以戒除毒癮的人員,公安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吸毒成癮人員自願接受強制隔離戒毒的,經公安機關同意,可以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
  • 江蘇戒毒系統愛滋病初篩實驗室揭牌
    江蘇戒毒系統愛滋病初篩實驗室揭牌 2015-12-01 09:34:002015年12月01日 09:34 來源:法制日報 參與互動      在第28個「世界愛滋病日」來臨之際,江蘇省戒毒管理局
  • 廣東省戒毒系統致力於「網際網路+」建設
    近年來,廣東省戒毒系統堅持「固強補弱、創新創先」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技術與戒毒工作深度融合,彌補工作「短板」,以信息化建設推動戒毒工作新發展。  一是積極加入「數字政府」大平臺。圍繞構建省級統籌、整體聯動、部門協調、一網通辦的「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體系,廣東省戒毒局與廣東省信息中心加強聯繫,目前正努力將戒毒系統數據信息遷入廣東省「數字政府」政務雲平臺,實現與公安系統戒毒人員動態信息共享、人員分流、診斷評估等方面的業務協同。在先行打通「政法網」和「政務外網」的基礎上,試將各自的業務辦理全部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實現在省級統一辦公協同平臺上處理相關業務。
  • 安然納米公司公益再升級 精準幫扶新疆貧困村
    安然納米善款捐助新疆貧困村老井換新顏,精準幫扶暖人心5月14日,安然新疆分公司聯合吐魯番市工商局「訪惠聚」駐村工作隊來到託克遜縣博斯坦鄉博斯坦村,開展精準幫扶活動。 安然納米善款捐助博斯坦村安然納米公司此次愛心捐助,將愛心轉化為弘揚傳統美德和脫貧奔小康的強大動力,以實際行動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助力精準扶貧,共同創造和諧美好的未來。
  • 「暖冬行動」護民生,執行攻堅暖人心
    「暖冬行動」護民生,執行攻堅暖人心 2020-12-02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