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理到心理的脫毒—— 戒毒「讀心術」

2020-11-29 法制網

戒毒人員正在參與文化創建活動。 (王建軍/攝)

山西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戒毒人員正在接受心理輔導。 (王建軍/攝)

編者按

  在戒毒領域,這已是共識——

  生理脫毒只是戒毒的一個環節,有時候,甚至只能起到治標的效果。

  怎麼辦?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日前在山西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採訪時發現,根據這所專業戒毒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通過引入專業心理治療團隊,這裡的復吸率有了明顯下降。

  從科學地幫助戒毒人員從戒除「心癮」入手,已成為一種有效途徑。相對於藥物治療,被稱為「讀心術」的心理治療,更能讓戒毒人員徹底與毒品絕緣,梳理對生活的信心,儘快回歸社會。

  機構+專業人士+社區+家庭……當各方愛的力量聯合在一起時,驅散毒霾就已現曙光。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姜軍旗

  陽光穿過雲層,灑在雨後的大地,烏雲漸漸遠去……王倩給自己的這幅繪畫作品取名為《信心》,畫中主人公沿著灑滿陽光的大道闊步前行,身後是雲層投射在地面的陰影。

  再過幾個月,王倩就會離開山西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結束她兩年的戒毒生活。一本厚厚的《繪心日記——心靈成長繪本》,近百幅繪畫作品,記錄了她強制隔離戒毒一年多來的心路歷程。

  改變:從「心」開始

  《繪心日記——心靈成長繪本》,正是山西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針對女性戒毒人員這一特殊群體進行「心理戒毒」的一大創新。

  「情緒問題是影響戒毒人員吸毒和復吸的重要因素。女性情感細膩,在這方面尤其突出。」王鳳蘭是山西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心理矯治中心主任,「戒毒人員由於其特殊經歷,心理防禦較強。如何讓她們放下防禦,是心理康復工作的一個難點。」

  2011年山西省戒毒系統的心理戒毒和防復吸工作中,山西醫科大學教授姜峰團隊的參與成為一個轉折點。

  「我們注意到許多女性戒毒人員希望有人真誠信任她們,並真正願意傾聽她們的故事,走進她們的內心。」但由於戒毒所條件所限,無法實現心理治療的全程跟蹤輔導,姜峰將他的研究轉向了繪畫,並希望藉此建立針對女性戒毒人員的心理輔導方式。

  2017年5月,經過4年多的前期實驗,作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研究成果,《繪心日記——心靈成長繪本》正式在山西省女子戒毒所繪本心理輔導中全面推廣。

  科學理論的支撐,使「繪心」和「讀心」成為可能。繪本輔導中,女性戒毒人員通過繪畫記錄、描述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和信念,心理諮詢師則根據戒毒人員的不同情況,對症進行「心理脫毒」。繪心日記成了讀懂戒毒人員心靈世界的窗口。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閨蜜的慫恿下,剛剛經歷感情波折的王倩,好奇地吸了她的「第一口」,從此一發而不可收。被強制隔離戒毒後,王倩無法接受現實。在她的第一幅畫中,失去自由的自己躲在一扇門後,孤獨而無助。在心理諮詢師的輔導下,她內心的堅冰開始融化,畫的主題也開始從迷茫、懊惱,最終到堅持和信心。

  「繪本實現了我們最初讓『心理學無形變有形』的小小夢想。」王鳳蘭告訴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基於對繪畫內容的思考,女性戒毒人員在自我認識、人際關係、戒毒等問題上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認識,內省能力得到提升。「戒治心態積極了,人際關係融洽了,對待習藝勞動變得樂觀了,自我接納程度和戒毒信心也大大增強了。」

  幫教:「情」暖人心

  師恩難忘,這是武濤在送給老師張俊和禮物上的題字。

  張俊和是山西省強制隔離戒毒所教育科科長,武濤是他幫助過的戒毒人員。今年30歲的武濤十年前染上毒品,只是因為「覺得那樣挺酷」。第一次強制隔離戒毒後,武濤回歸了正常的生活,並交了女朋友。但婚後半年,武濤再次吸毒被抓。這一次妻子選擇了離開,並帶走了5歲的女兒。武濤的母親性格要強,兒子出事後,她因為在人前抬不起頭而不願出門。

  武濤入所後,細心的張俊和發現他的家人長期不來探訪。在一次談心中,張俊和得知了武濤的情況。

  2016年母親節,在戒毒所舉辦的親情幫教活動上,張俊和專程將武濤母親請來。武濤現場用吉他彈唱的《燭光裡的媽媽》,讓全場為之動容,母子相擁而泣的場面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落了淚,也融化了武濤母親心中多年的堅冰。在臺上,張俊和懇請武濤母親:「給我一年的時間,我還你一個不一樣的孩子。」

