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丹福大學戴宏傑教授到蘇州納米所進行學術交流
8月8日下午,國際著名化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戴宏傑教授應邀訪問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並做了題為Nanoscience for Biological Systems的學術報告。蘇州納米所所長楊輝研究員及相關科研人員、學生100餘人聆聽報告,報告會由蘇州納米所副所長陳立桅研究員主持。
-
【百年校慶】戴宏傑院士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
講座中,戴宏傑以材料化學和納米科學為核心,介紹了其課題組在生命科學、人類健康以及環境與能源方面的研究工作。戴宏傑課題組首次將抗體分子修飾,與單壁碳納米管結合,實現對癌細胞的傳感;利用碳納米管、稀土量子點等實現紅外II區的原位螢光活體成像,並通過光切片的形式實現對小鼠大腦結構的三維重構;利用離子液體作為電解液,創製高能量密度和高穩定性的鋁/鈉離子電池,並從原理上解釋了鋁離子電池石墨電極的電化學過程。戴宏傑還結合自身科研工作,對納米科學在臨床醫學、能源科學中的應用前景做了展望。
-
長沙市一中校友戴宏傑當選2016美國科學院院士
戴宏傑在工作 記者了解到,其中一位戴宏傑教授是長沙市一中校友,1982-1984年在該校清華實驗班就讀。 長沙市一中校長廖德泉告訴記者,學校已給戴宏傑發去賀電,送去母校的關愛。戴宏傑教授長期從事碳納米材料的生長合成、物理性質研究、納米電子器件研發,以及納米生物醫學以及能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在上述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並獲得了廣泛的影響,是國際碳納米材料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
-
華人戴宏傑:中科院外籍院士,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熱門候選人
華人戴宏傑,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化學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由於在碳和氮化硼納米管的製造和新奇應用方面的卓越成就,成為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熱門候選人之一。作為華人的驕傲,戴宏傑教授出生於湖南邵陽,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應用物理系,後赴美留學,長期從事碳納米材料的生長合成、物理性質研究、納米電子器件研發、以及納米生物醫學及能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是國際納米材料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
-
新科美國院士戴宏傑曾在長沙讀高中
他說,「要是班上每個孩子都像他這樣,班主任就太省心了。」 雖然戴宏傑學的是理科,但文科成績也不錯,曾得過學校作文比賽一、二等獎。 程老回憶說,戴宏傑讀高中時,老師都非常信任他,經常找他了解班級情況,「因為他為人正直,不偏不倚,跟同學關係又很友善,同學們也很信任他。」 廖德泉以前跟戴宏傑也打過多次交道。
-
揭秘邵陽籍新科美國院士戴宏傑:胞弟也是科學家
退休21年的程老一說到戴宏傑,仍然記憶猶新。「他是一個友善、可愛的孩子,跟同學相處很好,成績也很優異。」他說,「要是班上每個孩子都像他這樣,班主任就太省心了。」 雖然戴宏傑學的是理科,但文科成績也不錯,曾得過學校作文比賽一、二等獎。
-
湖南人戴宏傑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系長沙一中校友
長沙市一中校友戴宏傑正是其中之一。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戴宏傑,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分子病毒學教授孟祥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教授楊培東等三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安芷生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據時刻新聞記者了解,戴宏傑1966年出生於湖南邵陽,1982至1984年在長沙市第一中學清華實驗班就讀,1984年秋考入清華大學。
-
科學院院士戴宏傑
原標題:科學院院士戴宏傑本報6月27日訊 今天下午,副省長張劍飛在長沙會見了美國科學院院士戴宏傑一行。戴宏傑是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原籍湖南邵陽,現任史丹福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張劍飛對戴宏傑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
-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 | 第四十五分會:能源納米材料物理化學
時間:2021年4月19-22日 地點:廣東省•珠海市年會簡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延期至2021年4月19-22日在廣東省珠海市召開,4月18日報到。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擬設學術分會57個,今天介紹的是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第四十五分會:能源納米材料物理化學組織單位:中國化學會納米化學專業委員會分會主席:胡徵、徐東升年會官網:http://www.chemsoc.org.cn/meeting/32nd
