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願戒毒機構面臨窘境:北京僅剩一家收病人

2020-11-29 中國新聞網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毒品問題泛濫全球,我國面臨的形勢同樣嚴峻。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長劉躍進曾在2013年表示,截止當年5月底,中國吸食毒品群體達222萬人。戒毒工作開展多年,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我國的戒毒措施有強制隔離戒毒和自願戒毒。強制隔離戒毒是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所規定的戒毒措施之一,而自願戒毒區別於強制性戒毒,是吸毒者意識到吸毒行為所帶來的影響與傷害,主動脫離毒癮的過程。這兩大戒毒渠道共同構成了現階段中國戒毒措施的基本體系。

  根據2010年衛生部、公安部、司法部關於印發《戒毒醫療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強制隔離戒毒由公安司法機關負責,自願戒毒醫療服務的監督管理則由衛生部負責。近年來,我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強制隔離戒毒工作,而符合資質的自願戒毒機構由於自身的非盈利性等諸多原因,發展屢遭困境。

  2011年,衛生部曾發起對全國戒毒醫療機構的審核評估和清理整頓工作。根據審核結果,截至2010年底,全國符合條件的自願戒毒醫療機構共計141所,其中,戒毒醫院49所,醫療機構戒毒治療科92個。這些機構均具備開展戒毒醫療機構資質。衛生部規定,未列入這141所機構名單的,不得開展自願戒毒醫療服務。

  但現實情況卻不容樂觀,自願戒毒醫療機構的數量正在不斷減少。根據衛生部所公布的名單,北京有4家具有資質的自願戒毒醫療機構,但截至到2014年,僅北京戒毒中心一家醫療機構在接受戒毒病人。

  自願戒毒機構為何面臨生存困難?在自願戒毒工作中,國家並無財政支持,成本均由戒毒單位負責,很多自願戒毒機構都在虧本運營。據記者了解,北京唯一一家仍在運營的戒毒中心——北京戒毒中心之所以能正常運轉,也是因為其主管單位北京大興區精神病醫院承擔了大部分運營成本。

  宋森林,北京戒毒中心主任主任醫師,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作為我國自願戒毒界知名資深專家和學術帶頭人。他一直在大力呼籲加強對自願戒毒工作的重視,無論是資金方面還是政策方面。

  作為北京現存的唯一一家接受病人且符合資質的自願戒毒機構,北京戒毒中心有80張床位,可容納一百多個病人進行戒毒治療,現有病人僅30多人。收費低廉、設備先進、科學規範....。。對於戒毒人員來說,這些似乎都不具備吸引力。與此相比,各種並不具備資質的戒毒中心卻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箇中原因不言而喻。宋森林表示,具有資質的醫療機構更規範、收費更低,但由於並不以盈利為目的,與很多無資質的資源戒毒機構相比,宣傳上無疑處於劣勢。

  「痛苦小、見效快」、「**萬籤保證協議,戒斷無效全額退款」....。。在百度上搜索「自願戒毒所」,不難發現類似的廣告語。宋森林表示,戒毒工作中從不存在「徹底治療」,具有不可控性。因為這是一種「大腦上的疾病」 ,是大腦的結構發生了病理性的改變。我國有個衡量戒毒工作的指標為「三年不復吸」——只要是三年內沒有復吸,就是效果比較好的治療。截至2012年底,全國累計登記吸毒人員209.8萬名,3年未發現復吸人員僅有75.9萬名。很多無資質的自願戒毒機構以盈利為目的,收費高。治療質量得不到保證,造成了戒毒工作的混亂。由於在網絡上大肆宣傳,甚至虛假宣傳,導致戒毒人員並不了解真正情況而輕信了這些並無資質的戒毒機構。

