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名鼎鼎的函谷關會被潼關所取代?看完就明白了

2021-01-20 網易

2021-01-14 11:06:50 來源: 想想情感真

舉報

  最早的函谷關,在現在河南省靈寶市以北十五公裡處的王垛村。這個地方現在交通便利,附近有鐵路和高速公路經過。但當年卻是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隘。它的東面是弘農河,西面是函谷道。只要扣開了函谷關,中原地區的軍隊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向關中開進。

  這裡有朋友可能要問了,難道從中原到關中就不能繞開函谷關嗎?從東漢末年之後,函谷關確實可以繞過去;但是在先秦時期,函谷關確實是繞不過去。這是因為,先秦時期的函谷關修在一道稠桑原的一條裂縫中,這條稠桑原的高度非常高,四周峭壁陡立,並且原上都是大樹,古代步兵想從山上翻過去是不可能的。而在稠桑原的北面又緊挨著黃河,河水緊貼著原壁流過,所以東來的行人要進入關中,沒有其他道路可以走,只能從這條裂縫通過。

  根據史籍記載,這條裂縫長十五公裡,絕岸壁立,寬不過數米,可謂是「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鞍」。

  

  只是因為函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以從春秋時期開始,這裡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最早的時候,晉國曾派人駐守此地,以遏制秦國向東的擴張。後來晉國衰落,分為趙魏韓三國,而瓜分了此地的魏韓兩國又抵不過秦國。最後函谷關被秦人奪去,成為後來秦國進可攻,退可守,不斷蹂躪關東六國的前沿陣地。

  

  於是從漢武帝開始,後來所說的函谷關就不再是先秦時期所說的那個函谷關了,而是新安縣的那個新函谷關。

  但是這個設在新安的函谷新關,歷史上基本沒起到什麼防禦作用。因為舊函谷關,是一條絕境,而新函谷關不是。具體可以參考下面兩張地圖來體會。

  

  東漢建立之後,鑑於函谷新關在軍事戰略上不能完全取代故關,所以對弘農縣,也就是舊函谷關重新開始重用。但是畢竟東漢離先秦已經過去了兩百多年,舊函谷關的自然環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比如說,舊函谷關的原壁是貼著黃河而走,不留一點空隙。但是到了東漢,由於黃河的河道不斷下切,導致黃河水位也隨之不斷降低,原來緊貼著原體的河道就會裸露出來,形成河灘。而這個河灘就函谷關的天險不復存在,因為關東的軍隊可以直接從河灘上走過去了,不需要再擠那條函谷關的裂縫了。

  另外稠桑原上的森林由於砍伐過度,使得原體之上變成了禿瓢。沒有森林的阻攔,也使得函谷關的天險不再。關東軍可以從原上直接爬過去,也不需要再經過函谷關了。

  於是到了東漢末年,曹操徵伐關中時,就乾脆下令讓許褚在舊函谷關以北十裡處,也就是在河灘上鑿建新路,並在那裡建立了新關城,史稱魏函谷關。

  

  說完函谷關再說潼關。潼關第一次出現在史書之上,大概是漢末時期,曹操與馬超的關西軍的潼關大戰。所謂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都是發生在這次大戰中。因此潼關的戰略價值,應該是在東漢末年開始才被人所重視的。

  潼關的地形跟函谷關很像,也非常險要,它位於渭河與黃河的交匯點,對面就是黃河的重要渡口風陵渡。在黃河的南面,有兩條河流,西面的那條潼水(這也是潼關之名的由來),東面的那條叫遠望溝,在兩條河水中間有一道山塬,寬有兩公裡,高七百米,由於兩側常年被水流衝刷,因此峭壁陡立,非常險峻。在塬的北面就是黃河,和函谷關一樣,黃河緊貼著塬體流淌,沒有任何空隙,使得每個向西行進的人,都必須通過原上,而再無其他路可走。而要登上塬,就只有一條路可以通行,叫做黃巷坂。

  這黃巷坂和函谷道一樣,寬僅數米,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峻之地。而沿著黃巷坂上了塬,就到了潼關。

  漢朝初建潼關時,潼關北面的黃河也是緊貼著塬體流淌,要想通過潼關,就只能登上高原過關。但隨著黃河不斷衝刷河道,使得潼關北面的黃河河床不斷下降。於是到了唐朝時期,潼關也出現了一片裸露出來的黃河河灘。這就導致潼關的山垣天險不在,唐朝只得將潼關也從塬上移出,搬到了河灘上。

