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是在更新世黎明時,「殺死」了大型海洋動物?看完明白了

2020-12-05 科幻宇宙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小宙斯帶你看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超新星是在更新世黎明時,「殺死」了大型海洋動物?,看完明白了。

大約260萬年前,一道奇怪的光芒來到了史前的天空,並在那裡徘徊了數周或數月。這是離地球大約150光年的超新星。在幾百年之後,在天空中奇異的光線縮小之後不久,來自同一顆破碎的恆星爆炸的宇宙能量的海嘯可能已經到達我們的星球並且摧毀了大氣層,觸及了氣候變化並引發了大型海洋動物的大規模滅絕,包括一輛像校車一樣大小的鯊魚。在宇宙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詳細介紹了這種超新星 - 可能不止一種 - 對大型海洋生物的影響。

「我這樣做了大約15年的研究,而且過去總是基於我們對宇宙的了解 - 這些超新星應該在某個時候影響地球,」主要作者阿德裡安說。 Melott,堪薩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榮譽教授。「這次,情況有所不同。我們在特定時間有附近事件的證據。我們知道它們離我們有多遠,所以我們實際上可以計算出會影響地球的方式,並將其與我們所了解的事件進行比較。那個時候 - 它更加具體。「梅洛特說,最近發表的有關鐵 - 60同位素古海底沉積物的論文提供了超新星時間和距離的「扣籃」證據。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人們就說,'嘿,尋找鐵-60。這是一個標誌,因為除了超新星之外沒有別的辦法可以到達地球。' 因為鐵-60是放射性的,如果它是與地球一起形成的,那麼它現在已經很久了。所以,它必須在我們身上下雨。關於是否真的只有一顆超新星或整個鏈條存在爭議我很喜歡兩者的組合 - 這是一個非常強大而且非常接近的大型連鎖店。如果你看看鐵60殘留物,260萬年前有一個巨大的峰值,但是有過多的分散清除了1000萬年。「

Melott的合著者是巴西聯邦大學卡洛斯大學的Franciole Marinho和巴西大學聯邦做ABC大學的Laura Paulucci。根據該團隊的說法,在當地宇宙的建築中發現了一系列超新星的其他證據。「我們在星際媒體中有局部泡沫,」梅洛特說。「我們就在它的邊緣。它是一個大約300光年的巨大區域。它基本上是非常熱的,非常低密度的氣體 - 幾乎所有的氣體雲都已經被掃除了。製造泡沫的最佳方法就像那是一大群超新星吹得越來越大,這看起來很符合鏈條的想法。當我們做計算時,它們是基於一個超新星熄滅的想法,它的能量掃過地球,它結束了。但是隨著局部氣泡,宇宙射線從側面反彈,宇宙射線浴將持續1萬到10萬年。

無論是否存在一顆超新星或一系列超新星,在全世界範圍內傳播鐵層60的超新星能量也會導致稱為μ介子的穿透粒子淋浴地球,導致癌症和突變 - 尤其是大型動物。「對μ子的最佳描述將是一個非常重的電子 - 但μ子的質量比電子大幾百倍,」Melott說。「它們非常具有穿透性。即使在正常情況下,也有很多它們穿過我們。幾乎所有它們都無害地通過,但我們的輻射劑量的五分之一來自μ子。但是當這波宇宙射線襲擊時,只有一小部分它們會以任何方式相互作用,但當數量如此之大且能量如此之高時,你會得到更多的突變和癌症 - 這些將是主要的生物效應。我們估計對於像人類這樣大小的東西,癌症發病率會上升50%左右 - 你越大,就越糟糕。對於大象或鯨魚,輻射劑量會上升。「

260萬年前的超新星可能與上新世 - 更新世邊界的海洋巨型水體滅絕有關,其中36%的屬被估計已滅絕。滅絕集中在沿海水域,較大的生物體將從μ子捕獲更大的輻射劑量。據新論文的作者稱,μ子的破壞將延伸到數百碼的海水中,在更深處變得不那麼嚴重:「隨著深度的增加,高能量μ子可以到達海洋深處,成為生物破壞的更相關因素,「 他們寫。實際上,居住在較淺水域的著名的大型和兇猛的海洋動物可能已經註定了超新星輻射。

「260萬年前發生的滅絕之一是Megalodon,」Melott說。「想像一下'大白鯊中的大白鯊',這是巨大的 - 那是Megalodon,但它大約相當於一輛校車的大小。它們剛剛消失了。所以,我們可以猜測它可能與某些事情有關。基本上,生物越大,輻射的增加就越大。「KU研究員表示,超新星或其中一系列超新星的證據是「另一個難題」,以澄清上新世 - 更新世邊界滅絕的可能原因。

「對於海洋巨型動物物種滅絕,確實沒有任何好的解釋,」梅洛特說。「這可能是一個。正是這種範式的變化 - 我們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什麼時候發生了,所以我們第一次能夠真正地挖掘並以明確的方式尋找事物。我們現在可以確切地知道這些影響是什麼輻射將是以前不可能的方式。「

