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回應:在返程飛機火車上如何避免感染病毒?

2020-12-05 正義網

  中國網2月7日訊(記者 張豔玲)返程高峰將至,旅客在飛機、火車上如何避免感染病毒?收發快遞能感染嗎?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民航局運輸司司長於彪,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侯延波,國家鐵路集團客運部主任黃欣,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病毒病所研究員武桂珍在會上針對上述問題進行回應。

  小區封閉管理了,對快遞小哥有何影響? 

  一些社區、單位、寫字樓實行封閉管理,不許快遞員進入。侯延波指出,這些舉措大大降低了快遞員投遞效率。有的快遞員為投遞一個快件,在寒風中等一個多小時,非常不易。 

  封閉管理後,如何提高投遞效率? 

  侯延波指出,要推廣定點收寄、定點投遞、預約投遞、智能快件箱投遞等模式,儘可能減少人員接觸。他呼籲,設有智能快件箱的小區能為快遞小哥打開方便之門,沒有智能快件箱設施的單位和寫字樓,建議其為收投郵件和快件劃出特定區域。 

  收發快遞能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嗎? 

  侯延波表示,新型冠狀病毒通過郵件快件傳播風險極低,民眾可正常接收郵件快件。目前,全國郵政和快遞基層營業網點要求營業場所消毒通風,營業人員上崗前測體溫,合格後上崗,對各類用品用具消毒。投遞人員到崗和歸班均測體溫,戴口罩。

  今年返程高峰是何時? 

  蔡團結表示,返程客流高峰馬上到來,預計正月十六前後客流回升,但考慮到春節後的錯峰返程,今年返程持續時間會長。預計春運後半程,客運總量在4億人次左右,同比下降約70%。人員返崗將增加流入地疫情風險。他建議乘客戴口罩出行,這是盡社會責任。 

  已運回多少滯留海外湖北籍旅客? 

  於彪表示,接回滯留海外旅客是近一段時期主要的「剛需」,疫情發生後,民航局組織12架次加班包機,運回1500多名滯留海外的湖北籍旅客。還將繼續安排包機接回目前仍滯留在外的中國旅客。 

  如何防止返程疫情擴散? 

  蔡團結回應,交通運輸工具和場站要消毒、通風和清潔;客運場站進出站乘客要測溫,超37.3度,移交衛生健康部門;控制交通運輸工具客座率,為乘客隔位、分散就坐提供空間,同時在交通運輸工具後部預留隔離區。做好乘客信息登記和溯源,確保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例,能快速找到同乘旅客。做好一線交通從業人員自我防護。 

  如何確保路網暢通? 

  蔡團結表示,交通運輸部門將加強路網通行管理,嚴禁擅自封閉高速公路和阻斷國省幹線及農村公路。指導各地加快制定除湖北以外的省際市際運輸服務、城市公共運輸、出租汽車等恢復運營方案,全面做好運力、站場、人員、防疫物資準備。

  民航客座率有多少? 

  於彪說,今年民航不會出現像往年一樣的返程高峰。受疫情影響,民航相繼出臺免費退票政策,截至2月4日,共退票1300多萬張。民航今年春運客流量大降,客座率僅51.7%。未來一周,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九,平均訂座率也僅30%左右。 

  飛機上如何防控疫情擴散? 

  於彪說,旅客登機前加強健康監測,要求旅客全戴口罩,不把任何問題帶進機場、帶上飛機;加強機場和機上消毒,通風,保持客艙空氣新鮮;簡化服務程序,減少人員接觸。值機中,安排旅客分散坐,保持安全距離;客艙內設置「留觀區。長途國際航班一定要用餐時,臨座旅客要分批就餐,避免交叉感染。

  火車上如何防控疫情擴散? 

  黃欣說,售票上控制旅客總量,分散售票,控制客座率在50%左右,旅客上車後列車員引導分散就坐。列車內不再聚在一起開餐,採取送盒飯方式,避免旅客在車廂內走動。預留包房和硬座、臥鋪席位,用於疫情防控隔離。做好車站和列車測溫,站車嚴格通風消毒和保潔,普通列車加強途中通風,空調列車將新風量設置到最大檔位。對客流較大的車站,客流密集的地方加大清潔和消毒頻次,對終到和始發列車趟趟消毒。 

  鐵路退票措施為何有5次? 

  黃欣說,1月21日、23日、27日、29日連續四次出臺退票措施,分別是針對武漢的、全國的、國務院延長假期的和旅客由於車站封閉和交通不便沒法到車站退票的。2月5日出臺的免費退票措施是對前面所有退票措施的集中解讀,同時也是期限的延長。1月21日至今,全國鐵路退票已超9000萬張,95%以上是在網上辦理的。但取走紙質車票的、現金支付的、電子客票,但取走了報銷憑證的不能網上辦理,須到車站辦理但不能來車站的,退票時間延長到3月31日。 

  電梯消毒會影響健康嗎? 

