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用光波-聲波耦合開發出新的矽基雷射器

2020-12-03 OFweek維科網

近日,美國耶魯大學利用聲波開發出一種新的矽雷射器

耶魯大學應用物理學教授說:「在過去幾年,我們看到矽光子技術呈爆發式增長。我們開始看到這些技術進入消費品,使我們的數據中心運行得更快。我們還發現新的光子器件和技術,有望在生物傳感、片上量子信息等領域引起變革。」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快速增長迫使人們開發新的矽雷射器,為新電路供電,這是由於矽的間接帶隙造成的歷史難題。矽的固有性質對於許多晶片級光學技術非常有幫助,但是採用電注入很難讓矽輻射雷射。這個問題困擾了科學家超過十年。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找到其他方法放大晶片上的光線——我們使用光波和聲波的組合。」

在跑道形狀雷射器設計圍欄中放大光,在環形運動中捕獲光。跑道設計是創新的關鍵部分。在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將光放到最大,並提供發生激射的最大反饋。為了使用聲波放大光,矽雷射器採用特殊結構。本質上,特殊結構是一個納米級波導,旨在嚴格限制光波和聲波,並最大限度地發揮光波與聲波間的相互作用。這個波導的獨特之處在於,存在兩種不同的光傳輸通道。這使得我們能夠以相當可靠、靈活的雷射設計,影響光聲耦合。

在開發新的雷射器中主要存在兩個挑戰:第一,設計並製造器件,這些器件中的放大超出損耗,第二指出這個系統的反直覺動態。雖然該系統是光學雷射器,但它也會產生非常連貫的超音速波。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

