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特別的人都關注我了
諾鄧村,地處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風景名勝區南端的雲南省雲龍縣,距大理州州府所在地165公裡。「諾鄧」在白族語中意為「有老虎的山坡」,是雲南一千多年未變的最古老的村名,也是白族最早的經濟重鎮。
據考證,這座村莊是滇西北地區年代最久遠的村落,也是雲南省最早的史籍《蠻書》記載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稱不變的村邑。村中現代民居建築不多見,卻保留著大量的明、清兩朝建築和著名的玉皇閣道教建築群。
這個見諸於史籍,歷經唐、宋、元、明、清各代王朝共1138年的小小村落在古代可是個了不得的地方。唐代《蠻書》中已經對諾鄧有明確記載,這裡最遲在唐朝就已經鑿井製鹽,是一個典型的以鹽井為生存依託的村落。
諾鄧出產的鹽,鹽質非常好,古時在滇西久負盛名。正是由於有了優質的鹽,諾鄧很快成為被史家所稱嘆的「茶馬古道」上點綴的一顆耀眼明珠。據有關史料記載,鼎盛時期諾鄧村中常住戶達四百多戶,近三千人,另有行商、工匠、雜藝等數千流動人口。當時的諾鄧真是一個不能令人小覷的經濟發展亮點,它的東邊通向大理、昆明,南面直至保山、騰衝,西接六庫、片馬,北連蘭坪、麗江。
鹽業的富庶讓諾鄧在陡峭的坡地上長出了眾多別致的居所,而且將各自的繁華刻印在建築的記憶中,「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更讓人驚嘆的是,建築布局是在立錐之地上展現出富裕的巧妙,四合院呈現臺階式錯落。所有的土牆、石壁、木雕在高原的陽光下流瀉出蒼黃,一如鹽業財富的夕陽。
鹽泉,鹽邑,一路風情,當走過一個個具有「鹽味」的城鎮時,似乎感受到鹽結晶的絮語,晶瑩的顆粒折射出古老文明的碎片。有鹽的歲月,無言的精彩,正如智利著名詩人聶魯達的詩句:「鹽灘上,我看到粒粒的鹽,也許你並不相信,但我知道,它在歌唱,鹽,在歌唱」……
現今的諾鄧沒有昔日茶馬古道的繁華,但寂靜古樸,無世俗的落拓,倒也愜意自在。
這裡最出名的是諾鄧火腿,還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讓全國各地的觀眾看了都流口水。
來這裡,吹微風,吃火腿,看民居,也是樂事一件。
旅遊攻略:
1、在下關興盛路汽車站坐到雲龍的汽車,到雲龍縣諾鄧鎮,然後租車或是坐摩的(15—30)去就行了。縣城到古村有6公裡左右。
2、乘車路線:大理下關興盛路客運站乘坐直達雲龍縣城的中巴車,從早上7:10分開始,每半小時一班,下午4:30末班車,票價42元,3個多小時到達。到雲龍縣城下車,直接坐微型車或者電三輪到諾鄧,諾鄧白族村距離縣城六七公裡,車費25元,全部是上坡路,車到諾鄧村口,下車後只能步行進入諾鄧村,沒有班車。
3、自駕路線:杭瑞高速公路行駛從躍進出口離開,沿G320 S227 諾鄧公路行駛即可到達古村。
景點門票:
1、門票:景點聯票: 60.00元(包括嚴家花園、虹飲山房、古松園、榜眼府第)2、古村無需門票,部分古宅進入需要交一點錢(5-10元左右)。
- End -
文案 | 小粟 圖片 | 網絡 排版 | 小粟
文章聲明:文章系春城一號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