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太陽系外的物質!成分前所未見!比太陽還古老!

2021-03-04 科學解碼

有塊石頭,根本不遵循太陽系物質的基本配方。據美國《大眾機械》雜誌在線版近日消息稱,被稱為地球上「最不可思議」的、名為「海巴夏」(Hypatia)的石頭,已證實源自地球之外,但它甚至在外星物質中都獨一無二——科學家經最新分析後發現,該石頭所含的化合物與整個地球及太陽系至今發現的所有化合物都不相同,甚至也從沒有在任何其他隕石中發現過。

時至今日,最新研究進一步加深了石頭的謎團。來自約翰尼斯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其碳質基質,他們驚訝地發現,如果按太陽系的規則,那麼該石頭的元素比例都是「錯誤」的。其中還包含了目前地球以及整個太陽系任何地方都沒有的礦物質,形式非常出人意料,是一種主要由磷和鎳組成的化合物。無論在地球上,還是「遠道而來」的地外物質中,人類都從未見過這種礦物成分。

團隊還發現,石頭中的鋁以純金屬形式存在,這在太陽系非常罕見。而組成「海巴夏」的材料,年齡可能要老過太陽,因為基體中包含大量名為多環芳烴的芳烴烴碳化合物,這是一種星際塵埃的主要成分, 在太陽系形成之前就存在了。這也符合太陽系形成於星雲均質氣體的普遍觀點。

這塊神奇的石頭出現在1996年,由一隊科學家在埃及西南部發現,並命名其為「海巴夏」。2013年進行的地質學分析顯示,它不但不屬於地球,也不能歸為任何人類已知的隕石或彗星,因此被視為「最不可思議」的石頭。

研究人員表示,人類迄今對太空物質的化學成分仍知之甚少,所以下一個最大課題就是確定「海巴夏」石的起源。

延伸閱讀:誰是海巴夏?

海巴夏(Hypatia, 370~415 AD)是東羅馬時代末期,在北非的亞歷山大城(Alexandria) 出現的世界上第一位才貌雙絕、辯才、品德備受稱讚傑出的女數學家、天文學家和哲學家。她是數學家兼天文學家 Theon 的女兒。(Theon 相當有名氣,他的名聲來自他所注釋的歐幾裡德 (Euclid) 的《幾何原本》(Elements),Ptolemy 的《天文學大成》(Almagest),Handy Books 都相當完整地流傳下來,給後世帶來影響。他本身則是不太有創意的學者。)

