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名詞 | 什麼是水文循環?

2021-03-02 甘肅省科學技術廳

水文循環 hydrological cycle; water cycle

 

又稱:水循環

 

定義:地球上的水在太陽輻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發、降水和徑流等方式往返於大氣、陸地和海洋之間周而復始的運動。包括全球水循環和局部水循環。

 

學科:水利科學技術_水文、水資源_水文學

 

來源:《水利科學技術名詞》

 

相關名詞:水圈 水文要素 水量平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

 

地球總體水量守恆,水在太陽輻射和重力作用下以液態水、水蒸氣、冰雪等不同形態在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循環運動。根據1993年美國P.H. Gleick(格雷克)編著的《Water in Crisis: A Guide to the World's Fresh Water Resources》(水資源危機:世界淡水資源指南),全球總水量約13.86億立方千米,其中海水佔96.5%,液態和固態形式的淡水只佔2.53%,餘下為陸地地表和地下鹹水。全球淡水總量中,地表河流湖泊淡水佔1.2%,地下水佔30.1%,冰川冰蓋佔68.7%。

 

太陽輻射引起海水、陸地淡水、植物和土壤中的水分溫度上升,蒸發和蒸騰作用加快,液態水轉變成水蒸氣上升到大氣圈。當大氣圈溫度降低時,水蒸氣又重新凝結成液態水珠,聚集成團形成雲,再以雨或冰雪形態降落到地球表面。一部分降雨會滲入巖石圈,形成孔隙水或裂隙水,另一部分降雨則以地表水進入水圈(河流、湖泊、海洋等)。一部分冰雪以永久冰川冰蓋等形式保留在地表,另一部分則融化成地表水進入水圈。生物圈的形成與演化離不開水,水參與生物體新陳代謝活動進行水循環。(三峽大學 吳芳 )

