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7日,蔡輝嘉接任晶合總經理。從營運副總到執行副總到總經理,蔡輝嘉紮根合肥,與晶合相伴整整4年。
2020年初疫情爆發,2月8日蔡總就返回公司,坐鎮指揮防疫,在保障員工安全的前提下,調度物資儲備,維護生產進度。在疫情期間,員工最需要樂觀、堅定、從容的力量,而這些恰恰是蔡輝嘉最突出的性格特徵。
早在2016年初,蔡輝嘉作為第一批拓荒者來到合肥,投入到晶合項目規劃建設中,當時作為營運副總的他,每天穿梭於工地和臨時辦公室,居住在距離公司僅2公裡外的公租房,和員工同吃同住,並陪同下屬督導每一臺設備安全進駐、調試、生產。同事們笑稱,那件螢光馬甲和安全帽像是長在了「酷哥」的身上、頭上,就連政府領導視察接待,他的這身行頭也不離身。對,他不苟言笑,「酷哥」是大家封的稱號。
16-17年,全國各地眾多集成電路大項目紛紛上馬,轟轟烈烈的場景下,合肥市政府務實高效推動,晶合快速完成了建設、試產、量產,至此晶合已經置身市場中開始接受考驗。18-19年大陸的集成電路布局逐漸明晰,到了崢嶸嶄露的時刻,晶合曆經陣痛起伏,月產能從一萬片突破至二萬片。蔡輝嘉接近30年的半導體經驗,確保了技術母廠的平臺完整轉移,讓晶合生產始終保持良性狀態,良率水平與母廠比肩是晶合人的驕傲,也是贏得市場信賴客戶支持的重要基石。
截至2019年,晶合已經在LDDI(Large Size Panel Display Driver IC大尺寸面板顯示驅動晶片)、SDDI(Small Size Panel Display Driver IC小尺寸面板顯示驅動晶片)、TDDI(Touch and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觸控與顯示驅動集成晶片)、AMOLED領域完成了布局。工藝製成從150nm-110nm-90nm皆可提供。在優質客戶的推動下,公司營收從2018年2.3億到2019年5.3億,實現了翻倍。在芯思想研究院推出的《2019年中國本土晶圓代工企業排名》中位列第六,較2018年提升一位。
2020年第一季度,晶合強勢上揚,在未新增投資的情況下,提升產效,將產能規模從2萬片拉升10%至2.2萬片,產能利用率超出100%,生產出貨絲毫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並實現了現金損益平衡。2020年第一第季度營收相較19年第四季度增加57%,較19年第一季度增加481%。搶眼的表現讓19年底不俗的業績得到優秀的承接。
談到晶合未來發展,蔡輝嘉總經理有明確的目標:首先,市場本土化。晶合的成立可以說傾注了合肥市政府大量心血,它承載了殷切期望,並不忘初心,協助合肥實現「芯屏器合」,「中國芯 合肥造」,打通和京東方屏之間的芯連接。市場本土化已經邁出第一步,國內客戶營收佔比從 2019年的0,到2020年第一季突破20%,背後有業務部門一年多的積累,藉助良好勢頭,我們趁勢而上,在今年底,計劃將國內客戶營收佔比提升至45%。第二,產品多元化。晶合有自己準確的定位,18年始無論是巨大的市場還是恰逢的時機,驅動晶片為晶合奠定了堅實的客戶基礎,實現良性運營。在此穩定的基礎之上,再加入非面板驅動晶片,實現產品多元化。近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攝像頭數量不斷增加,加上安防和車用鏡頭應用的帶動,COMS圖像傳感晶片迎來了新一輪的產業成長高峰,正如賽靈思(Xilinx)全球運營和質量執行副總裁湯立人(Vincent L.Tong)2019年12月5日出席臺積電供應鏈管理論壇時,以「共同建立可行的智慧世界「為題,演講中強調,未來會到處布滿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CIS作為採集數據的接口,再輔以強大的運算能力的AI晶片,建構智能化世界。未來五年,無論是銷售額還是出貨量,CIS年均大有可能實現雙位數增長,晶合已經在2周前和安防領域世界排名第一的設計公司籤署了長期深度合作,晶合在原有的面板顯示驅動晶片,微處理器基礎上,增加全新的CIS工藝平臺。預計明年初將投入量產,此舉不僅拓寬了晶合產品線,擴充產能,協助客戶提高CIS產品安防領域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同時能帶動安徽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第三,持續推進先進位程的研發,提高技術競爭力。晶合集成挾先發優勢,在高壓製程方面可以提供完整的具有競爭力的工藝平臺,支持各類顯示器之應用。微處理器工藝也已進行試產。CMOS圖像傳感器工藝將於2021年初進入量產。產能方面2020年底具備3萬片12寸晶圓的產能,2021年底將達4-4.5萬片滿產規模。
對市場,研發、生產營運這三架馬車的駕馭,蔡輝嘉很有信心。蔡總說:「過去的四年,晶合尊重、當責、追求卓越的文化已經根植,員工合作和團隊凝聚已經形成,隨著生產穩定,績效逐步提升,我們的目標要讓員工的能力和收入與晶合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