為了能夠每天第一時間看到這些精彩推送,請把 科學解碼【置頂】一下!科學解碼天天見!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隕石成分體現早期太陽系的物質遷移
    這種隕石包含有太陽系中最古老的物質。《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於當地時間9月8日發文稱,研究人員通過分析一種罕見的隕石後發現,即使木星會在形成行星的塵埃-氣體盤上鑿出空隙,阻礙物質運動,太陽附近的物質也能到達外太陽系。
  • 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質比太陽還要古老
    vila/圖) 根據目前我們對太陽系演化的認識,太陽形成於46億年前,而地球的形成稍晚於這個時間,大約形成於45.4億年前。在這之後的漫長時間裡,地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地質學家一直在尋找地球上仍然存在的最古老的物質,以期重建地球的歷史。但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地球上年代最久遠的物質來自太空,而且年代要比地球甚至太陽的形成年代久遠得多。
  • 在地球上發現了比太陽還古老的物質,它是如何形成的?
    科學家最近在地球上發現了最古老的物質:有70億年歷史的星塵,它隱藏在半個世紀前撞擊地球的一顆巨大的隕石中。這種古老的星際塵埃是由前太陽系的微粒(比我們的太陽還要早的微粒)組成的,它們被處於生命最後階段的恆星噴到宇宙中。
  • 隕石中發現太陽系中最古老的物質,科學家:比太陽年齡大
    近期,從1969年墜落於澳大利亞的「默奇森」隕石中發現了50億~70億年前的星塵(恆星死亡時,這些星塵被噴射而出,經恆星死亡產生的磁風吹向各處,逐漸聚集成隕石),這些星塵是恆星死亡後的骨灰,是迄今為止在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固體物質。
  • 距今50~70億年,比太陽年齡還要早,科學家發現地球上最古老物質
    據《自然天文學》1月27日消息:一科學團隊幾周前宣稱,在一枚名叫「好奇瑪麗(Courie Marie)」隕石中發現了不可思議的古老物質,同位素法測得其年齡約在50億至70億年之間。相比之下,我們太陽系才約46億年歷史,因而這枚隕石物質年齡,比太陽系自身還長久。
  • 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質被發現,比太陽還大20億歲,是誰帶到了地球
    但是就在最近,科學家發現了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質,它的年齡比太陽還大20億歲。 雖然地球的年齡只有45億歲,但是地球不時會有隕石光顧,所以如果說碰到比地球更加古老的物質出現,也是一件正常的事。 但是太陽的年齡比地球的年齡稍大,有50億歲,而太陽系也差不多是在50億年前形成的。如果按照這樣算來,太陽系最古老的物質也才只有50億年時間。
  • 終於在太陽系外發現了除太陽外的日冕物質拋射!
    這是地球人首次在太陽系外觀測到除太陽以外的恆星日冕物質噴射!所謂日冕物質其實就是太陽的產物,與恆星表面的活躍區域有關。一般是從太陽的日冕層拋射出來的物質。人類到目前為止僅在太陽系觀測到日冕物質拋射的過程,太陽就是我們的觀測對象。人類首次探測到日冕物質拋射是在1971年,當時科學家們正在進行第七次的太陽軌道觀測,隨後觀測到這一現象。但是太陽系外呢?最新一項研究觀測打破了我們的視限!是的,科學家首次在太陽系外看到一個巨大的日冕物質噴射,在另一顆恆星上!
  • 那些太陽系最古老的物質,都去了哪兒?
    球粒隕石,太陽系早期的固態物質吸積而成的「沉積巖」,因含有大量的球形矽酸鹽小球(即球粒)而得名。大部分球粒隕石都被吸積進入行星,被核幔分異和巖漿作用改造,最終形成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和無數個分異的小行星。少部分球粒隕石得以倖免,散落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部分軌道不穩定的球粒隕石碎塊最終飛向地球,降落後被目擊者撿到收集,或者多年後被科考隊或某位幸運者收集。
  • 科學家發現地球上最古老物質,年齡比太陽還大20億歲
    科學家表示,新技術使他們能夠識別地球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固體物質,比太陽的年齡還大20億年。據法新社當地時間1月13日報導,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Field Museum)的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發表的論文稱,從1969年墜落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默奇森(Murchison)的隕石中,發現了形成於50億至70億年前的星塵,這些直徑僅2—30微米的顆粒是迄今為止在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固體物質。