  宋森林解釋,戒毒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第一步要解決軀體依賴,脫毒治療,第二步則需繼續康復治療,解決的是心理上對毒品的依賴。而北京目前唯一的一家具有資質的康復治療中心——天堂河康復治療中心也同樣面臨無人問津的局面。這家康復中心由政府出資建立,由曾經的勞教所改制而來。康復所針對完成脫毒治療的戒毒人員提供三個月的免費康復治療,對其進行心理上的指導。

  「如果僅僅停留在脫毒治療,那麼復吸率會在90%以上。」宋森林反覆強調著康復治療的重要性,但他同時也表示,很多他的病人並不願意去接受康復治療,一方面是三個月的時間太長,很多人仍需要繼續在社會上工作,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對隱私的擔心,很害怕自己被「記錄在案」。

  宋森林表示,強制戒毒是我們國家主要的戒毒方式,對社會的安定和毒品問題的打擊產生了極大的作用,功不可沒,但自願戒毒同樣也應該受到重視,應該比現在發展的更好、更完善。作為一種自發性的戒毒手段,它更易被戒毒人員接受,更加尊重人格和人權,但由於自願戒毒的時間較短、沒有系統的康復過程,降低復吸率是個較難的問題。如果自願戒毒機構有著更完善的政策支持、更有力的財政支撐,更系統的運營流程,也許緩解的不僅僅是醫療機構的窘境,更會有效地促進整個戒毒工作的發展。 (記者寧靜 鄒佳琪)

