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賣車就是賣車,
而寶馬為了賣車,
竟做了件會飛的衣服!
話說寶馬最近推出了一款純電動車 ix3,官方稱續航500公裡,價格呢,預售47萬起~
但是吧,為了推廣新車,不走尋常路的寶馬這次竟然做出了一個新舉動:為那些喜歡上天的人打造了一件飛行裝備!
這件不同尋常的衣服是世界上首款電動翼裝飛行服,它由寶馬 designworks 工作室和專業的奧地利翼裝飛行家 Peter Salzmann 合作開發設計。
很多了解翼裝飛行服的娃都知道:翼裝飛行的原理並不複雜——它就是利用了飛鼠的腳和身體之間翼膜進行滑翔的原理,從跳下的那個位置開始滑翔,一直到落地~
1978年,卡爾·波內什將翼裝運動進行完善,發明了真正意義上的翼裝飛行。從那天起,就受到了全世界愛好極限運動的勇敢者追捧。
而目前全世界只有不超過10家廠商在生產翼裝飛行服,而且需要根據飛行者的身高、體重設計翼展、進風量、承託力等,因此只能做定製化生產。
常規的飛行服都是由富有韌性和張力的高性能尼龍材料製成,並擁有一對類似蝙蝠飛翼的翅膀。當飛行者穿著它從高空跳下時,空氣就會迅速進入翼裝把它充滿,進而產生浮力在空中飛行~
但是吧,有一個問題:翼裝飛行的升阻比很差,這直接導致它的飛行品質不佳,控制非常難,這也是為何它被稱為「瘋子的運動」。
而寶馬這次所做的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它運用自己在電動車領域的技術,給翼裝飛行服設計了一個創新的驅動模塊。
這個創新的驅動模塊說白了,就是一個電動引擎。這個東東的添加,也讓它與靠自身的翼膜結構來進行無動力滑翔的傳統翼裝飛行服有了一個本質的不同:那就是給飛行服提供動力!
這個引擎就像一個小型的飛機發動機,寬約1米,重約12公斤,包括兩個直徑13釐米的封閉式碳纖維螺旋槳,每個葉輪均可提供7.5kW的功率輸出。
此外它還內置一塊50 V鋰電池,讓螺旋槳葉片能夠以25000 rpm 的轉速運行。
滿電的情況下,可飛行5分鐘。速度比傳統翼裝要快得多,可達到300公裡每小時以上。
最最最重要的,它就像個小型的飛機發動機一樣,不僅能提高飛行速度,還可以在飛行途中像飛機一樣實現爬升,而不是越飛越低,從而飛得更久~
近日,在阿爾卑斯山上3000米的高空,peter salzmann 穿著它進行了飛行表演,完成了 「電動翼裝飛行挑戰」。
它的操作並不複雜。首先把飛行服穿上,然後將引擎固定在飛行員的的胸板上。
當飛行員從高空跳下以後,通過按鈕等進行操作啦~
按下這個按鈕,就可以啟動或關閉控制引擎。此外還有一個動力調節開關和一個轉向裝置,用來實現自由調節動力和轉向,而為了保險起見,還設計有一個緊急斷電按鈕,用來保證飛行安全。
與 Peter Salzmann 一起飛的還有兩名穿著普通翼裝的飛行員。
當他們從三千米的高空跳下後,三人都朝著山脈的方向飛行。而藉助電動引擎,Salzmann 的加速明顯比其同伴更快,並且能在陡峭的飛行中穩定穿越峰頂。
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穿著這件翼裝飛行服,飛行速度最高可以突破300公裡每小時,這可比寶馬家的超跑要快哇~
這刺激的場面,真是看得我心驚肉跳的。。。
當然了,有一個問題必須要了解,這套動力系統能提供的動力大約只有5分鐘,而且不能自主起飛,目前仍需要在高山或者飛機上跳下滑翔~
無論如何,這次的飛行目的雖然是宣傳寶馬自身的純電動技術,但它也開闢了翼裝飛行的新時代——它的出現,能讓很多不適合翼裝飛行的區域可以升級成翼裝飛行場所。
所以這個世界首款由電力驅動的翼裝飛行服一經推出就大受翼裝愛好者的好評~
其實細想一下,作為一家汽車大廠,寶馬想要把業務範圍拓展到天空,挑戰一下地心引力其實也沒啥毛病。畢竟,人家一開始就是做飛機發動機滴。。
最後,大家也別問我要電動翼裝飛行服的連結了,因為我們一般也不願意上架這種奇裝異服的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