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這一次生物滅絕的原因,與地球現狀相似,這是前車之鑑?
地球上時時刻刻都有生命的消失,也有新生命的誕生。就像是一個輪迴一樣,生命在地球上生生不息的繁衍著,就像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如果受到外力影響或者是環境的突然改變,那麼地球上的整個生命結構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他們認為在地球上一共發生過5次生命滅絕的事件,每一次的發生都會導致地球上超過80%的生物徹底退出歷史的舞臺。既然已經發生了5次,那麼肯定會有第6次的到來,這也讓很多人都擔憂不已,在地球上是否會發生第6次生物滅絕呢?它又會在何時到來呢?
生命大滅絕出現的原因
我們不斷審視著前幾次滅絕事件,關於發生的原因,科學家也給出了相關的分析,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是恐龍,多數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由於行星的撞擊所導致的,在恐龍滅絕之前的二疊紀,很可能會和一次火山的噴發有關係,在火山爆發之後引起了地球上氣候環境的變化,進而導致多數生命體的消亡。
在這幾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當中,科學家們都找到了蛛絲馬跡。然而3.6億年前的泥盆紀,卻始終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因為在這次生物消失的過程當中,沒有找到任何的證據來支撐它們滅絕的原因,沒有小行星的撞擊,沒有火山爆發的痕跡,也沒有生物和生物之間的廝殺,那麼這次滅絕事件是如何發生的呢?
滅絕原因與地球現狀相似
在這次滅絕事件當中,包括鄧氏魚在內的超過80%的物種都在地球上消失不見了。這是一個徹底被滅絕的過程。一些地質學家通過分析認為,在當時的地球上可能經歷了一次冰河期,在結束之後,全球的溫度上漲導致了海平面的上升,氣候的變化讓很多生物都難以承受,就導致了這次的生物滅絕事件。說到這裡是不是有些熟悉,和如今地球上的現狀確實有些相似。
在二疊紀時期,距今2.5億年前的滅絕事件,科學家們在孢子植物當中發現,它們滅絕的原因是因為,受到了紫外線輻射的影響,導致植物出現畸形,最終走向滅亡。紫外線的激增,這也就意味著地球上的大氣層遭到了破壞,否則不會有如此強烈的紫外線出現。
而臭氧層被破壞的原因正是由於氣候不斷升高,導致大量的化學物質進入到大氣層之後,臭氧層被破壞才出現了超強紫外線。看完整個過程,我們也該為現在的地球擔憂了,或許在億萬年前所發生的事情,就是現在地球上的前車之鑑,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