相關焦點

  • 中國戒毒人群的困境:違法者還是病人?
    一種叫做納曲酮的戒毒藥物,在中國已經遭遇了長達一年的缺貨。與此同時,中國的自願戒毒醫療服務機構在萎縮,戒毒者無處求醫問藥。這些都在詰問我們的社會:究竟該把他們當作違法者,還是病人?6月的一天,掃了一眼牆上的時鐘,徐傑打開微信視頻,今天,他要對一個病人隨訪。「最近怎麼樣?」「還行。」
  • 河南自願戒毒醫院現狀:「犯人」多為躲風頭
    漫畫/王偉賓  河南商報記者 段豔超  「實話跟你說吧,我們醫院早就不收自願戒毒病人了,對外說還開展戒毒業務,只是宣傳的噱頭。」12月中旬,河南某市精神病醫院成癮科主任對河南商報記者說。這種境況,是目前河南8家自願戒毒醫院的真實寫照。這些自願戒毒醫院,因為各色戒毒人員,更像一個江湖:有吸毒者是去躲風頭,有的是為「拉量」,還有的是去發展上線下線,真正想戒毒的少之又少。  稱呼  他們從「犯人」到「病人」  被扔進「牢房」、被鄙視……很長一段時間,吸毒者總是「享受著」「與犯人畫著等號」的待遇。
  • 自願戒毒回家後,家屬怎麼判斷真的戒毒成功了?
    在大多數吸毒的惡性循環狀態下,很多人在清醒的時候也會出現內疚、羞恥的想法,即便是戒毒以後的生活中回想起來也可能會對自己感到憤怒,這時候如果沒有足夠的心理支撐可能會感到絕望、抑鬱。當負面思想入侵,又碰到舊環境中的人和物,很有可能會拉回曾經的歧路。所以,戒毒需要臨床治療與心理治療、社會康復治療相結合,需要家庭、社會的共同支持。
  • 去戒毒醫院能戒掉毒癮嗎?
    .部分吸毒患者戒毒心切,以為藥吃的越多戒的就越快,妄想已多品種,大劑量的服用,減輕身心的痛苦,卻忽略了亂吃藥的危害,這是極不科學的認識。 毒品會對人體健康造成直接兒嚴重的損害,吸毒病人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身體極度虛弱,胃腸系統因吸毒而致功能低下,胃黏膜薄弱,消化能力極差,因而在服用戒毒藥品時偶有不良反映發生!為什麼戒毒的方法和戒毒場所是戒毒醫院呢?
  • 探秘江蘇自願戒毒康復所 用「心」治療讓強戒變自戒
    去年3月,曉風被送到太湖強制隔離戒毒所強制戒毒兩年,因為音樂底子好,被選為戒毒所激浪樂隊的主唱。江蘇太湖強制隔離戒毒所副所長陳亞說:「組織樂隊,是我們藝術戒毒的一種形式,希望戒毒學員能像激浪魚一樣,勇敢面對挫折。」陳亞告訴記者,戒毒所的激浪樂隊成立於2006年,樂隊成員全部由戒毒學員組成。
  • 國外禁吸戒毒模式述評
    「據報導:烏普薩拉大學醫院負責該項目的研究人員對345名從1966年到1989年間一直接受美沙酮治療的病人進行了連續23年的跟蹤研究。新近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幾年後,這些病人中有80%的人找到了新工作或者開始了全日制學習。犯罪率降低了86%,賣淫現象幾乎全部消失。而此前的研究顯示,傳統戒毒方法通常只能使6%~15%的戒毒者完全拋棄毒品。」
  • 戒毒過程中和戒毒結束後的幾個重要注意事項
    自願戒毒是我國最重要的戒毒方式之一。是一種醫療行為。世界衛生組織已經確認吸毒成癮是一種慢性復發性腦病,是可以通過治療戒斷的。那麼自願戒毒的好處首先就是能夠接受到全面的治療。自願戒毒是基於區別與強制性戒毒,通過吸毒者意識到吸毒行為給自己、家庭、社區帶來的影響與傷害,主動脫離毒癮的過程。
  • 《戒毒條例》自6月26日起施行 廢止《強制戒毒辦法》
    第二章 自願戒毒  第九條 國家鼓勵吸毒成癮人員自行戒除毒癮。吸毒人員可以自行到戒毒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對自願接受戒毒治療的吸毒人員,公安機關對其原吸毒行為不予處罰。  第十條 戒毒醫療機構應當與自願戒毒人員或者其監護人籤訂自願戒毒協議,就戒毒方法、戒毒期限、戒毒的個人信息保密、戒毒人員應當遵守的規章制度、終止戒毒治療的情形等作出約定,並應當載明戒毒療效、戒毒治療風險。
  • 「戒毒所+醫院」戒毒又治病
    原標題:「戒毒所+醫院」戒毒又治病 「我有病,你們讓我出所吧!」徐某因吸毒被公安機關送到河南省鄭州市齊禮閻強制隔離戒毒所接受強制隔離戒毒後,多次以身體有病為由拒絕接受教育矯治。 像徐某這樣聲稱有病的戒毒人員,在齊禮閻強制隔離戒毒所並非少數。
  • 毒品成癮機制的功能影像學研究進展及戒毒措施探討
    毒品成癮和復吸的機制至今尚未闡明,導致各種戒毒方法的針對性不強,戒斷後復吸率極高。在中國,毒品成癮者吸食的毒品以海洛因為主。海洛因是毒品之王,其易成癮性、成癮者對其心理依賴和戒斷後綜合症更是吸毒者戒毒後復吸的重要原因,而社會上對吸毒者的偏見和歧視也是吸毒者復吸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應該應用現代化科學手段來闡明毒品成癮和復吸的機制,並針對其治療方案進行探討。
  • 如何有效戒毒?聽聽戒毒所民警怎麼說