  而當唐朝將潼關從山塬上搬到了河灘後,舊潼關就廢了。轉而代之的是十二個關隘,稱作十二連城,平時由官兵駐守,禁止普通老百姓通過。但是唐朝後期,制度腐敗,居然不在十二連城處設防,導致黃巢的起義軍直接從舊潼關的塬上繞到了設在河灘上的潼關的背後,前後夾擊攻破了潼關。

  這也說明,再雄壯的關隘,守軍是廢柴,一切都是白搭。

  我覺得如果從地形上講,函谷關是要優於潼關的。因為函谷關地形更狹窄,它的正面只有一個方向,沒有繞過去的可能性。並且在歷史上也從來沒有人從函谷關繞過去過;相比之下潼關在這方面就不如函谷關了,除了唐末黃巢繞過了潼關之外(從禁溝),明末的李自成也從可以從秦嶺南麓直接繞過了潼關。就連曹操當年與馬超開戰,也沒有直接攻潼關,而是從山西的蒲津渡口渡河,從北面繞過了潼關。

  然而儘管潼關的地形不如函谷關,但潼關取代函谷關卻是必然的。因為時代在變,地理環境也在變,以前函谷關仗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天險之地。但由於黃河的河道下沉了,稠桑原之上的森林消失了,導致函谷關的天險地形不再,失去了唯一通道地位,函谷關就已經失去了軍事上的意義,所以它必然要被潼關所取代。雖然後來潼關也出現了黃河河道下沉的問題,但潼關勝過函谷關的一點是,它不必依賴於森林對關隘的防護。所以潼關的地位,取決於是什麼一幫人在駐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重慶雨水為何多在夜間下?看完你就明白了!
    {"title":"重慶雨水為何多在夜間下?看完你就明白了!"2020-10-02/73f804530ed1d1c09b04a0847a36e00f.jpg",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id":"3076645", "classid":"2"} 重慶雨水為何多在夜間下
  • 山河「表裡」——潼關,豈止是一個地理的「關」
    潼關因水而得名。《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建關最早追溯到東漢,當時為防西北羌戎進犯,威脅東京洛陽,於是在函谷關西側設隘建關。隋代南移數裡,武則天時北遷塬下,形成今日潼關古城舊址。
  • 鬣狗為什麼會懼怕非洲人?如果你看完,就能明白非洲人的手段
    鬣狗為什麼會懼怕非洲人?如果你看完,就能明白非洲人的手段你知道鬣狗為什麼會懼怕非洲人嗎?在草原上生活的鬣狗又被稱為非洲二哥,它們的實力僅次於草原霸主雄獅之下,至於鬣狗為何能跟獅子排在食物鏈頂端?如果它們不服氣,就要經受住非洲人棍棒亂打,在這個過程中,非洲人還會給它們投餵食物,這樣一來二去,鬣狗就被非洲人打得服服帖帖,可當地人卻覺得自己是鬣狗好,一些人會帶著這些獵狗來到街頭賣藝表演,賺取路人的打賞。這也有點像我國的耍猴,如果收入好,鬣狗和主人就都能吃上肉,可如果收入不好,它們都可能餓肚子,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 人類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記載原因,看完就明白了
    人類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記載原因,看完就明白了自從有人類歷史以來,就有各種飲食的記載。
  • 戰國時為何東方諸國不翻過黃土高原,繞過函谷關直接突襲秦國?
    春秋戰國時期關東諸侯攻打關中,經常走的就是北面繞開函谷關的路。而到了戰國後期,秦趙多年血戰,不涉及函谷關,都是在黃河以北的晉南交戰。楚國也曾經從武關攻入關中,但是大敗於藍田。從晉西南方向,即汾水、涑水下遊渡河就可以很方便地到達渭北。
  • 為何美國GPS僅24顆衛星,北鬥需要55顆?看完你就明白了
    為何美國GPS僅24顆衛星,中國北鬥需要55顆?看完你就明白了隨著我們國家北鬥衛星系統的全球組建成功,讓我們徹底的擺脫了對於美國GPS的依賴,尤其是軍事和航海等領域上面,我們曾經有過前車之鑑,這才讓我們下定決心要研製出自己的定位導航系統。
  • 世界上最大的鳥巢,為何沒人敢爬上去掏?看完你就明白了