  張穎說,小區會定期進行預防性消毒,預防性消毒和終末消毒不同,終末消毒是針對出現病例後進行徹底殺滅病毒的消毒,預防性的消毒是預防病毒的感染進行的清潔,消毒劑濃度低,消毒對環境、小區居民和單位內員工健康的影響有保證,不用擔心。 

  門把手、按鈕、扶手上如何消毒? 

  武桂珍表示,病毒用沸水煮,5-10分鐘就可把它殺滅;75%的酒精,手消毒的話,1分鐘就可起作用;0.5%的含氯的消毒液,也能起到消毒作用。

相關焦點

  • ​返程高峰!飛機上會感染病毒?該如何防範?
    最近匯姐看到很多飛機上多人被感染的案例,「如果同一個航班上有病毒攜帶者會怎樣?感染機率有多高?我該怎麼辦?」匯姐這就為大家答疑解惑!飛機客艙空氣循環機制目前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二是經接觸傳播。
  • 冷凍食品頻頻檢測出新冠病毒,我們該如何避免感染?
    這次從青島的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證實了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就有可能導致人類感染病毒。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可以在冷凍食品及包裝中存活並引起人體感染。新京報網7月10日報導:今年6月,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海鮮攤位檢測出病毒後,北京抗疫1個月核酸檢測超1100萬人次。
  • 通報| 近期2例確診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情況如何?權威回應來了
    通報 | 近期2例確診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情況如何?權威回應來了 2020-11-11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病毒感染遠比恐怖片可怕,推薦六部病毒感染類電影
    殊不知此人身上攜帶致命豬流感病毒,短短一天時間,病毒迅速蔓延城市的各個角落。許多人在不知不覺間被感染,進而將死亡的陰影引向周圍所有的人。韓國果然是敢拍、會拍、能拍,不亞於好萊塢製作的全民災難片,流感的傳播過程、速度、恐懼感拍的酣暢淋漓,劇情扣人節奏緊快,小細節大場面全部到位,最後借ZF的正確決策完成前面的諷刺和隱喻,也都恰到好處。
  • 新冠病毒有可能在航班傳播!即使超過社交距離,也不能避免感染?
    新冠病毒牛到上天了,近日,美國CNN網站發布了兩起新冠病毒飛機感染案例。第一例案例,是一名27歲的女商人和她的姐姐在歐洲旅行,分別去過了米蘭、巴黎、倫敦。返回越南,乘坐飛機途中出現咳嗽和喉嚨痛的症狀,當時還沒有要求乘客必須佩戴口罩,結果與她們一起乘坐飛機的217名乘客和機組人員中,有12名商務艙、2名經濟艙旅客以及一名機組人員受到感染。
  • 酒精類消毒劑等防疫物品能帶上飛機嗎?民航局回應
    (原標題:哪些疫情防控物品可以帶上飛機?民航局回應) 新京報快訊 疫情防控期間,乘坐飛機哪些物品可以攜帶?對此,民航局2月2日發布提示稱,按照相關要求,醫用口罩、N95口罩、護目鏡、普通防護服等可以攜帶上飛機。酒精類消毒劑中,酒精的體積百分含量>70%,旅客不能託運,也不能隨身攜帶。
  • ​浙BL0538的車上人確診感染病毒?政府通知飛機灑消毒藥水?這些...
    >(網傳消息截圖)東南網1月26日訊(本網記者 林錦星)浙BL0538的車從武漢回來,車上人確診感染病毒謠言一、浙BL0538的車從武漢回來,車上人確診感染病毒1月25日,這樣一則消息「接縣公安局、縣衛生局通知車牌號B L0538 這個車剛從武漢回來,車上的人確診了偷跑回來的,大家看到了及時報警,希望大家留意此車牌號,轉發各個群,朋友圈,以免更多人受到傳染」在福建人的微信朋友圈瘋傳。這是真的嗎?
  • 返程前,關於病毒要補的課
    現有的所有醫療手段,都是通過激素等刺激和強化人體的免疫系統(相當於僅僅是吶喊、助威,而不是直接參與戰鬥),這是目前對抗病毒的唯一方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感冒、發燒去看醫生,如果化驗血液的結果是細菌感染,醫生可能會開一些處方藥,而判斷是病毒感染,只會讓回家休息、多喝水,多保溫。
  • 【權威】不打疫苗行不行?出現不良反應怎麼辦?權威回應來了!
    權威回應來了!隨著國產新冠病毒疫苗附條件上市,上海、北京、山東等多個省份加快啟動大規模接種。怎麼預約、誰能儘快打?哪些禁忌症不能接種?有不良反應怎麼辦?針對公眾關心的問題,有關部門作出權威回應。怎麼預約、誰能儘快打?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介紹,2020年12月15日開始,我國正式啟動了重點人群的接種工作。半個月來,全國重點人群累計接種已超過300萬劑次。
  • 飛機上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低
    那麼,旅客在機艙內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究竟如何?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簡稱「國際航協」)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今年初至今搭乘飛機出行的約12億人次旅客中,共計報告44人可能在飛行途中感染了病毒(包括已確診、可能和潛在的病例)。國際航協據此指出,機艙內新冠病毒傳播風險極低,與被閃電擊中的概率相當。安全是航空業的重中之重。