-
納米科技 「以小搏大」
在石油化工行業,金屬、氧化物、碳和其他化合物的納米顆粒是很好的催化劑,在石油精煉、生物燃料製造等領域有重要應用,可以顯著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減少汙染和能耗。在清潔能源領域,納米材料用於研發製造低成本固態太陽能電池,高性能可充電電池(含超級電容器)和溫差電池、燃料電池等;高效納米儲能材料、熱電轉換材料等,是新型能源材料主要發展方向,將對解決日益突出的能源問題起到重要作用。
-
納米科技「以小搏大」
在清潔能源領域,納米材料用於研發製造低成本固態太陽能電池,高性能可充電電池(含超級電容器)和溫差電池、燃料電池等;高效納米儲能材料、熱電轉換材料等,是新型能源材料主要發展方向,將對解決日益突出的能源問題起到重要作用。
-
張劍飛會見美國科學院院士戴宏傑
湖南日報6月27日訊(記者 陳昂 通訊員 鄧高紅)今天下午,副省長張劍飛在長沙會見了美國科學院院士戴宏傑一行。 戴宏傑是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原籍湖南邵陽,現任史丹福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 張劍飛對戴宏傑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
-
...戴宏傑教授受聘蘇州醫工所所長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中國科學院
6月7日,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舉行了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戴宏傑教授受聘蘇州醫工所所長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的儀式,唐玉國所長為戴教授頒發了聘書。戴教授在儀式前與唐玉國、武曉東副所長等就學科布局與學科規劃等方面展開了討論,雙方希望攜手努力,開展更為密切的合作與交流。
-
戴宏傑、馬仁志、駱靜利、張鐵銳、翟天佑等最新成果速覽
史丹福大學戴宏傑教授J. Am. Chem. Soc.: 銅基電催化劑高效還原CO2制甲酸鹽 近幾十年來,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水平不斷上升,因此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威脅,而由可再生能源驅動的CO2還原反應(CO2RR)則是一種很有前景的關閉碳循環和從CO2中獲取燃料的途徑。
-
納米中心舉辦納米材料應用技術創新論壇(第4期:納米能源)
「納米材料應用技術創新論壇」在納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四樓會議室召開。麥立強教授作了題為「納米線儲能材料與器件」的學術報告,以「納米線儲能材料與器件的研究思路與進展」為論述中心,詳細介紹了單根納米線電化學器件及其原位表徵、分級納米線界面設計、電運輸調控以及高性能納米正極材料及動力電池產業化進程等方面內容;楊全紅教授作了題為「淺談鋰硫電池中的催化作用」的學術報告,通過引入催化作用,解決鋰硫電池瓶頸問題,詳細闡述了鋰硫催化機制、催化材料理性設計、構建長壽命、
-
美歐疫情形勢依舊嚴峻 各行各業「大顯身手」利用專業技能抗擊疫情
納西門託:當你讀到義大利的新聞時,你會看到醫生可能面臨著一個人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去選擇誰能活下來誰能死,就像扮演上帝一樣。 納西門託,一名來自葡萄牙卡斯卡伊斯市的哈佛大學學生,在社交媒體提出「開放空氣」計劃,號召全世界的一級方程式賽車工程師、醫生和科學家組成團隊,研發開源的呼吸機設備。
-
「引文桂冠獎」頒布:華裔教授戴宏傑入選,成為諾貝爾獎潛在得主
而正是有著豐富的求學經歷和紮實的科研基礎,讓戴宏傑成為了國際納米科技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據悉,戴宏傑在該領域發表SCI論文300多篇,論文的SCI總引用次數約12萬次,H-index達到了120,而且也是在物理、化學、材料三大領域的高引用科學家之一。其科研水平在國際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是科研方面頂尖的人才,稱其為華人驕傲一點也不為過。
-
「引文桂冠獎」頒布:華裔教授戴宏傑入選,成為諾貝爾獎潛在得主
他就是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戴宏傑。 就在2020年9月份,戴宏傑還獲得了「引文桂冠獎」。 而正是有著豐富的求學經歷和紮實的科研基礎,讓戴宏傑成為了國際納米科技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其擁有著眾多科研成果。
-
戴宏傑獲得諾貝爾風向標引文桂冠獎,他還曾提出了鋁離子電池
據科睿唯安網站(clarivate.com)消息,9月23日,科睿唯安學術研究事業部公布了今年2020年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預測未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頂級科學家,華人知名科學家戴宏傑入選。與亞歷克斯·澤特因為用於碳和氮化硼納米管的製造和新穎應用摘得該獎項。
-
【市場觀點】新冠肺炎疫情提振「綠色」金屬的需求
中國銅需求佔全球銅供應總量的50%左右,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出臺了5060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並發行1400億美元的特別國債,同時批准地方政府將發債規模增加5270億美元。這些財政刺激政策所得資金大部分將用於基礎設施建設,而中國對銅需求最大的領域是電力基建與房屋建築。 中國經濟已經從新冠肺炎疫情中迅速復甦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