相關焦點

  • 從水文循環想起
    少時讀書,曾被老師問及:「江河都不斷地往海裡流,海為甚麼不滿?」後來才知道,原來地球表面上的水,被太陽的熱能蒸發後進入大氣層中,再經遇冷凝結成為雨或雪,降回地上,最後經江河匯入海洋,形成一個不斷的循環,稱為水文循環(HydrologicCycle)。這個循環理論是十九世紀的人發現的。傳道書在公元前早已寫成,它已說江河的水流到海,海卻不滿;因為水會仍歸江河源頭。
  • 科技名詞 | 什麼是聚合酶鏈反應?
    當存在模板DNA、底物、上下遊引物和耐熱的DNA聚合酶時,經過多次「變性-復性-延伸反應」的循環過程,痕量模板DNA可擴增至幾百萬倍。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_方法與技術相關名詞:甲基化特異性聚合酶鏈反應 阻抑聚合酶鏈反應 巢式聚合酶鏈反應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可以非常有效、簡便地體外擴增基因。
  • 水文特徵包括哪些方面?
    水文特徵包括哪些方面? 水系特徵包括哪些方面?1水文要素:定義:用以表述水文現象的量值。如:水位、流量、含沙量、降水、蒸發、水質、水溫等。(《水利科學技術名詞》第一版)感慨:中學談得較多的有上述定義中的水位、流量、含沙量。
  • 科技名詞委將審定60個學科科技名詞術語—新聞—科學網
    全國科技名詞委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路甬祥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國科技名詞委副主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孫壽山主持會議。全國科技名詞委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武寅,全國科技名詞委副主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傑等出席會議。
  • 全國2018年10月自考水文地質學基礎真題
    全國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水文地質學基礎試題課程代碼:01542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1.發生在大氣水、地表水和地殼淺表地下水之間的水分交換稱為A.水文循環B.地質循環C.大陸循環D.海洋循環
  • 25位專家憂大壩負面影響:水文循環受阻魚類滅絕
    新華社本版資料圖片  已出現一系列生態環境惡化問題:水文循環受阻,部分魚類滅絕,鹹水入侵影響城市淡水供應  我國大型水利工程數量世界第一,專家建議保護部分河流禁止建壩  晨報記者 鬱文豔  中國的大型水利工程數量高居世界第一,而流域大型水利工程過熱,河口生態環境負面效應凸顯
  • 科技名詞 | 什麼是內能?
    學科:化工名詞_化工熱力學相關名詞:動能 勢能 熱力學能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內能是物質中分子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很顯然,我們不可能測定物體內每一個分子的動能和勢能,因此內能實質上是統計性質的,是分子動能和勢能的統計平均值。
  • 科技名詞 | 什麼是氣溶膠
    學科:大氣科學_大氣物理學相關名詞:空中懸浮微粒 膠體系統 宇宙塵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氣溶膠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各種固態粒子或液態小滴的統稱。
  • 科技名詞|什麼是混沌
    學科:生物物理學_概論相關名詞:混沌動力系統 混沌運動 混沌控制 混沌軌道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一般認為
  • 科技名詞是如何誕生的—新聞—科學網
    然而,這些名詞的誕生過程卻需要數百名科學家的長期努力。 1985年,一個名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名詞委」)的機構成立了。這個由核物理學家錢三強院士擔任主任委員的機構吸納了國內各個科技領域的專家。它們開始為新生的科技事物規範名稱。 一個人離不開自己的名字,同樣,每一項科技成果也離不開它的名稱。
  • 《水文學原理》、《水文情報預報》學習心得體會 - 學員心聲
    本站訊 水是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人類生活和社會經濟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為了開發利用水資源,也為了減少水所帶來的災害,人類在不斷的總結經驗中逐步認識自然界的水文現象及運動變化規律,形成和發展了水文科學。利用水文科學理論,對已出現的水文情勢進行分析,並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水文要素的變化,就是水文情報預報工作的核心內容。
  • 圩區水文調控作用與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以圩區水文模擬為重要技術支撐,深刻剖析圩區運行對水文循環、營養鹽輸移過程的調控作用與機制,是全面認識圩區水生態系統在洪泛平原體系中作用和地位的基礎與關鍵。然而在特殊自然環境和高強度人類活動的強烈影響下,圩區內外水循環十分複雜,過程機制不明確,缺乏有效的模擬手段,不能準確識別水系統各部分對圩區綜合調控的響應機制。
  • 地球中水的循環與影響因素
    自然界的水循環根據循環途徑長短、循環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層圈的範圍,分為水文循環、地質循環兩類:水文循環是發生於大氣水、地表水和地殼淺部地下水之間的水分交換。水的地質循環即發生在大氣圈到地幔之間的水分交換。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張福存
    雲南瀘西縣巖溶地下水考察 張福存 中國地質調查局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副總工程師 水工環教授級高工(專業二級)、博士 部「地下水勘查與開發工程 技術研究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下水勘查與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秘書長 參加工作後一直在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
  • 術語不統一帶來混亂 科技名詞期待規範與創新
    科學技術名詞(及定義)包括了豐富的科技和文化內涵。人類在創造世界、推動科技向前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同時也創造和發展了無數的科技名詞,這些科技名詞作為知識傳播與科技交流的載體與工具,進而又促進著科技和文化的發展。  1985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簡稱全國科技名詞委)誕生在科學的春天裡。
  • 科技名詞 | 什麼是超導磁體?
    學科:材料科學技術_金屬材料_特殊用途金屬材料_超導材料 相關名詞:超導 水冷磁體 混合磁體 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 超導現象的發現已有百年
  • 名詞工作要體現時代要求
    即使在今天,這種傳統都是我國科技名詞工作的寶貴精神財富。為了近距離感受並推廣這種學術傳統,筆者採訪了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第二屆冶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翁宇慶。 術語釋義非常必要第二版《冶金科技名詞》將在第一版基礎上增加詞條釋義,以保證每一個名詞都有確切含義。
  • 《水文學原理》、《水文預報》學習心得體會
    結合工作實際,對《水文學原理》和《水文預報》兩門學科進行系統總結。  《水文學原理》課程是研究水在自然界中變化規律的科學,水文工作是為國民經濟建設、防汛抗旱、水資源開發利用和水環境保護等提供科學依據的重要基礎工作,也是一項傳統的專業性工作;《水文預報》這門課程在防汛、抗旱、水資源開發利用、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等多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經濟效益巨大,應用廣泛,特別是水文單位作為公益性單位有著在水情信息工作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生態水文調控、水生態系統構建等措施,恢復生物多樣性、增加...
    多年來,昆明滇投公司圍繞「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科技型環保企業」的目標不斷發展,已在核心的水務環保領域構建了完整的科技創新體系,擁有行業內領先的技術及卓越的研發能力。為全面展現滇池治理工作中的「滇投經驗」,以及滇池治理中的新技術,即日起,都市時報攜手昆明滇投公司開闢「母親湖密碼」科技環保科普專欄,為廣大市民搭建一個滇池環保科普平臺,系統全面地介紹滇池治理工作中不為人知的科學知識,讓廣大市民在了解學習滇池科學知識的同時,更加深入地了解滇池治理工作。
  • 每日科技名詞|超級電容器
    學科:化學_物理化學_電化學相關名詞:比電容 雙電層電容 放電容量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它結合了傳統靜電電容器和電池的優點,具有較高的功率密度、較快的充放電速度、較長的循環壽命、超低溫特性好、環境友好等突出優勢。在電力系統(如靜止同步補償器、分布式發電系統)、記憶儲存設備(如消費電器、計算機、通信)、汽車輔助裝置(如催化預熱器、冷啟動、回熱器剎車)、軍事(如電子槍、SDI電子輔助設備、消聲裝置)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超級電容器主要由極化電極、集電極、電解液、隔離膜等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