  • 如何預防接觸傳播?丁腈醫用一次性手套,隔絕病毒、細菌,大人兒童都...
    從病毒的傳染情況來看,目前最危險的還是飛沫和接觸傳播,但是只要出門戴口罩,一般情況下基本能避免傳染;但接觸傳播則是防不勝防,外出雙手不小心觸摸到病毒,不及時洗手就會通過口眼鼻感染。,很多人出行選用的是高鐵、飛機等公共運輸;甚至於上班乘坐地鐵公交、按電梯,誰也不知道自己的雙手什麼時候就接觸到了病毒;萬一好巧不巧的摸到了,但是沒有及時洗手,後果不堪設想~
  • 每經18點|病毒變異是否會影響疫苗效果?中疾控專家權威回應;大連本...
    1丨大連本輪疫情來源初步判定 5名碼頭工人搬運貨品時感染每經AI快訊,1月3日,大連本輪疫情來源初步判定:5名碼頭工人搬運俄羅斯籍貨輪上的新冠病毒陽性散裝貨品導致感染。3丨病毒變異是否會影響疫苗效果?中疾控專家權威回應每經AI快訊,1月3日,病毒變異會對疫苗效果產生影響嗎?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主任醫師王華慶回應:關於疫苗變異株的內容讓廣大公眾非常關心,而專業人員也十分關注,病毒是最簡單的生物之一,它的增殖要依靠活的細胞。
  • 在飛機上感染冠狀病毒的風險有多大?
    如果航空公司遵循公共衛生專家制定的程序:強制執行口罩合規性、分配可用座位和對患病乘客進行篩查,那麼在飛機上感染冠狀病毒的風險相對較低。飛機配備了高效空氣過濾器,類似醫院隔離室使用的空氣過濾器。HEPA過濾器可捕捉99.97%的空氣顆粒,大大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此外,飛機機艙內的空氣每小時換氣10至12次,使空氣品質高於正常的室內環境。
  • 研究表明:在飛機上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不大
    飛機感染新冠的機率「微乎其微」一項新的研究(因為剛剛發布,所以尚未被同行評議)發現,新冠呈陰性的人在飛機上感染該病的機率微乎其微,幾乎為零。彭博社的法耶•弗拉姆上周就這一發現寫了一篇精彩的文章。由於飛機客艙裡空氣不斷更新的原因,專家說,這使得你不太可能從不在你身邊的人那裡感染疾病。
  • 飛機製造商研究揭示機上病毒傳染事件極少的原因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9日消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指出,機艙內新冠病毒傳播風險低,並更新已公布的病例數據。從2020年初開始至今,共計報告44例可能是在飛行途中感染病毒的病例(包括已確診、可能和潛在的病例)。同一時期,約有12億人次的旅客搭乘飛機旅行。「機上旅客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非常低。
  • 病毒如何感染人類?人類如何阻斷病毒?
    二、病毒如何感染人類  對於RNA病毒,它在細胞質內複製,病毒的基因組大致包括兩部分,一是它的複製酶區域,二是它的結構基因區域。例如冠狀病毒,它的基因組是一個長的正鏈RNA,翻譯產生不同的蛋白質。基因組各部分保守性不同,圖上紅色區域表示保守性非常高,顏色遞減表示保守性減弱。
  • 病毒在飛機上的傳播概率多大?一張示意圖帶你看清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並綜合最新研究,指導你乘坐飛機時如何避免感染。受訪專家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醫師  歐陽奕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  範志偉北京急救中心急救專家  賈大成病毒在飛機上如何傳播?
  • 返程戴好手套,返崗保持距離 專家建議:儘量少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返程戴好手套,返崗保持距離專家建議:儘量少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食堂吃飯別扎堆來源:人民日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依然嚴峻,現在及以後一段時間,各層面的抗疫工作將持續進行。對於這幾天準備復工或者因特殊原因已經復工的人來說,該如何自我保護?省疾控中心專家對此進行了講解分析。■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琪返程戴N95口罩,手套也安排上返工返程,戴個口罩就行?
  • 英國新冠病毒變種傳入我國?權威回應來了
    來看權威回應→英國變異病毒何時出現?英國報告此次變異後的病毒更易傳播,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其更可能導致重症或死亡,世衛組織正與科學家合作了解變異如何影響病毒行為。,病毒傳播程度越高,病毒發生變化的機會就越多,所有政府和所有人都需要採取預防措施來限制病毒傳播。
  • 新冠病毒為何能引發全球疫情?專家:無症狀感染是關鍵
    新冠病毒為什麼造成了全球暴發,而同為冠狀病毒的SARS和MERS被控制在了較小範圍內?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張洪濤認為,新冠病毒造成的無症狀感染是其形成全球流行的關鍵。張洪濤認為,SARS與MERS在感染後,症狀會比較快出現,同時也較為典型,能夠在發病初期就得到控制和隔離。比如感染後會出現發燒症狀,如果飛機上有相關患者,感染了其他人以後,被感染的人還沒下飛機或者剛剛下飛機就已經開始發燒了,馬上實施控制與隔離,就能很快地限制住病毒進一步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