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知識看點:圖解引力彈弓,地球和木星玩起了蕩鞦韆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朋友都知道,地球為了不被太陽吞沒,裝上了一萬座行星發動機,開始了飛向4.2光年外比鄰星的流浪之旅。
電影與原著小說不同,高潮部分重點寫在了地球飛越木星的部分,受木星引力影響,行星發動機損毀,地球失速,將被木星捕獲解體,最終靠點燃木星引發衝擊波將地球推離木星。
1. 為什麼地球非要懟著木星飛過去?
選擇避開木星,完全可以避免電影中發生的災難與危機;為什麼不呢?是小說和電影情節需要?答案當然不是!
選擇飛臨木星,是為了借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加速地球!使得地球獲得逃逸太陽引力束縛的逃逸速度!
為什麼不直接依靠行星發動機將地球加速到逃逸太陽系呢?
原因1:行星發動機推力有限,加速緩慢,耗時太長;
原因2:行星發動機將增加大量能源消耗——雖然只是燃燒石頭,地球將損失過多的質量和體積,不足以支撐人類生存的正常生態,甚至可能都無法支撐到目的地。
原因3:僅逃逸速度還不夠,最終將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到百分之一,地球逃逸太陽系時速度將遠超逃逸速度才行,
單純靠行星發動機加速,就好比僅靠人力爬山,費時費力;借用木星引力彈弓就好比在山腳用蹦床或者彈弓直接彈射到山頂,省時省力。
2. 圖解什麼是引力彈弓
引力彈弓就是利用行星的引力場來給飛行體加速,將它甩向下一個目標或者甩出星系,也就是把行星當作"引力助推器"。如下圖所示:
引力彈弓是如何實現加速的呢?通過大質量行星引力捕獲,將從行星背面飛過的小天體或者飛行器甩出去;實際上這個過程就是動量的交換;最後實現小型天體(或者飛行器)飛入速度與行星公轉速度向量相加,如下圖所示:
引力彈弓可以理解簡單理解為非接觸的彈性碰撞;遵循能量守恆原理,主要用於宇宙探測器(飛行器),受控制的有計劃的飛行軌跡,由於飛行器質量與行星相差懸殊,能量交換後,對行星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流浪地球裝上行星發動機後,其實就是一個飛行器(天體級別)理論上也是可行的,但木星質量僅是地球的380倍,次過程將會對木星運行軌道狀態產生一定影響。
好比:一個人扔一個小石子對人本身沒啥影響,但扔一個鉛球就得引起肢體的重大變化咯。
引力彈弓簡單理解就是木星抓著地球甩出去,也可以理解為地球掉在木星上蕩鞦韆,但速度過大,線繃斷了後直接飛了出去;如下圖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上圖所示的彈射速度並不是簡單的數字相加,而是速度向量相加,兩個速度有一定夾角。
3. 流浪地球如何逃逸太陽引力束縛
借用引力彈弓地球獲得木星繞太陽公轉的速度加成;加速轉向後將遠超太陽系逃逸速度,直接飛出太陽系邊際,直奔比鄰星而去。如下圖所示:
如果僅靠發動機推動,地球將繞太陽螺旋狀運行N圈,緩慢逃逸。且無法加速到需要的最高速度,飛行時間將以萬年為單位計算。如下圖所示:
本期通過流浪地球解讀"引力彈弓"到此結束,下一期將分享流浪地球的bug洛希極限。
本文由"眼鏡視野"原創,歡迎留言討論,點擊關注,了解更多精彩!