  「在所裡背誦《弟子規》,練習跪羊圖操,也經常借閱流動圖書館的書,讓我懂得了孝道和責任,也開始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武濤在張俊和的關心下重拾信心,也贏得了家人的原諒。一年後,張俊和兌現了他對武濤母親的承諾:在他的幫助下,武濤出所後遠赴山東打工,開始了新的生活。如今感覺很「踏實」的武濤告訴記者:「爸爸媽媽愛笑了,在人前也能抬起頭了!」

  張俊和有一個名為「夢想起航」的微信群,群內有300多名出所戒毒人員和100多名戒毒人員家屬。「只要有人求助,我就會全力以赴,給那些迷路者指明方向,讓那些絕望者看到希望。」從事戒毒工作20多年的他在回訪日記裡寫道:「我就像是搭乘著一列『戒毒』號火車,儘管我只是一個小小的乘務員,但是我用心關懷著每一個上上下下的乘客,儘管他們下車了,但我依舊關心著他們下車後的幸福,在心裡由衷地為他們祝福『永不復吸,幸福安康』!」

  「在山西省戒毒系統,有很多『張俊和』,他們憑著一腔熱血、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戒毒幫教工作延伸到所外、融入生活,拯救了一個個陷入絕境的吸毒人員、挽救了一個個即將破碎的家庭,為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山西省戒毒管理局局長白震這樣評價。

  回歸:用「愛」接納

  「如果你願意讓我回家,就在村口的橡樹上掛一條黃絲帶,如果看不到黃絲帶,我將隨車而去,永遠不打擾你。」小說《回家》中,男主人公刑滿歸來,村口的橡樹上掛滿了黃絲帶,迎風飄揚……這個場景感動了無數讀者,也讓人們意識到,家人和社會的接納,正是照亮迷途者歸家的心靈明燈。

  「如果要問我世界上有戒毒的靈丹妙藥嗎?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有!那就是親情!」多年的戒毒幫教和回訪,張俊和最大的感受是,戒毒人員出所後,往往面臨家屬不原諒、社會不接納、就業無著落、生活無所依等問題,極易走上復吸的道路。

  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法律意識的淡漠和對毒品危害的無知,是不少吸毒人員初次涉毒的主要原因。而家人和社會的不接納,加之沒有一技之長,是二次戒毒或多次戒毒人員比例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加強對毒品危害的宣傳力度,做好社區康復對接,為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創造條件。這也正是『四位一體、兩個延伸』中所說的『兩個延伸』。」張俊和表示,「以前是『關得住,跑不了』,現在是要把戒毒人員教育好,向社會輸出合格的公民。戒毒是個世界性難題,也是個綜合性工程,如果只靠一個單位肯定很難,所以所外幫扶至關重要。」

  「四位一體、兩個延伸」,是山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統制定的戒毒工作發展思路,即以強制隔離戒毒、戒毒康復、自願戒毒、藥物維持治療「四位一體」,面向社會開展禁毒警示教育,加強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指導工作為「兩個延伸」。堅持發揮戒毒資源優勢,大力拓展戒毒工作延伸,積極承擔社會職責,推動構建社會化大戒毒格局。

  「我們建立了永濟董村康泰家園特殊社區,對所在社區不具備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條件的戒毒人員進行幫扶,進行社會職能延伸,加強回歸照管,形成戒毒工作向社會延伸的後續照管服務鏈;女子戒毒所建立了集戒毒、康復、培訓、勞動、就業、救助於一體的就業幫扶基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動員出所後無家可歸、無業可就、無親可投的『三無』人員到基地生活就業,實行過渡性幫扶安置;依託社區建立了戒毒康復指導站,按照『一警雙師』(一名管教民警、一名心理諮詢師、一名執業醫師)的標準派駐專業人員,開展警示教育,指導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開展康復訓練、拒毒訓練和防復吸訓練,幫助就業安置和修復家庭關係,為他們順利融入社會、保持操守創造條件。」山西省戒毒管理局副局長劉永星介紹山西戒毒工作時如是說。