    科學家根據化石的研究,動物最早出現於海洋,隨著不斷的進化並繁衍至今,並有了如今的多樣性,所以大自然中的動物各種各樣,而小編非常的喜歡各種各樣的動物,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原創文章是「世界上最大的鳥巢,為何沒人敢爬上去掏?看完你就明白了」。
  • 看完你就明白了
    看完你就明白了。小吃貨們,你們現在所見到的就是非常珍貴的魚翅啦,這時候就有網友卻說,這一種美食聽過,卻沒有嘗過。小愛前段時間跟老闆去旅遊,然後老闆就請客吃了魚翅,發現味道這一方面馬馬虎虎,小愛感覺非常的疑惑,為何這一點點美食就能夠賣到天價?這段時間小愛在網絡上面看到了一段視頻,這一段視頻裡面的專家就說了魚翅裡面的營養。
  • 看完也許會明白
    特別是以精子質量來做對比的話,老年男性的精子密度更高一些,而活力卻較之年輕的時候嚴重下降,從而很容易會增加畸形精子的量。尤其是男性年齡比較大,身體代謝功能比較差,從而導致精子代謝速度也會隨之下降,甚至還可能會產生一些廢物,從而並不利於成功孕育下一代。那麼對於男性來說,他們在哪個年齡段生的寶寶智商會更高呢?
  • 看完就明白了
    看完就明白了小時候幼兒園的老師小學的老師都有問過我們同樣的一個問題就是「你長大了想要做什麼,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想要成為一個科學家,成為一名警察,作為一名醫生等等,小編也想過,好像小編一直都沒有想清楚自己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們呢?
  • 海底火山在海裡噴發,那為何海水澆不滅?看完你就知道了!
    文/仗劍走天涯 海底火山在海裡噴發,那為何海水澆不滅?看完你就知道了! 想必大家都明白,水火自古都是兩種極端。但是在海底的火山,到底是怎麼存在的呢?水火不相容,從這種角度來看,海底的火山要不是單獨存在的一個火山群體,要不就是被海水所覆蓋熄滅。
  • 函谷關縮頭烏龜碑,神龜腦袋套兩個圈圈,與老子的三個寶貝有關?
    函谷關縮頭烏龜碑,神龜腦袋套兩個圈圈,與老子的三個寶貝有關?(王建安 攝影)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函谷關鎮王垛村,該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函谷關,因其地處「兩京古道」,緊靠黃河岸邊,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
  • 閃電劈到海裡,水是能導電的,那海裡的魚會怎樣?看完你就明白了
    閃電劈到海裡,水是能導電的,那海裡的魚會怎樣?看完你就明白了大氣中衝脈式的放電現象,被叫做是閃電,一般來說都是暴風雲產生的電荷,打雷閃電的時候最好離高的地方遠一點,沒有必須要出門的事情還是不要出門得好,同時還是要離水和船遠一點的,我們人能遠離水面,但是不能離開水的魚會不會被烤焦呢?水能導電,那閃電劈到海裡的時候,魚會怎麼樣呢?看完之後真的很驚訝呀。
  • 為什麼農村的狗有時候會叫一晚上?看完或許你就明白了
    為什麼農村的狗有時候會叫一晚上?看完或許你就明白了很多人都會養一兩條狗來陪伴自己,因為怕自己孤獨,不過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因為自己的子女都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生活,不便去打擾。除此之外,很多農村居民也是喜歡養狗的,因為這樣可以給他們看家。
  • 小米6全功能NFC上線 該怎麼使用看完這篇就明白了
    小米6全功能NFC上線 該怎麼使用看完這篇就明白了 小米最近宣布小米6的全功能NFC終於上線了,小米6的用戶也可以用手機刷公交刷卡支付了。說到NFC,基本上是近些年的中高端智慧型手機標配,但是你真的了解什麼是NFC嗎?知道NFC都能做些什麼嗎?
  • 聽說身上有寄生蟲,看完都明白了
    也許會有人說是炎熱,但是比炎熱更可怕的是吵鬧。夏季午休的時候,窗外一定會有一兩隻知了的叫聲,嚴重的會有一大片。這時候人們一點辦法都沒有,也有人會吃知了,但是它們到底能不難吃?聽說身上有寄生蟲,看完都明白了。知了的學名叫金蟬,金蟬脫殼說的就是這種動物。對醫學來說,不但金蟬的殼具有藥用價值的,而且金蟬本身也是一味有效的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