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地球的速度其實有兩個,狹義上來理解就是地球的逃逸速度,廣義上來理解那麼環繞速度也可以算,但兩者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這個速度特容易理解,地球的環繞速度就是第一宇宙速度,地球是一個球體,從地球到太空有兩個方法:
垂直向上加速,直至衝出大氣層
水平方向加速,直至環繞地球的離心力與引力平衡
第一個方法理解起來簡單、暴力、直接,但到了太空之後仍然需要不斷施加推力,否則會被地球的引力拉回地面!
第二個方法實現起來簡單,水平方向加速可以利用地球自轉的速度,而且出了大氣層之後因空氣阻力極小,發動機即使關機也可以繼續環繞地球做圓周運動!
牛頓在《自然哲學數原理》中提出萬有引力定理後曾設想,如果拋出一個足夠高速度的物體,產生的「離心力」將會和引力平衡,它將不會再掉落到地球上,那麼如何來推導這個計算公式呢?
推導方式很簡單,引力=「離心力」,那麼即可推導出V的速度:
根據上述公式,求得V≈7.9千米/秒,當然這個速度是地球表面時的速度,當到達近地軌道300千米高度時,這個速度會小那麼一點點,因為地球直徑太大,這300千米的差別非常不明顯!
當我們在環繞速度的軌道上環繞地球運行時,如果在加速一點,那麼這個軌道就會變成一個橢圓軌道,而加速的位置就是近地點!假如在這個近地點對應的遠地點加速,那麼這個軌道會變成一個高度比原來更高的環繞軌道!假如繼續在近地點加速,那麼這個軌道會拉成一個遠地點更高橢圓軌道!
速度越來越高,那麼這個橢圓軌道將逐漸無法閉合,變成一個拋物線或者雙曲線軌道,當滿足這個最低要求時就成了第二宇宙速度,它的推導方式如下:
假如脫離了地球引力到達了無窮遠處的物體勢能為零,那麼在地球表面時它的勢能為:
那麼在這個物體的在地球表面的動能應該等於該勢能!即:
那麼公式變換得如下,將各項參數代入該公式後計算得:
這就是第二宇宙速度的來歷,這其實也很容易理解!
但很多朋友搞不清楚的一個問題,比如地球上還有個第三宇宙速度是16.7千米/秒,但從環太陽軌道上卻只有一個第二宇宙速度,這是為何?
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只能逃離地球,並沒說過能逃離太陽
環太陽的軌道上只需要逃離太陽即可,不需要再逃離其他行星
因此從地球上出發的太空飛行器需要同時逃離地球和太陽的引力才能逃離太陽系!這個速度是多少呢?
太陽在地球軌道上的逃逸速度是42.2千米/秒
地球在太陽軌道上速度是29.8千米/秒
那麼同時逃離太陽和地球的速度需要是v=√11.2^2+(42.2-29.8)^2=16.709千米!
太陽各天體的逃逸速度,當然太陽是最高了,不過也不會有飛船打算從太陽表面逃逸,畢竟是太熱了。而已經從太陽系逃逸的飛行器已經有旅行者一號和二號,但他們無法逃離銀河系!假如要從銀河系逃逸則需要525千米/秒,如果要從黑洞的事件視界逃逸,那麼需要超過光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