相關焦點

  • 探訪北京市強制隔離戒毒所 吸冰毒癮君子心理脫毒難
    記者了解到,小張6年前懷揣夢想來京,成為一名北漂,家裡人都以她在北京驕傲。「慢慢的心也飄了起來,無法掌控,將本該好好奮鬥的時間用在吸毒上無法自拔,因為毒癮犯了,父親79歲生日我都不敢回家。」小張說。說出自己的經歷,小張表態,「到了這裡,每時每刻無不對家人有著無盡的思念和懺悔,未來的兩年,我希望早點把毒戒了,早日回歸社會,回家孝順父母。」
  • 戒毒過程中和戒毒結束後的幾個重要注意事項
    這其中的各種治療措施均有所偏向,比如藥物治療重在脫毒治療,而心理治療則更注重去心癮治療。 戒毒治療應該是一種綜合治療模式。專業的戒毒能夠從心理、藥物等多方面入手,這樣免去了很多的後顧之憂,因為權威的醫師在戒毒方面的知識與研究一般比吸毒者多,再者,臨床經驗豐富,他們能夠在第一時間就及時的做出應對,比如用什麼藥物預防、遏止哪些病症的突發、惡化等,而且自願戒毒能夠幫助患者減輕身心痛苦。 但是,在治療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有些患者在治療一半就有想出院。
  • 國外禁吸戒毒模式述評
    (一)戒毒的醫學治療模式     1973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吸毒成癮這一稱謂統一稱為「藥物依賴性」,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藥物依賴」是一種慢性、復發性腦病,包括生理依賴和心理依賴,戒毒的第一個必經過程就是解除生理依賴,即生理脫毒。
  • 「戒毒所+醫院」戒毒又治病
    原標題:「戒毒所+醫院」戒毒又治病 「我有病,你們讓我出所吧!」徐某因吸毒被公安機關送到河南省鄭州市齊禮閻強制隔離戒毒所接受強制隔離戒毒後,多次以身體有病為由拒絕接受教育矯治。 像徐某這樣聲稱有病的戒毒人員,在齊禮閻強制隔離戒毒所並非少數。
  • 多久不復吸算戒毒成功呢?
    核心提示:吸毒容易,戒毒難。戒毒可是一種複雜而又需要特殊治療的一種疾病治療,吸毒者感染毒品就好像感染傳染病一樣,可以治療,但是也容易出現復吸。為什麼那麼多吸毒者在戒毒沒有多久的情況下又再次吸毒,就是因為毒品容易戒,可是毒癮難戒。身體想要戒除毒品是很容易的,可是毒品會控制吸毒者的大腦,往往戒毒後復吸就是因為毒癮難戒。那麼,多久不復吸算戒毒成功?
  • 人人都有讀心術
    當然,這只是類似魔術的障眼法,真正的讀心術並不是這樣的,而是真正的人類敏銳的心理活動。日常生活的讀心術心理學將「讀心術」定義為理解他人思想感情,並能站在他人主觀立場思考的能力。我們天天都在使用它。就是這樣一個手忙腳亂的上午,你知道自己用到了多少處讀心術嗎?從頭數起,最簡單的讀心術就是,你能夠預測錶針正在朝著8點鐘的方向前進,這叫做「意向讀心術」,是在我們呱呱墜地時最先發展起來的,憑藉它我們能夠預測人或物所意圖的行動方向,我們看到媽媽站在門口,就估計到她會出門;看到有人坐在滑梯上,就預感到他會滑下來。
  • 廣州華佑戒毒醫院
    核心提示:藥物濫用(吸毒成癮)是一種慢性、復發性腦部疾病,其複雜性不言而喻,藥物依賴後的臨床表現也非常複雜,不僅導致戒斷症狀、神經系統損害,各種軀體併發症等生理功能障礙,還嚴重損害藥物依賴者的心理、家庭、職業及社會功能。
  • 讀心術:從一個人眼睛,可以讀出他的心理!四個讀心技巧,學習了
    識人先讀心,而讀心術的一個關鍵,是從一個人的眼睛讀出他的心理。事實上,古代人已經很善於通過眼睛來解讀別人的心理了。比如,古代波斯人以善於經商而聞名,他們在賣東西時,往往會根據對方眼睛瞳孔的變化來開價,假如要賣的東西能讓顧客瞳孔放大,他們就會趁機抬價。
  • 自願戒毒回家後,家屬怎麼判斷真的戒毒成功了?
    家屬在接患者回家時經常會問到這個問題,康達君今天就跟大家聊下「怎麼判斷一個人已經成功戒掉毒品」這個問題。 在大多數吸毒的惡性循環狀態下,很多人在清醒的時候也會出現內疚、羞恥的想法,即便是戒毒以後的生活中回想起來也可能會對自己感到憤怒,這時候如果沒有足夠的心理支撐可能會感到絕望、抑鬱。當負面思想入侵,又碰到舊環境中的人和物,很有可能會拉回曾經的歧路。所以,戒毒需要臨床治療與心理治療、社會康復治療相結合,需要家庭、社會的共同支持。
  • 怎麼勸其戒毒?