  • 4295.關於太陽系巨行星大氣成分的思考
    據說百分之八十九是氫元素,百分之十是氦元素,百分之一是光子、電子等基本粒子,是形成星球表面大氣成分的經常性因素。固態氫、氦元素也是小行星的主要成分。來自星球內部物質重組釋放的氣體主要是火山氣體和地質斷裂帶的滲透氣體,成分比較複雜,可能涵蓋了所有氣體成分。
  • 水比太陽更古老,外星生命大有可能
    水還存在於來自隕石、月球和火星的礦物樣本之中。尤其是彗星和小行星,由於本身就較為原始,它們為我們太陽系早期的環境提供了天然的「時間膠囊」。如果早期太陽系裡的水是從星際空間直接繼承過來的原始物質,那麼類似的水冰,以及它們所包含的前生命有機物質,就很有可能大量存在於大多數甚至全部正在形成的恆星周圍的原行星盤中。」
  • 通過研究隕石,科研人員發現了早期太陽系中物質的傳播形式
    對稀有類型的隕石的新研究表明,即使木星清除了形成行星的塵埃和氣體盤中的間隙,來自太陽附近的物質仍到達了外部太陽系。這項研究結果於本周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使人們對我們的太陽系如何形成,以及行星如何圍繞其他恆星形成有了新的認識。
  • 地球最古老物質是啥?默奇森隕石有70億年歷史
    它們的出現或將揭曉地球上最古老物質的「真實身份」,能洞察太陽系和地球早期狀況。1969年9月28日,當澳大利亞默奇森鎮居民正在準備前往教堂,大約10點48分,人們發現空中出現一個亮橙色火球,伴隨著一條藍色煙霧尾跡向地面墜落,幾分鐘後,隨著隕石碎片墜落地球,默奇森鎮附近出現一聲巨響,值得慶幸的是,除了穀倉的乾草棚屋頂被砸毀之外,沒有人受傷。
  • 科學家發現一個古老物質,距今70億年
    50億歲了,它竟然比地球年齡還大,這不得不讓人重新審視起地球的歷史來。前段時間,科學家在勘測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一種古老的物質,通過化驗檢測,這個物質距今竟然有70億年的歷史,它究竟是什麼?又是否屬於地球呢?有觀點認為,這個物質或許是隕石帶來的,我們都知道,在太陽系中,存在著很多隕石,偶爾也會有一些系外的隕石飛入太陽系,而地球經常會有隕石撞擊,於是,這種奇怪的古老物質就被留在了地球之上,成為了地球的一部分。
  • 科學家發現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質!早於太陽系幾十億年
    近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團隊從1969年墜落於澳大利亞的「默奇森」隕石中發現了形成於50億~70億年前的星塵,這些直接僅2~30微米的顆粒,是迄今為止在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固體物質。這些星塵來自恆星死亡時釋放的顆粒。研究人員發現,大量星塵的年齡集中在46億~49億年前。
  • 「在水一方」的地表水比太陽更古老
    地球上的水可能比我們父母恆星的太陽更古老,依據這種科學判斷得出了預期結論,地球上的水可能來源於星際空間的冰塊。水是生命起源的關鍵條件之一,對地球和其它行星可能都是如此。水是孕育地球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科學家試圖在其它行星上發現水的存在,這是發現生命活動的前提條件。
  • 早期太陽系的物質是如何實現遷移的?隕石裡或有答案
    這種隕石包含有太陽系中最古老的物質。《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於當地時間9月8日發文稱,研究人員通過分析一種罕見的隕石後發現,即使木星會在形成行星的塵埃-氣體盤上鑿出空隙,阻礙物質運動,太陽附近的物質也能到達外太陽系。
  • 太陽系首位星際訪客不一般!奇特外形前所未見
    想必各位看官對太陽系首位星際訪客還印象深刻。上個月,天文學家在太陽系發現一顆奇特天體,編號1I/2017 U1(A/2017 U1),外號Oumuamua。根據其詭異的運動情況判斷,它並非太陽系土著,而是首位被觀測到的來自附近恆星系的星際訪客。
  • 你們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嗎?主要是由哪些物質組成的?
    我們所處的太陽系,主要由太和環繞它運行的九大行星,以及眾多的小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行星際物質等組成。太陽的張角超過半度,是至今唯一能看到其圓面的恆星;至於行星以及比它更小的天體,則目前還只有在太陽系內才能看到。對於其中的某些天體,例如月球,現代人類還可以利用宇宙飛船直接到那裡進行探測而對於落到地球上的隕石,則更可以拿到實驗室裡反覆進行化驗。
  • 太陽系的第二位星際訪客來自哪裡呢?
    這使得他們能夠觀測到當2I/Borisov靠近我們的太陽時釋放出的氣體,從而獲得這個星際物體的化學成分結構。彗星本質上是太陽系形成時遺留下來的物質。它們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遠離恆星,處於非常寒冷的環境中。例如,在太陽系中觀察到的大多數彗星都起源於柯伊伯帶或奧爾特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