超新星是在更新世黎明時,「殺死」了大型海洋動物?,看完明白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的到這,對於此事大家還有別的看法麼?大家可以在下方進行評論。編輯:王傑/審稿:高亮 /本文章為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如有發現必追究其責任,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第四紀早期:更新世
    最新理論認為,人類帶到美洲大陸的疾病導致猛獁等大型哺乳動物滅亡,而人類獵手也可能使這一過程加速。在整個更新世,化石亞種大熊貓分布相當廣泛,幾乎遍布中國東部和南部,北至北京周口店,南至臺灣島及緬甸、越南、泰國北部。當時的大熊貓與劍齒虎、劍齒象以及北京猿人、南方猿人一起生活,構成典型的更新世大熊貓──劍齒象動物化石群。
  • 【生物】從寒武紀到更新世——細數各個時代的海洋霸主
    25釐米直徑的巨口可掠食當時任何大型的生物,口中有環狀排列的外齒,對那些有礦化外甲保護的動物構成了重大威脅。這是一種攻擊能力很強的食肉動物,它的個體最大可達2米以上,而當時其他大多數動物平均只有幾毫米到幾釐米。 即使當時位於食物鏈第二的歐賓巴海蠍也僅長30釐米。
  • 超新星爆炸造成地球的生命大滅絕
    超新星爆炸可能造成地球上259萬年前發生滅絕事件。距離地球3億光年的2顆垂死恆星(超新星)發生大爆炸,曾引發地球上200萬年前發生海洋生命大滅絕事件。美國堪薩斯大學科學家公布最新研究顯示,這些爆炸散發的宇宙射線到達地球,引發持久的高能粒子陣風,導致地球大氣層被改變,大量海洋生命物種滅絕。在4月份發布的研究中,科學家們通過地球上的鐵同位素、確定宇宙中曾發生過2次超新星爆炸事件。在海底和月球發現的鐵-60同位素顯示,這些影響地球的超新星爆炸分別發生在170萬-320萬年前和650萬-870萬年前。
  • 超新星爆炸曾經引起地球上的生物大滅絕!
    美國堪薩斯大學科學家公布最新研究顯示,距離地球3億光年的2顆垂死恆星(超新星)發生大爆炸,可能曾引發地球上200萬年前發生海洋生命大滅絕事件。這些爆炸散發的宇宙射線到達地球,引發持久的高能粒子陣風,導致地球大氣層被改變,大量海洋生命物種滅絕。早在4月份發布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就通過地球上的鐵同位素確定宇宙中曾發生過2次超新星爆炸事件。在海底和月球發現的鐵-60同位素顯示,這些影響地球的超新星爆炸分別發生在170萬-320萬年前和650萬-870萬年前。現在,堪薩斯大學的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重點研究它們對地球產生的影響。
  • 一顆超新星於250萬年前在接近地球的危險距離爆炸
    在所有威脅到地球的危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一次靠近地球的超新星爆發。當一個質量足夠大的恆星走到它生命的盡頭時,會劇烈爆炸並形成超新星。這種劇烈爆炸足以照亮任何在其附近的星球,星球上的夜空會變得如同白晝般明亮,並持續數個月的時間。由於恆星正在垂死掙扎,爆炸產生的某些化學成分會被甩向太空,如果某顆星球靠得太近,就會被灼燒得寸草不生,甚至直接被摧毀。
  • 大型草食性動物-古風野牛
    古風野牛學名:Bison antiquus古風野牛,又稱古野牛,是1萬年前更新世晚期時北美洲最普遍的大型草食性動物更新世(英語:Pleistocene),亦稱洪積世,時間自2,588,000年前到11,700年前,為地質時代中新生代第四紀的早期。這一時期絕大多數動、植物屬種與現代相似。顯著特徵為氣候變冷、有冰期與間冰期的明顯交替。
  • 人類殖民澳洲2000年 就致當地85%大型動物滅絕
    但自人類殖民澳大利亞大陸後,在不到2000年的時間內,該國85%的大型野生動物已經消失。 而這整個過程所花費的時間還不到2000年。研究人員表示,人類的狩獵可能是導致這些動物滅絕的原因——即使人類平均每個人每十年僅殺死一隻哺乳動物,也可能會導致一個物種在短短幾百年的時間內滅絕。
  • 東北亞地區更新世晚期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古生態研究獲進展
    更新世晚期北半球的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Mammuthus-Coelodonta Faunal Complex)以真猛獁象(Mammuthus primigeniu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草原野牛(Bison priscus)等食草動物的繁盛著稱。
  • 看完你就明白了
    看完你就明白了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是一個非常憨厚可愛的動物,也一直都是我國文化的象徵。大熊貓的形象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可愛呆萌的動物,卻有著不尋常的一點,在動物園工作的管理人員或者專門研究這些動物的專家才能發現。老虎獅子這種大型猛獸面對熊貓,完全不會攻擊他們,有的時候甚至還會繞道走,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這些動物也知道熊貓是我們的國寶,不能傷害嗎?