    要正確對待吸毒者,即不要把吸毒者看作是犯罪分子,不要歧視他們,又要區別於一般的病人,要嚴格管理,科學戒毒。那麼家屬們應該怎樣幫助吸毒者戒毒呢?   一、家屬們應該首先了解什麼是毒品和吸毒成癮,了解吸毒者的心理、人格、行為和軀體特徵,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戒毒,並且充分認識到家庭因素對吸毒和戒毒成功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這是能正確對待吸毒者的基礎。  吸毒患者首先是病人。
  • 戒毒有多難?毒品戒斷過程,感覺好多螞蟻在身上爬……
    原來是毒癮戒斷模擬器——肌肉跳動設備通過這項體驗,讓處在陽光下生活的人簡單體會到了吸毒者毒癮發作的痛苦。而且真的只是簡單的體驗一下。儀器可模擬的程度分為9級戒斷反應,而一般人體驗時,到了2級就難以接受,要求停止。
  • 探秘江蘇自願戒毒康復所 用「心」治療讓強戒變自戒
    去年3月,曉風被送到太湖強制隔離戒毒所強制戒毒兩年,因為音樂底子好,被選為戒毒所激浪樂隊的主唱。江蘇太湖強制隔離戒毒所副所長陳亞說:「組織樂隊,是我們藝術戒毒的一種形式,希望戒毒學員能像激浪魚一樣,勇敢面對挫折。」陳亞告訴記者,戒毒所的激浪樂隊成立於2006年,樂隊成員全部由戒毒學員組成。
  • 哪種戒毒方式好
    所以拒絕毒品是戒毒好的辦法,那麼,常用的戒毒方法有什麼呢?   常見的戒斷方法有3種:  1、非藥物戒斷法  非藥物戒斷法是指用針灸、理療儀等,減輕吸毒者戒斷症狀反應的一種戒毒方法。其特點是通過輔助手段和"心理暗示"的方法減輕吸毒者戒斷症狀痛苦達到脫毒目的。缺點是時間長。  2、藥物戒斷法  藥物戒斷法,又稱藥物脫毒治療。
  • 心理學:培養孩子的「讀心術」能力,有必要分析「兒童心理理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通過對其他人的一些行為或者是舉動來推測這個人內心的想法,比如說:「如果我讓老媽看到我這個成績,她一定會打我的」「如果我完成不了這個月的績效,老闆很有可能會炒我的魷魚」「老師剛剛看我一眼,肯定發現我打瞌睡了」等等,好像我們自己都會「讀心術」一般,但其實這種能力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養起來的。
  • 讀心術真的存在嗎:1分鐘學會看透人心小技巧!
    讀心術真的存在嗎?相信很多人都會這麼去認為。為什麼有的人能夠通過別人的反應來判斷一個人的心理?一個簡單的測試讓我們來揭秘神秘的讀心術。當然我們在不同的心理條件下會做出不同的動作,通過動作了解別人的心理。這樣不管說在我們工作或者生活中都會知己知彼。
  • 初天麟:學點簡單讀心術
    【讀心術】 1、喜歡眨眼:這種人心胸狹隘3、喜歡提高音量說話:多半是自我主義者 4、穿著不拘小節:代表個性隨和 5、一坐下就翹腳:這種人充滿企圖心有行動力 6、邊說話邊摸下巴:通常個性謹慎 7、將兩手環抱在胸前:堅持己見 【通過動作攻破心理
  • 中國自願戒毒機構面臨窘境:北京僅剩一家收病人
    戒毒工作開展多年,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我國的戒毒措施有強制隔離戒毒和自願戒毒。強制隔離戒毒是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所規定的戒毒措施之一,而自願戒毒區別於強制性戒毒,是吸毒者意識到吸毒行為所帶來的影響與傷害,主動脫離毒癮的過程。這兩大戒毒渠道共同構成了現階段中國戒毒措施的基本體系。
  • 殺破天系列之讀心術
    雷飛消化完這段信息後,發現這是地變根據他現在的情況,為他選擇的一個技能,技能名字叫做讀心術,在仙俠位面可能不入流,但是在地球上絕對是神技了。讀心術顧名思義,就是能夠窺探到別人的內心活動,但是地變給的這個讀心術卻是升級版本的,因為施展這個讀心術後,能夠探查到目標某些特定的記憶,至於能夠探查多少,這取決於施術者的精神力。
  • FBI讀心術——破解行為背後的心理秘密
    《FBI讀心術》讀後感此書是一本行為心理學,買這本書是因為之前參加了一個微表情心理課,感覺挺好玩的,就買了與之相關的一些書。
  • 12.1特別策劃丨用忠誠大愛點燃病殘戒毒人員的生命之光
    2019年1-10月,門診量突破25000人次,收治住院病人536餘人次,其中生理脫毒41人。開展入所體檢1500餘人次、定期體檢1400餘人次、出所體檢109人、五項疾病(愛滋病、結核、B肝、C肝、梅毒)篩查1500餘人。開展危重病員會診、轉診,外檢550餘人次,其中外出住院45人次,變更社區戒毒110人(其中愛滋病感染戒毒人員7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