相關焦點

  • 矽襯底InGaN基半導體雷射器是個啥?
    由於GaN材料與矽襯底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晶格常數失配和熱膨脹係數失配,直接在矽襯底上生長GaN材料會導致GaN薄膜位錯密度高並且容易產生裂紋,因此矽襯底InGaN基雷射器難以製備。該研究方向是目前國際上的研究熱點,但是到目前為止,僅有文章報導了在光泵浦條件下矽襯底上InGaN基多量子阱發光結構的激射。
  • 矽/有機混合雷射器輸出紅光
    作者:Bridget Marx 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有機半導體中心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混合矽/聚合物面發射紅光雷射器。該款雷射器利用聚合物增強矽基的雷射輸出,具有室溫運行和可調諧的特性,其有望成為用於晶片之間通信的低成本光源。
  •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介紹了國內外矽基光電子器件與集成晶片的研究進展,重點介紹了本課題組在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集成方向的研究進展,包括矽基雷射器、矽基光調製器、矽基發光器件與控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光電探測器與接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微環濾波器與溫控電路單片集成、單片集成矽光收發晶片等。
  • 研究人員發現結合聲波和光波方式 數據傳輸或更快!
    [PConline 資訊]據外媒報導稱,利茲大學和諾丁漢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結合聲波和光波功率的超快調製方式,並聲稱在太赫茲量子級聯雷射器的控制方面取得了突破。研究團隊介紹稱,它可以使數據以每秒100吉比特的速率傳輸,比以10000兆赫茲運行的快速乙太網快約一千倍。
  • 圖解Intel最新成果:50G矽基光通訊技術
    【IT168 專稿】7月27日,英特爾研究院正式發布了50G矽基光電聯結系統的研究成果(詳見這裡)。利用混合矽雷射器技術,英特爾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集成雷射器的矽基光電數據聯結系統,並在實驗室內完成了每秒500億比特(50Gbps)的數據傳輸速度。
  • 量子點雷射器:矽基光電集成技術發展的希望
    此外,隨著摩爾定律逐漸接近極限,矽基光電集成技術成為未來半導體技術發展的方向。目前,制約該技術發展的瓶頸是缺少高效的矽基光源。面向大規模生產時,在Si襯底上直接外延III-V族材料是解決矽基光電集成缺少核心光源的理想技術方案。
  • 「半導光電」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介紹了國內外矽基光電子器件與集成晶片的研究進展,重點介紹了本課題組在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集成方向的研究進展,包括矽基雷射器、矽基光調製器、矽基發光器件與控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光電探測器與接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微環濾波器與溫控電路單片集成、單片集成矽光收發晶片等。
  • 世界首臺晶圓級氮化矽異質集成雷射器
    02研究背景矽晶圓是製造半導體電晶體或集成電路(IC)的襯底,隨著微電子行業的開發能力不斷提高和更多資金注入,高品質矽晶圓的製造加工在光子學領域已逐漸撕掉「航天級尖端技術難題」的標籤,而基於矽光子集成技術的晶圓級矽基光子器件將是未來光通信、光互聯領域的具有革新意義產品。
  • 以聲波形式存儲光波信息,為大型數據中心帶來福利?
    如果可以將光波轉化為聲波,在某種意義上而言,降低了光束的傳輸速度,由此可使光波存儲更容易。雪梨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可將光波轉化成聲波,實現以聲波形式存儲光波信息。優勢在於有利於消除處理器間的某些電子連接,進而幫助數據中心節能。該項研究發表在近期的《自然通訊》上。
  • 深度解讀矽光子晶片外腔窄線寬半導體雷射器
    目前,窄線寬半導體雷射器的研究方案眾多,包括基於衍射光柵、標準具等分立元件的外腔結構、集成取樣光柵或表面光柵的單片集成結構以及矽基光子晶片( SPC) 外腔的準單片集成結構。圖1給出了窄線寬SPC-SL的典型結構,這是Boller課題組報導的線寬25kHz矽基Si3N4/SiO2波導外腔半導體雷射器,在 SPC 中集成了可調諧雙微環諧振腔,可在 C 波段實現 46. 8 nm 的寬波長範圍調諧。
  • 美媒:「聲音鬥篷」讓物體對聲波隱形
    在無回音的空間內,從球體和環狀鬥篷散射出的聲波會互相干涉並抵消。參考消息網4月1日報導 美媒稱,一個簡單的塑料框架首次令三維物體對聲波「隱形」。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3月29日報導,杜克大學的電氣工程師史蒂文·坎默說:「這篇論文利用精心設計但又相對簡單的材料實現了簡化版的隱形。」坎默曾在2007年提出了聲音鬥篷的概念,但他並未參與此次研究。科學家們近年來讓物體隱形的工作是基於對世界的感知依賴于波的散射這一事實。人們能看到物體是因為光波射到物體上發生了散射。
  • 蘇州納米所在矽襯底InGaN基半導體雷射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將InGaN基雷射器直接生長在矽襯底材料上,為GaN基光電子器件與矽基光電子器件的有機集成提供了可能。目前幾乎所有的InGaN基雷射器均是利用昂貴的自支撐GaN襯底進行製備,限制了其應用範圍。矽襯底具有成本低、熱導率高以及晶圓尺寸大等優點,如果能夠在矽襯底上製備InGaN基雷射器,將有效降低其生產成本,從而進一步推廣其應用。
  • 利用新型探測方法將矽基相機變成中紅外探測器
    這種方法可以使用常規矽基相機進行快速中紅外成像。 電磁光譜的中紅外範圍大致覆蓋了波長範圍在3到10微米之間的光,與基本分子振動的能量一致。利用這種光進行成像,可以產生具有化學特性的靜像,即根據樣品的化學成分得出的對比度圖像。不幸的是,探測中紅外光並不像探測可見光那麼簡單。目前的中紅外相機顯示出極好的靈敏度,但對熱噪聲非常敏感。
  • 矽光子技術ABC:三大矽光子領軍人物談矽光子
    Surrey大學的工作,尤其是該校的Richard Soref的工作,被認為是矽光子的發起。Richard Soref也被認為是矽光子之父。      Rickman指出矽光子的難點在於光波波長比電子波長長,光波對波導粗糙度更敏感,用普通CMOS工藝做出的器件會有很嚴重的問題。用CMOS做矽光子器件的難度比製作普通電子器件至少高一個數量級。
  • LD端泵固體雷射器耦合系統
    利用半導體雷射器(Laser Diode,LD)泵浦的固體雷射器(DPSSL),具有體積小,效果高,壽命長等優點,目前,大多數中小功率的DPSSL均採用端面泵浦結構。  近年來,LD端面泵浦固體雷射器常用的耦合系統,普遍採用以下幾種:  1、直接近距離耦合  直接近距離耦合方式不採用任何耦合系統,一般僅適用於單一的半導體雷射器,其LD發光面積要求非常小,在實驗中緊貼增益介質,以便LD輸出光束在未發散前便被增益介質吸收,從而充分利用有限的泵浦功率,這種結構省去了LD準直、聚焦系統,使雷射器結構緊湊、穩定性增強。
  • 大突破:計算機快1千倍,純矽基光子晶片指日可待,矽能發光了!
    如今,這一切都被荷蘭的研究團隊改變了,來自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Technischen Universitt Eindhoven)的Erik Bakkers領導的團隊首次實現了讓特殊的矽鍺合金髮光,並宣布第一臺矽基雷射器能在今年內就準備就緒。論文截圖如下:為什麼矽是如此「光懶惰」?
  • Intel的100G QSFP28 CWDM4矽光模塊
    其200G、400G矽光模塊也預計將在2020年下半年量產。   之前我們分析了Luxtera公司的矽光模塊的技術和內部細節,這次我們分析一下Intel的CWDM4矽光模塊的內部細節。   Intel的CWDM4模塊採用1271,1291,1311,1331nm波長,最長傳輸距離可達10km,採用QSFP28封裝,有0-70℃和15-55℃兩種溫度規格。
  • 光纖雷射器的原理及特性
    光纖雷射器利用摻雜稀土元素的光纖研製成的光纖放大器給光波技術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由於任何光放大器都可通過恰當的反饋機制形成雷射器,因此光纖雷射器可在光纖放大器的基礎上開發。目前開發研製的光纖雷射器主要採用摻稀土元素的光纖作為增益介質。由於光纖雷射器中光纖纖芯很細,在泵浦光的作用下光纖內極易形成高功率密度,造成雷射工作物質的雷射能級「粒子數反轉」。因此,當適當加入正反饋迴路(構成諧振腔)便可形成雷射振蕩。
  • 波長可調諧雷射器
    當多個振蕩波長(或稱為模式、縱模)激射時,就是多模雷射器,如FP雷射器;當諧振腔中有一個帶通濾波器(filter),選擇一個波長通過,過濾掉其他振蕩波長時,就是單模雷射器,如DFB雷射器、DBR雷射器等;當帶通濾波器中心波長可以移動,可選擇不同的振蕩波長通過就是波長可調諧雷射器。
  • 「壓電光機迴路」實現光波、聲波和無線電波相互轉換
    任職於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將信號在光波,聲波和無線電波之間轉換的「壓電光機迴路」。基於此設計的系統可以在下一代計算機中移動和存儲信息。  摩爾定律——一個認為集成電路的電晶體數量將每兩年翻一番的理論——已經被證明是非常符合實際情況的,因此工程師們將很快會開始遭遇根本上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