  • 海洋最可怕劇毒動物 人類一觸即斃
    原標題:海洋最可怕劇毒動物 人類一觸即斃 對於陸地上的有毒動物,如眼鏡蛇、漏鬥形蜘蛛、南美殺人蜂、亞馬遜毒劍蛙、巴基斯坦毒蠍……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詳,但是對於海洋中潛伏著的可怕毒物,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天天探索小編就來揭秘海洋中十大劇毒動物排行榜。
  • 科普| 海洋中的十大劇毒動物
    在感覺到威脅時,鋸齒狀毒刺便會變硬,像一把鋒利的牛排刀。   毒刺會釋放毒液,給捕食者造成致命傷。莫特海洋實驗室表示:「這種毒液主要是一種基於蛋白質的毒素,能夠給哺乳動物帶來巨大痛苦,可能影響心率和呼吸。」   /03/   蓑鮋   蓑鮋又被稱之為「獅魚」,是家養魚缸中備受歡迎的寵物。這種魚看似溫順,但扇形排列的棘刺卻也具有令人吃驚的毒性。
  • 人類起源系列2:論百萬年前超新星大爆發對人類進化的影響
    巧合的是,科學家通過超新星考古發現,幾百萬年前的兩次超新星爆發對地球產生影響的時間,與我們祖先從樹上到地面以及能人開始製作工具的時間剛好契合。這難道只是巧合?不,它們的關聯性很大。為了躲避大型獵食者,他們需要雙足站立,讓頭高過身邊的草叢,觀察周邊環境。就這樣,人類的直立行走開始了。頻繁發生的森林火災,讓很多動物被燒焦。這些古猿也許是在那時第一次嘗試吃熟食。熟肉的蛋白質更容易消化吸收,這讓古猿的大腦得到了更多的營養。大腦智力的提高,使這些古猿在食物鏈中的地位逐漸上升,種群也逐漸擴大,並開始以「開掛」的速度進化。
  • 科學家發現東南亞大型動物和人族滅絕的環境原因
    科學家發現東南亞大型動物和人族滅絕的環境原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0 19:58:39 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Julien Louys與德國馬普研究所Patrick
  • 盤點一下至今為止存在過的最大的海洋動物
    從古至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動物,它們不停的向智慧生物進化,它們的體型也在不斷的增大,現在,就讓我們盤點一下曾經和現在存在的最大的海洋動物是誰吧。10.座頭鯨英文名:Megaptera novaeangliae生存時間:更新世到全新世(260萬年前~今)分類:鯨偶蹄目,鬚鯨科體長:18.9米體重:68噸一句話名言:「魚龍?
  • 科學家揭秘:古羅馬「地獄之門」是如何殺死獻祭動物的
    它極其致命,接近的動物都會被殺死,然而人類祭祀卻不會受到傷害。這當然不是什麼奇幻故事,如今,科學家已經找到了其中的原因。正是濃縮的二氧化碳雲霧令那些呼吸到有毒氣體的生命窒息而亡。這座洞穴距今已有2200年的歷史,七年前由薩倫託大學的考古學家重新發現。它位於古代弗裡吉亞的城市希拉波利斯,也就是現在的土耳其。據悉,它曾用於動物祭祀。被閹的祭司們把公牛拉到這裡,送給冥王。
  • 科普:雙門齒獸,更新世時代的有袋類動物
    說到有袋類動物可能大家都不陌生,比如知名度很高的袋鼠、樹袋熊、袋獾、袋熊等。這些動物我們也都分期做過專項的科普。然而今天的有袋類其實已經落寞了,體型最大的袋鼠成年後身高也不過一米七左右,體重大概在兩百斤上下。其他的有袋類動物甚至已經淪為了弱勢群體。
  • 海洋十大可怕劇毒動物排行榜
    原標題:海洋十大可怕劇毒動物排行榜 No.1世貝爾徹海蛇當前世界上約有700種蛇有毒,世貝爾徹海蛇榮登全球毒素最強的蛇類寶座,它的毒性比任何陸地蛇大許多倍。世貝爾徹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
  • 看完終於明白了
    看完終於明白了我們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自然環境千變萬化,有最冷的地方也有最熱的地方,在這種極端氣候條件下幾乎很少有動物能夠生存,比如說最熱的沙漠地帶,地表溫度能夠高達50攝氏度,人類根本沒有辦法生存,還有最冷的南極北極地帶,最低溫度甚至能達到零下60多攝氏度,人類也難以在這種極端條件下生存。不過對此有人提出了假設,如果人類只能住在南極和北極,最好住哪裡呢?看完終於明白了。
  • 海洋動物如此龐大,為何陸地生物不能變這麼大?看完漲知識了!
    在這個地球上,海洋佔地球表面71%的面積,那麼在廣闊的海洋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植物和海洋生物。那麼這些海洋生物和我們陸地上的一些生物相比,它們的體格非常的龐大,我都知道在陸地上目前我們人類已經發現的最大的動物就是大象了,最大的大象也只不過才有十噸左右重,那麼身高和體長也是在五米到八米左右,和我們人類比起來,它們非常的龐大,但是在海洋中這裡重量根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