    根據本人在強制隔離戒毒機構工作7年的經驗來看,絕大多數冰毒吸食者是沒有戒斷症狀的,與毒品隔絕給他們帶來的心理痛苦甚至還沒有戒菸的痛苦大。7—15天的脫毒期與兩年的戒毒期限比起來,顯而易見限制人身自由更重要的目的是「行為矯正」。
  • 【戒毒知識】吸毒人員在什麼情況下會被 強制隔離戒毒呢?
    強制隔離戒毒是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所規定的戒毒措施之一。強制隔離戒毒決定由公安機關下達,屬行政強制措施。強制隔離戒毒的執行目前則分別由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強制隔離戒毒制度統一併取代了此前由公安機關負責的強制戒毒和司法行政機關負責的勞動教養戒毒。
  • 戒毒靠毅力能不能戒掉?
    吸毒人員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 從法律角度看他們是違法者; 從醫學角度看他們既是一種反覆發作的腦疾病病人 靠毅力能不能戒毒? 吸了好幾年的毒品,一直戒不掉,是因為缺乏毅力嗎? 關於戒毒和毅力兩者的關係,至今仍在不斷的爭論。筆者認為,僅靠毅力來戒毒是不科學的,因為吸毒成癮是一種大腦疾病。但是,如果戒毒人員缺乏毅力,沒有堅持戒毒的意願,只會為戒毒增加難度。
  • 確證感染愛滋病病毒或病人,由醫院告知,還是其他機構告知?
    兩年後,張某根據《愛滋病防治條例》第四十二條,即「對確診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醫療衛生機構的工作人員應當將其感染或者發病的事實告知本人;本人為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應當告知其監護人」的規定,認為醫院沒有告知其感染HIV,存在過錯,請求法院判決醫院沒有告知張某愛滋病感染的行為違法。那麼,醫院是否有告知張某感染HIV的法定義務呢?
  • 從生理到心理的脫毒—— 戒毒「讀心術」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日前在山西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採訪時發現,根據這所專業戒毒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通過引入專業心理治療團隊,這裡的復吸率有了明顯下降。  從科學地幫助戒毒人員從戒除「心癮」入手,已成為一種有效途徑。
  • 哪種戒毒方式好
    所以拒絕毒品是戒毒好的辦法,那麼,常用的戒毒方法有什麼呢?   常見的戒斷方法有3種:  1、非藥物戒斷法  非藥物戒斷法是指用針灸、理療儀等,減輕吸毒者戒斷症狀反應的一種戒毒方法。其特點是通過輔助手段和"心理暗示"的方法減輕吸毒者戒斷症狀痛苦達到脫毒目的。缺點是時間長。  2、藥物戒斷法  藥物戒斷法,又稱藥物脫毒治療。
  • 脫毒者的「擺渡人」:走出戒毒所,才是戒毒的第一步
    在為期兩年的戒毒生涯中,他們會接受統一的教育康復、體能康復,旨在增強主動戒毒意識。徐峰曾在西安市武警支隊服役過23年,轉業後成為戒毒所的一名管教民警。「很多年輕人,對毒品一無所知,你怎麼就敢碰?」9年警察生涯,徐峰每天都要和戒毒人員零距離接觸,目睹過無數個家庭因為吸毒而破裂,甚至毀滅。
  • 怎麼勸其戒毒?
    從醫學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因此,吸毒者具有三重性質的身份。要正確對待吸毒者,即不要把吸毒者看作是犯罪分子,不要歧視他們,又要區別於一般的病人,要嚴格管理,科學戒毒。那麼家屬們應該怎樣幫助吸毒者戒毒呢?   吸毒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一種深重的災難。
  • 司法部發布《中國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發展報告》
    據了解,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級司法行政戒毒機關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戒毒、綜合矯治、關懷救助」的原則,堅持走教育戒治科學化專業化的道路,不斷探索符合戒毒工作規律的教育戒治方法,各項工作取得全面進展,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形成了中國特色司法行政戒毒工作體系。
  • 一家三口同陷毒癮 母親販毒被捕父女被強制戒毒
    一家三口同陷毒癮 母親販毒被捕父女被強制戒毒   中新網韶關6月26日電 題:一家三口同陷毒癮 母親販毒被捕父女被強制戒毒  作者 李凌 鄔義忠  「十六歲那年就被強制戒毒一年多,回家不到一年,現在又被送進戒毒所來了,我好怕又在這裡待上一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